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殺死韓信後,韓信被葬於何處?山西地方志記載揭開秘密

2021-01-09 騰訊網

關於韓信的事跡,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韓信身後之事。

明朝萬曆29年,山西地方志《靈石縣誌·古蹟·丘墓》篇明確記載:「韓信嶺在縣南二十裡」,韓信埋葬之處被更名為韓信嶺。儘管《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均未記載韓信墓所在,但《山西省通志》、《大中華山西地理志》等書籍中,都記載韓信墓在如今山西晉中靈石縣。

韓信嶺,即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高壁村的高壁嶺山,距縣城10公裡,海拔1200米,山勢險峻,峭壁深澗,北倚綿山,南接霍嶽,東與靈空山對峙,西與秦王嶺相望,乃秦漢時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川陝通衢」之美譽。

這不免令人奇怪,韓信生於江蘇淮陰,死於陝西長安(西安),為何腦袋葬於山西晉中市靈石縣?從長安到晉中市,大約有600公裡,韓信死於長安,完全可以就地隨便埋葬,為何千裡迢迢的送到山西靈石縣安葬?

01

韓信命運,必死無疑。

劉邦要殺韓信,原因在於韓信身份,不除掉異姓王,劉姓天下不穩,遲早還會陷入戰國亂局。尤其楚漢爭霸時,韓信主動討要齊王封號,與劉邦討價還價,成為埋在劉邦內心的一根刺,讓劉邦暗恨不已。因此,儘管劉邦將韓信降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不給韓信施展才華機會,內心深處還是要殺韓信,所以見到韓信死後態度是「且喜且憐之」。即便呂后不殺韓信,劉邦死前也會殺掉韓信。

呂后要殺韓信,原因在於謀求政治地位,抬高自己的話語權。漢初太子之爭,呂后差一點就一無所有,從此之後,呂后越來越多的參與政事,且越來越毒辣,忽悠劉邦殘忍的將彭越剁成肉泥,又與蕭何聯合設計的殺死韓信,都是呂后參政的體現。簡而言之,呂后清洗開國異姓功臣,符合劉邦內心想法,通過計殺功勳赫赫的彭越、韓信,呂后的政治地位直線上升。

至於蕭何,在配合呂后殺韓信事件上,只是一個投機分子罷了,很不光彩。

02

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后,對韓信不是恨,而是政治立場決定了要殺韓信,通俗一點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劉邦為了保江山,呂后為了抬身價。

所謂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既然並非恨之入骨,劉邦或呂后為何不給韓信在長安修墓,將其腦袋與軀體完整連接,哪怕草草埋在亂葬崗,只簡立一塊墓碑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為殺韓信的理由是韓信謀反,且「欲發以襲呂后、太子」。謀反是大罪,位居十惡之首,比劉邦恨之入骨的項羽問題更嚴重,當挫骨揚灰,官方自然不會給予正式安葬。且,一旦正式安葬,從政治意義上說認可了對方謀反正確性,自然不被允許。

劉邦對項羽恨之入骨,對項羽懸賞之高令人震驚,因此項羽自刎後慘遭諸將分屍,漢朝弘農楊氏、隋朝楊堅、宋朝楊家將之祖楊喜,就因為得到項羽一塊零件,就被封為赤泉侯。但劉邦最終將項羽葬於封地——楚懷王封項羽於魯地,這也就是項羽生於江蘇宿遷,死於安徽烏江,卻葬於山東泰安的原因。

因此,恨一個人,卻會考慮到人死為大,將之安葬;一旦謀反,卻往往會被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古代謀反主謀,即便被偷偷埋葬,往往也不會立下墓碑,不會被人知道埋在何處。

既然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而且一直沒被翻案,本該死無葬身之地,為何山西靈石縣會出現韓信墓?

03

韓信被殺時,呂后與蕭何最合理的舉動是什麼?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已從豨(陳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顯然,呂后聯合蕭何殺死韓信後,並未立馬告之劉邦,而是等到劉邦回到長安後,才獲悉韓信已死。

韓信並非常人,他的謀反被殺消息難道不該八百裡加急報告劉邦嗎?想謀反?

司馬遷的這一記載很不合理,或者說劉邦明明收到了消息,卻裝著剛剛獲知韓信被殺,演技超越了奧斯卡級別。《靈石縣誌》的一段記載,反而更為合理,也揭開了為何韓信墓在山西的原因。

《靈石縣誌》記載:韓信嶺在縣南二十裡。漢高帝遠徵,呂后殺信未央,乃遣人函首送帝,值帝還兵此處,葬其首級於嶺上,後人即其墓廟祀之。

也就是說,呂后殺死韓信後,立即八百裡加急,把韓信首級與書信送給劉邦,而當時劉邦已經平定陳豨之亂,正好凱旋迴兵到靈石縣高壁嶺,見到了韓信首級。或許,劉邦深知韓信沒有謀反,只是因為政治需要而殺之,於是心生憐憫,就將韓信首級葬於靈石縣高壁嶺,隨從軍士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於是後人又將高壁嶺稱之為韓信嶺。

由於韓信是謀反被殺,劉邦埋葬之後,並未對外宣傳,以至在正史中沒有記載,當然漢朝史家即便知道韓信墓所在,也因忌諱而迴避描述韓信墓。

根據地方志記載,相傳韓信軀體被葬於西安灞橋區新築鎮新農村,與首級葬於山西靈石一樣,均無正史記載。

雨打風吹,千年之後,漢朝早成歷史煙雲,後人自然不用忌諱韓信是不是謀反。大約是金元時期,當地給韓信修墓建廟,並修建了三孔磚券拱型十字窯(正殿)等建築,一代豪傑總算有了像樣的墳冢。

參考資料:《靈石縣誌》、《史記》

相關焦點

  • 韓信被呂后所殺,為何不請示劉邦?淮陰侯在任何一個朝代都必死
    如果韓信被呂后交予劉邦處置,淮陰侯的結局還是一樣的,必死無疑。 韓信放在任何一個開國皇帝手下都是必死無疑,就算韓信在宋太祖趙匡胤手下,太祖可以杯酒釋其他將領的兵權,對韓信也是必殺,更何況韓信生在大漢開國之初。
  • 劉邦不僅殺了韓信還夷滅了他三族,韓信到底哪裡得罪了劉邦?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劉邦不僅殺了韓信還夷滅了他三族,韓信到底哪裡得罪了劉邦?小編每天持續更新有趣的歷史趣聞,歡迎關注哦 在漢初時代,軍事造詣最高的,莫過於韓信了,曾有話說道,韓信點兵
  • 開國大功臣韓信被呂后殺害,劉邦為何不聞不問?原因讓人後背發涼
    相信大家都聽過「劉邦稱帝,韓信必死」,其實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在整個戰爭中,劉邦對韓信可以說半信半疑,徘徊在什麼時候殺韓信的問題上。那麼為什麼說劉邦一定要殺韓信呢?劉邦之所以通過呂后之手殺害韓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韓信重情重義,最後卻換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韓信是西漢的知名人物之一,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左膀右臂,書上有很多關於韓信的故事,有一句歇後語寫的就是若是韓信要帶兵打仗,那兵力當然是越多越好,韓信完全有能力將這些兵力完美的運用起來,他是一名優秀的將軍領導者。就是這樣的一個身份背景的人物,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 韓信被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完全是因為功高蓋主
    韓信臨死前,並沒有親口承認謀反之事,根據《史記》的記載,韓信似乎的確與陳豨探討過謀反事宜。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那麼,他在齊王任上時,具備與劉邦、項羽三足鼎立的實力時不反,卻在無兵無卒的情況下造反,實在是玩火自焚。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韓信之「謀反」是被誣陷,而司馬遷則是用了曲筆,明肯暗否。
  • 韓信,歷史上有15個成語皆與他有關,可怕我竟只知「胯下之辱」!
    《史記》淮陰侯傳記載:〝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淮陰侯就是漢朝劉邦的大將軍韓信。蕭何在向劉邦推薦韓信時,說他是〝國士無雙〞,就是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8、解衣推食據《史記.淮陰侯列傳》上記載,劉邦因有韓信相助,勢力日益強大,攻佔了不少楚國的領地,楚王項羽備受威脅,於是派人前去規勸韓信,希望他能反叛漢王劉邦,投靠自己。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士,項王對我是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才背楚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的印信,配給我幾萬人馬,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我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我吃。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的韓信,其實死的並不冤
    歷史上誅殺韓信,乃是呂后與蕭何合謀為之,劉邦則在外平叛,並不在場。但是,韓信之死,劉邦脫不了干係,畢竟呂后和蕭何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維護劉邦的統治。換句話講,韓信的存在,對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產生了威脅。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而根據《史記*淮陰侯列傳》、《曹相國世家》以及《樊酈灌滕列傳》等記載所述,韓信兵出關中時並無"明修棧道「的描述,實際上應為樊噲、灌嬰等人率兵從祁山道佯攻隴西地區,韓信部從故道(又名陳倉道)奇襲陳倉,從而奪取了關中之地。」
  • 韓信,一位擁34個光環在身的男人,傳奇的一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大將之一,他有著兵仙人之稱。可是說起他的一生,也帶著傳奇色彩,首先他本是一個落魄到討飯之人,並且還不斷被人欺負。農民起義階段,他投靠到了項羽的軍中,但因為是一介草民未能得到重用。可是韓信的才能被蕭何發現,因此韓信被介紹到劉邦軍中。
  • 功勞不亞於韓信蕭何,如果劉邦鴻門宴被殺,他就是劉邦繼承人
    在楚漢爭雄的過程中,有三位功臣功勞最大,分別是蕭何、張良和韓信。除了這三名頂級功臣之外,曹參、彭越、樊噲、陳平、英布等人也是功不可沒。最讓人感到詭異的是,劉邦的豐沛集團中還有一個人,對劉邦建立大漢江山的重要性,可能不亞於韓信、蕭何,但是史書上對他的記述只有寥寥數語,仿佛故意要把此人從史書中抹去。這名特殊的功臣就是劉邦的大舅哥,呂后的大哥呂澤。
  • 古代戰神們的窩囊死法:徐達生瘡而死,韓信被女人打死
    徐達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逐漸康復,而朱元璋聽聞後卻下令將一隻蒸鵝賜給徐達,徐達見燒鵝後痛苦無奈之下只能進食,事畢病發身亡,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大將軍一生連克強敵無數,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真令人扼腕嘆息! 二、韓信 韓信是秦漢之際著名將領,軍事天才,漢初三傑之一。
  • 牛頓、韓信才知道的秘密:善用吸引力法則,抓住生命中的貴人成功
    2007年,朗達·拜恩,澳大利亞電視製片人和作家,因為一本《秘密》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在這本《秘密》裡她分享了自己擺脫困境、走向成功的經歷,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你沒有成功,不是因為你不努力,也不是你不夠堅持;因為很多努力想要成功的人不僅非常努力,而且有毅力地堅持;你沒有成功,是因為你還未吸引到助你成功的人。
  • 平時被人們忽視的「韓信草」,殊不知價值珍貴
    ,這是因為就在農村的野外有一種「韓信草」,如果不說,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韓信草」價值很高,有人說它的價值能與銅錢草相比。韓信草在農村比較常見,其生長的地方比較普遍,幾乎所有的野外空間均能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路邊、溪流旁、斜坡下,甚至農田裡,往往這些地方的土質條件優越,因此非常適合韓信草的生長,如發現請保護好它,因為說不定你會用到。
  • 天意韓信結局是什麼 詳細介紹原著劇情
    一天,神秘的滄海客找到他,告訴他自己是神的使者,可以幫韓信建功立業,但是要幫神完成一件事情。韓信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神秘人表示十二年後會再次找到他,到那時再做決定也不遲。時光飛逝,韓信只能在項羽手上當一個侍衛,之後就跳槽劉邦但是也沒有得到重用,韓信終於決定解甲歸田,   這時月下追韓信發生了,韓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 韓信連飯都吃不起,他手中的寶劍是怎麼得到的呢?多數人想不通
    韓信自己所說的「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這一點可以看出,韓信確實是一位有感情的人。韓信之所以能重情重義,是因為他早年經歷的坎坷。史上記載,韓信一開始只是一個平民,窮困潦倒,喜歡佩劍。這一點,韓信都已經窮困潦倒了,還戴著刀子吃飯。那時候還沒有先進的冶金技術,想要造出一把寶劍可不容易。
  • 此種「韓信草」,以往不被重視,如今價值堪比銅錢草,請愛護
    其實像車前草、節節草、牛筋草、掃帚草、益母草、車前草、決明草、何首烏等,都是生長在野外的野草,這些植物在野外生長的時候不是很起眼,但是經過專業的處理後也有一定的價值,不知道花友們有沒有看到過這些植物呢?它們的長勢也會很好,一年四季都旺盛。
  • 戰神韓信的行為怪癖,其父親竟然是大馬猴子?
    戰神韓信,相信喜歡歷史的人,都是了解的,尤為其人那忍胯下之辱,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是這胯下之辱,試問有幾個人做到,所以說能夠做出這樣事情的人,註定是那不平凡的人。小編這裡說不平凡的人,也不是說什麼韓信後來成為那一方漢王的炫耀,而是傳說之中,韓信所經歷的不平凡事。
  • 韓信的「碟中諜「計劃,三萬兵馬打遍半個天下
    韓信是一個獨擋一面可以成大事之人。韓信被蕭何從月下追回來之後,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地位甚至在周勃和灌嬰、樊噲等名將之上。而韓信也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暗度陳倉,兵出漢中。韓信搞定魏國後,他的下個目標就是北方的陳餘。劉邦兵敗彭城,陳餘是諸侯牆頭草之一,但他背叛劉邦還要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已經發現他的死對頭張耳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