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有一句諺語:「人類什麼都可以仿照,鳥巢除外。精緻的鳥巢不僅是鳥兒生兒育女的場所,還是有些鳥兒求偶的「聘禮」,比如:鷦鷯、織巢鳥。
鷦鷯鷦鷯是雀形目、鷦鷯科、鷦鷯屬的一類小型、短胖的雀類,體長10~15釐米,身體顏色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條塊,翅膀短而圓,尾巴短而翹。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棲息於灌叢中。飛行低,僅振翅作短距離飛行,常從低枝躍向高枝,活潑、機警,見人臨近就隱匿起來。《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用「鷦鷯」來比喻弱小者或易於自足者。
鷦鷯營巢一般在選擇好巢位後1~2天進行,取材的地方大約在巢四周500米以內的區域,材料大致為苔蘚、茅草、細葉、獸毛、鳥羽。苔蘚、茅草、細葉織在巢的外圍,而獸毛、鳥羽織在巢的內部,巢外圍較粗糙,內部精細,結構緊湊,呈深碗狀,巢多傾斜,巢口在側面且很小,與鳥體本身粗細相仿。巢建成之後,雄鷦鷯會不停地在籬笆叢中穿來飛去,短尾巴翹得高高的,好似一個褐色的羽毛球,有意思的是它邀請附近所有的雌鷦鷯來巢裡參觀。鷦鷯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巢的主人將儘自己最大的接待能力留下數隻雌鳥,然後交配產卵,每窩產卵3~4枚。
織巢鳥有一種鳥, 叫群居織巢鳥 。雄鳥用它小巧的喙,銜來乾草,一根根地織成碗狀的小屋,完成後就靜靜等待雌鳥光顧。如果日子一天天過去,雌鳥依然杳無音訊,雄鳥就會打翻鳥巢,尋找新草,再築一個......如此周而復始,直到配偶出現。織巢鳥是鳥類中的建築大師,它們僅用乾草就可以建成能夠維持100年之久的巢,這種巢足有1噸多重,堪稱「公寓樓」,裡面能住400多隻鳥。它們很早就明白了置辦「房產」在求偶中的重要性,雄鳥不斷地築巢,等待雌鳥的來臨,若等不到新娘,便拆了巢重新築。現在一起來看看織巢鳥築巢的場景吧:
繁殖期到了,一隻雄織巢鳥用嘴銜著草飛回樹上。它停在一根樹枝分岔的地方,把銜來的植物纖維的一端緊緊地系在選好的樹枝上,用嘴來回編織,穿網打結,織成實心的巢頸,並由巢頸往下織。然後,它用結實的棕樹葉在樹杈上打一個漂亮的丁香結,一環扣一環地編織。它的嘴和兩爪相互配合,用一隻爪支撐著身體,另一隻爪配合嘴的工作。它用嘴把事先準備好的草從圓環中穿出,再傾斜著身體把草扯緊,織巢鳥每織一次都很吃力,畢竟這樣的動作很有難度。最後密封巢頂,中間形成空心的巢室,在巢的底部織一個長長的飛行管道,末端留有開口。這樣的巢頂既能防風遮雨,又能抵擋灼熱的陽光,飛行管道還可以用來防禦危險的樹蛇。
5天之後,雄織鳥把巢織好了,在新家的外面四處張望著,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並在巢上面跳來跳去,似乎在等待著什麼。這時一隻雌織巢鳥飛來,在巢的四周盤旋著。雄織巢鳥顯得有些興奮,開始鳴叫。雌鳥飛到巢口,把頭伸了進去,看了看巢的裡面。雄性巢鳥悄悄湊在雌鳥的後面,用身子頂著它,要把它頂進巢裡面。雌鳥抽出頭,張開翅膀,迅疾飛走了。雄織巢鳥顯然沒有料到這一如其來的變故,它望著雌鳥飛走的背影哀鳴了幾聲。這之後,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雄織巢鳥一點點將巢上的草啄掉,從巢的不同方位抽出幾根草,巢一下子掉到了地上,不到十分鐘,精緻的鳥巢變成了一攤枯草!原來雌鳥只喜歡新鮮翠綠的巢。於是雄性鳥又開始在地上重新搜集巢材。這次,它找了些更有韌性更柔軟的草。經過一番努力,新巢竣工了。此刻,又飛來一隻鳥,顯然是看上了建好的新巢。它從巢口進去了。一會兒,它們一起飛了出來,去附近銜回更多的軟草,把巢墊得更舒適。
從生物學上看,築巢行為有利於促進鳥的繁殖,尤其是對於鷦鷯、織巢鳥這類依賴巢繁殖的鳥類。同時鳥類的築巢活動,可以刺激雌鳥和雄鳥的性生理,在築巢時,其視覺和觸覺等器官發出信號,再通過腦的綜合,促進體內性激素加速分泌,從而使體內的卵細胞迅速成熟、排除,使得繁殖行為不至於中斷。很多鳥兒更是認巢不認卵,它們一到自己的巢就回去孵卵,即使把鳥巢中的卵換成玻璃球或石頭子,這些鳥兒也會全然不顧地去「孵卵」。但是如果端掉它的巢,孵化行為就立即終止了。
結語
原來在鳥類家族中,築巢還有這麼多學問,漲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