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特色的鳥——鷦鷯來市區越冬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鷦鷯(jiāo liáo)是北方地區最具特色的鳥。說它有特色,一是它太小,僅有麻雀的一半多一點,二是它好動,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跳躍,三是它雖然個頭小,嗓門卻挺大,在山林中50米開外就能聽到它的鳴叫聲。由於它太活躍,因而常常表現出許多怪異的動作和表情,像個頑皮的孩子,所以特別為人所喜愛。近日,這些小傢伙們紛紛進入我市市區越冬,成了喜歡觀鳥和鳥類攝影的市民們追捧的「大明星」。由於鷦鷯屬於水環境鳥類,喜歡在近水的地方覓食小型蟲類,想一睹它的「芳容」的市民不妨在自家周圍有水的地方找找,說不定就會與這些小可愛不期而遇。圖為11月26日一隻鷦鷯在公園的一個樹樁上「表演」。

  (記者谷國強)

來源: 大連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鷦鷯和熊的故事
    鷦鷯(jiāoliáo),在德語中意為「籬笆王」。在某些翻譯中,也叫做「山雀」。這則寓言裡,鷦鷯雖然由於自命為三而受到嘲笑,但是所有飛禽都幫助他對付了四條腿的走獸。夏季裡有一天,一隻熊和一隻浪在森林裡散步。熊聽見一隻鳥唱歌唱得很好聽,就問:「狼兄弟,那是什麼鳥,唱得這麼好聽?」
  • 比如鷦鷯和織巢鳥
    精緻的鳥巢不僅是鳥兒生兒育女的場所,還是有些鳥兒求偶的「聘禮」,比如:鷦鷯、織巢鳥。鷦鷯鷦鷯是雀形目、鷦鷯科、鷦鷯屬的一類小型、短胖的雀類,體長10~15釐米,身體顏色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條塊,翅膀短而圓,尾巴短而翹。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棲息於灌叢中。飛行低,僅振翅作短距離飛行,常從低枝躍向高枝,活潑、機警,見人臨近就隱匿起來。
  •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這是自2007年以來廣東第三次在廣東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這也是廣東野生動植物科研監測的一個重要發現。海南虎斑鳽是顴形目鷺科水鳥,有犁頭、黑冠、海南三種,原棲息於海南島,故取名海南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為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
  • 西安市區常見的幾種蝴蝶
    中型蝴蝶,翅白色,具黑斑。幼蟲以十字花科植物為寄主,小區和公園內的各種野生十字花科植物,以及人類種植的蘿蔔白菜等蔬菜,是其在市區生存的基礎,而且後者的作用相當大。一年幾代,主要以蛹的形態越冬。在市區,幼蟲的寄主主要為桑科葎草。葎草,又名拉拉秧,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莖、枝、葉柄均具倒鉤刺,多生長於小區、公園、路邊無人管理的荒草地。一年至少兩代,以成蟲越冬。
  • 安陽市區現「怪鳥」 外形稀奇有長長的嘴
    當日14時30分許,記者來到文明大道與中華路交叉口附近的交警執勤崗,在一個儲物櫃內見到了被救助的鳥。只見它雙腿修長,有三個細長腳趾;身上羽毛呈灰褐色,雙翼翼尖呈黑色,翼下及腹下羽毛潔白;雙眼又圓又亮,有長長的嘴,呈黃色,嘴尖有一抹黑色,十分漂亮。「我是上午在警亭旁邊的綠化帶裡發現它的,當時它正撲騰著翅膀想要飛起來,可是總也飛不高,也就半米左右。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聖島鷦鷯
    聖島鷦鷯,拉丁學名是Santa Marta Wren,聖瑪爾塔鷦鷯科,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鷦鷯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Bangs,命名時間是1899年。其是一種小型鳴禽,鳥的頭頂、上體和尾部是褐色。有暗黑斑紋裝飾背部和雙翼。
  • 杭州西湖越冬的「天堂鳥」(圖集)
    翠鳥是西湖里的常客  冬天杭州有群野飛禽  沒有比在一個大都市的湖泊裡看到成群的野生鳥類更讓人著迷的事情了。隨著西湖水質不斷好轉,這裡已成了眾多遊禽、涉禽和遷徙冬候鳥的越冬地。那些遷徙的鳥類不遠千裡來到西湖,擔當了自然生態檢驗員的使命,督促著這個都市的人們珍視眼前擁有的青山碧水。  事實上,西湖野生動物的多少,與這個城市的環保意識是成正比的。現在,又到西湖越冬的飛禽聚集的時候了……   □圖/文 許志偉
  • ...攝友 文鳥 紅尾伯勞 小鳥 咬死 鳥類 越冬 名鳥 體長-社會新聞...
    汕頭一名「攝友」意外攝得罕見全程  東方網2月16日消息:前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汕頭市區一處公園內意外拍攝到了一組罕見的紅尾伯勞捕食斑文鳥的照片。  「它(紅尾伯勞)本來是在啄食梨花叢中的蜜蜂,突然從頭頂上飛過幾隻斑文鳥,這隻(紅尾)伯勞立即飛上去抓住了其中一隻,兩隻鳥落在我跟前大概七八米的地方。」
  • 對夏氏鷦鷯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夏氏鷦鷯,拉丁名為是Sharpe s Wren,Sepia-brown Wren,中文別名是烏賊褐色鷦鷯,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鷦鷯科的一種動物。其是一種小型鳴禽。整體棕褐色,黑鳥喙,黑眼睛,黑腿爪。翅膀有黑色波形斑紋,尾長時常撅起。
  • 《體型嬌小可愛的鷦鷯》病尉遲-協助拍攝
    體型嬌小可愛的鷦鷯【第1幅圖】此作品由滄州攝影愛好者齊先生在著名的洛陽地區拍攝體型嬌小可愛的鷦鷯【第2幅圖】此作品由海口攝影愛好者巫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體型嬌小可愛的鷦鷯【第3幅圖】此作品由洛陽攝影愛好者雷先生在著名的南通地區拍攝
  • 一種鳥代表北方一個省份,看看你家鄉的鳥
    黑龍江——大天鵝,大天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在華中一帶越冬。這是一種縱天萬裡的飛鳥,因體型與黑龍江省的版圖特別相像,被黑龍江省作為省鳥。吉林——丹頂鶴,丹頂鶴在古代一直是一種祥瑞,代表著神仙和長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武漢市區最具歷史感遺址公園:明代藩王謝恩地,武昌起義核心區
    城區二環線邊上最具歷史感公園。楚望臺遺址公園位於武昌區津水路7號,是一座包含有明清時期歷史遺蹟混合的公園,它的名字裡楚望臺三字,來源於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當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來到武昌,剛好第六子誕生,於是便將此地賜予,朱楨也就成為武昌的藩王。
  • 各省省鳥匯總:竟然有一種鳥類當選三省省鳥,猜猜它是誰?
    腿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海鷗身姿健美,惹人喜愛,其身體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樣晶瑩潔白。分布於歐洲、亞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遷徙時見於中國東北各省。越冬在整個沿海地區包括海南島及中國臺灣,也見於華東及華南地區的大部分內陸湖泊及河流。
  • 「冬季到同裡來看鳥」!請你來識鳥、畫鳥、觀鳥!
    紅嘴鷗、黑水雞、羅紋鴨……一年四季,200多種鳥在這裡停留棲息,遵循與神奇大自然的約定,見證四季更替。春 季三月,雪消冰化,沉睡越冬的溼地慢慢恢復生機,鼠麴草一簇簇冒出嫩芽,岸邊的寶蓋草風風火火開了一大片,迎接長途跋涉而來的鷺鳥。四月,是踏青出遊的時節。
  • 觀黃河入海 賞萬鳥歸巢
    魯網9月27日訊(記者 閆洪錦)「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我覺得最有特色的還是野生鳥類。」談起鳥類,朱工有說不完的話題,確實,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做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朱工也最有發言權。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被稱為「鳥的天堂」,每年在這裡越冬、繁殖、棲息的鳥類達600餘萬隻,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全球遷徙路線中,黃河三角洲佔據兩條,一個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一個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我們處於這兩條路線的交匯處,也是交通要道。
  • 時隔20餘年重返安徽越冬
    時隔20多年,安徽再次發現丹頂鶴在境內越冬。這一消息,讓包含史傑在內的鳥類愛好者大為振奮。2020年末,一名身在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者通過監測發現,當地一隻腳上戴有追蹤器的丹頂鶴飛到了安徽省馬鞍山,並在這裡逗留了下來,似有越冬的跡象。他趕緊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老師。
  • 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 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速來收藏
    本地區是黑頸鶴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也是雁鴨鳥類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主要繁殖地之一。若爾蓋也是草原鳥類豐富的地區。若爾蓋高原溼地是中國最美溼地,除了看鳥,也是觀賞溼地風光,感受藏族文化,邂逅狼和狐狸的好地方。 峨眉山、瓦屋山和龍蒼溝一帶,因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地理抬升地帶,氣候多變,雨量充沛,被稱為「華西雨屏」。常年雨霧的浸潤下,這裡常綠闊葉、落葉林和針葉林混雜交錯,成為眾多鳥類理想的棲息地。
  • 三門峽對黃河生態修復,通過建綠色廊道,吸引來眾多水鳥珍禽越冬
    白天鵝是極具靈性的生物,對空氣品質和水質十分挑剔和敏感。節假日來三門峽觀賞白天鵝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實施百裡黃河溼地修復、千裡城市綠廊建設、萬畝礦山修復的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白天鵝棲息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 「送子鳥」、吉祥鳥、德國的國鳥-白鸛,在新疆哦
    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僅有兩個亞種,大小略有不同。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白鸛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鳥,常常在屋頂或煙囪上築巢。為食肉動物,其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一夫一妻制,但非終生。雌鳥通常每年產4枚卵,孵化需33-34天,58-64天後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