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經在《紐約時報》的採訪中盛讚了《三體》,他說:
"我讀了《三體》三部曲,作者是得了雨果獎的劉慈欣,這本書真是充滿想像力且耐人尋味。而且也不像別人批評的那麼缺乏對人物性格的描寫嘛,在我看來,《三體》描寫的世界是很宏大的,道出了宇宙的真理。不過,我覺得《三體》讀起來這麼有意思可能是因為我每天處理的"破事兒"實在是太瑣碎了,跟對抗外星人入侵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能得到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青睞,《三體》究竟魅力何在?
其實,讀過《三體》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作者劉慈欣總是喜歡在你稍不留意的時候,在你心頭上狠狠插上致命一刀。他更像是一個思想家,無時不刻思考著終極的問題。在他的筆下,宇宙,存在,生命,死亡,科技,人性,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外太空再也不回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這是劉慈欣《三體》中一個經典的警告,由青銅時代號艦長"尼爾·斯科特"在法庭發出。他們被審判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黑暗戰役中他們襲擊了自己的同伴量子號。但更讓人不可接受的是,他們不僅殺死自己的同伴,掠奪同伴的資源,甚至連他們的屍體也不放過……
顯而易見,這是人類道德所不能容忍的,即使在戰爭時期也是如此。因此斯科特的這段發言,其實並未給他或者他的艦員減小多少罪責。但如果從人類的整個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尼爾·斯科特的這番話未必就不是真理。
正是因此,《三體》才能一次次激起人們心底的共鳴,並不斷地為其中震撼人心的句子心潮澎湃。作為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批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想者,於是《三體》中有了很多令人窒息的結論:
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城市就是森林,每一個男人都是獵手,每一個女人都是陷阱。沒有救世的能力不是你的錯,但給世界以希望後又打碎它就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了。宇宙在我眼裡,已經由所有美和信仰的寄託物變成了一具膨脹的屍體……糧食?這不都是糧食?每個人看看你們的周圍,都是糧食,活生生的糧食。
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如果說,有上帝的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如果人類不思考,上帝連發笑都不屑於。生存在宇宙中,本身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你們有了這樣一種幻想,認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這就是你們失敗的根本原因。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劉慈欣這些近乎直白的暗示,象徵人類原始品質的"青銅時代"號戰勝了象徵科技和文明的"量子"號,在人類又一次進入未知世界的徵程中,古老的故事在人類身上又一次重複。只是在現實世界,人類在未來又如何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呢?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
劉慈欣的著作《三體》獲得了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一時在國內引起轟動。欣喜之餘,最讓人驚訝的是《三體》不僅被科幻迷熱捧,還獲得諸多大佬,如柳傳志、馬化騰、雷軍、周鴻禕、李彥宏、扎克伯格和歐巴馬這等大佬的推薦而更受關注。
說《三體》厲害,就厲害在它可不是什麼愛國情懷所導致的,而是切切實實的普適性現象。
正如雷軍所說:" 《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本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
《三體》從戰略的高度演繹了未來宇宙文明的生存法則,但同樣使用於如今的人類社會,並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本質。
就在最近,劉慈欣的《三體》小說終於完成了日語版本的翻譯和印刷,並在日本各大書店一經上市後就引起了現象級的哄搶現象。留意上方經由"早川書房營業部"在社交帳號上的發文"全世界銷售2100萬部的《三體》開啟了6-8次的印刷!"
因此,人們說《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原作者劉慈欣更是被很多人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在這裡,我想給那些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推薦下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看一看,這書看後感覺眼界都開闊了很多,而且對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啟迪。
這三本書現只要79元,兩頓飯的錢,讓你收穫的卻是重新認識世界的感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