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國內科幻作品,劉慈欣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
要是提起劉慈欣,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這部科幻巨作
《三體》
誠然,《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
國內最頂級的科幻文學作品之一。
它的世界觀宏大,塑造的人物豐滿,想像力豐富,描繪的故事吸引人。
放眼世界,也是一部頂級的科幻作品。
可以說《三體》奠定了大劉目前國內科幻領頭人的地位。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三體》系列大火,銷售量激增,
但是劉慈欣其他的作品並沒有可觀的增長。
也不是劉慈欣其他的作品不夠好,
可能只是不夠火吧。
今兒個我們說的是大劉的一部比較早期的短篇小說
《中國2185》
這部作品是大劉至今也沒能出版的一部作品。但是為什麼能流傳開來,我也不知道。
的確是不知道。
但是我可以給你們猜一猜為什麼沒有被出版,
聽好了您呦: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公元2185年,大劉寫這部作品應該在1985年左右,相差200年。
我再給您各位提個醒,1985年左右國內是沒有網際網路這個概念的,大家剛解決了溫飽問題,連什麼叫電腦都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憑藉超強的想像力,大劉給我們描繪了200年後的景象。
2185年的中國最高執政官是一位29歲的年輕女性,統治著這個龐大的國家和將近20億的人口,並且成為世界的一流強國,使這個國家煥發著朝氣。
而危險也隨機到來,一位年輕人通過記憶復甦手段,不經意間在電腦上復活了六名已經死去的公民,其中就包括躺在水晶棺的那位。
您知道為什麼不能出版了麼?
這麼寫哪個出版社敢隨便出版?
畢竟在怎麼發展,領袖可不能隨意戲化。
除非......
大劉的這部作品的前瞻性在於,他早就看到了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家庭的問題和矛盾、人工智慧的崛起和全球的一體化等問題。
有趣的是在電腦上復活的某位公民,他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建立一個國家的壯舉,這個名為「華夏國」的新國家在電腦高速空間內存在了近600年的時間。
不可思議,20幾歲的大劉就有這樣的思維和想像力,
同樣二十幾歲,
唉......
雖然相比現在大劉的優秀作品,這部《中國2185》還顯得青澀的多,
但是放在1985年前後,絕對是一部震撼大作。
畢竟在幾十年前能預料到現在已經發展起來或者正在發展的技術是不可思議的想像力。
還有啊,1985年蘇聯還沒解體,所以在這部作品中還有蘇聯這個國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