-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獲批 全國六大研究中心之一
湖北日報訊 據新華社電 科技部27日宣布,經專家論證,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國家研究中心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見「微」知著 交叉引領——走進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羅毅可能最有體會。羅毅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的「喜報」:重量級進展、高水平文章、各種獎項。近兩年可謂捷報頻傳,幾乎每個月都有好消息。2019年更是標誌性的一年,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共發表10篇《科學》《自然》《細胞》論文,且各領域都有好工作出現,呈全面爆發之勢。
-
基礎研究司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調研
2017年3月31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基地處和科學處同志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進行調研,了解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副校長和實驗室有關同志陪同。
-
...支持建設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和國家...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建設一批省級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方案提出,支持做好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強光磁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究工作,組建環境科學研發平臺和未來技術綜合研究基地。支持提升拓展全超導託卡馬克、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功能,加快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建設。
-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2019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後項目申請通知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根據《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配套支持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申請學科涵蓋光與冷原子物理、單分子物理與化學、低維物理與化學、納米材料與化學、納米催化與能量轉化、分子與細胞生物物理、神經環路與腦認知、分子醫學、Bio-X交叉科學和理論與計算科學等各類學科。2申請資格全球範圍內知名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
-
走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探索微觀世界的「國家隊」——走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成立13年間,成果12次入選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
6個國家實驗室(籌)正式獲批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23日下午,科技部發文《關於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獲批組建6個國家研究中心。
-
科技部基礎司、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實驗動物管理工作研討會
2018年12月18日,為了落實《國務院關於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精神,科技部基礎司、平臺中心組織召開了實驗動物管理工作研討會。 基礎司條件平臺處就國務院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以及涉及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的相關情況做了解讀和說明。與會各省市實驗動物管理機構負責人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圍繞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制度實施情況與成效,依法開展實驗動物行政許可管理的必要性,進一步優化簡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研討。相關專家就國際上實施實驗動物行政許可管理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介紹。
-
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2016物理學專業考研招生簡章
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2016年物理學考研招生簡章 一、報考說明: 推免為主,少量報考。 二、專業介紹: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籌建的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在長期堅持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重點實驗室資源的優化整合,逐步形成了一個以多學科綜合為特點、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領域為導向的新型實驗室,其學科領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和信息五大一級學科。
-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新華社武漢11月27日電(記者徐海波 俞儉)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封頂現場會27日在武漢舉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武漢建設的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未來將建設成為引領光電科學發展的學術創新中心、學科引領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成果轉移中心。
-
合肥何以擊敗武漢南京和北京上海並列為國家大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先後批建了三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市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北京是一個區,唯獨合肥是全市域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可見國家定位之高。以黑馬的身份成為三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呢,在我看來是偶然也是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讓我們來捋一捋合肥的科研實力,就知道為什麼是必然了。其一、合肥有國家最早和最高等級的國家實驗室。1984年中國正式建立合肥同步輻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批兩個國家實驗室,1991年又增加蘭州重離子加速器、2000年增加瀋陽金屬材料兩個國家實驗室。目前建成國家實驗室就這四個,可謂稀缺。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科技部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服務工作會議
為認真做好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的共享服務工作,更好地支撐創新發展,11月18日,在科技部基礎司指導下,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服務工作會議。科技部基礎司條件平臺處負責同志,平臺中心蘇靖主任、王瑞丹副主任、條件與創新支撐處負責同志,31個國家資源庫負責人、依託單位相關負責人和用戶代表參加了會議。
-
華中科技大學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關於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決定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由華中科技大學擔任組建單位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獲批。 國家研究中心作為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組建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我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
6個國家實驗室(籌)正式獲批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科技部表示, 國家研究中心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主管部門需要抓緊制定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實施方案,開展建設工作,並會同各國家研究中心所在地政府在政策、資金及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6個國家研究中心此前均為試點國家實驗室(籌)。今年8月,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委聯合印發《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
-
中國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61個 已經初步形成體系
,籌建試點國家實驗室六個,一個覆蓋基礎研究主要學科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初步形成。 科技部二十三日組織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二十周年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五周年紀念大會 他介紹說,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二十年的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三年,中國投入九點一億元人民幣,立項建設了八十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中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八千六百三十四萬美元並投入一點七八億元人民幣,又立項建設了七十五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後,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進行調整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2:就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