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的韓信,其實死的並不冤

2021-01-12 騰訊網

歷史上誅殺韓信,乃是呂后與蕭何合謀為之,劉邦則在外平叛,並不在場。但是,韓信之死,劉邦脫不了干係,畢竟呂后和蕭何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維護劉邦的統治。換句話講,韓信的存在,對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產生了威脅。

漢初三傑中,韓信最為特殊。蕭何,張良是追隨漢王起兵的元老,是鈍器;韓信是漢王爭奪天下所用的統帥,是利器。利器可傷人,亦可傷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漢軍諸位元老,均是屍山血海殺過來的,豈會不顧身後事,留下韓信如此大患?

這是韓信被殺的根本原因,只要這個威脅存在,即使呂后沒有動手,劉邦還是不會放過韓信。

西漢不比秦朝,雖然也採用郡縣制,但諸侯分封也是存在的。當初劉邦為了消滅項羽,可以說是廣結善緣,對於臣服自己的諸侯將領們,那是不吝封賞,給人給地給王號。是以在滅楚之後,西漢王朝統治下,出現了大量的諸侯國,其中許多還是一些功臣將領統治的異姓諸侯。

眾所周知,分封諸侯,只是劉邦為了籠絡人心的緩兵之計,畢竟有著項羽的前車之鑑在那裡,劉邦對於這些異姓諸侯,多有防備之心,無時無刻不想著削弱他們的勢力。

其中韓信無疑是首當其衝,且不說韓信當世第一名將的名頭擺在那裡,他手中的齊國可是當時最大的諸侯國,擁兵數十萬。

雖然韓信感激劉邦知遇之恩,承諾永不叛漢,但畢竟這只是一句承諾。誰能保證,日後的韓信不會像當初劉邦反項羽那樣,跳出來和劉邦爭權呢。

所以,對於劉邦來講,最好的辦法就是奪掉韓信的兵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所以我們看到,垓下之戰後,劉邦解決掉項羽,問鼎天下。第一時間不是論功行賞,而是找韓信的麻煩,不僅奪了他的兵權,還把封國從齊地改到了楚地。

當然,這還不夠,雖然沒了兵權,但韓信畢竟還是楚國的諸侯,再加上他在漢軍中的影響力,劉邦對其依然有戒心。所以,沒多久又借著謀反之舉,下罪於韓信,將其貶為淮陰侯。

按理說,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基本上也就沒多大威脅了。如果韓信就這樣老老實實,安度餘生,或許還能有個善終。劉邦漢六年在偽遊雲夢捕獲韓信,到漢十年呂后誘騙被滅三族。中間時間,劉邦只是把他圈在長安,當淮陰侯。看得出來,劉邦對韓信並沒到了勾踐殺文種,那樣的絕情。

但韓信是個傲氣的人,他不滿自己戰功赫赫,最終卻只能和周勃、灌嬰這些自己的部下同等地位。當然了,立功不獲賞,反而獲罪,這放在誰心裡都不好受。但是,不好受是一碼事,表現出來又是一碼事兒。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韓信時常會把自己的不滿情緒表現出來,即使是當著劉邦的面,他也敢嘲諷。這無疑就是在告訴劉邦,我不服你,而這無疑是給劉邦找到了殺韓信的動機。

當然了,如果僅僅是因為嘴上埋怨幾句,或許劉邦還會感念舊情,或者顧及影響,不去搭理。但是,陳豨謀反了,而韓信好巧不巧的又和陳豨走得很近,劉邦難免會往韓信與陳豨這方面去想。這時候,韓信是否真的參與了謀反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再一次令劉邦感到了威脅,殺他便順理成章了。

總之,關於韓信之死,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威脅」二字,無論是被貶之前的功高震主,還是被貶之後心有不滿,都在給劉邦傳遞一個威脅的信號,最終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其實不僅僅是韓信,西漢被殺的那幾個異姓諸侯,大都是因為這兩個字。英布,臧荼起兵造反,自然不必說。韓王信與匈奴人攪在一起,更是該殺。其餘的人,其實都還算是得以善終,也就彭越冤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劉邦大殺開國功臣的,倒也算是情有可原,並不能算是殘暴之舉,更不應該成為後人詬病的汙點。

其實,在這裡面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張良,他與韓信同為漢初三傑,功勞之大,無需多言。但是張良與韓信不一樣,他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所謂鳥盡弓藏,當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的時候,他所要做的就是絕對的低調。劉邦問鼎天下之後,張良立馬就退居二線,很少參與朝堂政事。要知道,張良身上不兼兵權,本身就沒有韓信那樣的威脅,但他依然謹慎。

正是因為如此知進退的之舉,張良一生備受尊寵,連呂雉都對其非常敬佩,最終張良得以善終。

長沙王吳芮便是聽從了張良的建議,低調行事,主動上交領地和兵權,表達自己的忠心,最終長沙王一脈,延續數世而不衰。

如果當初韓信能夠學學張良、吳芮,低調行事,主動交權,或許能得以善終。尤其是被降為淮陰侯之後,韓信也遠離了軍隊,成了光杆司令。他對別人已經沒有威脅了,劉邦也不是心狠手辣的人,沒有殺他的必要。若不是他最後牽扯到謀反的事,他完全是可以善終的。

相關焦點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其實人品很差
    這就好比瓦特只是改良蒸汽機,但你能否定他在蒸汽機上的貢獻嗎? 所以,蔡倫對於造紙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對於人類文明傳播有著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我們對於他的了解其實並不多。一般教科書也只是講他生活在東漢時代,發明或者改進了造紙術。對於其人生履歷,所言甚少。
  • 古代戰神們的窩囊死法:徐達生瘡而死,韓信被女人打死
    自古名將馳騁疆場一生,晚年善終仿佛是理所應當的歸宿,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物極少,更多的反而是死法奇奇怪怪,令人感到窩囊遺憾的居多。 由於韓信功勞巨大,劉邦還特意允他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俗話說兔死狗烹,劉邦坐了江山後,就開始誅殺有功之臣。呂后知道了劉邦的想法之後,和蕭何設下計謀,命人召韓信進宮,對他說:「大膽韓信,皇帝查明你有謀反之罪,特命我將你處死。」韓信說:「皇帝封我五不死,所以你不能殺我。」
  • 潘金蓮之死:謀殺親夫殺人償命死的並不冤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帶著悲憫之心,我每天晚上追看電視臺播出的新版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看到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是如何在情慾的深海裡沉淪,最後陪上了小命。不過,在西門慶,他也許是不冤的,他說過,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 楊貴妃魂斷馬嵬坡,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她死得並不冤
    楊貴妃之死冤嗎?我看未必,光憑這3件事就證明她的確該死楊貴妃是我國的四大美人之一,史書上記載她有閉月羞花之貌,意思就是連花看了都自愧不如,要慚愧地低下頭。但是,我們都知道,楊貴妃的結局並不完美,她並沒有陪著唐玄宗白頭到老,相伴一生,而是在馬嵬坡這個地方被陳玄禮逼迫自盡而亡。當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逼宮大軍認為「安史之亂」與楊貴妃有脫不開的關係,但後世卻有人為楊貴妃平反,認為她非常無辜,「安史之亂」實際是唐玄宗一手造成,楊貴妃不幸做了「替罪羊」而己。那麼,楊貴妃到底死得冤不冤了?
  • 韓信的「碟中諜「計劃,三萬兵馬打遍半個天下
    兵法上說,兵力十倍於敵人就就圍打它,有超過一倍的兵力就攻擊它。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人,而他千裡迢迢地奔襲我,已經非常疲憊不堪了,如果我避而不戰,漢軍援軍到了我們不但不知道怎麼應付,而且還會讓別的諸侯誤解我陳餘膽怯,那以後他們不是隨意就派兵來欺負我了嗎?陳餘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搬運、抄襲必舉報!!!全網維權!!!】其實很好理解,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老師們通常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牛頓的自謙,意思是只有謙虛,才能獲得成功,才能看得更遠。老師們經常會用這句話來教育自己的學生,要學會謙虛,學無止境,多吸收前人的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成功,那麼,這句話意思真是這樣嗎?
  • 韓信,歷史上有15個成語皆與他有關,可怕我竟只知「胯下之辱」!
    中國有一位驚世偉人,他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贊他:〝戰必勝,攻必取〞;楚漢時期,人們評價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後人奉他為〝兵仙〞、〝神帥〞,他就是韓信,歷史上有15個成語皆與他有關。1、胯下之辱韓信,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
  • 呂后殺死韓信後,韓信被葬於何處?山西地方志記載揭開秘密
    至於蕭何,在配合呂后殺韓信事件上,只是一個投機分子罷了,很不光彩。 所謂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既然並非恨之入骨,劉邦或呂后為何不給韓信在長安修墓,將其腦袋與軀體完整連接,哪怕草草埋在亂葬崗,只簡立一塊墓碑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為殺韓信的理由是韓信謀反,且「欲發以襲呂后、太子」。謀反是大罪,位居十惡之首,比劉邦恨之入骨的項羽問題更嚴重,當挫骨揚灰,官方自然不會給予正式安葬。
  • 老師不會告訴你,傳說中的嫦娥居住的廣寒宮,其實不在月亮上
    所以廣寒宮其實並不在月亮上。當然了,這只是其名稱的來歷,為何會和冷聯繫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後世神話傳說的改編。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實際上也很可能是對這段歷史不斷口口相傳,最後改編而來的結果,廣寒宮自然而然也就被搬到了月亮上。
  • 《慶餘年》葉輕眉對慶帝也只是利用,4條理由,她死的並不冤
    但實則不然,真實的原因是葉輕眉做錯了4條決定,包括葉輕眉對慶帝也存在利用心態,她自作自受,死的並不冤。理由1:不該利用慶帝掌權葉輕眉從神廟出來後,有兩種選擇,要麼融於這個世界,要麼改變這個世界。顯然,深受現代思想影響的她,選擇了改變這個世界。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掌握足夠的權力。
  • 15張嚇人的恐怖照片,歷史老師沒有告訴你的故事
    原標題:15張嚇人的恐怖照片,歷史老師沒有告訴你的故事 歷史照片已經有很古老的感覺了,尤其有時候黑白、棕褐色、撕破的樣子更給人增添了一種恐懼感。其中,以下這15張照片最為恐怖。看了真的會嚇你一跳,膽子不夠大的人現在讀到這裡就可以停了 。膽子大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的膽子有多大。
  • 中國歷史上一條最可怕的官場食物鏈
    一條中國歷史上的政治食物鏈,延續了一百多年,直到漢初,終於平息下來。為中國歷史除了一條兇惡的害人蟲。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總會有心狠手辣的專門搞陰謀詭計的並且總是會身居高位的奸臣出現呢?
  • 歷史上最可怕的食物鏈,好人都不得善終
    -前207),趙高是中國歷史上最陰險毒辣的奸臣,發明了遺臭萬年的「指鹿為馬」的詭計專利。秦二世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
  • 連續第二年輸給萊納德,格林到底冤不冤
    其他獎項基本都像是「眾望所歸」,像庫裡的MVP、唐斯的「ROY(最佳新秀)」,幾乎毫無懸念。雖然被「打臉」,我還是要說:格林連續第二年輸給萊納德,有點冤,但歸根結底,並不冤。退一步講,就算冤,也不比去年更冤。平心而論,去年把「DPOY(最佳防守球員」頒給格林,要比給萊納德更合適。
  • 天意韓信結局是什麼 詳細介紹原著劇情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原著中的劇情發展:   天意講述了秦朝末年,胸懷大志的韓信跟隨神秘老師魏燎學會了一身本領,但是他卻久久沒有找到建功立業的機會,甚至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時常被人欺負。一天,神秘的滄海客找到他,告訴他自己是神的使者,可以幫韓信建功立業,但是要幫神完成一件事情。韓信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神秘人表示十二年後會再次找到他,到那時再做決定也不遲。時光飛逝,韓信只能在項羽手上當一個侍衛,之後就跳槽劉邦但是也沒有得到重用,韓信終於決定解甲歸田,   這時月下追韓信發生了,韓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 王者腦洞所:猴子與雲中君深夜吟詩秀恩愛,韓信聽得面紅耳赤
    韓信孤獨的坐在中間閉上眼睛:「突然有點想……」「李白。」韓信臉紅站起來:「誰說我想他了!」露娜驚訝的看著韓信:「寫,的,詩,真,棒啊。你剛說啥?想誰?」韓信尷尬的憋紅臉:「我我我去打野,你們繼續。」孫悟空看著韓信的背影:「這黑不溜秋的孤島上,你行麼?」韓信堅定:「就是死在野區,我也不會回來的!」撥開面前的樹枝,韓信有些不高興:「什麼鬼地方,連個野怪都沒有!」面前突然出現一艘小船。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知名的人物,他們創造出了很多燦爛的文化,同時,有的人也是悲劇人物,因為其一生的不幸,而為我們的漢語增添了新的成語,亦被後世難忘。韓信是誰?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 嘆一聲雪鄉「竇娥冤」
    說起雪就想起竇娥,我不免為雪鄉叫聲「竇娥冤」。因為總有個別人,想給潔白的雪鄉抹上一點黑。冤,從一根明碼標價的15元的烤腸說起。有人嫌烤腸貴,並由此陳芝麻爛穀子地引發「回憶殺」,藉此翻炒舊聞,甚至故意編造謠言,或將八桿子打不著的醜聞惡意嫁接給雪鄉。蹭熱度者有之、博眼球者有之、賺流量者有之。雪鄉太冤了。
  • 韓信被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完全是因為功高蓋主
    韓信臨刑前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大禍臨頭之際,韓信才後悔未用蒯通反漢之計,這足以說明:韓信終其一生,始終未動謀反之念。 公元前196年,一個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就這樣被殺了。可以說,韓信之死不完全是因為功高蓋主,不完全是因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 韓信連飯都吃不起,他手中的寶劍是怎麼得到的呢?多數人想不通
    幹將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得到一把劍,要花多少錢,才能拿到它,所以,劍是特別高貴的東西。由此可以看出韓信其實是個落魄的貴族,畢竟,秦末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佩劍。我想,韓信的劍法可能是祖傳的,一個吃不起飯的人,哪有閒錢去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