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極端氣候的背後... ...

2021-01-19 國寶酒業

▷ 劉新慈 - 《流浪地球》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知道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2020年,地球上演了史詩大片;

澳洲大火,數億生靈葬身火海;

克什米爾雪崩,上百人死亡;

大雨澆滅澳洲大火,也帶來了洪災;

美國流感,至2600萬餘人感染;

極其珍貴的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新冠病毒爆發,全球上千萬人感染;

南極溫度首次超過了20度;

非洲3600億隻蝗蟲成災,糧食無收;

印尼洪水,十幾萬人無家可歸;

巴西罕見暴雨,數萬人流離失所;

持續高溫強降雨,已成60年來之最;

多國多地強震不斷;

北極凍結帶融化,甲烷釋放量增加;

... ...

2020年,才過了一半,僅僅半年的時間,我們似乎經歷了數萬年的自然災難,我們目睹了黑天鵝事件的頻發,然後每人心中都懷有一個疑問,2020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災難都集中在這一年,甚至有網友無奈的調侃說,2020年如果渡劫成功,那就能白日飛升成為人中龍鳳。


從2019年開始蔓延的澳洲大火,將180萬公頃的森林和土地化作一片焦土,數以億計的野生動物在這場大火中喪身,森林大火和地震、海嘯、颱風、火山一樣,都是大型的自然災害,人類的消防系統根本無法與這種自然災害做鬥陣。2020年初,為了實現自我保護,地球啟動了自愈功能,澳洲多個地區開始降下大雨,此時這場波及整個澳洲的大火才得到緩解。但是這場大火,在完全熄滅之前已向地球噴灑了大約4億噸的二氧化碳,大火引發的蝴蝶效應導致了60多萬隻蝙蝠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被迫闖入人類的居住地。


2020年初,地處菲律賓呂宋島的塔阿爾火山噴發,這場罕見的火山噴發引發了7級以上的地震,塔阿爾火山附近的居民,渺小的如同螻蟻,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憤怒,我們無能為力,看著鮮活的生命在這場火山的怒火之中無力的掙扎,像極了世界末日中的場景。


2020年,中國被新冠病毒的陰影籠罩,我們在病毒的肆虐前顯得無能為力。如今隨著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已造成近1400萬人感染,死亡人數近60萬,這個數字還在不停的上漲之中。問到新冠病毒何時能結束,這儼然成為世界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或許新冠病毒不會永遠消失,全世界都要做好與之共存的思想準備。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時候,在太平洋中偶然檢測到了厄爾尼諾現象,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導致海水溫度異常變暖,全球氣候模式發生變化的現象,通常出現這種現象都會伴隨嚴重的自然氣候災害,造成部分地區嚴重乾旱,部分地區過度降雨導致嚴重洪災。2020年,平時乾旱的非洲和中東地區,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突然出現連續很多天的強降雨。厄爾尼諾還直接導致了蝗災的形成和爆發,來自東非的3600億隻蝗蟲上演了一場波及1600多萬平方公裡的蝗蟲戰爭,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飛掠一次就能吃掉數萬人一年的糧食。


在蝗蟲成災到處禍害糧食作物的時候,遠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出現了異常的現象。2020年2月,巴西科學家檢測到了南極的溫度達到了歷史上最高的20度,南極冰川的融化速度越來越快,有的冰川甚至因為融化過快而露出了地表的巖層。生活在南極的動物因為冰川的融化而失去了家園,南極儲存了全球70%的淡水資源,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淡水全部注入海洋,海平面將上升50米以上,將直接淹沒所有的沿海城市,全世界的陸地版圖將縮小1/3。此外,融化的冰川會讓大量的史前病毒重見天日,目前已有科學家在清早高原的冰河樣本中發現了古老的病毒存在,一旦南極全部融化,對人類來說將是毀滅的災難。


說到這裡,我們都在感嘆2020不容易,災難頻發,民不聊生。好像就在突然之間,我們已經不認識了這個世界,也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的生活為何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新冠病毒來了,我們不敢出門、不敢乘坐公交工具,甚至不敢去商場、不敢去醫院,家似乎成了唯一一個安全的地方。


我們也在埋怨氣候喜怒無常,在經歷過一系列的冰雹、暴雨、旱災、洪水等等極端自然氣候災害之後,我們才漸漸開始醒悟,這些極端氣候災難的背後,卻是我們不經意間的加碼。極端氣候的背後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說大一些,發達國家長期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直接導致溫室效應的加劇,說小一點,我們隨口吐出的一口煙霧、隨手丟棄的一隻菸頭,都給這個世界留下了災難的種子。


亂砍亂伐、過度放牧、修建有汙染工廠、大量排放汙染氣體、任意捕殺野生動物、不斷研製新元素產生大量汙染、大肆開發旅遊區破壞自然環境... ... 長江白鱘的滅絕依舊沒有敲響警鐘,一個物種的誕生需要幾十上百萬年的演變,誕生一個物種的滅絕只需要我們輕微的推波助瀾。


2020年,地球對我們做了太多的壞事,颶風、暴雨、洪水、山火、泥石流... ...但是反過來,我們又對地球做了些什麼?


250萬年前,人類出現,大地也曾經因為人類變成一片焦土。7萬年前,智人崛起,僅僅5萬年的時間地球的哺乳動物就滅絕了50%。45000年前,人類離開亞非大陸到達澳洲大陸,2000年後,澳洲大陸上體重50公斤以上的數十種動物慘遭滅絕。16000年前,人類進入美洲,3000年後便佔領了整個美洲大陸,猛獁象、乳齒象、劍齒虎、巨型地懶、巨熊等大型動物全部滅絕。12000年前,居住在西亞新月沃土的人類開始發展農業,隨後越來越多的植物被人類馴化,人類將原來的森林、草地統統剷平,開墾成農田。



當然,人類自然不會滿足於此。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木材、礦石、石油、煤炭、貴重金屬等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巨大,人類開始瘋狂地對地球進行榨取,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在成倍的增加。根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數據顯示,亞馬遜雨林自全球開展大規模工業發展以來,每年遭受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高達23000平方公裡,在過去的30年中,亞馬遜雨林已有1/6遭受到嚴重破壞。


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科學家證實,地球上每20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慘遭滅絕,每年有將近27000多個物種滅絕,這其中有一些我們還不曾見過。此外,大肆獵殺、捕撈也是物種滅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美洲野牛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有3000多萬頭,由於不斷獵殺,到1890年僅僅剩下了750餘頭。


截至目前,人類對地球做了些什麼?

過度伐木,讓雨林一年比一年少

過度狩獵,讓野生動物慘遭滅絕

過度開坑,讓草原森林永久褪去

過度開採,讓資源枯竭,還汙染著大地天空

過度排放,讓空氣充滿有毒氣體

濫食野味,讓病毒成為人類生存的宿敵

... ...

重金屬、阻燃劑、合成激素、殺蟲劑無處不在,核武器實驗、放射性物質提取、油田大肆開採,生態環境進一步遭受到不可回復的破壞,戰爭頻發更是衝擊著脆弱生態下的一絲和平、不良商人的黑心行為讓我們沒有一絲的安全信賴,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我們總是自詡能改變一切,但是,無論人類有多強大,都不足以與颶風抗衡、不足以與地震爭強、不足以與洪水賽跑。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但是別以為這位偉大的母親脾氣很和藹,她有無數種教育我們的方式,火山、海嘯、地震、颶風、沙塵暴、洪水、高溫、冰川 ... ... 想要遠離他們,最好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別去招惹她。


——THE END ——


相關焦點

  •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總體而言,2020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儘管發生了拉尼娜事件,這是一種海洋大氣現象,通常會暫時使事情降溫。 儘管從歷史上很難說出單個天氣事件是否直接由氣候變化引起,但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沒有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那麼2020年發生的許多事件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甚至是不可能的。由地球變暖驅動。
  • 5年後氣候或迎拐點!2020年怎麼了,極端自然現象為何這麼多?
    主要背後原因我們也是多次進行了解釋,那就是與極端氣候現象存在一定的關係,極端氣候又與全球變暖存在關係,所以這是「一層一層」的影響模式,而最終的根源可能就是全球變暖。那麼這些典型的氣候現象也將更加頻繁,這也意味著2020年可能只是開始,大火,高溫,乾旱,強降雨等等都會隨之出現更多更強的情況,同時異常的一些氣候現象也會同樣出現。
  • 山火、蝗災、洪水……2020年那些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2020年,極端天氣給全球帶來多少經濟損失?近日,一份報告分析稱,儘管2020年各國忙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但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在疫情下不斷被放大,兩者疊加的後果,是對國際社會造成了比以往更嚴重的危害。
  • 2020年是氣候臨界點?8月我國罕見降雪,美國卻出現極端高溫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2020年的氣候似乎與往常不太一樣,不僅氣候變化的越來越頻繁,而且還時常出現極端性的氣候現象,尤其是今年的八月份。,甚至有科學家表示,未來這種極端氣候可能會成為常態化。那麼,為何2020年會頻繁出現極端氣候呢?
  • 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地球極端化氣候或成常態
    確實看到這種天氣的時候,大家的反應肯定是認為我們地球的氣候又異常了,甚至可能會說是不是我們地球真的跟少數科學家預測的情況那樣,2020年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時期,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夏季為何突降大雪?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嗎?
  • 《瞭望》文章:極端氣候事件的全球責任
    更加頻繁、更加反覆無常、更加難以預測和更加極端的自然災害,正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這是2007年3月27日,阿根廷西南部聖克魯斯的烏普薩拉冰山一角正在融化。據阿根廷科學家估計,這一地區大部分的冰山由於氣候變化將在2020年至2030年間全部融化。
  • 專家預警:2020多種極端氣候將襲擊地球,地球系統性崩潰已現端倪?
    專家預警:2020多種極端氣候將襲擊地球,地球系統性崩潰已現端倪?
  • 溫室效應加劇極端氣候 2020全球災損高達1500億美元
    根據今天公布的報告,2020年全球10大氣候災害引起的承保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超過2019年的災損金額,反映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 從今年1月澳洲野火瘋狂延燒,到截至11月大西洋颶風形成次數破紀錄,實際上,由於大多數災損沒有保險,因此今年氣候變遷引發災難的實際成本恐怕還要高出許多。 根據全球非政府組織年度統計報告,這類負擔不成比例地落在貧窮國家身上,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 極端氣候 2018
    在世界範圍,也是極端氣候頻現。       2017年12月,歐洲多國突下大雪,導致飛機延誤、火車晚點、家裡停電,一場大雪讓歐洲差不多「癱」了。    有些搞笑的是,人類科學家們對近幾年極端氣象的形成和未來走勢做出兩種截然相反的預測。      氣候變暖說:由於人們活動產生的多種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 氣候變暖。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在氣象學中,對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超出一定閾值的天氣氣候極端值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影響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某種自然災害發生的事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總體可以分為極端降水、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等幾類。一般是50年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 2020年農業降水極端天氣預測!整體來看降水、積溫氣候變化較大
    前段時間,多個網絡平臺對2020年氣候進行預測,最近又有新的說法。是關於來年降水、極端天氣、預測的,覺得有些道理,今天發給農民朋友,僅供參考。2020年有沒有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最新預測!根據《國際科學家團隊》研究人員表明,複雜的氣候模式中,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捲土重來的概率達到了80%,這相比如今的中性預測概率高了20%。並且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預估在2020年底達到頂峰,這樣又可能引發全球平均氣溫的一個大變化,並且科學報告指出,可能導致全球年平均氣溫升幅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
  • 極端氣候變化簡要分析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威脅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統計意義上屬於不易發生的小概率事件,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為,對於某一特定範圍和時間尺度的某種天氣氣候現象,當表徵它的指標滿足統計上的極端性標準,比如高於(或低於)其分布的上限(或下限)末端附近的某一閾值時,稱之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翟建青報導3月15日,《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期間於日本仙臺發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秦大河主持,矯梅燕作發言,宋連春詳細介紹《報告》的主要結論。
  • 這些令人驚嘆的NASA衛星圖像記錄了2020年的極端氣候事件
    澳大利亞的火災季節總是很危險的,但是2020年的情況異常嚴峻,使火焰散開,使滅火條件特別困難。 專家們說,氣候變化已經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範圍和影響,例如火災和洪水。天氣條件變得越來越極端,而且多年來,火災已經在本季節開始,並以更大的強度蔓延。
  • 2020年極端現象頻發,專家:地球氣候臨界點或已到來?
    這還不算,北極殭屍野火也在肆虐,西伯利亞永凍土開始融化,就連崑崙山的冰山雪峰都開始變綠了……在氣象學家的眼中,在老百姓的眼中,2020,地球似乎正變得越來越怪異,變得多災多難……那麼,2020年到底怎麼了?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然而,前幾天,公眾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曲線,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中國氣象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
  • 極端氣候或頻現,2020年拉尼娜後期可能性大
    在工業化時代以來,極端氣候現象可以說在頻率和強度上就不斷的上升之中,到如今的全球氣候情況,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形式了。而除了一些正常情況下的高溫,強降雨等問題之外,一些具有規律性的自然現象也在不斷地發展。
  • 極端氣候或頻現,2020年拉尼娜後期可能性大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工業化時代以來,極端氣候現象可以說在頻率和強度上就不斷的上升之中,到如今的全球氣候情況,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形式了。而除了一些正常情況下的高溫,強降雨等問題之外,一些具有規律性的自然現象也在不斷地發展。
  • 打開極端天氣事件的黑匣子:講述氣候危機的新範式
    2020年10月20日,北京在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的支持下,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以下簡稱「民促會」)於10月15日邀請高校學者、傳媒工作者和社會組織人員,在北京成功舉辦了名為「打開極端天氣事件的黑匣子——氣候變化風險與公眾認知傳播工作坊」的線下活動。
  • 2020年的極端天氣
    在2020年8月17日,在我國青海地區罕見地下了一場雪。而在美國遇到極端高溫,是位於加州莫哈韋沙漠死亡谷,當地時間8月16日下午3:41分,該區域的高溫極值達54.4攝氏度。該值直接創下了至少一個世紀以來全球最高溫記錄。還有前段時期,俄羅斯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