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看不到的黑洞是怎麼被人類所知的呢?揭秘科學家探測黑洞秘密

2020-09-24 藍子新說

相信大家都一定聽說過黑洞吧,黑洞會吸走身邊的一切,甚至黑洞周邊的光都難逃一劫,那大家是否有疑惑:黑洞是如何被探測到的呢?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黑洞是怎麼被探測到的。

黑洞是極難探測到,因為他們不發射光或任何形式的輻射,所以用一般的方式看不到它們。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黑洞會在一些特殊的條件下存在,因而可能被探測到。

假設一個黑洞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它和一顆半星環繞著共同的引力中心轉動,而這顆半星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假如他們彼此間靠的非常近,那麼普通恆星上的物質便一點一點地向黑洞漂移,並形成一個環繞黑洞的軌道。

這種在環繞黑洞的軌道上的物質叫做吸積盤,在吸積盤裡物質會一點一點的螺旋般的進入黑洞,並在進入黑洞的過程中放射出x射線。

然後我們必須在看不到恆星的天空中搜尋有沒有x射線源,但這個源必須看上去是環繞著另一顆的可見恆星轉動,這樣就可以確認黑洞的存在了。

還有一種利用黑洞引力來推測黑洞存在的方法。因為黑洞的引力異常的大,所以在它周圍的運行的天體的軌道會呈現一種高度橢圓化。通過周圍天體的運動周期等數據就可以計算出中心天體的質量,如果質量過大,那這個天體就是黑洞無疑了。

並且如果是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那它的射流將會非常巨大而明亮,其他天體是達不到同樣的效果。


有的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射流長達五千光年,速度接近真空光速。在人類已知的範圍內,那個地方必須有個超大質量黑洞。

黑洞只會吸收進入事件視界的光,而且它會將對側的光偏轉到前面來,光度與光的分布都有其他天體無法模仿的特徵。

而且吸收不吸收光對觀測根本不重要,如果你認為它會吸收周圍大範圍內所有的光,那麼你在地球上就會觀測到星空中出現了缺口,一樣顯眼

看完後大家是不是覺得黑洞的探測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呢,歡迎大家把想法留言到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太陽質量的65億倍 揭秘黑洞與人類的百年淵源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全球同步公開,黑洞與人類的百年淵源也終於將步入新的階層。    很多人對光年的概念並不理解,光年既是光線在宇宙中沿直線傳播一年所通過的距離,也就是說,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這張黑洞圖片早已是5500萬年前就已經誕生的景象。    在廣義相對論誕生後,直至19世紀60年代,天文學家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天體:類星體的存在。
  • 探索黑洞秘密!科學家:空中的漣漪檢測黑洞「頭髮」真可以嗎?
    新的研究表明,鎖定在黑洞中的信息可以通過感覺它們的「頭髮」來檢測。黑洞是具有巨大引力的天體,一旦它越過事件視界或不返回信息,甚至沒有光會從黑洞中逃脫。黑洞的事件視界將其中的秘密鎖定在其中的秘密,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
  • 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
    國際天文學界表示,去年5月21日用LIGO和Virgo兩臺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一個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科學家認為這個巨大的黑洞... 國際天文學界表示,去年5月21日用LIGO和Virgo兩臺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一個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
  • 黑洞與暗能量揭秘 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原標題:黑洞與暗能量揭秘 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近日,科學家在黑洞中發現了可穿越時空的時光隧道,而宇宙中暗能量也表現也證明了通過時空隧道可穿越千年,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黑洞與暗能量揭秘,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近日,關於黑洞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 中子星黑洞在星群中併合揭秘
    科技日報北京3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物理學》雜誌5日發表的一篇天體物理學研究,科學家通過對「中子星—黑洞併合」進行前所未有詳細地建模,揭秘了中子星和黑洞在緻密的恆星環境中併合時的電磁輻射特徵,以及緻密環境中的併合所具備的、孤立併合所沒有的另外兩大特徵。
  • 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華工教授為您揭開黑洞的秘密
    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圖片來源: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照片中是「黑洞」還是「煤球」?就此,文科生們和理科生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討(想)論(象)。實際上,黑洞,作為宇宙中的當紅「大咖」,天文學界、物理學界的「寵兒」?自20世紀開始,人類對黑洞的探秘就從未停止過。那麼,黑洞究竟是什麼?黑洞是怎麼誕生的?黑洞與暗物質是一回事嗎?如何給黑洞拍照片?
  • 人類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黑洞碰撞引發-人類,引力波,黑洞,探測...
    此前,人類從未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科學家僅通過對一個雙星系統的觀測——兩顆雙中子星相互圍繞著對方公轉——得到了引力波存在的間接證據,並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人們一直孜孜以求,科學界也有多種探測引力波的方法和設備,但一直無所斬獲,直到去年LIGO升級後(註:LIGO於2001年正式投入觀測,2010年關閉,開始進行升級改造。
  • 人掉進黑洞會怎樣?科學家預測,也許會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人類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從來沒有停下研究探索宇宙的步伐。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登上月球,第一個太空人進入太空,人類第一次認識到了宇宙的模樣。眾所周知,宇宙是無窮盡的,人類所探測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銀河系之外還有更神秘的未知空間在等待著人類的探索。
  • 揭秘中子星黑洞在星群中併合,可為觀測引力波指路
    據英國《通訊·物理學》雜誌3月5日發表的一篇天體物理學研究,科學家通過對「中子星—黑洞併合」進行前所未有詳細地建模,揭秘了中子星和黑洞在緻密的恆星環境中併合時的電磁輻射特徵,以及緻密環境中的併合所具備的、孤立併合所沒有的另外兩大特徵
  • 宇宙給了黑洞黑色的身軀,人類卻用它來探測光明
    不過,到了今天,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很多的方法來探測這些天體的距離。我們曾經介紹過,宇宙中的造父變星、Ia型超新星等等天體,都是宇宙中的天體測量工具,通過它們的光度,科學家就能夠精確地計算出它們的距離,並且反映出它們周圍天體和我們的距離。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IPRdaily導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07,註定將成為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時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正式面世,這張拍了5天,用了兩年成像的的照片背後有何神秘隱情?
  •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美國和歐洲研究人員9月2日宣布,首次探測到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為人類了解黑洞形成開闢新方向。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和歐洲15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兩項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兩個黑洞70億年前撞擊產生了一個新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是人類探測到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他們為這個黑洞編號GW190521。
  •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地球要是掉入黑洞會怎麼樣?科學家:人類可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對於地球的了解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已經登錄了月球,但是我們卻一直未能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秘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還是太少,算是在這個點卡住了,而宇宙中的黑洞是最吸引科學家們關注的一個點,但是研究也依然一直未有進展。
  •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為你揭秘 人類首張黑洞照被「美圖」過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為你揭秘 人類首張黑洞照被「美圖」過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9-04-12 而且這個顏色其實是一種「偽色」,也就是假的顏色,假定不同的強度對應著不同的顏色,就能夠得到一幅「偽色圖」——圖中的顏色很可能是科學家根據個人喜好自行設定的顏色。它不反映黑洞真實的顏色,只是反映了黑洞周圍輻射的空間分布。更多望遠鏡加入能探測到更多細節問:為什麼首張黑洞照片比較模糊?如何得到更清晰的照片?
  • 黑洞的判定,怎麼察覺並判斷一個天體是不是黑洞呢?
    歡迎來到酷兒話科學,酷兒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有關黑洞的探測與判定。宇宙中的恆星既有像太陽這樣獨來獨往的也有同另一顆恆星結成夥伴的恆星,其實雙星並不罕見。事實上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那些極似黑洞基本上都是通過觀測到這種X射線來發現的,而如果流向黑洞的氣體比較少,形成包圍黑洞的吸積盤比較小,那麼氣體就可以被黑洞從容吸收,也就不會形成噴流,但我們依然可以從吸積盤發出的X射線觀測到這種黑洞。但如果黑洞周圍沒有伴星,由於黑洞本身不發光,反而還要吸收掉周圍的光,所以這種黑洞是難以觀測到的。
  • 一個黑洞就夠亂的,兩個黑洞豈不更亂?雙黑洞系統有何秘密?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德國天文學家史瓦西推測出了黑洞這種天體。從此,人們意識到了這種恐怖天體的存在。不過,當時的科學家們可能沒想到,這個宇宙還有更複雜的情況——雙黑洞。一個黑洞就夠麻煩的了,還冒出來個雙黑洞。那麼,雙黑洞是怎麼產生的呢?
  • 光也逃不出黑洞?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去哪了?人類進入黑洞會怎樣?
    那麼如果時空彎曲到達了極致,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時空的彎曲程度科學家認為,如果某個物體可以讓周圍的時空進行無彎曲,彎曲程度達到了極致後,那麼在這個空間內即使是光也沒有辦法逃離出去。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樣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1969年,一位叫做約翰惠勒的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命名為了黑洞。曾經的我們認為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只不過是科學家的過度揣測。
  • 論黑洞和蟲洞的秘密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令卡爾·史瓦西特別的興奮,這個解表明了如果一切物質都處於一個點上,那麼它的周圍就會產生異常的現象,就像磁場一樣周圍會產生磁力場,證明一切物質在這個質點引起的「視界」範圍內都無法逃脫,被稱為"不可思議的天體",一直以來黑洞只是方程中的一個解,從未證實它的存在真實性,隨著2017年天文衛星探測到了引力波,一切才成了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