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
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二、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分子是具有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運動論中的「分子」是指構成物質的單元,可以是原子、離子,也可以是分子。在熱運動中它們遵從相同的規律,所以統稱為分子。
1.分子模型
主要有兩種模型,固體與液體分子通常用球模型,氣體分子通常用立方體模型。
2.分子的大小、質量和數量
設微觀量分子體積為V0、分子直徑為d、相對分子質量為m0;宏觀量物質體積為V、摩爾體積為Vm、物質質量為M、摩爾質量為μ、物質密度為ρ。
①.相對分子質量:m0=μ/NA=ρVm/NA,一般分子質量的數量級是10-26kg;
②.分子體積:V0=Vm/NA=μ/ρNA(對氣體,V0應為氣體分子佔據的空間大小);
③.分子直徑:
球體模型:V0=4/3π(d/2),d=[√(6V0/π)](固體、液體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體模型:d=(√V0)(氣體一般用此模型,對氣體,d理解為相鄰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是10-10m。
④.分子的數量:n=V/Vm·NA=M/ρVm·NA或n=M/μ·NA=ρV/μ·NA。
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指1mol任何物質所含有的粒子數,NA=6.02×10mol-1。1mol任何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都是22.4L。阿伏伽德羅常數是聯繫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橋梁。
三、分子的熱運動
物體裡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叫作熱運動。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都可以很好地證明分子的熱運動。
1.擴散現象
擴散現象是相互接觸的不同物質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可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
2.布朗運動
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微粒的無規則運動。
①.對象:布朗運動的研究對象是小顆粒,而不是分子,是屬於宏觀顆粒的運動。「灰塵飛揚」「米粒翻滾」都屬於物質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因為分子的運動,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
②.特點:永不停息、運動無規則,其激烈程度與顆粒大小和環境溫度有關。顆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
③.實質: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而是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顆粒的運動,是宏觀現象。但布朗運動間接傳遞了液體(或氣體)分子無規則運動的信息。
④.產生原因:當顆粒足夠小時,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對顆粒撞擊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導致布朗運動的本質原因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
⑤.影響激烈程度的有關因素:微粒的質量、微粒的體積和液體的溫度;而影響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因素是溫度。
實驗中描繪出的是某固體微粒每隔30秒的位置的連線,不是該微粒的運動軌跡。
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1.特點
①.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②.引力和斥力都隨著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③.斥力比引力變化得快;
④.實際表現出來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隨分子間距變化的規律
①.r<r0時表現為斥力;
②.r=r0時分子力為零;
③.r>r0時表現為引力;
④.r>10r0以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
3.從本質上來說,分子力是電場力的表現。因為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內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是由這些帶電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