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巨作《三體》是怎麼封神的?

2021-01-11 懶人書生

《三體》是憑什麼可以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的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平?

首先《三體》不是無根之木,《三體》中所有故事的內在邏輯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依託。

在《三體2》中三體艦隊殺向太陽系,在巨大的外部威脅下,整個人類的變化以及面對威脅的反應,你都可以在近代中國史中找到影子。

人類與三體文明的第一次碰撞接觸與近代中國和西方文明的接觸衝突何其相似。在近代以前,中國是沒有現在意義上的「中華民族」這樣的概念的。

在鴉片戰爭之後,人們才開始思考救亡圖存,才有梁啓超先生在1901年第一次提出「中華民族」這樣的概念。打破了原有朝代、地區、民族的界限,成為了同胞。大家不再是滿人、漢人,而都是中國人。

在《三體2:黑暗森林》中人類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落後。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摒棄了原有不同的文明國家階級的界限。開始放下了舊時代的種種被認為是無解的矛盾,走向了空前的團結,形成了人類共同體,走入了全新的紀元。

這個故事由西方來寫的話,可能會呈現出一種完全相反的精神內核。與西方通過對外擴張逐漸認識到自己不同,中國自我意識的覺醒更多是源於被侵犯被徵服的壓力。

而由此產生的種種問題,當你讀到的時候就會瞬間明白這是在中國特有的環境中才能誕生的故事。

比如為了應對三體的威脅,集全球之力發展軍工科技,結果鬧了大饑荒,餓死了幾十億人。當集中力量改善民生時,技術反倒是飛速發展。也誕生了全書中非常經典的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再比如逃亡的幾艘飛船為了生存開始攻擊同類,聲稱要摒棄舊的道德標準,建立星艦文明。艦長在法庭上自辯稱:總之有那麼一瞬間,我放棄了自我,成為了集體的一部分。

再比如智子穿著日本和服,學習茶道,學習地球文化,但實際上卻潛藏著鳩佔鵲巢的野心。再比如說黑域計劃,企圖閉關鎖國,放棄發展來換區安全……

很多西方學者把這本書捧得很高認為劉慈欣創造性地將讀者視野引向了廣闊的宇宙視野,重新思考了科技、人性等重大的哲學命題。

在他們看來《三體》的成功是由於走在了所有現代科幻作家前面,思考的都是他們沒有考慮過的問題,但其實在中國讀者看來都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故事。與其說是一本科幻小說,不如說是一本寓言或者諷刺文學。

在西方的反烏託邦文學中,精神內核往往是呼籲人的真善美,反對科技對人的異化這樣的主題,但《三體》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東西。

維德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給我們展現了一種冷酷到極致的理性。

在故事中代表人性的程心將人類引向了毀滅,而代表理性的邏輯卻拯救了人類。其實探討就是哲學上一個經典的問題:電車問題。更加複雜的是在現實中批評程心的人往往會做出和程心一樣的選擇。

書中其實是把章北海、羅輯和維德塑造成了英雄,這也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有些時候為了達成偉大的目標就需要為了集體犧牲個體。

在讀者看來,《三體》是一本對未來對人性非常悲觀的書,但作者自己本人反而認為讚美了人性。

從表面上看程心所代表人類感性的一面將世界引向了毀滅,但在書的最後,作者借艾AA之口否定了這樣的結論。

她是這樣說的:你認為是你毀滅了太陽系,這是很可笑的想法,就好像你在地面上做了個倒立,你就認為是你自己舉起了地球,未免太自命不凡了。人類世界選擇了你,就是選擇了用愛來對待生命和一切,儘管這要付出巨大代價。

到了最後程心選擇了將小宇宙歸還給大宇宙。作為理智代表的智子永遠不能理解人類的這種選擇,你歸還了這一小點,可能根本改變不了大局。但程心說:如果所有的小宇宙的人都這麼想的話,那大宇宙肯定死了。

所以最後《三體》依然表現了一種東方的哲學,是一種集體的哲學。世界毀於人性之惡,重生於愛與責任。

閒著沒事的放下手機,讀讀三體,遠離浮躁的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科幻巨作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更是摘得了「雨果獎」,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雨果獎的地位,相當於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而劉慈欣不僅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人,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被盛讚:「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據可靠消息說,《三體》將由網飛公司拍攝成一部電視劇。事實上,我的心情是有點複雜的,在我看來,《三體》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小說,如果由我們中國來拍攝,那就是最好不過的。
  • 劉慈欣《三體》科幻巨作中的宇宙觀
    相信大家在讀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今天文章的主題是什麼了,創下連續八年榮獲國內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記錄,國內科幻小說界巨作——《三體》。第一次接觸科幻作品,便有幸拜讀了這本書——《三體》第一部之地球往事,雖然裡面穿插很多專業且複雜的數學和物理學理論——因為對於我來說,數學和物理真的很頭疼,看到文中的純理論知識我是基本上很懵的。
  • 科幻巨作《三體》電影無緣上映,但是《三體》動漫卻意外登場!
    眾所周知,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幾乎代表我國科幻小說的巔峰,科幻迷們對於這部小說也是相當的痴迷,因此,許多人也十分期待《三體》能夠拍攝成電影,但是儘管幾年前就有製片方宣布《三體》正在製作上映,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無限期延遲了,傷了許多粉絲的心。
  • 中國作家科幻作品《三體》國外火爆 外國人怎麼看?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黑暗森林》英文版封面  新華國際客戶端注意到,《三體
  • 劉慈欣公布新書:電影級配圖科幻巨作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三體》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微博公布了新書《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他在微博寫道,《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由我與理論物理學家李淼、《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未來事務管理局等首次聯手為青少年呈現的科幻巨作。
  • 科幻迷很激動 外國人怎麼看《三體》?
    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三體》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美國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普遍認為,《黑暗森林》比第一部水平更高,故事更精彩。
  • 科幻巨作《三體》劇版開拍?前景令人擔憂
    劇版三體官宣了!被認為沒有足夠的實力絕對不可以拍的科幻名作,竟然在今日宣布開機?劇版三體陣容,看起來真的是沒有多少吸引力。根據簡介,該劇講述納米材料學家汪淼與刑警史強共同揭開地外文明「三體」世界的神秘面紗,找尋「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真相的故事。網友評論「劇版《三體》的官博都開了……我好煩吶!這陣容真的一般,王子文能演誰啊你們告訴我?別跟我說葉文潔,我統帥不是這樣的!一點氣質都沒有啊!段奕宏也不適合!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被讀者尊稱為「大劉」的劉慈欣寫作風格也十分獨特,能夠在個體命運浮沉與宇宙興衰這樣宏大的時代背景之間遊刃有餘,節奏緊張,情節生動,常常讓讀者產生一種歷史感。
  • 一篇文章,5分鐘帶你看完,中國最牛的第一科幻小說《三體》
    聽說有一本書令歐巴馬廢寢忘食,出動國家外交部親自交涉,這個中國作家到底有多牛?這本傳奇的書又是什麼書?那麼,今天江山就和談談它,神奇的書《三體》。說之前先和你們分享個小故事。久等不回的歐巴馬決定,不等了,聯繫中國外交部門。等國家外交部門出面找劉慈欣協調此事,劉慈欣才敢確信這件事的真實性。為了看《三體》,歐巴馬以國家政府名義向劉慈欣催稿,這也確實很任性了,但歐巴馬說,《三體》不止是部科幻小說,它帶來了思考,讓他深受感觸。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
  • 被送上雨果獎的《三體》有多偉大?隨意摘錄九句話,句句皆是經典
    而《三體》便是這麼一部經典之作,翻開書隨意摘錄九句話,皆是經典之句。經過前些年的一番媒體轟炸,想必不少人都已經對劉慈欣和他的《三體》印象深刻,這位中國科幻界的新星,真正走上了世界舞臺,雨果獎和星雲獎是對他成就的最好獎勵,之後的流浪地球的走紅,都足以為劉慈欣的封神增加積累。
  • 為何《三體》之後沒有好科幻?不是沒有好作者,而是因為這些原因
    為什麼《三體》之後中國再也沒有科幻巨作現世?真的是因為中國的小說作者寫不出質量奇高、影響深遠的科幻小說?還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的各路大神無法投入到這樣作品的寫作當中?在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下,很多的無奈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簡而言之,中國科幻小說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是沒有好作品,更不是沒有好作者,而是沒有一個好市場。
  • 西方科幻作家斷言中國人想像力不行,劉慈欣用《三體》狠狠打臉
    ,直到1902年,梁啓超先生發表了一篇《新中國未來記》,這是中國第一篇政治幻想小說,隨後,魯迅等人也紛紛翻譯西方科幻作品到中國,由此打開了中國科幻的門。兩年之後,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開始連載,到1905年,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科幻短篇小說《新法螺先生譚》正式公開發表,中國科幻開始成長.
  • 卡梅隆對談劉慈欣:中國應該拍《三體》,要拍好的話能紅
    擔任編劇兼製片人的科幻新片《阿麗塔:戰役天使》的詹姆斯-卡梅隆對談我國科幻名作家劉慈欣。 劉慈欣發問卡梅隆,本年我國新年有兩部本錢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或許是我國科幻電影良好的初步。假如我國科幻片持續開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
  • 科幻巨作《三體》中,兩個令人越想越害怕的假說
    《三體》是由劉慈欣老師2006年5月在《科幻世界》發表的長篇科幻小說,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的生死搏殺以及宇宙中文明的興衰歷程。星空2014年底《三體》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反響強烈。據說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因美國只有《三體1》的英譯,沒有後面續集,曾發郵件給劉慈欣,但卻被大劉當做騙子刪掉。
  • 和《三體》名噪一時不同的是大劉這本從未出版過的《中國2185》
    要說起國內科幻作品,劉慈欣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要是提起劉慈欣,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這部科幻巨作《三體》誠然,《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國內最頂級的科幻文學作品之一。放眼世界,也是一部頂級的科幻作品。可以說《三體》奠定了大劉目前國內科幻領頭人的地位。令人不解的是,雖然《三體》系列大火,銷售量激增,但是劉慈欣其他的作品並沒有可觀的增長。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他獲得了無數的花環2015年,劉慈欣筆下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這一科幻界的巨獎,在科幻圈聲名鵲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這部巨作的創作初衷竟然是為了戒賭,劉慈欣:一晚輸了800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1963年6月,劉慈欣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煤炭工人之家。
  • 除了《三體》,你還讀過什麼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不要錯過
    ,喜歡科幻的朋友不要錯過,算是圓了小時候的「科幻夢」吧。01三體《三體》的大名已經享譽海內外,作為中國科幻基石圖書,《三體》是第73屆世界科幻雨果獎獲獎作品,銀河獎特別獎,並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作者是劉慈欣,生於六十年代。
  • 中國第一部科幻巨著《三體》講的是什麼?只需五分鐘就可以震驚你
    ——《三體》《三體》被譽為中國科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很多人可能很好奇。寫的是關於什麼的?今天,我將用5分鐘的時間告訴大家「三體」的第一部分。三體文明:尋求重生的先進文明宇宙中的三體文明是人類技術的數倍。它們生活在半人馬座星系,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在這個星系裡有三個太陽,所以他們被稱為三體。當其中一個太陽變成黑洞時,這個星系即將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