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澳洲大火、非洲蝗災,這些可不是孤立事件,它們或許都和全球氣候變化和水循環密切相關。本周末,全人類將首度迎來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合體,在這特殊時期推出共同主題「氣候變化與水」。
本周六,3月21日,浙江省科技服務中心聯合綠色浙江、中國氣象學會、省氣象學會、省科普作家協會、省科學傳播中心、杭州市科協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邀請浙江省科協常委、綠色浙江秘書長忻皓,在「博物課堂」和「科協課堂」為大家解讀氣候變化與水的那點事。
澳洲大火和非洲蝗災竟是一對氣候事件
近30年來,由於人類高度社會化,蝗災全球在近年內都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沒有哪個國家報告過大規模且時間持續一年以上的蝗災。那這次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蝗災呢?
原來,非洲蝗災與澳洲大火是「一對」印度洋氣候事件!而氣候變化引起的一系列水變化——冰川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旱澇災害不斷增加,正在影響著人類生活走入VUCA新常態。
氣候變化為何讓病毒更易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伊莉莎白·沃倫提出: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傳染病爆發的原因。她還抨擊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表示「美國應著手應對氣候變化」。她說的是真的嗎?
為什麼科學家對地球氣候體檢結論是這顆星球「健康水平下降」?為什麼地球會長期低燒、血壓不穩定、並且發生疑難雜症頻率增加?事實上,極端天氣與氣候變暖的頻發加劇了物種的變化與變異,滋生新的病毒,加劇病毒的蔓延,並在一定條件下通過野生動物傳染到人類;同時,氣候變暖也導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縮小,有可能釋放出一些人類未知的古老病毒,從而威脅到人類。
主講人介紹
忻皓,「綠色浙江」環保組織聯合創始人、秘書長,全國青聯委員、浙江省科協常委。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美國克拉克大學環境科學與政策碩士、地理信息科學碩士,浙江大學環境科學學士。第19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得者。
3月21日14時:氣候變化與水
大家是不是對這些問題也很好奇
那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
準備好筆記本
期待3月21日現場直播
主辦
浙江省科技服務中心
協辦
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
浙江省氣象學會
中國氣象學會
浙江省科普作家協會
技術支持
浙江省科學傳播中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