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深圳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分為7章32條,提出了深圳市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在這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明確提出了深圳發展的最新目標:到2025年,深圳將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智能體,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城市典範。
圖片來源: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縱觀《意見》全文,我們發現了一些最近頻繁出現在各地政府發文中的字眼:「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型政府」、「數字城市」等等。值得關注的是,為實現這些目標各地政府無一例外都將「鼓勵應用電子籤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納入了重點工作範圍。
圖片來源: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而這與過去一年,電子籤約在促進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息息相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深圳市政府在2021年伊始的重磅官宣讓我們看到了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排頭兵積極探索實踐數字中國的決心。
關於電子籤約,早在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要「推進電子籤名證書互認工作,推廣電子籤名互認證書在公共服務、金融、商貿等領域應用」。此次《意見》的出臺再次明確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電子籤名證書的互認和應用。
相信隨著對電子籤約在內的各項技術的深度應用,深圳這座城市在未來會變得愈發智慧、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