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魯豫曾這樣評價她:「媛媛,你是當年的我,但你要比當年的我好太多了。」
陳建斌說:「劉媛媛不得冠軍天理難容!」
連一貫犀利冷靜的樂嘉也被她的演講觸動:「不管今天的結果,你成功做到了讓很多人後悔。在你的身上有無限的潛能。
劉媛媛,《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北京媛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
從寒門女孩一路叩響北大之門,逆襲成為《超級演說家》總冠軍,最終創立自己的傳媒公司。去年,她登上「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媒體類)」。每當有人問她,如何走向成功?她定會簡單地回答:「沒什麼特別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這或許就像她的新書《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中寫的那樣:喬丹曾有超過9000次投籃不中,輸了將近300場比賽,還有過26次錯失了絕殺的機會。當你投籃不中的時候,你要想這是9000次當中的一次就可以了。不是說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獲得了演講節目的冠軍,接下來就要成為最好的企業家。
有的人出身寒門,而劉媛媛卻調侃自己「出生於連門都沒有的貧苦家庭」;有的人高考奪魁、一舉摘冠,而她卻在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考中發揮失常,與北大擦肩而過,時隔4年才圓夢;有的人手握廣闊的人脈資源、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在人際工作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而她除了自己,一無所依……那些人生的階段,似乎和「人生開掛」毫無關係。
夢想,一直在追
11、12歲時,劉媛媛就離開家到外地求學,每次離開家都要從家裡騎車到鎮上的車站,坐兩個小時的車晃晃悠悠到市裡,然後背著行囊轉乘公交車到學校。14歲,她勉強考上了當地不錯的高中,結果進班就成績墊底,她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這裡的人都太厲害了,到底怎麼樣才能脫穎而出,考上北大?」
面對學霸碾壓,老師不重視,自己成績又倒數的現狀,當時不認命的劉媛媛堅定的說:「我要考北大。」17歲那年,她考上了大學,但不是夢想的北大。
22歲那年,大學畢業找到工作的她,毅然決然辭職考研。在北大東南門租了個破房子備考。冬天的晚上,睡覺前把鞋放到暖氣片上烤,醒來後一摸還是涼的,夏天則悶得渾身起蕁麻疹,「那時候覺得自己前途灰暗,全靠做夢。」劉媛媛說道。用了6個月的時間複習,她一舉考上北大法律系研究生,走進了夢想中的大門。
從「學渣」到「學霸」,看似一字之差,卻大相逕庭。「在逆襲的過程中除了方法和經驗之外,最重要的是『積極競爭力』,積極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積極就意味著能夠主動抓住機會,意味著你相信自己有這種可能,只有你相信了,才會有具體行動。」
有一位大學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大學的目的不在於你學會了什麼東西,而在於你有沒有學會怎麼去學習。」對於這個看法,劉媛媛也深以為然,「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再變一下,上大學的目的不在於你學會了什麼東西,而在於你有沒有學會解決問題。」
人生「第二槓桿」
23歲時,2014年,《超級演說家》第二季開播,毫無演講經驗的她報名參加了節目。首次登臺失利,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樂嘉說,「無論如何,都不會選她。「下臺後,她在後臺痛哭,然後又硬著頭皮分析失敗原因,重新制定策略。在那之後,她用3天時間研究數百個演講者的語氣、肢體動作,搜索20多本演講書中最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最終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演講規律,一路殺進決賽摘得冠軍寶座,扭轉頹勢,一舉成名。
提起參加節目的經歷,劉媛媛用「誤打誤撞」來形容,「我沒有參加過演講比賽,也沒有接受過演講培訓,更沒有覺得自己在表達上有什麼過人之處,」她回憶道:「報名這個節目期間,我去查看了這個節目去年的所有演講視頻,同時也看到了冠軍的演講水平,我當時覺得他們的狀態,是可以通過努力去做到的。演講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不只看你的能力,還看你準備之後的狀態,它不是一種抽查考試,是一種準備之後的考試,所以只要你不欠缺勇氣,思路清晰,你就可以做好演講。」
突然,她站在《超級演說家》舞臺上說的那句話在耳邊響起:「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如果沒有《超級演說家》,劉媛媛會有怎樣的職業生涯?「我應該從北大畢業,成為一名律師,那我一定會很有信心成為我所在的這個行業中最厲害的律師之一;如果沒有考上這麼好的學校呢,我就算是去賣房子、賣保險,我也一定能夠成為我所在行業裡厲害的人物之一,」 她調侃道:「我以前總是這麼有信心。」
但後來細想,《超級演說家》對於她而言,是一種人生槓桿的作用,「名校北大無疑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身上的第一重槓桿,它讓我們身上多了一層加持,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多了一些資本,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一次人生的躍遷。《超級演說家》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二重槓桿,北大之上的槓桿,它能讓很多人認識你並且信任你,這是演說家給我帶來的最寶貴的資源。這個對於我後來的創業,非常有幫助,所以作為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在這個社會上打拼,演說家可能就是你最大的背景之一。」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劉媛媛為自己設定過不同的「靶心」。那麼,下一個靶心?「我希望做一個像樣的公司,不一定要五年上市估值百億,但必須是一個可以存活20年的公司,對社會有價值的公司。」劉媛媛說:「我現在做的是一個在線教育的項目,公司叫媛創學堂,我們分享學習方法、知識經驗給大家,希望未來大家提及我的時候,是和我公司名字聯繫在一起。當然,我更希望有一天公司的名字比我的名字,更被人認可和知道。」
新書《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
「我的新書,其實就是分享給曾經的自己,分享千千萬萬個如我一樣的人,那麼普通,但是卻有一個叫做夢想的東西。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運氣,但是其中有一些不變的規律和經驗,是可以遵循的,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別人怎麼做到的,到如今,我也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希望大家讀了我的文字之後產生一種力量,相信還有可能,獲得一些方法,最終活成自己的榜樣。」
關於「努力」這一點,劉媛媛看得很清,所以才走得那麼義無反顧。「人生就這麼一條道,向上或者向下,不管在什麼點上,沒有別的選擇。所以,我的選擇是:向上,向上,向上。」
未來的她,或許依舊大放光彩,或許被人海淹沒,但永遠值得期待。她會用她的決心、勇氣、強硬、通透,撐起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
以下是福布斯中國與劉媛媛的對話。
福布斯中國:如何可以更有效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劉媛媛:首先要辨認一下,什麼是好的習慣?是不是每一個好的習慣,你都需要養成?不要總是盲目的讓自己活成一個板正的、嚴絲合縫的人。壞的習慣,比如睡前看手機,工作時候不專心,想要克服的話,就要找到那個習慣發生的誘因,比如你為什麼睡前一定要玩手機,因為睡前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無聊,這個時候,原因是無聊,結果是玩手機,那能不能用別的結果替代玩手機呢?不妨聽一些不刺激的音頻,可以助你入眠。所以我們並非一定要從睡前玩手機的狀態,改成一個端端正正躺著的狀態。要去分析原因,用新的做法代替舊的做法。推薦大家去看《掌控習慣》、《習慣的力量》這些書,深刻地認識一下自己的壞習慣。
福布斯中國:你是如何挖掘自己身上潛在的「寶藏」?
劉媛媛:我覺得如果自己身上有一點,可以稱之為「寶藏」的話,那就是我常常覺得自己潛力無窮。上大學的時候,經常覺得憤懣,我在自己的QQ上寫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座活火山,隨時可噴發。總是感覺自己有很多力氣,可能做到很多的事情,我的潛力就是我的寶藏。」每次挖掘自己,都會有奇蹟出現,與其關注大面積的不可能,不如去研究那些存在的可能。
福布斯中國:在這本新書《精準努力》中,你覺得哪一部分是自己受益最多的「黃金寶藏」?
劉媛媛:在這本書中我受益最多的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六步循環法,讓我受益匪淺。在高考失敗後,其實也不算失敗,我當時考北大查了十幾分,但仍然可以上名校。自己回顧自己高考的過程,之後發現自己在策略方面有很多的失誤,意識到是策略的問題,慢慢地才總結出做事情要分為這六個步驟的,這六個步驟缺一不可,在哪個步驟出錯,都會離自己的目標遠一點,這個方法我到現在都在堅持使用,只要按照這個步驟,老老實實的去做事情,總是做不差的。
第二個令我受益的部分是:人生錯題本。人生錯題本是我從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堅持,除了在上學的時候總結語數外的錯題之外,還會總結自己在生活當中所做錯的事情,這個錯題本一直等於是不斷地復盤我自己,你會慢慢發現你身上的缺點,都會因為這樣的反思而改變,你會越來越相信自己是一個可塑造的人,這一點會讓人有無窮的信心。
福布斯中國:在職場中,如何讓自己更快速地跨出「舒適圈」,拒做「職場老油條」?
劉媛媛:「舒適圈」是這幾年的流行詞,大家都意識到,想要成長,就不能舒適,舒適的地方都是你的優勢,都是你自己已經會了的東西,所以呆在舒適的地方不可能有成長和進步的。不過,我也不建議年輕人盲目地去跳出「舒適圈」,因為還有另外一句話說得也很有道理,「發揮你的優勢」,在我們這個時代,充分地把優勢發揮出來,你也可以出人頭地。這兩句話結合在一起,才是正確答案。建議大家每次跳出「舒適圈」的時候,首先把自己覺得不舒適的地方,變成舒適的地方再去跳,不要盲目地去換工作,換領域,通過學習,把不舒適的圈子,變得舒適,就能勇敢地跳出去了。
福布斯中國:你曾在書中寫道「所有的生意,都是人的生意,才能賺到錢。」如何提高個人的「職場情商」?
劉媛媛:提高情商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更底層的邏輯,你要意識到人和人之間就是一場交易,不是說你和親人、朋友之間是金錢的交易,未必是物質的東西。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受歡迎?我每次和你說話,你嘴巴會非常甜,會誇我,說話做事都讓我舒服,這就是與你相處,我得到的獎勵,所以我會很喜歡你。如果每次跟你說話,都像受到了懲罰,不被肯定,沒有樂趣,和你合作總是被添麻煩,那我肯定不喜歡你。所以如果想要高情商,就要明白別人需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樣你的存在,對他人就不是懲罰。
當你把這個底層邏輯看清楚之後,那麼再往上就到技術的層面。你要考慮什麼東西是別人需要的,用什麼形式去說話做事,才會被人需要。讚美是好事,但是怎麼樣的讚美是好的讚美?想要高情商,必須思考這些問題。另外,真正的高情商也不是一味地滿足別人。我們要的是既被別人喜歡,也不是一味地給予,失去自我。活成他人的「獎勵」,但是不能活成自己的「懲罰」,這樣的高情商才是我們需要的。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動
涵蓋沙龍、晚宴、論壇、展覽、品鑑會等形式
暢談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趨勢
致力於打造生活愛好者與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
見證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