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的哲學——淺析《三體1》,蟲子從未被真正戰勝過

2020-11-29 嫩冬瓜

寫《三體》的讀後感,需要真的誠惶誠恐,因為你別想用一兩句感悟,一兩段哲思去概括她,其涵蓋的內容太過豐富。如果用「家」這個詞描繪的話,她囊括了幾乎所有「家」——陰陽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倫理學家,羅輯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等等,而這些涉及的領域看似只是發端於一個天人合一般的想像。作為一個寫手,《三體》證明了我的想像力匱乏,一個沒有想像力的寫手是寫不出好作品的,真是自慚形穢。而最可怕的是,《三體》所描繪出來的東西,看過之後竟讓你覺得像新聞報導一樣真實,跪!

我之前是很少讀科幻的,完整的只讀過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其在嚴格意義上應該不算科幻,只是折射現實社會的一個隱喻。但它獲得了雨果獎(科幻界的諾貝爾獎),而且篇幅短,你花半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也建議大家去讀一下。因為郝景芳,我知道了雨果獎,才知道雨果獎竟然與我知道的雨果(《巴黎聖母 院》作者)不是一個人。雨果獎的設立不是為了紀念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而是為了紀念來自盧森堡的現代科幻小說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會(費城)上決定設立的,根據愛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國科幻小說獎。

知道了雨果獎才發現劉慈欣是中國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又因為《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電影的大賣,才促使我讀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

不得不說,我之前對科幻的理解是片面的,科幻不就是在編神話故事嗎,這種作品有文學性嗎,沒有文學性何談深刻?直到讀完近百萬字的《三體》,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三體》不僅顛覆了我的文學觀,更顛覆了我的世界觀!

《三體》原名叫做「地球往事三部曲」,所以分三部分別是《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先一句話概括整個事件就是:擁有外星文明的三體人要滅了擁有自傲的地球文明的人類並佔領地球,人類跟他們死磕。

三體就是三顆恆星。

先普及下我們知道的地理知識:太陽系僅有一顆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有自轉和公轉,太陽自轉大約25天一次,繞銀河中心公轉約10萬年一次,繞一周需要約2.5億年;地球屬於太陽系,地球自轉會有晝夜更替,地球公轉會有四季更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365天,就是地球公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是1個太陽日,即24小時。

所以,太陽、地球軌道恆定,地日關係穩定,地球生存環境相對恆定,這叫恆紀元。

而三體是三顆恆星無規律運轉,沒有恆定的生存環境,這叫亂紀元。

三體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三星系統,這三顆恆星軌道內的行星中,誕生了三體人和三體文明。恆星運轉不規律導致行星的生態環境紊亂,環境好的時候三體人能生存一段時間,壞的時候能環境極度惡劣,這就是亂紀元;特別是當三顆恆星(太陽)同時出現,能毀滅一切,三體文明就被地獄一樣的亂紀元摧毀200多次,也許這裡暗含了「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道理;但是三體人進化出一種「自我脫水」的技能,就是把自己脫水至像紙片一樣的厚度存於「幹倉」內,以躲避亂紀元,這樣才使他們的文明得以延續。但是「三星」一直在吞噬行星,下一個要被吞噬的就是三體人的行星了,三體人決定遷徙。故事這才開始拉開帷幕。

三體人遷徙就要尋找其他文明,而地球各國也一直在探索外星文明,在中國,探索外星文明的機構叫「紅岸基地」,他們時刻監聽來自太空的任何聲音,同時主動發出人類文明的聲音。地球監聽員葉文潔(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太陽做發射塔發射信號,和三體的1379號監聽員對接上了,1379號監聽員算是三體人裡的「和平主義者」,他收到來自地球文明的聲音,知道了宇宙中原來還有這樣永遠都是恆紀元的地方,他嚮往,但是他知道三體人一旦發現地球坐標,就會無情侵略,他僅憑一絲善念做了一個對三體人來說他就是「自私的魔鬼」的決定,他給葉文潔發了信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他也知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為什麼這麼善良的寧願犧牲整個三體星球的三體人叫1379號監聽員,我猜測可能是作者大劉的手機號裡包含1379吧,所以,你如果手機號也有1379,那麼恭喜你,和平使者。

然而葉文潔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期,他親眼目睹物理學家的父親被紅衛兵活活打死,母親改嫁,自己也差點在劫難中死去,出於對地球的絕望,她發出了請對方佔領地球的信號。她期望有更高的文明來改造人類文明!而且這種呼聲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大部分人!我也曾一度呼籲,誰來管管這個道德淪喪的社會!噓!噓!和諧和諧……我們不知道三體文明是什麼樣子,但知道人類!

葉文潔把三體文明的消息告訴了石油大亨伊文斯,他們組織了一幫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階層)號稱三體教,準備迎接三體文明(他們成為「主」)的到來,葉文潔就是三體教主。然而三體人還未來到,人類自己就開始了內鬥,因為主張不同三體教分為兩派,以葉文潔為首的主張用三體文明拯救地球的「拯救派」和以伊文斯為首的主張利用三體文明毀滅地球的「降臨派」。

文化大革命後,「紅岸基地」廢棄,葉文潔去大學當了教授。伊文斯在海上的一艘巨輪(審判日號)上建立了「第二紅岸基地」,第二紅岸基地一直保持著和三體的聯繫,聯繫內容只有伊文斯知道。

第二紅岸基地審判日號

三體方面在知道了地球文明的存在後,就造了三體艦隊準備入侵地球,三體艦隊的速度是光速的百分之一,因為三體星離地球的距離是4光年,所以400年以後,他們將到達地球。但是,400年以後,地球的文明已經很發達了,三體艦隊的戰鬥力將可能不敵地球人。因此,為了防止這種可能性出現,他們先派出了兩個智子前往地球。

智子的概念稍微解釋下,就是十一維的質子經過二維展開改造後的智能微觀粒子,可以進行通訊、偵查、實時傳輸,幹擾粒子高能加速器等任務,通俗地說就是微觀智慧機器人。

三體智子的機器人形象

由於智子的存在,地球上無緣無故死了一批科學家,地球成立世界政府調查此事,抓住了葉文潔,葉文潔供出了伊文斯,世界政府決定滅了伊文斯,拿到地球和三體通話的相關資料。

世界政府派出了材料科學家汪淼和刑偵史強完成此次任務,汪淼利用納米技術中的分子建築技術製造了絲線般粗細的「飛刃」,飛刃的牛X之處在於幾乎肉眼不可見,一切東西碰上它就會「完好無損」地被切割。他們在「審判日號」的必經之處——巴拿馬運河的兩岸扯上了幾層絲線飛刃。船慢慢經過,伊文斯不知不覺被切為幾段(建議如果有死刑的話也用這種技術吧,真正的安樂死),臉上還掛著笑容。

終於得到了想知道的信息:1,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智子的監控之下;2,400年後人類將玩完。世界政府的作戰中心,人們商量作戰方案的時候,三體世界與人類(除三體教外)進行了第一次交流,他們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技術(具體不知道啥意思,反正很牛X)在所有人眼前寫了五個字,顯示兩秒鐘:你們是蟲子!

這五個字,讓所有人變成了傻X,人類只能大眼瞪小眼了。但至少明白,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就不在一個量級上,人類在三體人看來就像人類看蟲子!

敬蟲子

但是三體人似乎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三體》啟示錄:困守還是「北漂」?《三體》中的終極哲理問題
    就像《三體》中人類的命運歸宿一樣,是走還是留?這都是一個終極難題。社會給我們出的難題往往和思想一樣深刻。困守還是「北漂」?今天,小編想以此為題,帶領大家體驗《三體》裡人類面臨的終極哲學難題。蝗蟲、人類、癌細胞病毒在《三體》系列中多次提到高層文明將底層文明視為卑微的蟲子。
  • 劉慈欣《三體》:脫離道德的羈絆,新人往往會戰勝舊人,取代舊人
    2006年,劉慈欣《三體》最初的構想其實很簡單,這個書本來他只打算寫一部的,後來發現故事盛不下,甚至第一部他已經寫過一個結尾,但寫到這發現故事還能寫下去,所以就決定要寫後兩部了。該系列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星際航行「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 《三體》中冷酷又絕望的名句: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劉慈欣這些近乎直白的暗示,象徵人類原始品質的"青銅時代"號戰勝了象徵科技和文明的"量子"號,在人類又一次進入未知世界的徵程中,古老的故事在人類身上又一次重複。只是在現實世界,人類在未來又如何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呢?
  • 三體:擁有光速科技的神級文明,將哲學活成了現實!
    雖然這一個嚴肅的物理問題,但在現階段卻完全是一個哲學問題。也許只有當我們真的突破光速,這一切才會有答案。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和時間之間其實是一個等號,如果一個人能達到絕對的光速,那麼他的時間就會完全停止,一切將不再發生。   在劉慈欣的《三體》世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魔鬼」般禁錮著每一個文明。
  • 《三體》中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熟悉大劉的人都知道,劉慈欣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並不是這個兩萬字的中篇,而是收穫無數榮譽的《三體》。這部被譽為中國第一科幻神作的作品,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更是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
  • 在《三體》第一部的最後,史強為什麼要帶著兩個科學家去看蟲子?
    在《三體》第一部的最後,史強為什麼要帶著兩個科學家去看蟲子?,三體人一直在宇宙當中尋找可以進行殖民的星球,當他們發現了地球文明的時候他們是欣喜若狂的,志得意滿的三體星人認為憑藉著自己發達的科技實力可以輕鬆地將地球佔為己有,弱小的人類文明在三體人面前完全不值一提,地球人對於三體世界真正的實力也一無所知。
  • 劉慈欣《三體》系列,1、2、3部讀後感
    當時我能很方便的從省圖書館借閱,沒感覺,甚至還拿他的這種讀書吝嗇而開過一個小小的玩笑。此時我非常能理解窮人想讀書想買書的心情了。最近買了餘華的一系列和三體系列。已經讀完了早該再買了,遲遲沒下單呢。明天,明天一定買。扯遠了。不是無緣無故的扯遠的。首先,我在讀第一遍三體時,幾乎是在閱讀天書。這也只能怪我自己的無知和愚鈍。物理、數學、化學、天文、地理一概不懂。
  • 高維哲學之《三體》世界
    前言三體誕生於中國哲學思想的沃土裡,後面我將用2、3、4、1這個四個數字來解釋三體呈現的宇宙奧秘;為什麼1這個數字放在後面,了解1首先要回顧上篇,1是相對於0存在的,在「真空」的宇宙是否真的真空,根據霍金輻射,真空的宇宙會在瞬間憑空產生一對正反虛粒子,然後瞬間迅速彼此湮滅
  • 盤點三體中的那些震撼人心的話
    假期遇上疫情,正好有空閱讀了幾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最震撼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作者用簡單的文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輝宏壯闊的宇宙文明世界。人在宇宙世界中是那麼的渺小而又充滿力量,充滿愛的力量。看看吧,這就是蟲子,它們的技術與我們的差距,遠大於我們與三體文明的差距。
  • 《三體》文明所能達到最頂層,蟲子即使修煉了恐怕也無法達到!
    但放在《三體》劉慈欣這樣腦洞的想像中,卡爾達舍夫的分類方法就顯得有點過於簡單粗暴。根據《三體》中各個文明達到的科技實力、以及在黑暗森林宇宙中的角色,小編覺得應該詳細地劃分為以下幾個層級:三體最低層級:行星文明,黑暗森林中可憐的毛毛蟲。
  • 《三體》中最黑暗武器與最偉大的文明,真正讀懂讓人崩潰到想哭!
    三體讀《三體》之前,我們總覺得核彈是這個宇宙中最強大的武器,然而水滴來了;當我們覺得水滴能秒殺一切偉大的艦隊的時候,然後光粒直接毀滅了一個恆星;當我們被光粒嚇得魂飛魄散的時候,降維打擊直接拍扁了一個恆星系……當我們被三體稱為蟲子
  • 三體:進化196次沒破解的三體難題,為何被清理員一個光粒解決
    在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距離上,如果不不能破解三體問題,面對一個隨時變動的三體太陽,直接放一個二踢腳,基本上很難摧毀三體星。因此答案只有一個:面對人類和三體無限複雜的三體問題,在超級文明清理員面前不值一提,這就是蟲子與超級文明之間天塹一般鴻溝。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下)
    其次,在開始策略選擇分析前,必須注意三個前提:(1)在水滴來到太陽系之前,地球文明擁有優先選擇權;(2)水滴來到太陽系之後,三體世界擁有對策略的優先選擇權;(3)由於地球文明的道德和法律限制,一旦地球博弈者選擇任何毀滅地球的戰略被識破且公布後,就會喪失選擇的機會。
  • 劉慈欣《三體》中犀利的20句話,句句充滿哲理,解讀人性直抵人心
    歐巴馬曾說「讀完《三體》,我才覺得當一個美國總統也這樣渺小」。在讀完《三體I》後,親自讓政府部門發郵件給劉慈欣催更。雷軍認為這本書中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他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談起《三體》,尤其《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概念,更是數次提及。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上)
    作為敵人的三體文明已經確定,人類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戰勝敵人。相比三體人的「思考=言詞」的「透明」思維模式,人類文明的最大優勢是悠久的謀略歷史和文化。黑暗森林的法則從更廣闊的「宇宙社會學」領域構成第二部最為關鍵的設定:人類戰勝三體的關鍵在於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破解連三體人也無法擺脫的「黑暗森林」之謎。
  • 北大教授解讀《三體》,一部科幻小說藏著怎樣的哲學思考?
    劉慈欣和《三體》的名字在我耳邊響過很多年,我既提不起興趣,更找不到時間來讀。直到2017年秋季,我寫完了與丁耘兄討論「生生」的文章,稍微輕鬆一點,才第一次翻開了《三體》的電子版,出乎意料地被它徵服了。作者:吳飛資料圖 新華社小說的文字雖然不算精緻,人物塑造也並非完美,情節設計也不無瑕疵,但史詩般的故事和深刻宏大的思考,卻遠非我聽到的各種評價所能窮盡。
  • 《三體》黑暗森林中的蟲子,人類文明如何讓所有神級文明恐懼!
    尋找新的家園成為了他們的宗旨,並且他們有高於人類的智商和武器,分分鐘消滅地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畢竟人類之於他們,就如同蟲子之於人類。一巴掌拍死你,不就是分分鐘的事。在《三體》裡有一樣一段話描述,人儘管活得像條蟲,但是否知道蟲也有它的尊嚴,蟲在踩死捻死之前裝死掙扎逃竄以求自救,而蟲之為蟲的尊嚴卻踩不死。
  • 三體中只有他徹底的背叛了人類,卻讓人恨不起來!
    ,一方面《三體》作為一部偉大的作品,以超前的前瞻性預示了人類文明當下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三體》作為一部偉大的作品,作者劉慈欣以憤世嫉俗的筆法,跨越道德的鴻溝,從哲學角度深刻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悲哀。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三體》中討論的問題讓很多哲學家有興趣,除了你提到的楊立華和趙汀陽二位,還有很多人從中受到思想的啟發,認為其中觸及到了非常根本的哲學問題。寶樹:不過我有個疑問。我跟一些朋友聊過您解讀《三體》的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很詫異:小說是虛構的故事,從中怎麼能夠讀出哲學來呢?
  • 《三體》不僅蟲子可憐神級文明更可憐,分分鐘遭遇「上帝」秒殺!
    微觀文明在《三體》中最可憐的就是蟲子,生活在黑暗森林的最底層,不僅隨時面臨著強壯蟲子的攻擊,一旦遇到超級文明的獵人分分鐘被滅,地球如此,三體也是如此。可當你仔細閱讀原著就會發現不僅是蟲子文明可憐,神級文明照樣也很悲催。就拿很多網友心目中最強大的超神級文明「魔眼文明」來說,其無比壯烈悲慘的命運也為我們道出了超神級文明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