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文藝聯合書單|萊布尼茨寫給康熙的信
《家書:青年時期寫給父親母親》裘山山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8月作者從父母留下的幾百封家書入手,在記憶回放中勾連起了一個四口之家鐫刻在書信中的時代印記。在沒有現代通訊和網絡的年代,一封封書信將一個家分散在四面的格局連成了一個整體,並在若干年後的重新檢視中,發現了許多一度被忽視,卻很重要的細節。
-
講座︱韓琦:從全球史視野看康熙時代的科學交流
1660年在倫敦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1666年路易十四在巴黎建立的法國皇家科學院,還有1700年前後萊布尼茨等人在布蘭登堡建立的德國科學院,這些機構出版的科學刊物中,涉及到大量跟中國有關的信息,這些機構也成為當時中西科學交流的主導力量。
-
萊布尼茨二進位確實受《易經》啟發?
在回復白晉的信裡(第11封信,通信文集裡編為第49封,1703年5月18日從漢諾瓦發出)他的解讀十分清楚(圖3)。經萊氏檔案館的專家告知,這兩個阿拉伯數字是唯一非萊布尼茨寫下,而是檔案管理人員寫就的原檔的頁碼編號。很值得我們注意的,27和28是彼此顛倒著寫的。經專家告知,約在十八世紀中葉檔案館對原檔的編號,就這樣寫的。他們顯然是在理解了白晉和萊布尼茨在信中關於「兩儀相逆」討論的基礎上,才有能力寫成這樣的。這是一條很有價值的線索,的確意味深長。
-
萊布尼茨的中國情結:這位大智者,為何如此推崇中華文化?
說起萊布尼茨這個名字,學過高等數學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因為他和牛頓獨立地發現了微積分。萊布尼茨(1646-1716)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在諸多領域都有傑出成就,被人們譽為「 千古絕倫的大智者」。作為一位西方的科學與哲學巨匠,他卻一輩子對中國文化懷有濃厚的興趣。
-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
這一時期他一有機會就積極地鼓吹他編寫百科全書,建立科學院以及利用技術改造社會的計劃。在他去世以後,維也納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先後都建立起來了。據傳,他還曾經通過傳教士,建議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建立科學院。就在萊布尼茨倍受各個宮廷青睞之時,他卻已開始走向悲慘的晚年了。公元1716年11月14日,由於膽結石引起的腹絞痛臥床一周後,萊布尼茨孤寂地離開了人世,終年70歲。
-
為什麼米歇爾·塞爾說,網際網路其實來自不談論上帝的萊布尼茨
法國當代哲學家米歇爾·塞爾在 2011 年接受《哲學雜誌》的採訪時說:「網際網路,它其實來自不談論上帝的萊布尼茨。」為什麼他會這麼說呢?01 萊布尼茨的夢想萊布尼茨於1646年出生在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現在的德國。
-
二進位是萊布尼茨在《易經》的啟發下發明的?非也非也
在咱們中國曾經有這麼一個說法流傳甚廣:計算機系統普遍採用的是二進位,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數,而二進位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在《易經》的啟發下發明的。而且,萊布尼茨確實是知道易經八卦的,甚至略帶調侃的說用他的二進位數學可以解開伏羲易圖的奧秘。只是,事實是這樣的——萊布尼茨是先發明了二進位,之後才知道易經八卦的。1679年,萊布尼茨寫出了他的二進位數學體系。這時的中國處於清康熙年間,有不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
-
萊布尼茨:中國觀察方面高一籌,應互取長短用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年)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年),德國偉大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舉世罕見的的科學天才。德國文化先賢出生年代圖萊布尼茨與英國的牛頓同時代,同為歐洲文藝復興末期偉人,也是當時歐洲與唯一個可與之比肩的牛人。被伯特蘭·羅素稱為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歐洲最後一位「通才」。他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十七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萊布尼茨生於德國,成名於法國,與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
-
上大學的他們 收到高三時寫給未來自己的信
學生展示收到的信。負責學校心理健康的虞傑老師,幾乎每天都會收到畢業生的消息,他們希望虞老師把他們高三時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從母校寄到現在就讀的大學。於是,一封封信件從古林職高「時光郵局」啟航了。 說起這個「時光郵局」,要追溯到三年前,當時的虞傑是15級高考班的心理健康課老師,負責每周兩節的心理健康課,在一次心理課上,虞老師給每一位學生一張信紙,讓學生在高三的課堂上寫一封給未來自己或是最好朋友的信。
-
萊布尼茨: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
有鑑於此,身為選帝侯法律顧問助手的萊布尼茨除了幫助庇護人編撰一部民法以外,還不失時機地獻上一條錦囊妙計。這條妙計是:用一個讓法國徵服埃及的誘人計劃去分散路易十四對北方的注意力。隨後,26歲的萊布尼茨便被派往巴黎,在那裡度過了四個年頭。
-
「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萊布尼茨
有鑑於此,身為選帝侯法律顧問助手的萊布尼茨除了幫助庇護人編撰一部民法以外,還不失時機地獻上一條錦囊妙計。這條妙計是:用一個讓法國徵服埃及的誘人計劃去分散路易十四對北方的注意力。隨後,26歲的萊布尼茨便被派往巴黎,在那裡度過了四個年頭。
-
這位老師寫給學生的寒假信,被家長保留了五年|一封來信
有一位老師曾給班級學生寫的寒假信,被有心的家長保留了5年!今天,我們就來拆開這封真心、溫暖的信吧!時光走過了五個年頭,有心的家長還保留著當年寒假我寫給學生的信。寒意襲來,卻被這一真誠溫暖!好的教育需要家校的真心合作與交流!又是假期臨近,希望每個學生假期有序、充實、快樂!
-
寫過數學論文的康熙同學為什麼學不好代數
[摘要]非常遺憾,康熙止步在落伍以「代差」計的遙遠的地方,無緣欣賞純粹抽象的數學之美。嚴謹的科學邏輯,不僅是解題、算帳的需要。所有的真理都應從這樣的定義、公理和公設起步,一絲不苟地推導論證。這位年號康熙的皇帝,14歲起跟著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學習天文、歷算,學過利瑪竇、徐光啟翻譯的歐幾裡得《幾何原本》前幾章。南懷仁去世後,老師換了法國路易十四派來的「國王數學家」白晉和張誠。康熙要求他們用儘可能少的時間講授幾何學中最實用的部分。於是,白、張放棄了《幾何原本》,改用另一位法國數學家巴蒂的著作為教材。
-
牛頓與萊布尼茨——誰是微積分的「剽竊者」?
在當代社會,公認的微積分的發明者有兩位,分別是艾薩克·牛頓和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這兩位之間,曾經就誰是微積分的發明者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出生僅相隔四年。1642年,牛頓生於英格蘭一個名叫烏爾索普的村子,而萊布尼茨則於1646年生於德國萊比錫。
-
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與太極八卦無關
)之「萊布尼茨在發明現代計算機原理時,曾受到中國太極八卦的啟發,太極圖的「陰魚」和「陽魚」就是二進位中的0和1」。1996年3月1日《光明日報》之《話說二進位》(張義德)「當時大批傳教士來到中國,其中有位法國傳教士白晉,於17世紀末到18實際初致函萊布尼茨,向他介紹《周易》,並把六十四卦圖寄給了他,當時萊布尼茨正在研究二進位數學……」
-
微積分發明權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巔峰對決
二.鬱悶的萊布尼茨萊布尼茨自稱也是有爵位的,而且是家傳的,注意是自稱啊,不過可信度不大,他是一個官三代,不過官不大,有爵位的可能性很小,不過也無所謂,爵位這種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那個時代又沒有網際網路,就算弄個假的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
...這個冬至,你們寫給奶奶寫給父親寫給孩子的這些文字,讀來淚如雨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寫在前面:這個冬天,一封杭州女檢察官寫給14歲涉案少女的信打動了很多人,信的題目叫「願你燦爛不負芳華」,背後是一個讓人心痛又欣慰的故事(詳情戳這裡願你燦爛不負芳華,杭州女檢察官寫給14歲失足少女的信好暖
-
萊布尼茨:一個領先當代人五千年的偉大數學家
萊布尼茨生於德國,成名於法國,因與牛頓的微積分「優先權之爭」而與英國學術界糾葛……多才多藝的萊布尼茨在數學、哲學、物理學、語言學等領域卓有成就,並倡導成立了歐洲多家科學院。不幸的是,萊布尼茨不得不與英吉利海峽對岸的牛頓分享這一榮譽。事實上,他們兩人是獨立完成發明的(牛頓或許更早發明,但萊布尼茨發表在先),並且所用的方法也不同。牛頓使用的「流數法」有著運動學的背景,其推導更多是屬於幾何學的,而萊布尼茨則受到帕斯卡爾的特徵三角形的啟發,他的論證更多地用到了代數學的技巧。
-
343年前的今天 萊布尼茨提出了微積分裡的「∫」
今天,浙江大學數學學院教授蔡天新為你講講這位千古智者萊布尼茨的故事。那以後,萊布尼茨也沒有接受任何一所大學的正式聘請,但這不等於說,他對政治的興趣勝於學術。事實上,他們兩人是獨立完成發明的(牛頓或許更早發明,但萊布尼茨發表在先),並且所用的方法也不同。牛頓使用的「流數法」有著運動學的背景,其推導更多是屬於幾何學的,而萊布尼茨則受到帕斯卡爾的特徵三角形的啟發,他的論證更多地用到了代數學的技巧。
-
凱恩寫給莉婭的信:《凱恩之書》概要!
來自迪卡德的信(A Letter From Deckard) 書的開始部分是一封迪卡德·凱恩(Deckard Cain)寫給莉婭(Leah)的信。信中,迪卡德提及了庇護所世界即將面臨的滅頂之災。整本書裡都是在用這個語氣和基調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