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後項目申請通知

2021-01-13 騰訊網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根據《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配套支持專項經費管理辦法》,2019年傑出博士後、優秀博士後申報工作即將開始。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

申請項目

傑出博士後:稅前52萬元人民幣/年(含基本年薪、五險一金等),資助期限為2年。

優秀博士後:稅前34萬元人民幣/年(含基本年薪、五險一金等),資助期限為2年。

申請學科涵蓋光與冷原子物理、單分子物理與化學、低維物理與化學、納米材料與化學、納米催化與能量轉化、分子與細胞生物物理、神經環路與腦認知、分子醫學、Bio-X交叉科學和理論與計算科學等各類學科。

2

申請資格

全球範圍內知名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

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以每個批次申請截止日期為準),申請傑出博士後原則上必須是在世界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取得博士學位。

如已入站的中國科大博士後申請該項目,入站時間應少於1年(以每個批次申請受理截止日期為準)。

申請者必須保證在站期間全時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在職人員不得兼職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評選標準主要包括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個人研究計劃水平、研究項目與擬申請進站單位科研方面的契合度、博士後合作導師對申請人進站申請的承諾等。

3

項目申請

每年分為兩個批次。

1、時間安排

(1)第一批次申請與評審:

申請受理時間:2019年3月1日至3月31日

研究部初評推薦提交截止時間:2019年4月10日

研究中心函評及面試時間:2019年4月10日至5月10日

資助名單公示:2019年5月11日至5月18日

(2)第二批次申請與評審:

申請受理時間:2019年9月1日至9月30日

研究部初評推薦提交截止時間:2019年10月15日

研究中心函評及面試時間:2019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資助名單公示:2019年11月16日至11月23日

2、申請材料

所有申請材料必須用中文或英文完成,包括以下內容:

《合肥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項目申請書》,原件1份;

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畢業證複印件;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複印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複印件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留學人員需提交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書複印件;外籍人員需提交護照和學位公證書複印件。

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 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總數不超過3個。 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複印件。

國際專家同行的推薦信不少於三封(必須包括一封博士導師推薦信)以及研究中心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

3、申請材料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次申請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

第二批次申請截止日期:2019年9月30日

4、申請材料提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見「微」知著 交叉引領——走進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羅毅可能最有體會。羅毅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的「喜報」:重量級進展、高水平文章、各種獎項。近兩年可謂捷報頻傳,幾乎每個月都有好消息。2019年更是標誌性的一年,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共發表10篇《科學》《自然》《細胞》論文,且各領域都有好工作出現,呈全面爆發之勢。
  • ...支持建設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和國家...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建設一批省級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方案提出,支持做好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強光磁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究工作,組建環境科學研發平臺和未來技術綜合研究基地。支持提升拓展全超導託卡馬克、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功能,加快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建設。
  • 科技部基礎司組織召開武漢光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2018年3月22日到23日,科技部基礎司組織專家,分別在武漢和合肥組織召開了武漢光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研究中心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及組建單位相關領導和研究中心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走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探索微觀世界的「國家隊」——走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成立13年間,成果12次入選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添「重磅」創新平臺
    11月4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物質科學交叉前沿研究中心施工總承包啟動招標,意味著這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學創新平臺即將開工,計劃交由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負責建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2+8+N+3」多類型、多層次的創新體系。 2:就是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積極爭取新能源國家實驗室。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在國家創新體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稱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解碼合肥的創新之路,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註定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 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2016物理學專業考研招生簡章
    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2016年物理學考研招生簡章   一、報考說明:   推免為主,少量報考。   二、專業介紹: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籌建的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在長期堅持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重點實驗室資源的優化整合,逐步形成了一個以多學科綜合為特點、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領域為導向的新型實驗室,其學科領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和信息五大一級學科。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榮獲2013年CAIA特等獎
    日前,2013年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簡稱CAIA獎)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董振超、侯建國、張瑞、張堯申報的項目「亞納米分辨的等離激元增強單分子拉曼成像技術」榮獲特等獎。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將開啟施工
    近日,中建四局六公司中標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醫學前沿科學和計算智能前沿技術研究中心項目。該項目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區內,總佔地面積 5324.14 ㎡,總建築面積55812.00 ㎡。擬建的建築物主要為1幢22層主樓、4-6 層群房及整體1層地下車庫。
  • 中國科大在二氧化釩相變智能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在基於二氧化釩薄膜的智能窗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公布:量子信息、核聚變能國際領先
    (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進行解讀,這也意味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從「設計圖」變為明確的「施工圖」。視覺中國 圖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王英儉在會上介紹,科學中心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框架體系,建成國際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研發機構群,集聚國際一流的人才隊伍,產生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和產業創新成果,在量子信息、核聚變能等方向保持國際領先地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在若干領域實現從並跑到領跑的跨越
  • 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何以成為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何以成為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 合肥為何躋身四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行列?這個數據真的很牛!
    前不久科技部等五部委下文,明確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建設成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只有一所985大學的合肥,為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何以擊敗武漢南京和北京上海並列為國家大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先後批建了三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市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北京是一個區,唯獨合肥是全市域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可見國家定位之高。以黑馬的身份成為三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呢,在我看來是偶然也是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讓我們來捋一捋合肥的科研實力,就知道為什麼是必然了。其一、合肥有國家最早和最高等級的國家實驗室。1984年中國正式建立合肥同步輻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批兩個國家實驗室,1991年又增加蘭州重離子加速器、2000年增加瀋陽金屬材料兩個國家實驗室。目前建成國家實驗室就這四個,可謂稀缺。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今年以來,該校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斷,有7篇尖端論文登上《科學》《自然》《細胞》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正刊。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規劃該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安徽合肥:非副省級城市,緣何躋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憑什麼?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指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南京勝算如何?
    包括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濟南…今天,武漢方面傳來重磅消息,科學中心把握大增。7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漢籤署新一輪科技合作協議。雙方表示,以湖北省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為重點,開展廣範圍、多形式、深層次的全面科技合作,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建設武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