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電能變換電路設計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永磁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電能變換電路設計

黃應強 蘇憲龍 沈 發表於 2010-10-13 10:02:26

  O 引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增加,而以煤炭、石油為主的常規能源存在有限性,且汙染和破壞自然環境。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並且資源豐富,有著無需開採、運輸的特點。目前風力發電系統分非直驅風力發電系統和直驅風力發電系統,前者主要採用齒輪箱對風輪機提速後,驅動常規異步發電機,而直驅風力發電在整個體系結構中,由於省去了增速齒輪箱,減小了風力發電機的體積和重量,省去了維護,降低了風力發電機的運行噪聲,所以研究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電能變換裝置對提高風電轉換效率及開發風力發電技術的推廣,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常規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特性

  直驅風力發電系統採用低速的永磁同步發電機取代了異步發電機,在永磁直驅風力發電系統中,風輪機將捕獲的風能以機械能的形式驅動永磁發電機,永磁發電機的轉速隨著風速的變化而進行變化,發出電壓和頻率都變化的電能,需要經過電能變換電路輸出恆壓恆頻的電能。現階段常規離網型戶用風力發電系統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風速的時變性,使得風力發電機的電壓及頻率變化,不易於直接被負載利用,所以目前的獨立運行風力發電系統通過「交流-直流-交流」的轉換方式供電,且要考慮風速很弱及無風的情況,系統的裝置中使用了蓄電池進行儲能。先用整流器將發電機的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向蓄電池充電,再用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換成電壓和頻率穩定的交流電輸出供給負載使用。系統的能量傳輸分配中要經過兩次能量轉換:電能-化學能-電能,能量的利用率偏低,且由於風力發電發出的能量較小,往往達不到負載需求的電能。

  2 改造後的直驅風力發電系統

  2.1 風力發電系統的基本組成

  針對直驅風力發電的特性,研究設計的風力發電系統應由風輪機、永磁同步發電機、電能變換裝置(整流器、直流調壓裝置、逆變器)、控制器、洩能負載、蓄電池、制動剎車裝置和用戶負載等組成,其設計研究的永磁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結構組成原理圖如圖2所示。

  

  2.2 能量傳輸分配分析

  分析在正常情況下的能量流動路徑,由圖2所列出的風電系統的供電模式可知,在考慮風速大於切入風速及小於切出風速時,風力發電控制系統中的能量傳輸的關係大體上分4種情況如圖3所示。

  

  正常啟動風速到達後,風輪機開始運行,當風速較大時,風力發電機組發出的電能,經過電能變換裝置調節後,得到用戶負載所需要的交流電,多餘的電能經過蓄電池儲存起來;當風速不足時,風力發電機組發出的電能較小或則不發電能,此時由蓄電池發電給電能變換裝置,進而變換後,供給用戶負載;當風力發電機組發出的電能遠大於用戶所需的電能,且在蓄電池電量已被充滿的情況下,採用洩能負載控制器對多餘的電能放電。

  2.3 控制策略的分析設計

  在直驅風力發電系統中,風輪機對風能的捕獲及其電能變換裝置的控制策略在整個風電系統運行過程中決定風電轉換的效率,根據風速的變化,負載的變化以及儲能裝置容量的變化,來研究風電系統的控制策略對風力發電系統的穩定運行以及最大化的利用風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離網型風力發電系統多用於農區、牧區等遠離常規電網的場所,風力發電是主要的供電形式,根據這一地區用戶負載的用電情況,在常規情況下可以設負載的電流閾值為Io,儲能裝置蓄電池SoC的閾值為Co,實測風速的閾值為Vo。當風力發電機運行在切入風速與切出風速之間時,設定風力發電體系中用戶負載電流、蓄電池SoC及實測風速分別大於各自設定的閾值時,為1狀態;小於設定閾值時為0狀態,則可列出表1。

  

  在表中開關狀態一行中數值位是「1」的,表示在圖2中的Tx開關接通,為「0」的這一路表示開關斷開,供電模式下的1~8種狀態分別表示為:T2接通,風機供電;T1,T2接通,風力發電機供電,蓄電池充電;T2,T3接通,風力發電機供電,蓄電池放電;T2,T4接通,風機供電,洩能負載介入;T2,T3接通,風力發電機供電,蓄電池放電;T2接通,風機供電;T2,T3接通,風力發電機供電,蓄電池放電;T2接通,風機供電。

  在風力發電系統中,以風力發電機提供電能為主,蓄電池放電為輔,上述幾種形式為風速達到風輪機運轉的切入風速,且未超出切出風速,在穩定的工作風速內,並未提及無風以及風速過大,超出風力發電機承受的最大風速,那時將要啟動機械剎車裝置,將風輪機鎖住,保護風力發電系統。

  3 風電體系下的電能變換電路控制系統設計

  3.1 控制系統方案的確定

  風力發電機發出的電能電壓為三相交流電,且輸出電壓較低,需經過整流器進行整流,得到的直流電在經過控制器的作用下對蓄電池進行充電,設計中採用的是三相橋式不可控整流。而對於直流變換電路主要功能是:調節直流輸出電壓使之恆定,以達到後級逆變電路輸入要求;提高逆變電路的功率因數並抑制高次諧波,完成功率因數的校正,所以可採用直流Boost升壓斬波電路。選用全橋逆變電路,其特點為帶負載能力強,電路容易達到大功率;又由於LC濾波器有著對輸出波形中的高次諧波進行濾波處理的能力,因此選用了輸出端帶LC濾波器的單相全橋逆變電路的拓撲結構,以使逆變電路輸出高質量的正弦波形。

  3.2 電能變換電路的控制器設計

  設計的永磁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發出電壓在18~50 V之間變化時,經過電能變換電路的處理得到穩定的220 V電壓,通過研究得出在設計整流及Boost升壓變換電路的控制策略時,應該以控制輸出電壓為出發點,使輸出電壓保持恆定為目的,且同時要保證系統功率因數儘可能的接近於1,綜合風電系統特殊環境及Boost變換的電路CCM工作特性的基礎上,控制系統的設計中採用了平均電流控制技術,結構上為電流內環和電壓外環構成雙閉環結構;而對於逆變電路部分則在電路的控制方式上選用正弦脈寬調製方式對逆變電路進行控制,設計了採用PI調節器及PWM控制的電路控制策略。在確定了系統中電路的運行狀態後,確定了電路參數,並利用Matlab\Sireulink搭建了電能變換電路逆變部分的仿真模型,如圖4所示。

  

  

  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在圖5中從上至下分別為未經過濾波的負載電流波形、經過濾波後的負載電流電壓波形,仿真結果可見在允許的範圍內達到了負載要求的工作電壓。

  4 結語

  針對永磁直驅風力發電體系下的電能變換電路進行了設計,並對所設計的控制策略及方案在Matlab軟體下應用Simulink來完成的模型搭建和仿真調試。通過仿真,驗證了設計的電能變換電路拓撲結構的正確性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為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的電能變換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歡迎轉載,本文來自電子發燒友網(http://www.elecfans.com/)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乾貨丨永磁直驅式風力發電工作原理
    對於現在國內國外大型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有雙饋機和永磁直驅發電機。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原理。而永磁直驅發電機是增加磁極對數從而使得電機的額定轉速下降,這樣就不需要增速齒輪箱,故名直驅。2、直驅永磁技術趨勢對於永磁直驅發電機的磁極部分是用釹鐵硼的永磁磁極,原料為稀土。 風輪吸收風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主軸傳遞給發電機發電,發出的電通過全功率變流器之後過升壓變壓器上網。風力發電機也在逐步的永磁化。
  • 永磁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2、直驅永磁技術趨勢對於永磁直驅發電機的磁極部分是用釹鐵硼的永磁磁極,原料為稀土。 風輪吸收風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主軸傳遞給發電機發電,發出的電通過全功率變流器之後過升壓變壓器上網。風力發電機也在逐步的永磁化。
  • 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實現國產化
    新華網武漢3月1日電(劉迎軍、吳登峰)由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的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日前在武漢正式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這一成果為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技術國產化與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華社武漢3月1日電(劉迎軍、吳登峰)由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的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日前在武漢正式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這一成果為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技術國產化與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風力發電系統變流器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摘要 以永磁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針對其變流器結構和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通過選擇最優雙PWM「背靠背」變流拓撲結構,並採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進一步提高了風力發電系統的併網性能。建立了輸出功率為10 kW的併網系統仿真模型,驗證控制策略的正確性。
  • 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摘要:為了提高小型風力發電系統輸出電能質量,設計了高效、可靠、低成本的正弦波逆變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在小型風力發電系統中配置逆變器,將直流電變為220 v/50 Hz的交流電輸出,以滿足交流電器的需要。正弦波逆變技術在風力發電系統中是一個極其關鍵的技術,它承擔著將直流電調製成穩壓穩頻的交流電直接供給負載或安全並聯到交流電網的任務。
  • 海上大型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 如何兼顧效率與可靠性?
    海上大型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 如何兼顧效率與可靠性? 發布時間:2020-07-02 13:00    來源:金風科技微平臺 摘要:海上風電因其資源豐富、風向穩定、發電小時數高等優勢
  • 海上「捕風者」——7MW海上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完成組裝
    海上「捕風者」——7MW海上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完成組裝 2020-06-03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聊直驅和雙饋風力發電那些事兒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直驅和雙饋風力發電。風力發電機組是將葉輪吸收的風能轉化為機械能,再經由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最終輸出交流電。跟太陽能發電類似的,其實從廣義上講,風能也是太陽能的一種形式,有種說法是,風力發電機是一種以太陽為熱源,以大氣為工作介質的發電機。
  • 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東方電氣研製成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8月21日,東方電氣集團傳來好消息:這一天,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成功。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尺寸大,加工製造精度要求高。東方電機依託60餘年發電設備研製技術積累,充分發揮在發電機電磁、通風、絕緣、防腐和結構設計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一舉攻破關鍵瓶頸,最終電機試驗一次性衝轉成功,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技術要求,同時兼具可靠性、先進性和經濟性。
  • 基於PI參數優化的風電系統變流器的研究
    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風力發電系統,它採用風輪直接驅動多極低速永磁同步發電機發電, 通過功率變換電路將電能轉換後併入電網
  • 低速大轉矩永磁直驅電機的研究現狀
    基於研究現狀展望未來發展方向,為實現高性能低速大轉矩永磁直驅電機提供參考 低速大轉矩直驅電機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是指轉速低於500r/min、轉矩大於500N·m,用於直接驅動的電機,當轉速低於50r/min為超低速電機。低速大轉矩傳動系統在工業生產、油田開採、風力發電、港口起重和船隻推進等領域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 低速大轉矩永磁直驅電機研究綜述與展望
    基於研究現狀展望未來發展方向,為實現高性能低速大轉矩永磁直驅電機提供參考低速大轉矩直驅電機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是指轉速低於500r/min、轉矩大於500N·m,用於直接驅動的電機,當轉速低於50r/min為超低速電機。低速大轉矩傳動系統在工業生產、油田開採、風力發電、港口起重和船隻推進等領域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 永濟電機公司 首臺6.0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順利下線並交付發運
    4月11日 永濟電機公司 首臺6.0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 順利下線並交付發運 進一步豐富了風電產品譜系 提升了公司海上大功率 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的交付能力 聚焦市場 潛精研思
  • 直驅式風力發電併網變流器裝置
    而實際上風力發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變速恆頻發電系統的發展,變速恆頻發電系統已經成為兆瓦級以上風力發電機組的主流技術。所謂變速恆頻,就是通過調速控制,使風力發電機組風輪轉速能夠跟隨風速的變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風能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載荷,同時風輪及其所驅動的電機轉速變化時,保證輸出的電能頻率始終與電網頻率一致。
  • 亞洲最大海上10MW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成功下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張學榮 胡磊6月3日,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下線儀式在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舉行,這是永濟公司探索更大功率等級電機核心技術的重要裡程碑,
  • 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在河口下線
    6月3日,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下線儀式在東營市的河口經濟開發區舉行,這是永濟公司探索更大功率等級電機核心技術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河口經濟開發區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
  • 亞洲最大海上10MW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下線
    央廣網東營6月3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王娟)6月3日,由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自主研製的10MW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在山東東營成功下線。  10MW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配套明陽智能MySE8-10MW平臺機組,是目前亞洲功率最大的海上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電機採用緊湊型設計,將海上風電的專業技術、絕緣技術融合,能夠滿足海上風電特殊環境對產品應用的嚴苛要求。
  • 中國第一臺5兆瓦級海上風力直驅發電機問世
    10月21日上午,中國第一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5兆瓦永磁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在湖南湘潭成功下線。
  • 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
    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 發布時間: 2019-01-17 00:00:00   來源:  作者:   日夜不停轉動的大風車是如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