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認真去過,每一分鐘都認真去活。
要知道,你所不珍惜的當下,可能是很多人難以觸及的奢望。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
01
疫情期間,網絡上蹦出了很多個新名詞,「這屆高三」就是其中一個。
網友將其釋義為:
「將在2020年6月畢業的這屆高三生,他們大多數在非典期間出生,馬上要高考了,又遇到了新型肺炎,還不能復讀,目前在家聽著網課發困,很慘的一代人。」
其實慘的不是「這屆高三」,而是「這屆孩子」。
原本在10天以前,全國各地的學生都該返校上課,結果因為疫情,原本說好的「延期開學」變成了「提前雲開學」。
「停課不停學」變成了「放假也要不停學」。
剛覺得「網課有一點上頭」,結果又得到了「暑假和周末可能要泡湯」的小道消息......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2.76億在校學生,1672.85萬名專任教師。
當3億師生「雲開學」,這個假期裡,真假學霸,立判高下。
02
有一些孩子,開始作妖。
技術低的琢磨出了肉身模擬網絡卡頓,對著攝像頭一動不動,結果被老師一眼看穿。
技術高超的開始施展「空城計」,攝像頭前豎起一張照片,有了替身,網課再見。
或者根本起不來床,網課變成夢裡朦朧的囈語。
老師在手機裡頭講得勤勤懇懇,孩子在手機外頭睡得昏昏沉沉。
還有一批小學生不爽被佔用寒假時間上網課,集體出徵app商城,去給辦公軟體「一分好評」,企圖讓其因為評分過低被迫下架。
更有膽大的,冒充學校的副校長,讓新來的物理老師解散學校的網課群,同時還非常老道地囑咐這位老師,注意安撫家長和學生的情緒。
結果這物理老師,真的著了熊孩子的道,把網課群解散了。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句話,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放在如今,也可以理解成:能控制假期的人,才能控制人生。
雲開學、直播上課,考驗的就是孩子的自制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這種沒人看管、監督的假期環境中產生的。
從一個孩子應對假期的狀態,就可以看出未來他的模樣。
03
清華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主題圍繞著:放假回來,你的狀態怎麼樣?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那麼,每一次的假期,你是怎麼度過的?排名前幾名的答案,是這樣的:
補覺;急行軍式旅行;刷電影刷電視劇;宅家裡玩遊戲;胡吃海喝;......
掏空身體去放縱,最後總是適得其反,生活依舊毫無意義。
時間是所有人最平等的財富,你欺騙時間,時間也會反過來糊弄你。
真正厲害的那群孩子,是如何度過假期的?
有人,始終按部就班地學習。2月24號,衡水中學舉行了雲開學升旗儀式,校長對著空曠的操場,對著在家通過直播參加這場儀式的全體師生,說了這麼一句話:
「溫暖的春天必將到來,你們將會回到這個曾經想離開,現在卻一直想回來的地方。」
而衡水一中的同學說:真的很想開學,希望考試不延期。
他們作息跟學校一樣,每天5點40分就起床早讀,上自習課。
每天早上,老師發起釘釘會議,全部學生主動打開攝像頭,實時互動,營造在校上課的狀態。
一天4、5個小時的時間,上6節網課。作業自己在家列印,正常考試,父母監督,釘釘直播。
除此之外,每天還能夠練到每科兩套題,一天就是8套。
「因為別人也在做,不做肯定就會被落下了。」
一刻的鬆懈,一輩子的差距。
有人,選擇用讀書代替旅行。因為疫情而不能外出,「宅」成了孩子們的常態。
身邊的一位媽媽,原本帶孩子外出旅行的計劃泡湯,宅家數日後,開始藉助書本,帶孩子來了一場成本最低的旅行。
冠狀病毒肆虐,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她帶女兒讀《微生物:看不見的魔術師》,告訴她只要寥寥幾個不對勁的微生物,進入到你的身體裡,就會讓你生病。
所以我們現在呆在家裡,就是不讓它們有機可乘。
孩子有一定了解後,又帶著她讀《噼裡啪啦細菌來了》,從細菌的傳播形式,延展到冠狀病毒的感染方式,幫助女兒建立好的生活習慣,主動建立防禦塔。
這個超長待機的假期裡,一些孩子偷懶、荒廢學業,然而這位媽媽的女兒卻始終自律在線,不僅超額完成了課外作業,還養成了靜心讀書、寫毛筆字的習慣。
光是憑這一點,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04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北大才女劉媛媛,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
她說自己讀高中時是文科生,因此很早就放棄了物理和化學,會考前最後一次摸底考試,化學只有30多分。
老師很發愁,對劉媛媛說:「如果你能過,我把你當傳奇,跟以後的每一屆學生說。」
劉媛媛沒說話,而是在接下來的五一假期,拿著自己30分的考卷,躲進了圖書館,三天時間把歷年會考的卷子做了個透。
五一回來參加會考,結果出來分數都是雙A。
後來在《我是演說家》的現場,劉媛媛提起這件事,說了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
她說:「每次放假我都特別高興,不是因為可以輕鬆玩耍了,而是,終於可以擁有一大段偷偷努力的時間了。」
人的一生只有兩萬多天,嘗試把渾渾噩噩的假期重新蓄能,每一天都用心,每一分鐘都認真對待,時間會回你以滿意的答案。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嘗試去幫孩子找回節奏。
全家共同制定時間表,互相監督明確起床、睡眠、三餐的時間,父母作出表率,幫助孩子還原疫情以前的生活規律,逐步形成習慣。
讓孩子在家裡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隔離娛樂設施,專門開闢出學習場地,營造出學習氛圍。
定時復盤,查缺補漏假期是新知識的「預習期」,也是舊知識的「鞏固期」。設定復盤的時間的和頻率,結合孩子的學習能力,補充完善執行計劃。
作家桐華說,孩子生命中每一個虛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度假,同樣是在度人生。
當你把握住了每一分「偷來的」現在,就必定不會錯過陽光明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