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由什麼生物進化而來的?很多人會聯想到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然而,時至今日,物種起源仍然是困擾人類的一大難題,無論是哪一種理論,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在1871年,英國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這本書中提出了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這一觀點,但在更早之前,也就是1859年的時候,達爾文就已經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到了同樣的觀點。
那麼,達爾文為何要重複人類起源於猿類的觀點呢?難道是因為他提出的觀點證據不足,受到的質疑太多了嗎?答案還真的是這樣。
進化論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擁有著同一個祖先,包括人類、魚類亦或是鳥類,都是地球在38億年前的古細菌進化而來的。
但如果這就是事實的話,那為何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找到「過渡物種」呢?所謂的過渡物種,就是生物在進化期間留下的在兩個物種之間都具備相似性的生物。
就好比說人類,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那為什麼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找到既長得像猩猩又長得像人類的生物呢,並且,科學家就連過渡物種的化石都沒有找到。
再者,假如人類真的是猿類進化而來的,那麼現存的猩猩和猴子為何都沒有產生智力,而魚或者鳥類的外形特徵卻和人類相差甚遠呢?這些問題就算是生物學家也難以自圓其說。
而就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後不久,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為了證實該理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生物復演說」。
恩斯特·海克爾認為,就算物種之間個體存在差異,但是生物在母體內,也就是胚胎階段卻非常相似,他為此還比較了魚、蠑螈、烏龜、雞、豬、牛、兔子、人類的胚胎發育圖,並發現脊椎動物的胚胎越早期越像。
這幅由恩斯特·海克爾所設想出來的圖像確實成為了進化論最有利的證據之一,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這幅圖片在一百年後卻被證實是人為偽造的。
實際上,胚胎時期的人類和其它動物的差異仍然很明顯,而由恩斯特·海克爾引起的這次事件無疑成為了人類起源史上的最大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