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蔡倫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發明造紙術

2020-12-05 歷史與我們同在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要理解一下紙的概念。要想把一個東西稱作是「紙」,就必須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其原材料必須是植物纖維,而不是其他材質的纖維;

第二、原料必須經過提純、機械分散、成漿、抄造、乾燥成型等程序;

第三、紙的表面必須是平滑的、體質柔韌、整體呈薄片狀;

第四、其用途必須是書寫、印刷、包裝等。

那麼問題來了,在蔡侯紙出現以來 就沒有其他紙張存在嗎?

在戰國時期,我國的主要書寫材料為簡牘、縑帛,這比商周時期的甲骨、金石已經進了一步,但到來秦漢時期,戰國時代所通行的帛簡,還依然作為書寫材料。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每日所閱的奏章動輒以石計,十分地耗費時間。

到了西漢時期,皇帝所閱讀的奏章更多,漢武帝曾經用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才讀完了東方朔寫在三千枚竹簡上的上書。

唐代的書畫鑑賞家張懷瓘以及宋代的一些著作家認為,漢初(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便出現了能夠代替竹簡的紙張。但多年以來,苦於缺乏一些實質性的證據,而未被普遍支持,當時學界普遍認為蔡倫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

直到1957年,在西安灞橋磚瓦廠工地上,被推土機推出了一些被粘在銅鏡上的紙張——灞橋紙。

經過專家鑑定,這些灞橋紙是來自於西漢武帝時期。這才將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的說法給推翻了。

相關焦點

  • 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沒改造之前的造紙術是什麼樣,誰發明了造紙術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在蔡倫之後,紙才慢慢地被製造,普遍使用。所以一直在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人們都不使用紙,而是用竹簡來書寫文字。 竹簡=紙 從先秦時代到東漢時期,古人用竹簡來替代紙張完成文字書寫的。將竹子削成大小均等的竹片,在上面鑽孔,編織起來,就組成了「書簡」。在古代社會,竹簡就是紙。
  •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是是非非
    所以說,正是因為有了造紙術的發明,人類悠久的歷史和文明才得以流傳和保存。其意義之偉大由此可見。蔡倫與造紙術提到造紙術,初中歷史課本中都提高到過一個人——東漢蔡倫。但是關於造紙術到底是不是蔡倫發明的這個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是有爭論的。因為發明這個字,按其詞意來講是首創的意思。如果說是蔡倫發明的紙,言外意就是在蔡倫之前是沒有紙的。
  • 對於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誤區!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 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畸形人生
    蔡倫其人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如果沒有紙,文明的傳遞將會大幅度的降低,造紙術的出現加快了人類文化的快速傳遞,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的全速發展。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中,蔡倫排名第七,可見貢獻之大。
  •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可能是個誤會!
    曾記得,在當年的小學課本裡,蔡倫和他的造紙術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隨著人們對歷史的探索不斷深入,「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的論點開始受到質疑,就像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愛迪生發明了燈泡,可後來卻發現在他之前已經有人發明了燈泡,他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已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後來,他更是發現可以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進行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其實人品很差
    眾所周知,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國人的一個驕傲。而作為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這個名字自然也是家喻戶曉。 當然了,目前史學界對於蔡倫發明造紙術這個結論,是有爭議的。
  • 你可能不敢相信,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竟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四大發明一直都是中國的驕傲,特別是造紙術的發明,更是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正是有了輕巧、便利的紙張的出現,才使得更多思想、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作為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也因為發明了造紙術而成為了「聖人」。但是現實卻與我們的認知相反,蔡倫不僅不是聖人,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人,而造紙術也不過是蔡倫討好皇后的產物。
  • 造紙術是誰發明出來的?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其實最早的四大發明是沒有造紙術這一項發明的,也就是說當時只有三大發明,是艾約瑟提出要把造紙術加入到大發明中,才有了現在的四大發明,也就是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造紙術。為什麼這四項發明會如此出名呢?它們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呢?
  • 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竟是東漢大宦官,最後為何慘死?
    其中造紙術的發明者就是蔡倫了。這裡有一個新的史學見解,認為造紙術其實是出現在西漢,後來由蔡倫改進的。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出土的一座漢墓中,發現80多片紙張殘片,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灞橋紙」。呈暗黃色,很薄,質地粗糙也不均勻,表面柔軟,有一定強韌度。經鑑定,灞橋紙的原料主要是大麻纖維及少量的薴麻。
  • 西漢蔡倫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嗎?事實證明不是
    一直以來,都認為造紙術的發明者是東漢時期的蔡倫,連以前的教科書都是這麼寫的,隨著後來考古的發掘,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可能我們真的錯了,蔡倫並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它的發明對中華文明的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發明家蔡倫為何自殺?他做了一件齷齪事,得罪了皇帝
    眾所周知,真正意義上的造紙術起源於中國,在東漢時期又得到了改進使其近乎完美,改進它的人我們都熟知:蔡倫。美國有一本書叫做《影響世界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在這本書中,蔡倫的排名與孔子的排名距離很近,可見他在世界名人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然而蔡倫悽慘結局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蔡倫的一生。  一、蔡倫發明造紙術還是改進造紙術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宋陽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年齡尚小的蔡倫入宮做了太監。他雖然年齡小,成熟卻比較早。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一起讀科普雜誌」紙是蔡倫發明的嗎?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是蔡倫在公元105年發明了紙。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官員,負責為皇家製作器具和武器,他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個將造紙過程記錄下來的人。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主要歸結為兩處重要的改進,一是製備方法,二是選用其他輔料。事實上,蔡倫的貢獻並不是發明了紙,而是改進了紙張的生產工藝。也有人認為,他還縮短了紙張的生產時間,確定了造紙的選料配方。經過蔡倫改進的配方裡,主要有破麻布、舊漁網、樹皮,其中桑樹的樹皮在造紙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蠶以桑葉為食,桑樹皮也就成了當時絲綢業的副產品,幾乎隨處可得。
  •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紙是東漢的時候被蔡倫發明出來的。為什麼在看羋月傳的時候那些王公貴族,他們在寫信時會把字寫在那種類似於紙的東西上,那個其實就是紙。其實在東漢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前。人們對於紙的概念,其實就是絲棉。人們認為絲棉組成的東西,它就是紙。所以小編講羋月傳裡邊用那個東西也可以被叫做是紙。
  • 蔡倫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不可磨滅,而史書僅用這20字粗略概括?
    」在2007年,美國在《時代》周刊評選和公布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蔡倫榜上有名。在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特地展示了中國偉大的發明家蔡倫的造紙術。可以見得蔡倫造紙術的重要性。史料對蔡倫的造紙的記載也是很模糊,只提到了「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蔡倫發明的造紙術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選材、精緻的工藝技術,都是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是時間,艱難曲折的過程也是必然存在的,而且複雜的技術問題也一再克服,放在現在的我們,寫十幾篇畢業篇論文、幾十部長篇小說都不在話下,而當時的史官也是潦草了事,僅用不足20個字就概括了。
  • 蔡倫—最佳發明家
    這說明四大發明的出現不僅依賴於發明創造著個人智慧,也依靠著穩定的外部條件和充分的物質基礎。首先,從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生平經歷來看,他本人出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並且祖祖輩輩有著冶鐵的技藝,祖輩給他傳達的絕不只是技藝,更是匠人之心,認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蔡倫幼年時就飽讀詩書,並且愛好觀察生活。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八位發明家,地動儀,造紙術都是他們發明的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中國歷史的上那些偉大的發明家。第一位:魯班魯班出生於公元前507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據《古考記》記載,魯班發明的木工工具有:鋸子,曲尺,墨斗,鑽子。
  • 【科學種子STEM素養】技術篇——體驗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東漢的蔡倫改進後的造紙術更是現代紙的製造淵源。
  • 中國這位世界排第6發明家,結局卻是自殺…
    不過這些紙都只是一些纖維薄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張,而且原料單一,工藝落後沒有改進的餘地。說到底,跟中國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木牘的類型差不了多少。02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是在前人的造紙經驗基礎上總結和改進革新而完成的發明。中國很早就開始有養蠶織絲的行業,對於那些不能抽出絲來紡織成綢緞的壞蠶繭,就用漂絮的方法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來製取絲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