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經典警告:為什麼進入到真正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2020-12-04 夢夢的春天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外太空再也不回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這是劉慈欣《三體》中一個經典的警告,由青銅時代號艦長「尼爾·斯科特」在法庭發出。他們被審判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黑暗戰役中他們襲擊了自己的同伴量子號。但更讓人不可接受的是,他們不僅殺死自己的同伴,掠奪同伴的資源,甚至連他們的屍體也不放過……

為什麼生活在文明世界的人到了太空會變得如此的冷酷,在這則經典的警告背後又蘊藏著宇宙哪些驚心動魄的真相?

首先是現實的生存問題:人類一旦離開撫育自己的地球完全進入太空,也就意味著進入了一個極端危險且有缺少資源的荒漠。太空並不適合人類生存,不僅到處存在著危險的射線和高能輻射,而且資源極度匱乏。以太陽系和比鄰星為例,兩者的物質量和距離的對比,基本相當於北京和徐州之間分布的兩枚硬幣,中間幾乎全部是空無一物的真空。在這樣荒涼、冷酷的環境中要想生存下來,不僅需要極高的巡航速度,充沛物資儲備,精確地導航技術,而且需要精密的計算。稍有差池,就有可能有去無回。

其次是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由於星系間的距離太過遙遠,因此在太空中漫遊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充滿激情,而是無休無止漫長又枯燥的黑暗,甚至連一個標定自身存在的參照物都沒有。這對於習慣了腳踏實地,生活在具體世界的人類而言,是一種難以逾越的心理障礙。再加之只能生活在飛船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長期下去很容易讓人的心理產生扭曲。

其實要打一個準確的比方,人類進入太空更像我們的祖先智人在10萬年前走出非洲。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我們的祖先離開自己曾經溫暖的家園,走向完全陌生的世界。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讓自己變更強大,更冷酷,更瘋狂。最終,他們不僅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敵人,而且也戰勝了自己所有的同伴,在敵人和同伴的屍骨上建立了自己的文明。

就像劉慈欣那個近乎直白的暗示,象徵人類原始品質的「青銅時代」號戰勝了象徵科技和文明的「量子」號,在人類又一次進入未知世界的徵程中,古老的故事在人類身上又一次重複。只是在現實世界,人類在未來又如何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呢?

劉慈欣對科幻中有些情節的是粗燥甚至是大而化之的,但對人性洞察及其深刻。只能說偉大的作品對某些情節文字根本不屑一顧。還沒讀過《三體》的朋友,可以嘗試著讀一讀《三體》,也許讀過之後,你對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一說法有不一樣的認識。

相關焦點

  • 《三體》中冷酷又絕望的名句: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其實,讀過《三體》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作者劉慈欣總是喜歡在你稍不留意的時候,在你心頭上狠狠插上致命一刀。他更像是一個思想家,無時不刻思考著終極的問題。在他的筆下,宇宙,存在,生命,死亡,科技,人性,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 三體不是人類的末日,就像蝗蟲從未被我們消滅
    《三體》系列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小說。之一。這部硬科幻系列的小說無疑也是中國科幻圖書界的經典。《三體》系列作者劉慈欣,被喻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人」。如果說讓更多人知道劉慈欣,應該是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這部大火的電影正是根據劉慈欣的短篇《流浪地球》改編。《三體》的影視化雖然也早就開始籌備,但因其內容格局的龐大,所描繪的一些場景想像力龐大,從而很難真正的在熒幕上呈現出來。
  • 劉慈欣《三體》:脫離道德的羈絆,新人往往會戰勝舊人,取代舊人
    該系列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星際航行「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 三體:艦上軍官拼死向「藍色空間號」示警: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
    為什麼進入太空中的人,就再也不是人了?在《三體》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面對三體危機時,地球上各國真正考慮的仍然是自己的利益,仍然利用一切機會壯大自己,以求得進一步的霸權。在澳大利亞大移民之時,當各國人民建立了自己的集權政治之後,"國家間的衝突頻繁起來,開始只是為了搶奪食品和水,後來發展到有計劃地爭奪生存空間"。澳大利亞最終能夠維持國際秩序,也並不是因為什麼法律力量,而是靠了強大的武力,"現在除了澳大利亞,各國軍隊甚至連冷兵器也不可能做到人手一把"。黑暗戰役,是小說中展現黑暗森林理論的關鍵情節。
  • 盤點:《三體》的經典語錄!哪些話能引起你的共鳴?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體的經典語錄!在大劉的筆下是怎樣去演繹一個波瀾壯闊的史詩級科幻小說著作!同時又有哪些經典語錄能引起你的共鳴……【毀滅你,與你何幹】當水滴穿過一艘艘戰艦,爆炸與毀滅交織,這便是三體人以最殘忍的方式給予了地球人太空艦隊予毀滅性的打擊,那是太空中的火燒赤壁,太空艦隊就是曹操的鐵鎖連舟。
  • 關於「三體3」的一些淺顯部分概括
    隨後震撼到我的便是後文的雲天明。毫無疑問,雲天明是深深的愛著程心的,當他買下整個星球的時候,當程心對他說出要把他的大腦流放到孤暗冷寂的太空時,此時的雲天明是什麼感想呢?我們無法想像,因為人類是承受不住孤獨的,何況是心愛的人以這種殘酷的方式所給予的。
  • 談談《三體》中的面壁計劃中為什麼羅輯是自己的面壁人?
    《三體》黑暗森林將整部書推向了一個高潮。由於三體發射到地球的兩個智子在鎖死人類基礎物理的同時,也探聽這人類對抗三體的步步計劃,使得人類像三體人養在透明玻璃裡面的蟲子一樣,沒有了秘密。小說中的前三位面壁人每個人都有ETO成員對應的破壁人,特別是比爾.希恩期的面壁人是自己的媳婦,但是三體人並沒有給羅輯安排破壁人,當羅輯在冰水中領悟到黑暗森林法則時,羅輯的破壁人出現了,那就是他自己!
  • 三體星人為什麼算不對飛星?
    「一說萬物:現代物理學百年漫談」第六講:複雜6.2 三體星人為什麼算不對飛星用數學工具描述混沌現象,是從「三體問題」開始的。提到三體問題,你可能會聯想到科幻小說《三體》。什麼是三體問題?有一天,秦始皇看見天上飛過兩顆飛星,這就是三體問題。兩顆恆星和一顆行星,就是三體問題了。你可能問,《三體》小說裡可以飛過三顆飛星。三顆飛星,再加上一顆行星,其實那叫「四體問題」。真正簡單的三體問題其實是兩顆恆星再加一顆行星。
  • 德國數學家證實4維空間存在,劉慈欣猜想: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你有想過,如果人類從三維空間進入到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事嗎?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嗎?早在1950年,來自德國的著名數學家喬治·波恩哈德·黎曼,就曾發表過一篇論文——《論幾何基礎的假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對此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而會變成「神」一般的存在。1、擁有「神」技人類要進入四維空間,首先要適應該環境,要知道多出了一個維度的四維空間和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可是千差萬別的。
  • 三體星人對地球人的行為不是黑暗森林法則
    葉文潔是故意向三體星人求救,而三體星人說不要回復其實是在求饒。三體人的社會類似於沒有蜂王的蜂巢,大家互相幫助並且沒有隱私。這種文明即使科技發達,但是思想是脆弱的。我猜測三體星人的道德體系,是建立在一神教的體系中的。這個物種最早是有蜂王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蜂王消失了。或者全體三體星人都是蜂王進化而來,因此有生育能力,又有信息素,腦電波溝通思想的能力。全民基本沒有隱私。也基本不存在犯罪。葉文潔向宇宙呼喚。本身就是有求救的潛臺詞的。三體星人收到後,第一反映是求饒。因為高等生命,已經開始探索宇宙,是不該有求救含義的信息的。應該生活是和諧美滿的。
  • 劉慈欣透露:德國數學家證實4維空間存在,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劉慈欣透露:德國數學家證實4維空間存在,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如今人們對空間維度越來越感興趣,例如很多人疑問,高級文明是怎麼看待人類的?他們對地球的降維打擊,是不是就和人類踩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在讀完《三體1、2》後,急不可耐的歐巴馬甚至動用白宮的力量向劉慈欣催稿,最終要到了《三體3》的樣本,可謂是「史上最硬核」的催稿。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 三體:解讀分析青銅時代號返航地球的原因
    在太空航行的途中,青銅時代號為了未來的生存考慮,在短短的5分鐘會議中,建立了集權。後來針對資源問題,組織了公投,以94%的高比率,同意襲擊量子號,將其能源和死人裝到了自己的艦隻上。此為黑暗戰役。戰役結束後,青銅時代號便斷開與地球的聯繫。一開始的一年半裡,還能接收到地球向太空溢散的信息。後來突然就再也收不到任何電磁波了。
  • 電影《三體》能否超越《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中的經典?
    《星際穿越》熱映的時候,曾經有媒體採訪到了《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劉慈欣表示《星際穿越》的很多情節他看不懂,為什麼五維空間是那樣的?為什麼人能完整無缺的進入黑洞?為什麼那個星球上時間過得那麼慢?在《星際穿越》中觀眾能看到太多的東西,人類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出現的末世災難,太空的浩瀚、人類對於探索其他星球的渴望、世界上最偉大的親情,每一點都給人很大的觸動,這個本子在科幻作品中也是非常難得了,而提到末世和太空題材,難免有觀眾就想到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
  • 霍金為何警告"別搭理外星文明"?劉慈欣早在《三體》中說明原因
    甚至不要讓人知道地球文明的存在。更不要回答任何可疑的外星訊號。霍金是被認為是21世紀繼愛因斯坦之後,又一偉大的科學巨匠,為什麼他會這麼說呢?而他的依據是:看看地球自己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經歷了什麼,就可以想像外星人會怎麼對待地球人了。關於霍金的想像和警告,我們當然無從辯解,不過有個中國人在10年前就告訴過我們答案,他就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而他的觀點與霍金相一致。
  • 《三體》死神永生:謝謝,喬伊娜。實則是對上帝拋棄後的最終告白
    《三體III:死神永生》:謝謝,喬依娜?《三體III:死神永生》摘選:鮑裡斯·洛文斯基,男,36 歲,中校軍銜,時任「青銅時代」號副艦長……法官:是你率領首批小分隊進入被攻擊的「量子」號嗎?洛文斯基:是的。法官:當時裡面還有活著的人嗎?洛文斯基:沒有。法官:遺體情況怎麼樣?
  • 三體中的經典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個?
    導語:三體中的經典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個?開始之前,先給大家道個歉,昨天發布的說羅輯章北海是變態的事情,實在有些對不住,不小心說了點實話,很抱歉。在那個情景之中,唯有變態才能拯救人類。在《三體》中,你最喜歡的經典名言有哪些?【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當然,最先出場的肯定是汪三水和史法克,在逸鴿子這裡,他兩就是主角。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上)
    [2]汪淼為代表的科學家儘管在《三體I》中與本文明的人民大眾和文化傳統達成合解,然而在智子封鎖地球基礎科學的前提下,他的科學能力極限依然是納米材料「飛刃」。儘管在第一部中地球三體叛軍與人類政府的對決中大放異彩,然而「飛刃」為代表的科技水平顯然完全無法正真正對抗三體文明。因此,全面對抗三體的時代需要和呼喚有能力遏制三體科技能力的真正的「精英」。
  •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細品《三體》裡的大低谷時期
    讀過《三體》的人們,很多人都憎惡程心。認為她的慈悲與偽善禍害了整個人類。但要注意到一點,那就是將程心推上「執劍人」這個位置上的,是當時的民意,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程心作執劍人。書中有一段寫道,人們見到程心。
  • 《三體》中最黑暗武器與最偉大的文明,真正讀懂讓人崩潰到想哭!
    降維打擊支持我的觀點有以下三個理由:首先作為寫書的人,劉慈欣自己的文明遭受的就是降維打擊;其次《三體》中大宇宙(不含微觀宇宙文明)最偉大的文明使用的終極武器也是維度打擊,只是和歌者不同的是,歌者是一級一級的降,而歸零者是直接降到零維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