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艦上軍官拼死向「藍色空間號」示警: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

2020-12-05 旺旺電影解說

為什麼進入太空中的人,就再也不是人了?

在《三體》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面對三體危機時,地球上各國真正考慮的仍然是自己的利益,仍然利用一切機會壯大自己,以求得進一步的霸權。在澳大利亞大移民之時,當各國人民建立了自己的集權政治之後,"國家間的衝突頻繁起來,開始只是為了搶奪食品和水,後來發展到有計劃地爭奪生存空間"。澳大利亞最終能夠維持國際秩序,也並不是因為什麼法律力量,而是靠了強大的武力,"現在除了澳大利亞,各國軍隊甚至連冷兵器也不可能做到人手一把"。

黑暗戰役,是小說中展現黑暗森林理論的關鍵情節。末日之戰後,人類僅有的七艘太空戰艦沿著兩個方向飛離太陽系。"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企業"號、"深空"號、"終極規律"號組成了星艦地球,而且召開了公民大會。但尚未確立其政府形態,五艘戰艦之間就因為爭奪資源而爆發了戰爭。"我們這五艘飛船與任何世界都沒有聯繫,我們周圍除了太空深淵什麼都沒有了。"

這種處境使人們的精神狀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將變成非人"。面對不可知的漫長航行,艦上的燃料和配件都有限,只夠一艘戰艦的使用,因而就必須消滅其他的戰艦,搶奪他們的資源。

大家都知道,這想法太邪惡了,"我們變成魔鬼了"。雖然感覺自己很邪惡,但無法終止這樣想下去,因為無法確定別人是否有同樣邪惡的想法。

"這是一個無限的猜疑鏈:他們不知道我們是怎樣想他們怎樣想我們怎樣想他們怎樣想我們怎樣……""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這是太空為星艦地球設定的生存死局,一堵不可逾越的牆,在它面前,交流沒有任何意義。"許多人精神崩潰,"終極規律"號艦長自殺。黑暗戰役終於爆發,"藍色空間"號最終消滅了另外四艘戰艦,收集了他們的聚變燃料和各種部件,成為星艦地球的全部。

而在太陽系的另一側,"青銅時代"號以同樣的方式消滅了"量子"號。黑暗戰役全景展示了黑暗森林的可怕。雖然太空深淵這個處境使它們與地球上國與國的衝突有所不同,但這與標準意義上的宇宙黑暗打擊還是不一樣,因為五艘戰艦畢竟不是互不知情的宇宙文明,而是共同來自地球,不僅有著相同的技術水平和精神狀態,而且還曾經相互協商,共同建立星艦地球。按照星艦地球剛剛成立時的構想,這似乎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應該有統一的政府和憲法。但五艘戰艦畢竟是分開的,是五個獨立的集體,為各自的生存負責,這個共同體對它們並無有效的約束力,它們之間更像國與國的關係,黑暗戰役展示了國際法的無力。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地球社會對黑暗戰役的態度。與三體世界建立黑暗森林威懾後,太陽系發出電波信息,引誘"青銅時代"號和"藍色空間"號返航。當"青銅時代"號回到太陽系後,上面的所有人員都被解除了武裝,遭到逮捕和審判,大部分因犯反人類罪和謀殺罪而被判刑。艦上軍官史耐德卻借著回艦交接的機會,拼死向"藍色空間"號發出警示:"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

讀到這裡,可能不少讀者會為"青銅時代"號鳴不平,但若深入思考,法庭對"青銅時代"號的審判是完全正當的。從地球文明的角度看,既然"青銅時代"號同意返航,他們就仍然是地球社會的成員,就必須遵守地球上的法律,既然殺害了無辜的人,那就需要接受法律的處罰。

法律沒有理由認為他們進入了黑暗森林中的自然狀態,也不認為他們構成了一個單獨的國家,而是把艦上的每個人仍然當作公民來看待,他們都是犯了殺人罪的人類。如果法律赦免了他們,法律就形同虛設。這就是為什麼,書中一再強調,太空中的他們已經脫離了地球人類,因為只有脫離了地球,他們才不再受地上法律的約束,才是黑暗森林中的一個行為主體。

在接受審判時,史耐德、洛文斯基和斯科特,雖然一再強調當時情勢的不得已,卻也承認,太空已經使他們變成了非人。斯科特艦長的最後陳述頗能說明問題: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外太空再也不回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這段不長的話裡包含了相當複雜的情感:既有面對法律的無奈和不甘,也有對太空生活的不堪回首,卻也隱隱透露著一種雖然受到法律的判決,但畢竟回到家成為有法可依的文明人的釋懷。他們不再把地球當作家,就會陷入無邊的黑暗森林;要重返地球家園,就要接受法律的約束。

讀過《三體》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作者劉慈欣總是喜歡在你稍不留意的時候,在你心頭上狠狠插上致命一刀。他更像是一個思想家,無時不刻思考著終極的問題。在他的筆下,宇宙,存在,生命,死亡,科技,人性,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正是因此,《三體》才能一次次激起人們心底的共鳴,並不斷地為其中震撼人心的句子心潮澎湃。

說《三體》厲害,就厲害在它可不是什麼愛國情懷所導致的,而是切切實實的普適性現象。正如雷軍所說:" 《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本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

《三體》從戰略的高度演繹了未來宇宙文明的生存法則,但同樣適用於如今的人類社會,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質。因此,人們說《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原作者劉慈欣更是被很多人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在這裡,我想給那些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推薦下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看一看,這書看後感覺眼界都開闊了很多,而且對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啟迪。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三體:解讀分析青銅時代號返航地球的原因
    地球文明即將被三體世界佔領,人類一片哀傷和絕望,對於這兩部分漂流在浩瀚宇宙中的人類薪火之船傾注了最後的希望。然而,在羅輯建立黑暗森林威懾後,地球和三體達成短暫的和平,人類從徹底的墮落中又拾起了道德。在智子的幫助下,將爆發黑暗戰役後存活的兩艘星艦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召還回地球。
  • 盤點:《三體》的經典語錄!哪些話能引起你的共鳴?
    作為科幻小說裡程碑式的《三體系列》,相信許多小夥伴和小編一樣都是一個三體迷!至此科技迅速發展……文明的燦爛與否並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寧可獲得短暫的燦爛文明,而不願苟且偷生。【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生命警告在三體人學會人類如何偽裝自己,不暴露情緒之後
  • 《三體》死神永生:謝謝,喬伊娜。實則是對上帝拋棄後的最終告白
    《三體III:死神永生》:謝謝,喬依娜?《三體III:死神永生》摘選:鮑裡斯·洛文斯基,男,36 歲,中校軍銜,時任「青銅時代」號副艦長……法官:是你率領首批小分隊進入被攻擊的「量子」號嗎?洛文斯基:是的。法官:當時裡面還有活著的人嗎?洛文斯基:沒有。法官:遺體情況怎麼樣?
  • 三體編年史——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危機紀元205年 章北海操作「自然選擇」號流亡,艦隊派出艦隻追擊危機紀元205年 三體艦隊探測器「水滴」抵達太陽系,丁儀一行前往考察時身死,人類太空艦隊各艦被水滴逐一撞毀,僅有「量子」號與「青銅年代」號逃脫,史稱末曰之戰;後「青銅年代」號進犯「量子」號以求生計,史稱漆黑戰爭危機紀元
  • 三體-褚巖:恕我直言,沒有我,人類文明將在聖母程心的手上終結
    果然,在此一刻,藍色空間號的褚巖立即主動向上申請,追擊自然選擇號。事實上,褚巖並不是打算真的追回章北海,而是要追隨章北海逃亡。沒多久,人類的太空艦隊在水滴襲擊下,全軍覆沒。讓人不得不讚嘆褚巖的先見之明。
  • 《三體》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過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部作品的背景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天文學家葉文潔在期間歷經磨難,被帶到「紅岸工程」後,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了地球的第一聲「啼哭」,在探尋宇宙文明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三體文明」也同時接受到了地球發來的信號,葉文潔向三體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的改變了人類的命運。那麼,三體中有哪些句子和細節令人細思極恐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不要回復!不要回復!不要回復!盤點《三體》那些冷酷絕望的名句
    不要回復!不要回復!不要回復!盤點《三體》那些冷酷絕望的名句提起劉慈欣,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以下是《三體》一書中出現的最震撼人心的句子,相信其中必有一句曾讓你心潮澎湃,震撼不已。★不要回復!不要回復!不要回復!★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主不在乎!★不要返航,這裡不是家。
  • 再讀《三體3:死神永生》
    時間上,有幾個重點時間段有四個紀元,它們分別是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廣播紀元和掩體紀元。一開始就是我們的主角雲天明和程心的出場,他們可是死神永生這部的核心人物。從開始到結尾,聖母程心就是最重要的人物,直到太陽系和三體星系都毀滅都依然存在,可見她的生命力不是一般的強。
  • 《三體》當中,相比程心,我更討厭哪些巨嬰般的新世紀人類!
    看《三體》,比起威懾不了三體文明,連自殺都做不到的程心,我更討厭哪新世紀人類。在《三體》當中,主要有兩類人,冬眠甦醒的公元人和出生在大低估之後的新世紀人類。我想我是地地道道的公元人,從時間軸來看,我們都是公元人。
  • 《三體》:太陽系毀滅,恆星級戰艦能否承載文明的延續?
    雖然從書中描述來看,這艘不以打仗為目的設計的戰艦,雖然除了引力波發射再沒有更多的先進技術,但是推進能力並不亞於「藍色空間號」,所以可以憑藉燃料優勢,花半個世紀追上「藍色空間號」。而在這半個世紀的追蹤過程中,艦上人員大多在冬眠,書中有對艦上生態維持系統的描寫,這裡就不細說了。總之一句話,恆星際戰艦可以不配備武器,但是生命和生態維持的裝置是必備的。
  • 《三體》系列:地球往事編年表
    2001 三體將1號、2號智子向太陽系發射。2002 雲天明與程心進入大學。2003 三體中斷與太陽系的所有電磁信號通訊。2004 葉文潔退休。宏原子被丁儀發現。三體第一艦隊被迫轉向,威懾紀元到來。威懾紀元(2214年為威懾紀元元年)2214 羅輯將「搖籃」系統上交聯合國與星艦國際,18小時後又交還羅輯。2215 「青銅時代」號與「藍色空間」號收到返航指令。
  • 關於「三體3」的一些淺顯部分概括
    近幾日又重新讀了一遍三體3,上一次讀到這本三體還是我高三同學在門口小攤上五塊錢買的盜版貨,在這裡跟劉慈欣先生說一聲對不起。當時看的時候也僅僅是快餐式閱讀,只是感嘆於作者所描繪出的恢弘的宇宙森林,並沒有多少的對於其內涵的感觸。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2月15日,他被任命為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在5月24日在丹麥海峽海戰中,霍蘭德海軍中將誤將德國的領艦歐根親王號誤判為俾斯麥號,他下令瞄準德國領艦。然而利奇很快就發現這個錯誤,他下令讓威爾斯親王號瞄準德國尾艦。
  •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
    地球防衛組織中國區作戰中心通過「古箏計劃」,一定程度上挫敗了拯救派和降臨派擾亂人類科學界和其他領域思想的圖謀,獲悉處於困境之中的三體人為了得到一個能夠穩定生存的世界決定入侵地球。在運用超技術,一顆未展開的原子,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龐大的三體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威脅悄然來臨,整個地球陷入了對迷茫未來的反思。
  • 《三體》中的這些太空星艦,你都了解它們名字的寓意嗎
    這其中顯露星艦名字的主要有八艘,分別是: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企業號、深空號、終極規律號、量子號、青銅時代號和萬有引力號。八艘戰艦中真正有故事、有寓意的只有五艘,除了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終極規律號、青銅時代號和萬有引力號之外,其他三艘完全是炮灰。那麼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五艘有故事、有寓意的恆星級戰艦。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美軍還總結到,一般而言這種單機特攻在撞上艦隊之前就會被水面的防空火力網所擊落。即便是撞上爆炸了,除了可能對艦隊航母有一定威脅外,實際造成的損傷非常小,這是針對大型艦艇而言的。美軍特別指出,如果你是在驅逐艦上服役,那麼你還是祈禱上帝不要讓特攻機撞上你的艦吧,或者如果是出現成群結隊的特攻機,那麼還是祈禱吧。
  • 三體中的經典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個?
    在《三體》中,你最喜歡的經典名言有哪些?【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當然,最先出場的肯定是汪三水和史法克,在逸鴿子這裡,他兩就是主角。這句話是汪淼對史強說的,在幽靈倒計時和宇宙閃爍之後,我們的三水同志在精神上處於一種崩潰狀態,面對前來安慰的史強,對於他那種超然的態度,汪淼說出了這句看似經典的經典;而後就有了法克同志另一句經典:「他娘的,邪乎到家必有鬼。」
  • 在劉慈欣的《三體》中,毀滅太陽系的那塊二向箔,不是歌者扔的!
    前幾天寫的一篇文,給大家講述了《三體》中一個很多人都沒意識到的腦洞——物體遭遇二向箔打擊後不僅僅是變成一副平面畫,最終為淪為暗物質。在這篇文章的底部,一位讀者評論說,摧毀太陽系的二向箔並不是歌者發射的。有趣!非常有趣!我趕緊翻閱了《三體》原作,仔細查了相關碎片,發現確實如此,摧毀太陽系的不是歌者。
  • 《三體》中最帥的叔:章北海,你為什麼被寫「死」了呢?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可以讀完之後再看本期書評)章北海和未來史學派章北海最後一次出現在《三體》當中,是在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企業號、深空號和終極規律號相互之間進行黑暗森林打擊的情節。章北海所在的自然選擇號,遭受到了終極規律號的打擊,全艦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