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其實人品很差

2020-12-07 騰訊網

眾所周知,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國人的一個驕傲。而作為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這個名字自然也是家喻戶曉。

當然了,目前史學界對於蔡倫發明造紙術這個結論,是有爭議的。因為史書對於蔡倫造紙的記載太少,《後漢書》中滿打滿算,不足二十個字。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漢書》

其沒有具體的一個製造過程,也沒有說其前因後果,更沒有明說是蔡倫發明了紙。所以歷史上,對於蔡倫發明造紙術是有許多人持懷疑態度的。比如唐朝的張懷瓘,就在其著作《書斷》中表示,造紙術早就有了,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而已。

「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

最為關鍵的是,在近代的一些關於西漢遺址和墓葬考古發掘活動中,多次出土了古紙,這無疑是給張懷瓘的論點,提供了強有力的實物證據。所以,準確的講蔡倫應該是造紙術的一個改進者。

但就算是如此,蔡倫在造紙術上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正是因為他改進的工藝,使得造紙術可以大範圍的流傳。這就好比瓦特只是改良蒸汽機,但你能否定他在蒸汽機上的貢獻嗎?

所以,蔡倫對於造紙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對於人類文明傳播有著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我們對於他的了解其實並不多。一般教科書也只是講他生活在東漢時代,發明或者改進了造紙術。對於其人生履歷,所言甚少。

這是有原因,蔡倫這個人雖然稱得上是一個科技巨匠,但是他的歷史形象並不好,不適合宣傳。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書上會講匡衡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的勵志故事,卻不會告訴你這個人後來變成了一個貪官,因為貪腐而身敗名裂。

歷史上的蔡倫其實是一個鐵匠來的,他們家世代也打鐵為生。而在那個時代,鹽、鐵等相關產業,其實都帶有一定的官辦性質,所以蔡倫他們家和官府聯繫頗為密切,或者說他們家其實就是給官府打工的。得益於這個關係,蔡倫得以被當地負責採冶鑄鐵的官員推薦,進入皇宮做了一名宦官。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宦官,在宮裡當差,最為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如何討人歡心。只有得到妃子或者皇帝的賞識,你才會有前途。而蔡倫這個人,在當時宮裡的宦官中,屬於一個比較另類的存在。東漢時期,宦官依然還處在一個早期階段,其人員組成大部分是罪犯、俘虜的後代,他們很小就被選入掖庭,教授禮儀,學會如何服侍伺候皇家的主子們。而由於從小生活在深宮內院,他們的眼界不夠開闊,而且長年的宮廷生活,使得他們的思想行為,都比較教條和收斂。

而蔡倫不一樣,他從小生活在南方的山林之中,有著豐富的童年生活。而且他出生於鐵匠世家,工匠手藝能力基礎好,這些東西都成為了他在宮裡討好別人的最好資本。甚至於「發明」造紙術,也是他拿來取悅皇帝太后的一種手段,並沒有所謂什麼造福人類這樣的偉大初衷。

就這樣,入宮蔡倫從掖庭的小雜役做起,一路摸爬滾打,憑藉著自己當初在鐵匠鋪學來的技術手藝,逐漸得到了當朝皇后竇氏的賞識,並成為了皇后的心腹。

當然了,能成為皇后的心腹,靠的絕不僅僅是奇淫技巧。其更多的還需要主子替做事兒,有著實實在在的功勞,特別是那種背地裡不光彩的事情。

於是乎「宋貴人事件」,這場東漢歷史上著名的宮鬥慘案,便成為了蔡倫上位的絕佳跳板。

話說當時後宮之中的,竇皇后雖然以皇后身份寵冠後宮,但是她覺得自己地位並不穩固。因為她沒有給漢章帝誕下子嗣。而後宮中的宋貴人和梁貴人接連誕下皇子,而且由宋貴人所生的皇三子劉慶,早早的被漢章帝立為了皇太子。這意味日後宋貴人很可能會憑藉太子生母的身份,在地位上壓過自己,甚至於取皇后之位而代之。

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竇皇后便發動身邊力量,誣陷宋貴人搞歪門邪道。最終宋貴人自殺,皇太子劉慶也被廢掉,貶為清河王。這便是,東漢歷史上的 「宋貴人事件」。

而在這次事件中蔡倫出力不小,當時宋貴人因為用生菟做藥引子治病,被竇皇后誣陷為欲作盅道,咒詛宮廷。結果漢章帝聽信讒言,將宋貴人下獄審訊,同時廢掉了皇太子劉慶,改立竇皇后養子劉肇為太子的。原本此時竇皇后的目的已經算是達成,但她並不想就此罷休,她要將與自己爭寵的宋貴人趕盡殺絕。

於是她示意負責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宦官蔡倫傳遞假消息,告訴漢章帝宋貴人已經認罪。最終漢章帝聽信蔡倫的謊言,宋貴人悲憤之下,服毒自殺。

蔡倫陰承後旨,曲為鍛鍊,竟說二貴人咒詛屬實,請付典刑。

當然,從現實角度而言,蔡倫這樣做,其實問題不大。因為他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黃門傳令官,皇后讓他做什麼,他不敢不做。而且蔡倫也因此成為了竇皇后的人,日漸獲寵。後來漢和帝即位,竇氏成為皇太后,竇氏一族作為外戚,獨攬朝政。作為竇太后心腹的蔡倫,自然也是加官進爵,被升為中常侍,成為皇帝近臣。

此時的蔡倫改換門庭,站到了竇太后的對立面。

眾所周知,東漢有兩大頑疾,一個是外戚,一個是宦官。東漢最終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外戚與宦官鬥爭的結果。外戚的權力地位來自於太后,宦官則依附於皇權,他們的鬥爭其實也是皇權和後權的一個鬥爭。蔡倫身為皇帝近臣,他自然知道,漢和帝想要扳倒外戚集團,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所以他跟隨大宦官鄭眾起,幫助漢和帝剷除了竇氏外戚集團。沒錯,歷史上那個以「勒石燕然」,而與霍去病封狼居胥齊名的漢朝名將竇憲,就是栽到了蔡倫手裡。

從國家角度而言,蔡倫此舉是為民除害。但是他畢竟曾是竇太后一手提拔,此時卻成了顛覆竇家權柄的一把利劍,不得不說,竇太后看錯了人。

而且你千萬不要認為蔡倫是因為正直才幫助幫助剷除外戚集團,他其實純屬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為當時竇家專權,朝堂內外,怨聲載道,其早已經站到了大家的對立面,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他如果依然選擇和他們站在一起,屆時難免殃及池魚。

公元105年,漢和帝劉肇駕崩,年僅二十七歲。即位的漢殤帝出生劉隆,剛出生一百多天,根本無法處理朝政。所以朝政大權被鄧太后接管,鄧氏一族作為外戚,再度獨攬朝政。也就是說,又一個竇家誕生了。甚至於,這個鄧家更厲害。因為漢殤帝實在太小了,而且兩歲便夭折,此後的十幾年裡,大權一直都被鄧太后攥在手裡。鄧氏一族也因此風光無限。

而此時蔡倫自然分得清形勢,早早的投入到鄧氏門下,並成為鄧太后制霸朝堂的一柄利劍。由此可以看出,蔡倫其實就是一個毫無底線,反覆無常的投機者。

當然,投機者往往都會很成功,蔡倫得到鄧太后賞識,平步青雲,被封為龍亭侯。這也是為何蔡倫造的紙會被成為「蔡侯紙」。而一個宦官能被封侯,在當時乃是莫大的榮耀,此時的蔡倫顯然已經走向人生巔峰。

元初元年,鄧太后以倫久在宿衛,封為龍亭侯,邑三百戶。

但是,好運不可能會一直伴隨著蔡倫,隨著鄧太后的去世,蔡倫再一次失去了靠山。而這一次,他再也找不到新的靠山了,因為新即位的漢安帝劉祜和他有仇。劉祜的父親正是當年被廢掉的皇太子劉慶,而他的祖母便是被竇太后陷害致死的宋貴人。劉祜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為父親和祖母平凡,洗刷冤屈。

而蔡倫作為當年那次事件的一個主要參與者,自然而然的逃脫不了制裁。蔡倫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跑不了,於是不等聖旨下來,便自己服毒自殺了。事後,蔡倫的爵位被剝奪,封地也被收回。

一代大宦官,終究還是沒能安穩的度過餘生,不過,這是罪有應得。這可真應了那句話,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相關焦點

  •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是是非非
    造紙術發明前文字寫在哪些材料上?大家都知道我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之所以叫甲骨文就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文字是刻畫在甲骨上的。這就涉及到了文字的書寫載體的問題。那麼,在造紙術出現之前,人們用以記錄文字的材料有哪些呢?
  •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可能是個誤會!
    如果沒有「四大發明」的出現,大航海時代就可能會無限推遲,整個人類的歷史也許就將改寫,因此,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四大發明」有足夠讓我們驕傲的資本我們推崇「四大發明」,我們敬畏「四大發明」,然而,在「四大發明」裡,卻有一項存在很大的爭議,這就是「造紙術」。
  • 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畸形人生
    蔡倫其人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如果沒有紙,文明的傳遞將會大幅度的降低,造紙術的出現加快了人類文化的快速傳遞,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的全速發展。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中,蔡倫排名第七,可見貢獻之大。
  • 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沒改造之前的造紙術是什麼樣,誰發明了造紙術
    就採用「漂絮法」,將蠶繭反覆捶打、漂洗,最後曬在蓆子上。 久而久之,蓆子上殘留下來的棉絮就變成了一張薄薄的棉片。把它從蓆子上剝下來,就成為了紙張。這也就是早期的造紙術。 雖然紙的製作方法被人們無意中挖掘了出來,可是紙仍然沒有在古代社會大規模地普及使用。因為這種製作紙張的成本太高了。
  • 對於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誤區!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紙是東漢的時候被蔡倫發明出來的。為什麼在看羋月傳的時候那些王公貴族,他們在寫信時會把字寫在那種類似於紙的東西上,那個其實就是紙。其實在東漢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前。人們對於紙的概念,其實就是絲棉。人們認為絲棉組成的東西,它就是紙。所以小編講羋月傳裡邊用那個東西也可以被叫做是紙。
  • 你可能不敢相信,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竟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 四大發明一直都是中國的驕傲,特別是造紙術的發明,更是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正是有了輕巧、便利的紙張的出現,才使得更多思想、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
  • 為什麼說蔡倫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發明造紙術
    到了西漢時期,皇帝所閱讀的奏章更多,漢武帝曾經用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才讀完了東方朔寫在三千枚竹簡上的上書。唐代的書畫鑑賞家張懷瓘以及宋代的一些著作家認為,漢初(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便出現了能夠代替竹簡的紙張。但多年以來,苦於缺乏一些實質性的證據,而未被普遍支持,當時學界普遍認為蔡倫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
  • 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竟是東漢大宦官,最後為何慘死?
    記得小時候書本上寫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其中造紙術的發明者就是蔡倫了。這裡有一個新的史學見解,認為造紙術其實是出現在西漢,後來由蔡倫改進的。灞橋紙就是上圖這個啦,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很了不起的進步呢。要知道擱以前那都是在龜甲、竹子之類的材料上寫字,一本書分分鐘堆滿一馬車,太笨重,太難攜帶啦。所以作為紙張改進者的蔡倫也是很牛呢。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發明家蔡倫為何自殺?他做了一件齷齪事,得罪了皇帝
    眾所周知,真正意義上的造紙術起源於中國,在東漢時期又得到了改進使其近乎完美,改進它的人我們都熟知:蔡倫。美國有一本書叫做《影響世界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在這本書中,蔡倫的排名與孔子的排名距離很近,可見他在世界名人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然而蔡倫悽慘結局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蔡倫的一生。  一、蔡倫發明造紙術還是改進造紙術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宋陽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年齡尚小的蔡倫入宮做了太監。他雖然年齡小,成熟卻比較早。
  • 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蔡倫,一個宦官,神一樣的人生軌跡
    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蔡倫!  造紙!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蔡倫這個名字,永遠都在!    蔡倫出身鐵匠世家,蔡家因為冶鐵技術與朝廷官員聯繫緊密。家境優越,蔡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
  • 造紙術是誰發明出來的?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其實最早的四大發明是沒有造紙術這一項發明的,也就是說當時只有三大發明,是艾約瑟提出要把造紙術加入到大發明中,才有了現在的四大發明,也就是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造紙術。為什麼這四項發明會如此出名呢?它們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呢?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八位發明家,地動儀,造紙術都是他們發明的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自三皇五帝起,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就從未停止它的步伐,勤勞勇敢的先祖們,運用他們超人的智慧,一次次的創造奇蹟,為我們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與不朽的文化遺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中國歷史的上那些偉大的發明家。
  • 蔡倫—最佳發明家
    蔡倫—最佳發明家蔡倫出生在東漢年間,東漢是一個政治較為穩定,經濟較為平穩發展的時期,因此外部環境的穩定也帶來了文化和科技上的一定的進步。這說明四大發明的出現不僅依賴於發明創造著個人智慧,也依靠著穩定的外部條件和充分的物質基礎。首先,從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生平經歷來看,他本人出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並且祖祖輩輩有著冶鐵的技藝,祖輩給他傳達的絕不只是技藝,更是匠人之心,認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蔡倫幼年時就飽讀詩書,並且愛好觀察生活。
  • 蔡倫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不可磨滅,而史書僅用這20字粗略概括?
    導讀:蔡倫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不可磨滅,而史書僅用這20字粗略概括?蔡倫,說起蔡倫想必大家都不會很陌生吧?畢竟在我們學生時代的歷史書上總會有他的出現,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貢獻讓世人代代銘記在心,範曄也曾這樣說過:「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劉光裕曾近這樣評價蔡倫:「中國東漢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由於他發明了紙,從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生歷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別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明家。
  • 西漢蔡倫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嗎?事實證明不是
    幾個世紀後之後,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 美刊評選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 中國蔡倫上榜
    蔡倫畫像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2007年各領域的最佳發明,也同時公布了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國的蔡倫榜上有名。這份名單上的人物有的名聲顯赫,有的也許不為太多的人所熟知,但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以下是《時代》周刊評出的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部分名單:      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到212年)    在非洲,著名的阿基米德螺旋杆,也就是一種水泵至今還在使用。
  • 歷史上最牛的三個太監,最後一位發明一物世界文明!
    能夠讓皇帝叫自己父親,這能力在歷史上所有的太監中也是找不出第二個人的!王承恩,一個葬於皇陵的太監「承恩」?這個名字好熟悉,大家可千萬別搞錯了,他和《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可沒有什麼關係。他是唯一一個死後與皇帝同葬的太監,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葬在皇陵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