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周圍的人,你們知道劉媛媛嗎?
大家都說,知道啊,就是那個寒門逆襲考上北大,然後參加選秀節目,一夜爆紅的女生呀。
還有人用羨慕的口氣說,她呀,人生像開了掛一樣,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劉媛媛從來沒想到會有人羨慕她,畢竟一直以來只有她羨慕別人的份兒。
出生在農村,家境不富裕,父母沒啥文化,頂上還有2個哥哥。
12歲開始外出求學,每次去學校先騎車到鎮上汽車站,然後坐汽車到市裡,再坐公交車到學校。
14歲考上當地不錯的中學,終於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了,卻發現自己的成績在這裡根本不起眼,丟到人海裡沒有一丁點兒動靜。
17歲高考,多年寒窗苦讀,一心想考北大,結果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她整個人陷入灰暗當中。
你看,她的經歷一點都不新奇,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甚至我們當中的一些人比她擁有更多的資源。
那為什麼最後是她實現了華麗轉身,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她成功的秘訣又是什麼?
帶著疑問,我們採訪了劉媛媛,聊聊走花路之前她走過的水路、泥路和土路。
找到你的「人生靶心」
劉媛媛是個有目標的人。
聊天中,她說她家樓下開了一個射箭俱樂部,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新手都是盲射,拉開了弓就要把箭射出去。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那個射箭的新手,把人生過成了一種盲射狀態,隨大流地信奉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
究其根本我們從來沒有找到自己的「靶心」,只好把別人的靶心拿過來用。
並不是說這樣的人生不好,起碼不會出錯,這也意味著不會出彩。
劉媛媛不一樣,她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靶心。
她信奉的是: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有資格活成你想要的樣子。害怕不成功而不敢做任何嘗試,你連失敗都不配擁有。
高考過後,劉媛媛去了對外經貿,身邊的人都覺得可以了,畢業之後能做個白領,不用再回村裡,已經是掙脫了命運。
但劉媛媛很喪氣,她的夢想是北大啊,是未名湖畔,是燕園,錯一步都不行,她決定反擊,跨專業考北大的研究生。
北大那是多少人心目中的聖地,這本身就很難,加上跨專業,難度翻了好幾番。
一方面是條件有限,一方面是為了激勵自己,決定考研後她在北大東南門租了個破房子備考。
租住的地方環境特別差,冬天冷,睡覺前把鞋放到暖氣上烤,醒來一摸還是涼的;夏天熱,悶得她渾身起蕁麻疹。
但艱苦的環境時刻提醒她:劉媛媛,你已經沒有退路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數百天後,劉媛媛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襲。
為什麼要找到自己的靶心?
因為只有心中熱愛,才有堅持走下去的勇氣,才有碰了南牆也不回頭的孤勇。
問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如果不是,為什麼不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一遭,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敢試,世界就敢回答
劉媛媛,是個冒險家。
跟她聊得多了,你會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個女生,她就不怕失敗嗎?
無論畢業之後辭職考北大,還是去參加《超級演說家》,甚至是現在創業當CEO,每一次轉折,每一次選擇,看起來都是超出她能力之外的事情。
難道她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就沒想過這件事要是成不了怎麼辦?如何收場?會不會很難堪?
採訪時,問到這個問題,她說:
我在選一個目標的時候很謹慎,我在做策略和途徑的時候會主動地去思考,我在做執行的時候會調整自己的執行狀態。
經過了這樣審慎的思考之後再去努力的人,就會有一種心態,按照我這樣的方法我會得到我剛剛講的。
要麼就成功了,我又擁有了一個成功經驗,要麼我就失敗了,我有方法去做調整。
我知道這個方法不行,下一個方法再試,我們永遠都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裡。
其實堅持本身一點都不累,只要你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
參加演講節目之前,劉媛媛沒有一丁點兒演講經驗,甚至還有點社交障礙,容易害羞,參加比賽的時候,還被導師們逐個打擊。
但她不怕,她敢拼,也敢試,不怕丟人,不怕失敗。
為了克服自己的缺點,短時間內獲得豐富演講經驗,劉媛媛就跑到酒吧去做脫口秀。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再來,直到自己能收放自如。
一上臺容易緊張,上臺前就對著鏡子一遍一遍地大聲,嘗試、失敗、調整、再嘗試……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很少有人為夢想付出行動,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只是心中那個怯懦的自己。
不要怕,去大膽試錯,錯了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有敢試的勇氣。
劉媛媛的親身經歷證明:
試了,你才有機會成功。
做個強硬的女人,有何不可
劉媛媛是個強硬的人。
世人常言,女人是水做的,應該像水一樣至柔至剛,這大抵也是身為女人最好的生存之道。
劉媛媛顯然不符合這樣標準,她是強硬的。
上舞臺演講,導師說,你不適合做演講,她大聲吼道:我會讓你後悔的;
自媒體下面有人留言,你這個人怎麼長得這麼醜,她渾然不在意,目標不在這裡,就不必過多逗留;
創業後公司要搬家,她捨不得花錢,就自己組裝桌椅,用手一顆一顆地擰螺絲釘。
面對生活的刁難,她選擇不逃避,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
剛考完研那會兒,是劉媛媛最窮的時候,父母很粗心,覺得她已經不需要生活費了,就沒有給她打錢。
糟糕的是,她還沒有工作,每天的錢都要精打細算地花,有時候餓了就躺在家裡喝水。
也不能出去找工作,因為沒有路費,只能在電腦上狂投簡歷。
她說:
我給我自己的定義就是我這個人是挺強硬的,強硬的意思是說不是跟別人強硬。
我在生活當中不是一個態度強硬的人或者是強勢的人,而是我對待生活很強硬,就是我很少用躲避的心態去對待生活當中的每一個問題,不管是愛情的、友情的、事業的。
躲避可能是大多數人常見的狀態,比如說我是一個內向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我不會往我身上卡一個標籤,媛媛你是一個內向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所以你就有理由說我可以不出去社交。
我會跟我自己講說你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對待生活當中所有的事情都拿這樣的態度,所以這是我定義的強硬,就是永不逃避,能做到這一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勇士。
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傷春悲秋,有的是像一個戰士一樣,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人生是一張有高有低的折線圖
劉媛媛是個通透的人。
有個小朋友曾經問劉媛媛,姐姐我上次考的年級第一,但這次我只考了年級第十一。
也有人問過劉媛媛同樣的問題,媛媛,為什麼你在演說家之後就再沒有一個另外的人生高峰了?
劉媛媛也想問,為什麼你認為人生應該是第1、第1、第1,應該是第100,第50,第30,第20,然後一直第1。
這樣的想法是很可笑的,也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我們變得焦慮、浮躁。
「你要很客觀的認識到你的人生的狀態是波動的,你做一件事情肯定是有低谷期的,想清楚這一點,你就會好受很多。」
就像她的新書《精準努力》中寫的那樣:
喬丹曾有超過9000次投籃不中,輸了將近300場比賽,還有過26次錯失了絕殺的機會。
當你投籃不中的時候,你要想這是9000次當中的一次就可以了。
不是說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獲得了演講節目的冠軍,接下來就要成為最好的企業家。
關於這一點,劉媛媛看得很清,所以才走得那麼義無反顧。
未來的她,或許依舊大放光彩,或許被人海淹沒,但永遠值得期待。
她會用她的的決心、勇氣、強硬、通透,撐起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