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席兆平
今年以來,山西省煤礦共發生安全事故12起、死亡25人,同比減少7起、22人,分別下降36.84%、46.81%,截至10月底,全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023,同比減少0.016、下降41.03%。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穩中有險、穩中有憂。特別是進入10月份以來,連續發生了3起較大事故,煤礦安全生產壓力陡然增大,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然面臨十分嚴峻的緊張局面。
1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9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山西煤礦安全史上最嚴厲的硬舉措--《山西省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特別規定》,旨在堅決遏制山西各類煤礦安全事故的再發生,充分體現出山西省將切實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本規定將於12月1日在山西全省正式施行。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鄧維元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特別規定》十八條,從礦井設計、生產布局、災害治理、現場管理、責任追究等方面提出嚴厲措施,對煤礦嚴重違規、冒險作業等行為依法從嚴處置。一是強化重大災害治理。從瓦斯、水、火、頂板等重大災害出發,結合山西省近年來煤礦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明確了瓦斯超限未採取措施繼續作業,以及煤礦存在煤與瓦斯突出、水害嚴重、自然發火、衝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措施未落實而冒險作業等停產整頓情形。特別是深刻汲取朔州萬通源煤業透水事故教訓,明確未落實「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和「探掘分離、審核確認」的探放水工作機制組織生產建設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二是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解決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明確煤礦存在將井下採掘工作面或井巷維修作業作為獨立工程對外承包、轉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尤其是對圖紙作假、隱瞞採掘工作面,違規開採各類煤柱,在採空區、積水區及火區邊緣找煤,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停產整頓指令仍然組織生產建設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嚴厲打擊,在停產整頓同時要比照事故調查處理,從而進一步規範山西省煤礦生產建設秩序,嚴防事故發生。三是創新煤礦安全管理模式。在山西全省煤礦實行安全監察專員制度,緊緊盯住煤礦生產作業的關鍵環節,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明確煤礦安全監察專員不在井下值守帶班,或者在排放瓦斯、巷道貫通、爆破、動火作業、火區封閉和啟封、過地質構造、探放水等關鍵環節不在現場監督確認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通過創新安全管理模式,進一步強化煤礦井下生產作業現場管理,壓實煤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杜絕違法違規操作,真正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四是依法嚴肅追責問責。抓住煤礦企業關鍵人,針對省屬國有集團控股的煤礦,明確要求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責令煤礦上一級公司總經理就地辭職,發生重大以上事故的責令煤礦上一級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就地辭職,並依法嚴肅追責。通過嚴格責任追究,倒逼煤礦企業關鍵人認真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職責,牢牢把握安全生產主動權。五是推動實現本質安全。緊緊圍繞建設本質安全型煤礦的目標任務,明確提出煤礦回採工作面個數超過生產能力要素公告規定組織生產,災害嚴重礦井未嚴格落實井下單班作業人數限員規定,煤與瓦斯突出、水文地質類型極複雜和衝擊地壓礦井仍實施夜班採掘作業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以及生產礦井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必須按照本質安全的要求進行智能化改造,驗收達標後才能批准恢復生產等硬措性,以最嚴厲的舉措力求治本,有力推動山西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針對記者提出的煤礦回採工作面個數超過生產能力要素公告規定組織生產的煤礦,要依法停產整頓等問題,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苗還利進行了政策解讀,他說:煤礦生產能力登記公告制度,是國家能源局為加強煤礦生產能力管理,規範煤礦生產行為,合理開發利用煤炭資源,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而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實施煤礦生產能力管理的基本依據。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生產能力、災害情況、工作面個數等。目前,山西省部分煤礦依然存在不按照登記公告的工作面個數組織生產、不按照登記公告的災害等級落實災害治理措施等情況,從而引發煤礦安全生產事故。他舉例說, 2019年,晉中平遙峰巖煤焦集團二畝溝煤業有限公司發生的「1118」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就是不按照登記公告的工作面個數組織生產而違規增加一個炮採工作面,從而導致瓦斯爆炸,造成了15人死亡9人受傷,教訓十分慘痛。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