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在《三體》中對人性的揭露,人類的劣根性才是失敗原因

2020-12-05 雨中體壇路

其實嚴格來說劉慈欣並沒有從根本上否定人性,而是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存在,記述了一個文明發展的過程,展示了人變成神,從「人性」到達「神性」的過程!

三體文明是人類的一面鏡子,一個反面!

和人類相比,三體是具有神性的「神」,巧合的是在《三體》作品中三體文明在人類之中多次成為宗教中的「神」,和神相比人性自私而猜忌、墮落而怯懦、懷疑又充滿惡毒。

因為人性自私和猜忌,人類自己阻止了自己的流亡,終於招致了整個文明的滅絕。

因為人性的墮落和怯懦,人類不敢向冷酷的太空跨出一步;因為人性的猜忌和惡毒,人們給整個地球和別人造成災難,終於釀出了三體的惡果(葉文潔和ETO);人們不感謝羅輯,懷疑拯救自己的英雄。在需要他們的時候對其俯首帖耳,在不需要他們的時候隨即把他們扔進歷史的垃圾桶……

凡此種種,就是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的根源,但三體、包括歌者、歸零者的神性又代表了什麼?答:冷酷,是絕對的冷酷,是失去意義的冷酷!

為什麼三體的神性會向人類的人性轉移?答:人性的缺點恰恰是人性的優點!

在《三體》中,雖然人類有種種缺點,但對人類價值觀的認可使三體文明獲得了久違的技術爆炸,獲得了光速技術。對人類文明的態度也從「你們是蟲子」的鄙視變為了尊敬。而星艦人類卻因為生存的需要,對所謂神性的推崇變成了一個極端冷酷的文明。

關一帆曾說過,地球人類有一項是星艦人類學不會的,那就是生活的品味!生活塑造了文明,也創造了一個文明存在的意義。人類或許有種種缺點,但這正是一個文明的生命力與不斷探索的意義所在。

沒有痛徹的恨哪有真正的愛?沒有卑劣的自私哪來偉大的英雄和聖人……這也正是羅輯、雲天明、維德不惜一切維護程心的深層原因。如果一個文明擯棄了一切人性缺點,從人變成了神,也就回到了意義的原點,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像歌者的清理、歸零者的宇宙歸零一樣,這是一個文明成長為真正的神的迷茫,只能將整個宇宙的「熵」作為最後的意義。

如今,《三體》早已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遠銷海外。

曾拍攝過《阿凡達》的著名導演卡梅隆,曾與劉慈欣親切面談過,並且表示希望能夠獲得拍攝《三體》電影的機會。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繫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只需要78元,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喜歡這套書的朋友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儘快把它帶回家吧↓

相關焦點

  • 猜疑鏈透視人性,感恩心保護家園——劉慈欣《三體》讀後感
    《三體》中葉文潔對羅輯說的猜疑鏈和技術大爆炸到處了宇宙中各文明的生存法則,難怪三體文明要不惜一切代價殺死羅輯。在人類文明的發展被三體封死的情況下,羅輯參透的宇宙中猜疑鏈的生存法則,制衡了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的攻擊,兩個文明和平相處,處於短暫的蜜月期。羅輯如何用猜疑鏈來制衡三體的呢?
  • 劉慈欣《三體》中犀利的20句話,句句充滿哲理,解讀人性直抵人心
    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曾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三體》,2015年,「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獲獎作品,國內最大的科幻IP,擁有無數粉絲。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到小米雷軍,馬化騰,周鴻禕等大佬,都是《三體》的忠實粉絲。
  • 人類找到外星人會怎樣?劉慈欣的《三體》早已預言了人類殘酷命運
    人類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不少專家推斷,生命的演化是極其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人類很有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了。但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所謂小概率事件,放到宇宙的尺度下,那幾乎是必然事件。太陽系都沒出去的人類妄言自己是唯一的智慧生物,就好像剛爬出蟻穴的螞蟻認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一般可笑。關於人類應不應該繼續尋找外星人,劉慈欣在其科幻代表作,獲得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的《三體》中給出的設想要更加冰冷和殘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暗森林"法則。
  • 如果《三體》中的人類不聯繫三體人,他們何時才能發現地球?
    在《三體》中,地球上的人類通過太陽作為信號放大器,通過太陽作為信號放大器向宇宙發送地球坐標。經過連續兩次信號發射,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終於發現了地球文明的存在,揭開了入侵地球的序幕。從科技層面看,能夠實現星際航行的三體文明至少比地球文明領先數百年。既然三體人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什麼他們不先在4光年之外發現地球文明,卻等待地球發出信號呢?
  • 《三體》中的英雄類型與劉慈欣的絕望寓言
    科幻小說是一個天然造就各種極端情境的文類,但像《三體》這樣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意蘊的作品卻不多。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劉慈欣為什麼在當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 《三體》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有何啟發?
  • 《三體》——生命與文明的讚歌
    《三體》藉助一個虛構的故事,講述了文明最壞的情況,它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三體》——地球文明與外星文明的戰鬥作為一部科幻史詩著作,《三體》宏大的結構,廣闊的視角讓讀者讀來驚嘆不已,裡面雖然涉及晦澀的物理知識,但也讓讀者欲罷不能。對科技的描寫、人性的深刻揭露和巧妙地情節安排讓這本書一直作為經典作品出現在各大書單上。
  • 劉慈欣《三體》中寫了那麼多物理學家,為何單單只「黑」了牛頓?
    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看了《三體》連載後,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後面的內容。為此還發了一封郵件給劉慈欣,卻被大劉當做騙子,後來才知道是真人。劉慈欣《三體》中眾多的物理學家,只有牛頓形象卑劣不堪,是個十足的小人在《三體》第一部中,主人公汪淼通過VR設備六次進入《三體》遊戲,遇見了周文王、伏羲、墨子、哥白尼(自己)、馮·諾依曼、秦始皇、牛頓和愛因斯坦等重要歷史人物,用虛擬結合歷史的方式為我們解讀了人類認識天體的過程。
  • 魯迅批判過的人性劣根性在現實生活中的幾種表現
    (作者:千嶺之松)魯迅將他的雜文和小說當作匕首和投槍,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國民人性中的劣根性進行過無情的揭露,辛辣的嘲諷,直擊要害的批判。我認為,魯迅對國民人性中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包括但不限於對奴性、狂妄自大、麻木不仁、冷漠無情、等級觀念、倚仗權勢、狹隘猜忌、人云亦云等人性中慣有的劣根性的批判。時代不同了,魯迅當年生活的社會基礎已經消失,他在小說中塑造的很多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已找不到影子,他當年所鞭笞的社會醜惡現象已不復存在。
  • 劉慈欣早在《三體》中說明原因
    劉慈欣早已在《三體》中說明原因隨著火星探測的任務,正式走向深空探測。這次計劃也被人們認為是探索外星文明的開始,因為火星一直被人們稱為最有可能存在外星文明,也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這是因為劉慈欣在他的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定律——黑暗森林法則。而《三體》三部曲,完全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進行了展開。
  • 《自私的基因》:劉慈欣強推的科普神書,我勸你不要挑戰人性?
    如果按照書中的說法,那麼就是人類所擁有一種特殊的複製基因即。這裡的覓母,就我們的理解而言,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思想或意識的存在,這種東西它是源遠流長的,是人類所特有的;舉個例子吧,孔子的基因到今天也許所剩無幾,但是孔子的卻存在於千千萬萬個人的大腦之中。在這本書的結尾道金斯這樣寫到:我們作為基因被建造,作為覓母被培養。用最深刻的話語告訴每一個人永遠不要試圖去挑戰人性。
  • 劉慈欣氣憤的事,正在發生:《三體》被外國女編輯刪減1200處
    在我讀過的所有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作品在我心裡匹敵劉慈欣的《三體》,這部作品不僅在故事結構上展現了宏大的宇宙觀,更是貫穿了人類的整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線,思路交錯間完全不覺得混亂,反而十分有序。而更令人驚訝的,是三體在人性、道德、情感、善良上都做出了重大突破,拓寬了讀者的認知邊界,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地方。《三體》為我帶來了無比的震撼與感動,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它也讓我獲得了更多的生命,對於人性、對於世界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 《三體》中企圖借外力,改造人類世界的葉文潔是地球人類的罪人嗎?
    劉慈欣的《三體》又是不太好懂的科幻小說,然而走馬觀花讀完《三體》第一部後,卻立即記住了葉文潔這個人物。《三體》小說中其實沒有絕對的壞人,被視為人類公敵的ETO成員也不能算,拯救派不過是將三體當神來崇拜,並以拯救三體作為終極目標,倖存派看似苟且偷生的帶路黨,但也是為了能在終極戰爭中倖存下來,甚至是以伊文斯為首的降臨派,看似對人類本性已徹底絕望,但這種絕望最早也是源自現代文明導致的地球物種大滅絕,這種感情可以說是因愛生恨。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總算啃完了劉慈欣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三體》。 小半條命差點搭上,燒腦費神。像是一場太空激戰殘留下的廢墟和塵埃,腦海一片昏天黑地,地老天荒。木然地回到現實,決定寫一篇,算是一名後進的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但我從《三體》裡能畢業了嗎? 《三體》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視角上展現星際衝突,拷問宇宙法則的巨製,源於人類地球,高於人類地球,如深空一般暗夜無邊,深邃迷離。
  • 劉慈欣《三體3:死神永生》的真正大結局,就算看完書也無法想到
    關一帆雖然嘴裡說沒有關係,但是他知道這個宇宙的重啟,如果差一個原子的重量也是會失敗的。  此時此刻,程心為自己留下了一個念想,來紀念自己在這裡的歲月。但是卻忘記了她才在書中所寫的,對於這個宇宙的責任。
  • 「劉慈欣《三體》文筆太差」!網友感慨:找個作家重寫一遍會怎樣
    還有人說三體架構分散,失敗多。從第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劉慈欣,的故事組織結構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前後的故事有點支離破碎,邏輯上有點混亂。很多「黑暗叢林法則」的概念出現在裡面,把整個宇宙比作一個殘酷的叢林法則戰場。強者可以毫無壓力的吞噬弱者,其他外星文明的生存只是需要多久才能被發現的問題。
  • 只讀過《三體》還不足以談劉慈欣
    學生們背下來力學定律,最終從碳基聯邦的除星行動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個太陽系。危機過去,四個孩子埋葬了恩師。這部作品在人性塑造和意境營造上非常「不劉慈欣」,文學性遠大於科幻性,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劉慈欣,也驚嘆於作者的可塑性。所以,《瘋狂的外星人》真的和《鄉村教師》沒有太大聯繫。如果要改編的話,《鄉村教師》應該是在悲情氣氛籠罩下的正劇。
  • 劉慈欣為何在《三體》中寫了那麼多物理學家,為何單單要黑牛頓?
    就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看過「三體」系列之後,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背後的內容。為此,他還給劉慈欣發了一封郵件,但被大劉當成了騙子。後來,他才知道自己是個真正的人。360創始人周鴻禕也是「三體粉」。騰訊總裁馬化騰問他最近讀了什麼書?他回答說:是《三體》,表達了他對這本書的熱愛。
  • 劉慈欣《三體》榮獲雨果獎,卻被女權主義攻擊?網友:人紅是非多
    有一天,劉慈欣忽然收到一封郵件:「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那時大劉還以為是別人的惡作劇,直接把郵件刪了,一點也不認真。一直到後來,歐巴馬見無回音,再次發動白宮,找美國外交部劉慈欣,大劉才轟然醒悟,原來這件事回是真的!那麼這麼偉大的作品,為什麼會受到女權主義鍵盤俠的攻擊?
  • 劉慈欣《三體》中降維打擊有多可怕?網友:看完覺得不可思議
    劉慈欣《三體》中降維打擊有多可怕?網友:看完覺得不可思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是山西作家劉慈欣所作,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看完過後,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