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我國四大經典小說之一,古往今來無數書友將此書翻來覆去,只為得到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造化會元功」。「造化會元功」有沒有人看出來,沒有知道,但因此形成的解讀西遊記的作品是真的不少。這些西遊記解讀作品有的言之有物,有的卻是無稽之談,我們要想對此有個大概的分辨,就先得明白西遊記原著中的世界背景大概是怎麼樣的。那麼,西遊記的背景是怎麼樣的呢?
恰好我剛翻過一遍西遊記,現在整理了一下它的世界背景,方便大家閱讀此書以及其周邊作品。當然,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其中錯漏肯定不少,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時間背景
從西遊記原著第一回可知,西遊記世界的時間單位最長的是元,一元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其次是會,一會是一萬零八百年,十二會為一元。
整個世界從混沌鴻蒙到天地清明為一個周期,這個周期的時間就是一元,即十二萬九千八百年。這個周期分為十二各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為一會,即一萬零八百年。每個階段用十二天幹命名,即:子會、醜會、寅會、卯會、辰會、巳會、午會、未會、申會、酉會、戌會、亥會。
這個世界在子會階段形成天,有日月星辰;醜會階段形成地,有山嶽河海;寅會階段形成生物,有人、禽、獸;戌會階段天地昏曚,萬物滅絕;亥會這個階段天地重歸混沌,一片黑暗。(這裡有個疑問:這裡描寫從混沌到形成天地貌似是自動的,但是,書中還寫了盤古開天。那麼,這天到底是自己形成的還是盤古開的?)
西遊記原著第七回中,如來佛祖說過玉皇大帝苦厲一千七百五十劫才能成為三界至尊。而每劫是十二萬九千八百年,即一元時間。
一元是世界從混沌鴻蒙到天地清明的一個周期時間。這樣看來,玉皇大帝曾經過一千七百五十個世界從混沌黑暗到天地清明的周期,即西遊世界有過一千七百五十個開天闢地和混沌黑暗時期。
所以,西遊記故事有可能發生在第一千七百五十一次開天闢地後的世界之中。
空間背景
縱觀西遊記全書,人們稱天庭所在的地方為天界;陰司地府所在的地方為幽冥地界;凡人生活的地方稱為水元下界。
其中,天界分為諸天星鬥、四大天門。諸天是三十三天以及上清天、離恨天、大羅天;星鬥則是三微垣、二十八宿、七政、四餘;四大天門則是東西南北四大天門。
幽冥地界書中筆墨不多,也就寫了十殿閻羅的十殿以及地藏王菩薩所住的翠雲宮。
水元下界即人界,分為四大部洲、四大海洋以及十洲三島。四大部洲是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以及北俱蘆洲;四大海更簡單,分為東南西北海;十州書中並無詳細介紹,三島是蓬萊島、瀛洲島和方丈島。
人物背景
西遊記中的人物分為跳出三界外的仙與佛與神聖和仍在三界掙扎的凡人以及禍亂天下的妖魔邪鬼。
其中,玉皇大帝是天地至尊,是天地所有生靈的統治者。上至日月星辰、普天星相,下到山川海域、幽冥地府全都是他的統治範圍。只要受了天祿,不管是神仙、佛陀還是其他妖魔鬼怪全都是他的屬下。沒有受天祿的諸天萬物全都是他的子民,都要聽從他的命令。看起來權勢很大,威風凜凜,但那只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永遠不會存在這種情況。
仙是道門門徒修煉到超脫凡俗的稱呼,他們可以入天庭接受天祿任天職,成為玉皇大帝的屬下。他們在聽從玉帝命令的同時也聽從道門天尊的命令。
比如真武大帝在接受玉帝剪髮天下妖邪的命令後還接受了元始天尊的符召,帶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的黑氣妖氛。
佛是佛門弟子修煉到超脫凡俗的稱呼,他們自成一派,但也要聽從玉帝的命令。比如身為幽冥教主的地藏王菩薩在孫悟空大鬧地府也還是要向玉帝報告,以求處置孫悟空。
神聖對順應天地規則脫去凡胎的生物的稱呼,他們一般都在天庭的編制之內。(這裡原著其實並沒有介紹,我想大概說的是儒家死後成聖的那些人。)
凡人是三界之中最多也最主要的生靈,從太白金星招安孫悟空時所說的話以及後來神佛對凡人的態度可知,人類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妖魔邪鬼是三界之中無法無天的存在,他們肆意屠戮凡人,破壞三界的穩定,是天庭討伐的對象。
綜上可知,西遊記世界是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浩瀚空間的世界,其中神佛妖魔人雜居,他們為了各自的生存空間而相互爭鬥。其中,天生靈猴孫悟空的遭遇以及唐僧取經都是萬千生靈相互鬥爭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