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推薦/北京前途出國謝舒悅老師]
我們來讀一讀史丹福大學招生官寫給被拒學生的一封信——《大學為何物》,無論是對於考生還是考生家長,或許有一定的啟發。
美國史丹福大學即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全稱為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是美國的一所私立大學,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5名,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名,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史丹福大學始建於1885年,由利蘭•斯坦福建立,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學,其佔地35平方公裡,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託市,臨近舊金山。史丹福大學擁有的資產屬於世界大學中最大的之一,學校圖書館藏有超過670萬本書籍及4萬多本期刊,校內另設有七千多部電腦供學生去使用。
根據1995年的資料,史丹福大學一千三百多位教授中,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五位普立茲獎得主,一百四十二位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八十四位國家科學院院士和十四位國家科學獎得主,並且有六十七位學生獲得過羅德獎學金,美國最高法院的9個大法官,有6個是從史丹福大學的法學院畢業的。
史丹福大學的校區一景
下面是這位招生官寫給被拒學生的一封信——《大學為何物》。
在今天下午,我們的招生辦公室向3萬4千多名申請我們普通錄取的盼望著想在斯坦福度過自己四年大學生涯的高中學生發出了郵件。
即便我已經負責招生工作長達30年之久,在這個周末,我依然為那些沒能如願以償拿到offer的年輕人而感到遺憾。
同時,我也能預見到很多家長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有著十分優異的教育背景,很高的SAT成績但最終被斯坦福拒絕而感到心煩意亂。
我一直相信斯坦福的教育水平是無與倫比的。但我的經驗告訴我,當這些孩子被斯坦福拒絕的時候,他們的家長會比他們感到更沮喪。
我能體會到這些家長的感受。當我的女兒在等待大學的錄取決定時,我也曾經緊張和不安。現今的孩子們已經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在這裡,我想與所有家長分享三條理念。
首先,一切都是相對的。雖然每年錄取的本科生人數已經保持不變數年之久,斯坦福像他同一級別的其他學校一樣,每年會收到超過42000份申請。
先不管錄取時對申請人資質的側重和傾向問題,每年都會有數千學生被無情地拒絕掉。毫無疑問的是,這些被拒掉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是符合斯坦福的申請要求的。實際上,有著GPA4.0的申請者的數量是我們實際錄取人數的四到五倍。
我也希望有這麼一個公式來解釋誰能夠被錄取,誰會被拒掉,但決定是否錄取一名學生是一門藝術,而並非科學。
每一個課堂就像一個交響樂團,需要其獨特的組合和聲音;我們的目的是營造一個和諧而多元的環境,這就意味著額外的貝斯手是沒必要的。
另外,即便是在我的同事內部,我們也對申請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世界不會因為你被斯坦福拒絕了而否定你自己的價值和努力。
史丹福大學的一角
其次,看得長遠一些。即使現在的媒體稱現在的年輕人是垮掉的一代,就我所審核的這些申請斯坦福的年輕人來看,他們是無與倫比的出色。通常來說,這些被我們拒絕的學生最終會被其他同一級別的大學錄取。從高中升入大學,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完成這個轉變而從此走上人生新的階段要比在哪裡完成重要得多。在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注重自己孩子取得的成就以及享受他大學四年中帶來的驚喜。
這就要提到我要說的最後一點上了:教育成就人。不可否認,不同的大學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是存在的,但他們都能給予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和空間。
這讓我想起了1975年加州Sunnyvale的一名高中畢業生。他申請了斯坦福和另外一所學校。當他得知被斯坦福拒絕之後十分沮喪,但後來他卻被另一所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錄取了。
他後來在MIT完成了他的博士學位,隨後成為了華盛頓的卡內基學院的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2003年,他加入了斯坦福的醫學院,並在2006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Andrew Fire在當年申請斯坦福的學生中,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現在的斯坦福哲學教授John Etchemendy當初也沒能拿到斯坦福本科的offer。實際上,他們和所有被斯坦福拒絕過,但仍然取得了輝煌的人生成就的人一樣。
一個斯坦福的本科學位,亦或是任何一所常青藤盟校的本科學位,在漫長的歲月中只會成為你簡歷中的最不起眼的一行字而已。所有正在申請大學的學生和家長應該懂得的是,不論你是被錄取了還是拒絕了,進入大學,相對於漫漫人生路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紀念碑。
獲取【早安,新東方!】往期精彩內容:
回復[138],【早安,新東方!】第138期
《「女漢子」走紅,我們該反思什麼》
回復[137],【早安,新東方!】第137期
《說走就走,才是人生最燦爛的自由》
回復[136],【早安,新東方!】第136期
《從三件事去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回復[135],【早安,新東方!】第135期
《NO ZUO NO HIGH,開創未來》
回復[134],【早安,新東方!】第134期
《畢業典禮上,校長講過的故事》
回復[133],【早安,新東方!】第133期
《蓋茨夫婦:生活沒有絕境,只要你心存希望》
回復[132],【早安,新東方!】第132期
《只有努力證明自己,才有資格擁有夢想》
回復[131],【早安,新東方!】第131期
《培養興趣,學會對自己負責》
回復[130], 【早安,新東方!】第130期
《讓你此生難成大器的七宗罪》
回復[129], 【早安,新東方!】第129期
《俞敏洪:新東方到底留下了什麼?》
回復[128], 【早安,新東方!】第128期
《人生是一場抵達》
回復[127], 【早安,新東方!】第127期
《兒童節,給孩子多一些愛與關注》
回復[126],【早安,新東方!】第126期
《一位尖子生在家長會上的發言》
回復[125],【早安,新東方!】第125期
《中美精英生活方式最大的不同》
回復[124],【早安,新東方!】第124期
《延續,一場生命與生命的際遇》
回復[123],【早安,新東方!】第123期
《承認自己的軟弱比故作堅強有用的多》
回復[122],【早安,新東方!】第122期
《有些捨不得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回復[121],【早安,新東方!】第121期
《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
回復[120],【早安,新東方!】第120期
《10種埋沒你才能的生活方式》
回復[119],【早安,新東方!】第119期
《跟孩子們聊天》
回復[118],【早安,新東方!】第118期
《做你喜歡的事 哪怕已經80歲了》
回復[117],【早安,新東方!】第117期
《Open the door, open the heart》
回復[116],【早安,新東方!】第116期
《寂寞書為伴 淡然心相守》
回復[115],【早安,新東方!】第115期
《奢華與教養》
回復[114],【早安,新東方!】第114期
《清掃心靈的掃把》
回復[113],【早安,新東方!】第113期
《說走就走》
回復[112],【早安,新東方!】第112期
《不追,自隨》
回復[111],【早安,新東方!】第111期
《爸媽,你們好嗎?》
回復[110],【早安,新東方!】第110期
《如何定義我們的時代氣質?》
回復[109],【早安,新東方!】第109期
《將你所為,化作表達》
回復[108],【早安,新東方!】第108期
《新東方因你不同》
回復[107],【早安,新東方!】第107期
《柴靜:劍橋大學的靈魂》
回復[106],【早安,新東方!】第106期
《教孩子,思維比知識重要》
回復[105],【早安,新東方!】第105期
《王石:不確定的時代,該如何拼自己》
回復[104],【早安,新東方!】第104期
《我在青春的尾巴上遇見你》
回復[103],【早安,新東方!】第103期
《那些年,我教你的日子》
回復[102],【早安,新東方!】第102期
《你不改變,誰也救不了你》
回復[101],【早安,新東方!】第101期
《周成剛:自我成長是追求名校的原動力》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精彩文章摘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