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三體》:脫離道德的羈絆,新人往往會戰勝舊人,取代舊人

2020-12-06 王老師教育說

2006年,劉慈欣《三體》最初的構想其實很簡單,這個書本來他只打算寫一部的,後來發現故事盛不下,甚至第一部他已經寫過一個結尾,但寫到這發現故事還能寫下去,所以就決定要寫後兩部了。

2008年完成《三體2》,2010年開始創作《三體3:死神永生》,在《三體3:死神永生》創作的過程中,劉慈欣一度因工作原因曾考慮放棄創作《三體3:死神永生》,但最終還是堅持創作完成。

《三體3:死神永生》出版後,該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為「三體三部曲」。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地球往事,《三體》黑暗森林,《三體》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該系列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三體》星際航行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外太空再也不回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這是青銅時代號艦長「尼爾·斯科特」被法庭判處極刑之後,代表全體艦員給予人類的一段警告。在被審判之前,這位卓越的艦長剛剛率領自己的戰艦,在黑暗戰役中不僅襲擊並摧毀了自己的夥伴量子號,還喪心病狂地將自己同袍的屍體儲存起來,以備食用。這是人類道德所不能容忍的,即便是在戰爭時期也是如此。所以斯科特的這段發言,其實並未給他或者他的艦員減小多少罪責。但如果從人類整個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尼爾·斯科特的這番話未必就不是真理。

為什麼生活在文明世界的人到了太空會變得如此的冷酷,在這則經典的警告背後又蘊藏著宇宙哪些驚心動魄的真相?

《三體Ⅱ·黑暗森林》宇宙

《三體》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副作用,就是逼迫任何一個文明加速從自己安全又溫暖的母星,走向漆黑且又充滿危險的宇宙。客觀來說,這種改變其實並不亞於我們的祖先從海洋走向陸地,從溫暖的非洲走向遠方寒冷的世界……是一場真正意義上堪稱進化級別的改變,這是因為:

第一、太空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人類走向太空首先面臨的就是資源困境,太空中不僅到處存在著極度危險的高能輻射,而且資源極度匱乏。有人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以太陽和比鄰星為例,兩者的物質量和空間的對比,大約相當於在北京和徐州之間分布的兩枚硬幣。

在這樣荒蕪的環境中要想絕對生存下來,不僅需要極高的科技含量,充沛的物資保證,還需要嚴格精密的計算,稍有差池就可能有去無回。因此對於人類本身而言,從心理上對這種改變是抗拒的,仍然留戀自己的母星。

第二、人類進入太空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礙。

就像魚兒當初離開大海,需要學會用腳走路一樣,人類進入太空首先要克服自己巨大的心理障礙。因為太空的空曠性,人類在太空中航行跟在地面上行走完全不同,不僅沒有腳踏實地的踏實感。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連一個標定自身存在的參照物都沒有,這會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虛假的不存在感。再加之,只能在飛船一個狹小的空間中活動,極易產生心理變態,這也是黑暗戰役之所以在地球兩端同時爆發的原因所在。

因為太空的空曠性,人類在太空中航行跟在地面上行走完全不同,不僅沒有腳踏實地的踏實感。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連一個標定自身存在的參照物都沒有,這會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虛假的不存在感。

再加之,只能在飛船一個狹小的空間中活動,極易產生心理變態,這也是黑暗戰役之所以在地球兩端同時爆發的原因所在。

《三體Ⅲ·死神永生》宇宙新人

在西方哲學中,人類從誕生之初就具有原罪。而黑暗戰役就是《三體》這場宏偉史詩中人類走向新人的原罪。從這一刻起,舊人變成了新人,變成了太空人,變成了宇宙人。就像我們的祖先當年走出非洲一樣,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他們不得不變的瘋狂、變得冷酷,他們不僅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對手,而且戰勝了自己的同伴、同袍,在他們的犧牲中建立起自己的文明。

或許在舊人看來,新人或許是冷血的和不道德的,甚至稱得上是「非人」。但由於脫離了道德的羈絆,新人往往會戰勝舊人,取代舊人,這就是太陽系人類滅亡,而藍色空間號最終延續人類文明的秘密所在,因為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已是非人。他們具有原罪,但他們仍代表未來!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

或許在舊人看來,新人或許是冷血的和不道德的,甚至稱得上是「非人」。

但由於脫離了道德的羈絆,新人往往會戰勝舊人,取代舊人,這就是太陽系人類滅亡,而藍色空間號最終延續人類文明的秘密所在,因為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已是非人。

如果我們能在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上再先行一步,那麼,中國就是世界最偉大的救星!

愛護環境,就是在愛護國家,就是在為國家貢獻我們自己最堅實、真誠的力量!

我們應讓地球母親看到,人類,是可以自我控制的。我們,絕對會提前避免三體人和其他外星人進攻和危害地球的野心。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我們自己的家園。#三體#

還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的朋友們,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會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思考的震撼。會對你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有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精裝版只要79.9元,一共3本,一套3本還不到一件衣服的錢,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想閱讀的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餐飲設備回收商:既聞「舊人哭」 也見「新人笑」
    連著幾個通宵拆了6家店,發了3車貨  他們的生意折射出疫情後餐飲業的興衰  餐飲設備回收商  既聞「舊人哭」,也見「新人笑」  操作臺上的日本進口廚具,碼得整整齊齊、成摞未開封的單價超過200元的高腳玻璃杯,價值幾十萬元的啤酒精釀設備……幾個小時之後,這些上海餐飲設備回收商劉修虎抖音裡在秀的高端設備
  • 秦嶺一陣巨響震天,我國再次傳出捷報,美國:一代新人換舊人
    我國的秦嶺地區再次傳來了一陣巨響,之後我國也是傳出了捷報,多國在此刻看向了我國,而美國的媒體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發出感慨:一代新人換舊人!
  • 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誰對科學更警惕?
    劉慈欣的《三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誰對科學更警惕?但是偉大的科學家曾經說過,科技是一把雙刃武器,能救贖我們的文明也能毀滅我們的文明,對這個悖論最大的憂慮其實往往還不是科學家,而是那些永遠走在科學前面的科幻小說作家。
  • 信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使我們脫離了罪
    (2)我們舊人與基督聯合同釘十字架,使我們脫離了罪我們查考聖經[羅馬書6章5-7節]翻到一起讀: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再翻到[彼前2章-24節]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
  • 劉慈欣氣憤的事,正在發生:《三體》被外國女編輯刪減1200處
    其他文明會有「道德」觀念嗎?在《三體》三部曲的創作過程中,劉慈欣愛把主角設定成女性,她們善良、有智慧、充滿道德,人類有史以來所有推崇的美德都在她們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然而矛盾也就此產生:宇宙的其他文明會跟你講道德嗎?他們會跟你講善良嗎?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總算啃完了劉慈欣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三體》。 小半條命差點搭上,燒腦費神。像是一場太空激戰殘留下的廢墟和塵埃,腦海一片昏天黑地,地老天荒。木然地回到現實,決定寫一篇,算是一名後進的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但我從《三體》裡能畢業了嗎? 《三體》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視角上展現星際衝突,拷問宇宙法則的巨製,源於人類地球,高於人類地球,如深空一般暗夜無邊,深邃迷離。
  •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你們都看懂了多少?
    劉慈欣,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曾經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隨著他的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成功拍攝上映,成為了中國科幻題材電影的制高點。小說一共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
  • 《三體》中的英雄類型與劉慈欣的絕望寓言
    科幻小說是一個天然造就各種極端情境的文類,但像《三體》這樣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意蘊的作品卻不多。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劉慈欣為什麼在當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 《三體》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有何啟發?
  • 舊人踢館,網紅參賽,主持人來挑戰
    參賽者梁德忠。讓很多網民頗為意外的是新一季的官方照片中竟然出現《全民造星》的熟悉面孔!在這一季《全民造星II》裡,既有舊人再次挑戰,又有網絡紅人參賽,還有電視主持人以及很有顏值的「校草」來參戰,估計會非常的有看頭!
  • 劉慈欣的《三體》:給你一個毀滅地球的機會,你會如何做?
    劉慈欣,作為科幻迷的我們總是親切地稱他為「大劉」,2019年可謂是「大劉」最火的一年,他的小說《流浪的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都被搬上了熒幕,並獲得了不錯的票房,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科幻界的「大牛」。作為小鎮青年的劉慈欣,在創作小說的時候是山西娘子關電廠的計算機工程師,上演了屌絲逆襲的神話,使他的成功更具傳奇色彩。
  • 劉慈欣《三體》系列,1、2、3部讀後感
    劉慈欣的語言絕對是具有嚴肅作家古典語言的美,簡潔、生動、哲理、精確又富有寓意。我發現理科好的人說話特別有邏輯,他的文章沒有一句囉嗦的。可以和世界上的大作家相媲美。一位作家無論寫什麼,終歸還是回到人、人類。人的一切思想、道德、愛情、生活、生命、語言、心情等。再奇幻再天馬行空再不著邊際,那只是表象或幻象。
  • 深度|《三體》:從生命到宇宙,文明的延續能捨棄「道德」嗎?
    儘管這個道德爭議存在了許多年,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以更「上帝」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但劉慈欣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深。他用一本《三體》告訴我們:當道德與人類甚至太陽系存亡關乎在一起的時候,是「道德主義」正確?還是「功利主義」正確?
  • 劉慈欣《三體》:原稿的開頭比現在看到的更震撼,也更殘酷
    《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面世已有十年之久,在這十年裡中國文學發生了不少事情,在網絡小說和自媒體寫作造成的混亂局面之下,劉慈欣帶著他的三部曲猶如一道照進黑暗森林中的光芒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十年過去了,《三體》帶給我的震驚絲毫沒有減退,身邊也越來越多的朋友變成了《三體》的讀者。
  • 外星文明不一定有道德觀念,人類卻發射定位光碟,劉慈欣:太危險
    取自劉慈欣的作品《三體2》中的一個段落,在這裡劉慈欣提出了大名鼎鼎的「黑森林」理論,徹底顛覆了世人的宇宙觀。劉慈欣認為每一個文明都在盡力的隱藏自己,不能輕易的被其他的文明發現,尤其是比自身要強大的文明。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劉慈欣能拿多少錢?難怪不想拍《三體》
    但是對比45億票房的成績,無論是哪一種分成方式,劉慈欣分到的錢都少得可憐。對此很多網友都吐槽:45億票房才分給作者這麼點錢,難怪他不想拍《三體》電影。其實和流浪地球相比《三體》才是劉慈欣的巔峰之作,2019年「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
  •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左派大劉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無論是《流浪地球》還是《三體》等等,大致都能看出,劉慈欣本人對民主,對基層人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小編在這裡絕對不上綱上線,咱們就事論事的討論討論,在《三體》中,除去科幻的元素,還蘊含了大劉的哪些「心聲」。
  • 告別舊人舊事,十月開啟新方向
    逆行5個月之久的冥王星順行,很多人的生活會進入新階段,告別一些舊人舊事,對於摩羯白羊天秤巨蟹是一波強有力的回血針。尤其感情上處於調整變動期的人可以沉下心來去思考未來方向。下半月本年底第三次水逆開始,本次水逆的主場天蠍座也代表金融,投資,暗財等領域。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本文圖均為 北京頭條客戶端 圖 2月18日,卡梅隆來到北京與劉慈欣對談時,又表示他期待中國可以把《三體》拍成電影。他還笑言,如果小說《三體》在美國銷售得好,要感謝他,因為他沒少為大家安利這部作品。說起來,《三體》的話題還是由劉慈欣引出的,他給卡梅隆介紹,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都獲得巨大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由此他問卡梅隆:「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的回答就是「拍《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