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誤區!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2020-12-07 騰訊網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為何要造紙?

自從有了文字,就出現了書寫文字的載體,石頭、龜甲、樹葉、竹片、絲帛、羊皮等等。但是它們作為文字載體的缺點顯而易見,有的笨重、有的稀少、有的不易保存。而相傳西漢的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封長信,總共用了三千根竹簡,要用幾個大力士才能搬動,而漢武帝整整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把它翻完。如果人類一直採用這些作為文字的載體,文化傳播的困難可想而知。

西漢的紙張處於」萌芽階段「

在20世紀考古工作者在我國的甘肅、新疆、陝西等地發現了許多張西漢時期的紙張,其中以1957年在陝西西安發現的」灞橋紙「最為有名。通過科學的檢測,專家們發現這些西漢時期的紙張其纖維組織鬆散,表面凹凸不平,沒有文字痕跡,由此推論,這些紙張不是有目的的通過一定工序生產的植物纖維紙,而是漚麻工序中產生的副產品。這也說明西漢時期我國的造紙術還處於萌芽階段。

蔡倫改進」造紙術「

永元九年(東漢和帝時期),蔡倫擔任尚方令一職,主管制造宮廷用品。當時宮廷作坊集中了全國最好的資源,蔡倫利於這些資源進行反覆試驗,改進位作裝置和加工工藝,終於發明了以樹皮、麻頭、舊布等為原材料,經過搗碎、漚煮、化漿、定型、風乾等一整套工藝流程,製得輕便、廉價、適用紙張的造紙術。105年,蔡倫把他製造的第一批紙進獻給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於是造紙的方法就得到了推廣,全國各地都用這種方法造紙,蔡倫也被封為龍亭侯,民間把這種紙也稱為」蔡侯紙「

傳播和對世界的影響

」蔡侯紙「在我國流傳開後,便陸續地傳到國外,晉代傳到朝鮮和越南,610年傳到日本。751年傳到阿拉伯地區,此後又陸續傳到非洲、歐洲。世界各地都分享著這項偉大發明所帶來的便利。美國麥可•哈特在其著作《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高度地評價了造紙術對文化的作用。他認為在2世紀以前,西方文化超過了中國文化,但由於造紙術的發明,使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建設加快了,因此2世紀後,中國的文化遠遠超過了西方。

可以說沒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也就沒有我們今天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第一張紙並不是蔡倫發明的,蔡倫只是改進的造紙術!

相關焦點

  •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可能是個誤會!
    如果沒有「四大發明」的出現,大航海時代就可能會無限推遲,整個人類的歷史也許就將改寫,因此,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四大發明」有足夠讓我們驕傲的資本我們推崇「四大發明」,我們敬畏「四大發明」,然而,在「四大發明」裡,卻有一項存在很大的爭議,這就是「造紙術」。
  • 西漢蔡倫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嗎?事實證明不是
    一直以來,都認為造紙術的發明者是東漢時期的蔡倫,連以前的教科書都是這麼寫的,隨著後來考古的發掘,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可能我們真的錯了,蔡倫並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它的發明對中華文明的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沒改造之前的造紙術是什麼樣,誰發明了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是古代人類的智慧結晶。如果沒有紙,就沒有辦法記錄文字,沒辦法傳遞知識,我們的子孫後代更沒辦法知道過去發生的故事。 造紙術在中國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只是它的出現時間過於久遠,有相關記載的文字資料都很少。
  •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是是非非
    在郭德綱相聲中就聽到過太平歌詞:小小的紙啊,四四方方,東漢蔡倫造紙張,南京用它包綢緞,北京用它包文章,此紙落在我地手,張張包的都是十三香(後面的是關於十三香的啦,所以就不寫了)。所以一說到造紙術每個人必然會想到蔡倫。
  • 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畸形人生
    蔡倫其人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如果沒有紙,文明的傳遞將會大幅度的降低,造紙術的出現加快了人類文化的快速傳遞,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的全速發展。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中,蔡倫排名第七,可見貢獻之大。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其實人品很差
    眾所周知,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國人的一個驕傲。而作為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這個名字自然也是家喻戶曉。 當然了,目前史學界對於蔡倫發明造紙術這個結論,是有爭議的。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為什麼說蔡倫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發明造紙術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要理解一下紙的概念。要想把一個東西稱作是「紙」,就必須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第一、其原材料必須是植物纖維,而不是其他材質的纖維;第二、原料必須經過提純、機械分散、成漿、抄造、乾燥成型等程序;第三、紙的表面必須是平滑的、體質柔韌、整體呈薄片狀;第四、其用途必須是書寫
  •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紙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剪紙,材料畢竟是紙。大概在秦漢時代,民間已發明了用亂絮製作「蠶紙」「麻紙」的技法,還發明了用楮樹皮、桑樹皮等材料製作的「樹皮紙」,南方稱為「樹皮布」,又叫榻布、答布、納布,古文獻中提及的楮冠、布衣,就是指此。因為紙是剪紙的直接材料,所以我們對紙的製造發展,有必要了解一些。
  • 你可能不敢相信,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竟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四大發明一直都是中國的驕傲,特別是造紙術的發明,更是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正是有了輕巧、便利的紙張的出現,才使得更多思想、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作為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也因為發明了造紙術而成為了「聖人」。但是現實卻與我們的認知相反,蔡倫不僅不是聖人,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人,而造紙術也不過是蔡倫討好皇后的產物。
  • 發明家蔡倫為何自殺?他做了一件齷齪事,得罪了皇帝
    眾所周知,真正意義上的造紙術起源於中國,在東漢時期又得到了改進使其近乎完美,改進它的人我們都熟知:蔡倫。美國有一本書叫做《影響世界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在這本書中,蔡倫的排名與孔子的排名距離很近,可見他在世界名人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然而蔡倫悽慘結局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蔡倫的一生。  一、蔡倫發明造紙術還是改進造紙術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宋陽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年齡尚小的蔡倫入宮做了太監。他雖然年齡小,成熟卻比較早。
  • 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竟是東漢大宦官,最後為何慘死?
    記得小時候書本上寫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其中造紙術的發明者就是蔡倫了。這裡有一個新的史學見解,認為造紙術其實是出現在西漢,後來由蔡倫改進的。灞橋紙就是上圖這個啦,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很了不起的進步呢。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第一項:造紙術造紙的技術發明以及發展都經過了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我們都知道造紙術的改進者是蔡倫,但是實際發明是由無數先人慢慢製造出來的。在公元105年發明造紙之後,當時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到東漢末年,山東造紙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的競爭者。
  •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
    導讀: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蔡倫(?-121 )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紙是東漢的時候被蔡倫發明出來的。為什麼在看羋月傳的時候那些王公貴族,他們在寫信時會把字寫在那種類似於紙的東西上,那個其實就是紙。其實在東漢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前。人們對於紙的概念,其實就是絲棉。人們認為絲棉組成的東西,它就是紙。所以小編講羋月傳裡邊用那個東西也可以被叫做是紙。
  •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最早出現於何時?對世界格局有哪些影響?
    「新四大發明」囊括了出行與購物兩大方面,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出行速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支付速度和便捷性。 當很多人在為趕上了好時代而竊喜時,筆者則認為現代科技高速發展,並不是憑空出現也不是未開花就結果。深挖其背後的秘密之後才知道,原來科技發展也具有傳承性。而這種傳承性的關鍵就在於3-4千年前,就已經陸續出現的古代「四大發明」。
  • 造紙術是誰發明出來的?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其實最早的四大發明是沒有造紙術這一項發明的,也就是說當時只有三大發明,是艾約瑟提出要把造紙術加入到大發明中,才有了現在的四大發明,也就是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造紙術。為什麼這四項發明會如此出名呢?它們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呢?
  • 「一起讀科普雜誌」紙是蔡倫發明的嗎?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早在中國的西漢時期,紙就已經出現了。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是蔡倫在公元105年發明了紙。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官員,負責為皇家製作器具和武器,他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個將造紙過程記錄下來的人。
  • 古代太監的一項發明影響全世界,堪比愛因斯坦,如今誰都離不開它
    古代太監的一項發明影響了全世界,堪比愛因斯坦,誰都離不開它!紙張對於現在來說隨處可見,不管是辦公,還是上學,都少不了紙張。古時候,他們都是寫在竹簡上,後來出現了紙張,那時候的紙是很粗糙的,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就變成了現在,又光滑又細膩的紙張。那麼是誰發明的呢?他就是東漢時期的一名太監,叫蔡倫。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先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職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 中國「造紙術」革新者!女教授研發的紙比鋼還硬,美國都服氣
    就有一位中國女教授,為了讓中國在「造紙術」方面不再受制於人,刻苦研發,終於研製出比鋼還硬的紙,曾經在這方面技術壟斷的美國都服氣。這位女教授就是張美雲,堪稱「當代蔡倫」。而哪怕我們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美國也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其中有一款叫做高性能纖維紙的產品,其強度可以達到鋼的6、7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由美國掌握技術,如果想要使用,那麼就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作為紮根造紙專業多年的張美雲教授,自然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