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生命與文明的讚歌

2021-02-08 陽光書屋

《三體》藉助一個虛構的故事,講述了文明最壞的情況,它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三體》中描繪了兩個層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陽系拋出二向箔,使整個太陽系二維化,人類文明從此滅亡;但劉慈欣著力去寫的還有「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這兩種假想條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卻深深地紮根在人被捲入歷史困境時的切身境況之中。《三體》中多次寫到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關係到文明的興亡、人性的存滅。這些時刻映現出與作者和讀者都面對的現實歷史息息相關的道德困境。由此,劉慈欣的情節構思糾結在兩個向度的道德上:一切為了生存的零道德,與有善惡之分的道德。他鋪陳的宏偉敘述,最終展現的情節走向,是有道德的人類(或任何生命)無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絕對的技術面前,一切都是徒勞的。文明之間不可能達成和解,因為文化不同,語言不通。兩個文明相遇的唯一結果只有一方滅亡。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反映了劉慈欣悲觀的人性觀,認為自私自利的本性終將毀滅一切。無論是人類文明的毀滅還是宇宙的毀滅,都透露著一種宿命論的感覺。英雄只能拯救一次,人類作為一個群體的劣根性終將會毀滅自己。人類社會的缺點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展露無疑。在面對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時,人類分裂出了幾個不同的派別。其中最為純粹的降臨,希望藉助外來力量拯救腐朽的人類社會。他們激進地信奉「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人類內部就這樣因自身的缺陷而孕育出了強大且有秩序的異化力量。為了自己一個個體的存活,便能將整個種族的生死存亡忘之腦後。

相關焦點

  • 地球文明,700年超越三體文明,《三體》:「權遊」也是三體文明
    三體人生存越惡劣,說明他們文明發展越迅速接著上邊的競爭學說,咱們咱來分析三體文明的文化之旅。在《三體》這本書中對文明種族做了一些簡單的描述,其依據是相關種族對能源的需求和獲取來評定的。:可以主宰銀河系的能源;文明4(預測):可以主宰所有星系的能源;文明5(預測):可以主宰微觀星辰的能源;文明6(預測):可以主宰並創造所有已知星系與暗星系的能源;由此來看,地球處於0.75文明;三體則是2.0文明;而《三體》這本書中其它文明
  • 深度|《三體》:從生命到宇宙,文明的延續能捨棄「道德」嗎?
    因此,一火車人的生命比一個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當必須放棄一者時,應當犧牲少數人的生命從而挽救多數人的性命。但是,功利主義面對的一個主要詰難是,生命是無價的,沒有人有權利,也沒有人有能力去比較一火車人生命和一條命孰重孰輕。儘管這個道德爭議存在了許多年,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以更「上帝」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
  • 地球環境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等級卻低於三體文明?
    引言: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科學技術比人類的科學技術更加先進,一個水滴就可以摧毀人類1993艘戰艦,讓人類的太空防禦系統幾乎崩潰,唯有之前因害怕逃離的幾艘戰艦存活下去了。那麼問題來了,在《三體》中地球的環境要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會比三體文明低呢?
  • 《三體》中的四大無解文明,三體文明與之相比實在是排不上號啊!
    《三體》可以說是小編目前為止接觸過的最好,最深邃,最讓人意猶未盡的一部科幻小說了。而在三部書中,大劉為我們介紹了很多奇異的星際文明,同他們比起來,無論是地球文明,亦或是三體文明,似乎都顯得有些不夠看啊!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四個三體中已知的文明,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宇宙之外或存在生命,也就是我們說的外星人,難道是三體文明?
    如果宇宙之外還存在著其他宇宙,那些宇宙內是否存在生命呢?若有,他們又是以怎樣的方式生存呢?有科學家指出,平行宇宙極有可能真實地存在於本宇宙之外,而平行宇宙內必然存在生命,人類不會是宇宙空間內唯一存在的生命體,地球文明也不會是宇宙空間中唯一存在的文明。據科幻專家推測,在平行宇宙內可能會存在修仙文明、三體文明等看起來很玄幻的文明類型,與地球文明完全不同。
  • 劉慈欣《三體》經典語錄集錦,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比人類高級很多的三體文明,為何也不能預測三體運動?
    三體問題是物理學和數學中的難題,現在我們知道三體問題是無法求精確解的,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有三顆恆星,這三顆恆星相互繞行,他們無法預測三顆恆星的未來。在大劉的《三體》當中,描述了三體人經歷100多次的文明毀滅後侵略地球,原因是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環境非常惡劣,每過一段時間星球上要麼出現極寒,要麼出現極熱,然後使得整個文明毀滅。三體人的最後一次文明,終於可以實現星際航行,但是他們也無法解決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指的是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速度任意的質點天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
  • 《三體》中的三體文明是怎樣的?不擅隱藏的三體人思維如何?
    《三體》一書在國內科幻小說史上是一部裡程碑。作者劉慈欣是以大尺度的時間與空間展開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將人性貫穿於全文,超越了傳統的道德主義。故事主講是地球人葉文潔意外收到三體文明的信號,由此引入三體人的侵略之旅。兩個文明在漫長的幾百年中,經歷了危機、威懾、廣播等紀元,最後將一絲文明薪火灑向浩然宇宙。
  • 《三體》中最被低估的文明:以一個質子的能量,對抗整個三體文明
    《三體》中最被低估的文明:以一個質子的能量,對抗整個三體文明提起劉慈欣的《三體》,相信許多喜歡科幻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而如果要說在《三體》構築的科幻世界當中,哪個文明最強大?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 我們生存環境比三體文明優越,文明等級卻低於他們,到底差在哪?
    比如,為什麼地球的生存環境如此優越,人類文明還沒有三體文明的等級高呢?首先,三體文明雖然生存在惡劣的星球環境中,但是該文明擁有高超的脫水技術,這種與生俱來的遺傳技巧,使得他們能夠在一次次的災難中涅槃重生。人類文明的遺傳方式相對單一和落後,除了藉助科技保存生命的相關信息之外別無他法。
  • 《三體》中葉文潔為何有如此魄力,引來三體文明
    三體故事的開端,始於葉文潔在紅岸工程工作時向太陽發射尋找太空文明的信號。非常意外的在多年後,收到了來自三體的回信,於是三體故事便展開了。作為一個陽光善良積極樂觀的地球人,一般都會希望世界和平、萬物有序,誰也不喜歡自己的家園被侵略自己的親人被殺害。就是看影視作品,我們也是一心向善,在心裡自然的把電影電視劇中的角色劃分成好人、壞人。
  • 貫穿《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揭露了宇宙文明進化的秘密
    在目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人科幻小說那就是《三體》,這本書中講述了宇宙中的規則以及星際文明更替的定律,尤其是在《三體》三部曲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法則貫穿了這三部曲,那就是非常著名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講述了宇宙中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明的失敗之上的,在看似和平的宇宙中,隱藏在許多黑暗的鬥爭之中,宇宙就是森林,內部鬥爭時有發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黑暗森林法則,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費米悖論的延伸。
  • 你對《三體》小說中的三體文明了解多少呢?
    小說中三體是科技發達並且不會說謊的文明(當然這是對比與人類文明來說,相較於大神級文明那就只能是呵呵了),當葉文潔收到三體文明的"不要,不要,不要回答"時,地球正處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各自拉攏陣營稱霸全球的時候,人類還沒有延續文明的覺悟,而此時的三體人已經可以星際航行,在為文明的延續努力奮鬥著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從監聽站開始存在到現在的時間跨度來說,三體文明設立監聽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找到文明,消滅文明,它們的實力還不允許有足夠的清理能力,而是為了探索的需要。那麼監聽站的功能便是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文中寫到「三體世界的大部分監聽站也在同時向太空中發射信息,呼喚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 三體:與地球接觸前,三體文明屬於什麼水平?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當葉文潔不聽三體監聽員的勸告,再次進行信息傳遞後,三體文明的統治者也在同時發現了地球的存在,可憐的監聽員沒有被脫水處死,而是留下來見證歷史。三體文明開始為侵略地球做準備,這些準備,就是三體文明當時的最高科技水平。
  • 三體:與地球接觸前,三體文明屬於什麼水平?
    有朋友說,既然三體文明有能力派出一支進行宇宙殖民的艦隊,為什麼在搜索侵略目標時,還要靠原始的監聽方式?這種方式是不是太陳舊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可以想像,成千上萬個三體監聽員可憐巴巴地躲在一個陰暗的屋子裡,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黑底綠字的屏幕,戴著大耳麥,監聽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有時還會挨餓。這種場景,絕對悲情,甚至可以寫一個報告文學,標題是《誰是三體世界中最苦逼的人?》
  • 《三體》資深三體迷才能看懂的暗示,生命並不完全取決於進化論!
    三體》中延續人類文明之火的並不是主流的地球人類,而是藍色空間號艦長褚巖上校所率領的「星艦地球」。但我認為恰恰相反,宇宙不透明恰恰是對蟲子文明最大的保護,設想如果宇宙完全透明,像地球、三體一樣的文明早就被歌者一類的超級文明滅了N次了。褚巖所遇到的智子盲區離地球只有區區的1.3光年,在宇宙的尺度上按歌者說法「已經貼在一起了」。
  • 小說《三體》中,其實三體文明像一位長者一樣保護了地球文明
    看過《三體》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說雖然以三體命名,可是對三體人的描寫很少,大部分描寫的還是人類世界。書中只提到了兩個三體人類,一個智子,一個是1937號觀察員,內容也很小一部分。在三體世界中,地球文明又是怎樣的一種角色呢?
  • 擊穿腦洞,探索小說三體「神級文明」
    劉慈欣的」三體「名著,被科幻愛好者奉為經典,開啟了我國硬科幻時代的到來,這裡省略我滔滔江水的溢美之詞,只對其中腦洞大開的「神級文明」,來進行一番探索和想像。1964年,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他認為人類文明的技術進步與將其國民可控制的能源總量息息相關。
  • 三體一書中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還有別的選擇嗎?
    小說三體是劉慈欣代表科幻小說,三體一書給讀者描繪出了一副與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宇宙截然不同的宇宙圖景。在三體的宇宙框架中,外星文明遍布宇宙但大家都遵循黑暗森林法則,誰也不會透露自己的存在更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即便外星文明遍布宇宙人類也難以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