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生活|在階層固化的今天,「寒門女孩」劉媛媛如何從開掛到逆襲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魯豫曾這樣評價她:「媛媛,你是當年的我,但你要比當年的我好太多了。」

陳建斌說:「劉媛媛不得冠軍天理難容!」

連一貫犀利冷靜的樂嘉也被她的演講觸動:「不管今天的結果,你成功做到了讓很多人後悔。在你的身上有無限的潛能。

劉媛媛,《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北京媛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

從寒門女孩一路叩響北大之門,逆襲成為《超級演說家》總冠軍,最終創立自己的傳媒公司。去年,她登上「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媒體類)」。每當有人問她,如何走向成功?她定會簡單地回答:「沒什麼特別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這或許就像她的新書《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中寫的那樣:喬丹曾有超過9000次投籃不中,輸了將近300場比賽,還有過26次錯失了絕殺的機會。當你投籃不中的時候,你要想這是9000次當中的一次就可以了。不是說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獲得了演講節目的冠軍,接下來就要成為最好的企業家。

有的人出身寒門,而劉媛媛卻調侃自己「出生於連門都沒有的貧苦家庭」;有的人高考奪魁、一舉摘冠,而她卻在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考中發揮失常,與北大擦肩而過,時隔4年才圓夢;有的人手握廣闊的人脈資源、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在人際工作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而她除了自己,一無所依……那些人生的階段,似乎和「人生開掛」毫無關係。

夢想,一直在追

11、12歲時,劉媛媛就離開家到外地求學,每次離開家都要從家裡騎車到鎮上的車站,坐兩個小時的車晃晃悠悠到市裡,然後背著行囊轉乘公交車到學校。14歲,她勉強考上了當地不錯的高中,結果進班就成績墊底,她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這裡的人都太厲害了,到底怎麼樣才能脫穎而出,考上北大?」

面對學霸碾壓,老師不重視,自己成績又倒數的現狀,當時不認命的劉媛媛堅定的說:「我要考北大。」17歲那年,她考上了大學,但不是夢想的北大。

22歲那年,大學畢業找到工作的她,毅然決然辭職考研。在北大東南門租了個破房子備考。冬天的晚上,睡覺前把鞋放到暖氣片上烤,醒來後一摸還是涼的,夏天則悶得渾身起蕁麻疹,「那時候覺得自己前途灰暗,全靠做夢。」劉媛媛說道。用了6個月的時間複習,她一舉考上北大法律系研究生,走進了夢想中的大門。

從「學渣」到「學霸」,看似一字之差,卻大相逕庭。「在逆襲的過程中除了方法和經驗之外,最重要的是『積極競爭力』,積極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積極就意味著能夠主動抓住機會,意味著你相信自己有這種可能,只有你相信了,才會有具體行動。」

有一位大學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大學的目的不在於你學會了什麼東西,而在於你有沒有學會怎麼去學習。」對於這個看法,劉媛媛也深以為然,「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再變一下,上大學的目的不在於你學會了什麼東西,而在於你有沒有學會解決問題。」

人生「第二槓桿」

23歲時,2014年,《超級演說家》第二季開播,毫無演講經驗的她報名參加了節目。首次登臺失利,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樂嘉說,「無論如何,都不會選她。「下臺後,她在後臺痛哭,然後又硬著頭皮分析失敗原因,重新制定策略。在那之後,她用3天時間研究數百個演講者的語氣、肢體動作,搜索20多本演講書中最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最終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演講規律,一路殺進決賽摘得冠軍寶座,扭轉頹勢,一舉成名。

提起參加節目的經歷,劉媛媛用「誤打誤撞」來形容,「我沒有參加過演講比賽,也沒有接受過演講培訓,更沒有覺得自己在表達上有什麼過人之處,」她回憶道:「報名這個節目期間,我去查看了這個節目去年的所有演講視頻,同時也看到了冠軍的演講水平,我當時覺得他們的狀態,是可以通過努力去做到的。演講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不只看你的能力,還看你準備之後的狀態,它不是一種抽查考試,是一種準備之後的考試,所以只要你不欠缺勇氣,思路清晰,你就可以做好演講。」

突然,她站在《超級演說家》舞臺上說的那句話在耳邊響起:「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如果沒有《超級演說家》,劉媛媛會有怎樣的職業生涯?「我應該從北大畢業,成為一名律師,那我一定會很有信心成為我所在的這個行業中最厲害的律師之一;如果沒有考上這麼好的學校呢,我就算是去賣房子、賣保險,我也一定能夠成為我所在行業裡厲害的人物之一,」 她調侃道:「我以前總是這麼有信心。」

但後來細想,《超級演說家》對於她而言,是一種人生槓桿的作用,「名校北大無疑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身上的第一重槓桿,它讓我們身上多了一層加持,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多了一些資本,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一次人生的躍遷。《超級演說家》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二重槓桿,北大之上的槓桿,它能讓很多人認識你並且信任你,這是演說家給我帶來的最寶貴的資源。這個對於我後來的創業,非常有幫助,所以作為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在這個社會上打拼,演說家可能就是你最大的背景之一。」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劉媛媛為自己設定過不同的「靶心」。那麼,下一個靶心?「我希望做一個像樣的公司,不一定要五年上市估值百億,但必須是一個可以存活20年的公司,對社會有價值的公司。」劉媛媛說:「我現在做的是一個在線教育的項目,公司叫媛創學堂,我們分享學習方法、知識經驗給大家,希望未來大家提及我的時候,是和我公司名字聯繫在一起。當然,我更希望有一天公司的名字比我的名字,更被人認可和知道。」

新書《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

「我的新書,其實就是分享給曾經的自己,分享千千萬萬個如我一樣的人,那麼普通,但是卻有一個叫做夢想的東西。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運氣,但是其中有一些不變的規律和經驗,是可以遵循的,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別人怎麼做到的,到如今,我也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希望大家讀了我的文字之後產生一種力量,相信還有可能,獲得一些方法,最終活成自己的榜樣。」

關於「努力」這一點,劉媛媛看得很清,所以才走得那麼義無反顧。「人生就這麼一條道,向上或者向下,不管在什麼點上,沒有別的選擇。所以,我的選擇是:向上,向上,向上。」

未來的她,或許依舊大放光彩,或許被人海淹沒,但永遠值得期待。她會用她的決心、勇氣、強硬、通透,撐起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

以下是福布斯中國與劉媛媛的對話。

福布斯中國:如何可以更有效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劉媛媛:首先要辨認一下,什麼是好的習慣?是不是每一個好的習慣,你都需要養成?不要總是盲目的讓自己活成一個板正的、嚴絲合縫的人。壞的習慣,比如睡前看手機,工作時候不專心,想要克服的話,就要找到那個習慣發生的誘因,比如你為什麼睡前一定要玩手機,因為睡前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無聊,這個時候,原因是無聊,結果是玩手機,那能不能用別的結果替代玩手機呢?不妨聽一些不刺激的音頻,可以助你入眠。所以我們並非一定要從睡前玩手機的狀態,改成一個端端正正躺著的狀態。要去分析原因,用新的做法代替舊的做法。推薦大家去看《掌控習慣》、《習慣的力量》這些書,深刻地認識一下自己的壞習慣。

福布斯中國:你是如何挖掘自己身上潛在的「寶藏」?

劉媛媛:我覺得如果自己身上有一點,可以稱之為「寶藏」的話,那就是我常常覺得自己潛力無窮。上大學的時候,經常覺得憤懣,我在自己的QQ上寫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座活火山,隨時可噴發。總是感覺自己有很多力氣,可能做到很多的事情,我的潛力就是我的寶藏。」每次挖掘自己,都會有奇蹟出現,與其關注大面積的不可能,不如去研究那些存在的可能。

福布斯中國:在這本新書《精準努力》中,你覺得哪一部分是自己受益最多的「黃金寶藏」?

劉媛媛:在這本書中我受益最多的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六步循環法,讓我受益匪淺。在高考失敗後,其實也不算失敗,我當時考北大查了十幾分,但仍然可以上名校。自己回顧自己高考的過程,之後發現自己在策略方面有很多的失誤,意識到是策略的問題,慢慢地才總結出做事情要分為這六個步驟的,這六個步驟缺一不可,在哪個步驟出錯,都會離自己的目標遠一點,這個方法我到現在都在堅持使用,只要按照這個步驟,老老實實的去做事情,總是做不差的。

第二個令我受益的部分是:人生錯題本。人生錯題本是我從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堅持,除了在上學的時候總結語數外的錯題之外,還會總結自己在生活當中所做錯的事情,這個錯題本一直等於是不斷地復盤我自己,你會慢慢發現你身上的缺點,都會因為這樣的反思而改變,你會越來越相信自己是一個可塑造的人,這一點會讓人有無窮的信心。

福布斯中國:在職場中,如何讓自己更快速地跨出「舒適圈」,拒做「職場老油條」?

劉媛媛:「舒適圈」是這幾年的流行詞,大家都意識到,想要成長,就不能舒適,舒適的地方都是你的優勢,都是你自己已經會了的東西,所以呆在舒適的地方不可能有成長和進步的。不過,我也不建議年輕人盲目地去跳出「舒適圈」,因為還有另外一句話說得也很有道理,「發揮你的優勢」,在我們這個時代,充分地把優勢發揮出來,你也可以出人頭地。這兩句話結合在一起,才是正確答案。建議大家每次跳出「舒適圈」的時候,首先把自己覺得不舒適的地方,變成舒適的地方再去跳,不要盲目地去換工作,換領域,通過學習,把不舒適的圈子,變得舒適,就能勇敢地跳出去了。

福布斯中國:你曾在書中寫道「所有的生意,都是人的生意,才能賺到錢。」如何提高個人的「職場情商」?

劉媛媛:提高情商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更底層的邏輯,你要意識到人和人之間就是一場交易,不是說你和親人、朋友之間是金錢的交易,未必是物質的東西。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受歡迎?我每次和你說話,你嘴巴會非常甜,會誇我,說話做事都讓我舒服,這就是與你相處,我得到的獎勵,所以我會很喜歡你。如果每次跟你說話,都像受到了懲罰,不被肯定,沒有樂趣,和你合作總是被添麻煩,那我肯定不喜歡你。所以如果想要高情商,就要明白別人需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樣你的存在,對他人就不是懲罰。

當你把這個底層邏輯看清楚之後,那麼再往上就到技術的層面。你要考慮什麼東西是別人需要的,用什麼形式去說話做事,才會被人需要。讚美是好事,但是怎麼樣的讚美是好的讚美?想要高情商,必須思考這些問題。另外,真正的高情商也不是一味地滿足別人。我們要的是既被別人喜歡,也不是一味地給予,失去自我。活成他人的「獎勵」,但是不能活成自己的「懲罰」,這樣的高情商才是我們需要的。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動

涵蓋沙龍、晚宴、論壇、展覽、品鑑會等形式

暢談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趨勢

致力於打造生活愛好者與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

見證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逆襲人生,告訴你如何制定目標
    還記得《超級演說家》裡那個勵志女孩劉媛媛嗎?一個寒門出身也沒有一點相貌優勢的女孩,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研究生。雖然無論從相貌還是衣著來看,這個土裡土氣的農村女孩卻一次次在舞臺上綻放,最終憑藉一篇《寒門貴子》的演講奪得《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劉媛媛這個原本普通的女孩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勵志女孩。出名之後的劉媛媛又做了什麼事呢?
  • 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學習是寒門逆襲的唯一方法
    >她一共實現了三次逆襲她是如何做到的?——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託夫斯01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個流傳廣泛的演講視頻,主人公是北大才女劉媛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寒門可以出貴子的。只要你掌握一些逆襲的技巧,持續不斷地努力,命運的天平就會向你傾斜。
  • 出身寒門的她,憑藉精準努力,入圍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劉媛媛這個時代還有普通人逆襲的機會嗎?相信大家都知道劉媛媛的故事,從一個寒門農村姑娘逆襲考上北京大學,並拿下超級演說家的冠軍。從此人生像開了掛一樣,運氣不是一般的好。28歲的她入圍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而這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不為人知的努力和一套正確的方法論。這個時代是普通人逆襲的最好的機會,因為網絡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 劉媛媛的成長課:逆流而上,才能成為命運的逆襲者
    她身上的標籤有很多,「超級演說家冠軍」 「北大才女」 「寒門貴子」 「差生逆襲」 。在經歷了《超級演說家》的蛻變後,她攜新書《逆流而上》再次走進世人視線,在有些雞湯的文字中,充滿勵志故事和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
  • 逆襲北大「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在逆境中活出豐盛耀眼的自己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一篇《寒門貴子》讓她驚豔了眾人,導演都沒有想到,一個平平無奇的小透明竟然一路逆襲,成為了《超級演說家》的總冠軍,她就是自己演講中真正的寒門貴子——劉媛媛。
  • 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這4種打雞血方式,會讓貧窮代代相傳
    但隨著時代發展,階級固化的現象日益嚴重,於是有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說法。但不可否認,儘管競爭如此激烈,仍然有不少寒門出身的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跳出了階層限制,成就了孩子精彩的人生。01劉媛媛:從貧苦差生到女企業家,她的父母為底層家庭教育樹立了榜樣網上一直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就是北大法學院的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總決賽上的演講《寒門貴子》,據說已經有了上億的點擊量,直到今天,熱度仍然不減。
  •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如何才能擺脫現狀,實現逆襲?
    只要獲得學習能力, 就能原地逆襲! 把這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人不多,劉媛媛是其中一個。她一共實現了三次逆襲。 陳建斌說:「劉媛媛不得冠軍天理難容!」 連一貫犀利冷靜的樂嘉也被她的演講觸動:「不管今天的結果,你成功做到了讓很多人後悔。在你的身上有無限的潛能。」
  • 【讀書】超級演說家劉媛媛來饒,《精準努力》校園分享會
    如果您看過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應該會對劉媛媛有些印象。對!她就是那位逆襲北大,熱血才女,向全世界熱血喊話--「我要堅持到所有人都放棄」。就是這樣的姑娘,敢爭取也敢放棄,耐得住苦也耐得住寂寞,不理會打量的目光和譏笑,也不害怕與人為敵。難過的時候就回家放肆哭,出來還是一個刀槍不入、百毒不侵的"女強人"。最後成功逆襲,獲得了全國總冠軍。
  • 「寒門難出貴子」?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無法淡定
    寒門難出貴子是真的嗎?看看清華北大的學生,個個家境優渥 「寒門是否能出貴子」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對象。雖然有許多寒門出貴子的實例,在《我是演說家》裡北大才女劉媛媛「寒門難出貴子」的演講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那句"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但這也改變不了寒門出貴子只是少數人的故事。
  • 想實現「逆襲」嗎?學點金融吧!
    數年前,一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帖子引起了人們熱議,以此為關鍵詞,百度提供的網頁量竟達到2600多萬。該帖影響如此之大,反映了一個基本的社會問題:一般來說,隨著社會趨於穩定,社會階層的固化也會越來越嚴重,跨階層的「流動」就變得越來越難。所以,人們才會熱衷於談論「寒門再難出貴子」,並戲稱那些有幸實現財富增長的個體為「屌絲逆襲」。
  • 30平米宿舍養出兩個名校博士:哪有什麼階層固化,不過是你教育無能
    他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活的不公,孩子們沒出息,從沒關心過孩子的學業。按常理,一個人窮過、苦過,應該會更加上進。但是很多寒門卻並非如此,他們越窮越窮得理所當然。這不是階層固化,這是你自己選擇了停滯不前。這不是階層的固化,而是智商的固化。看過一部名為《恩賜妙手》的高分電影,其原型是享譽全球的神經外科專家本·卡森。本·卡森出身在美國的貧民窟,是同學眼中的「笨小孩」。母親卡森太太目不識丁,靠為別人做保姆和打零工為生。一次,在教授家做清潔工時,她被滿屋的藏書驚呆了。
  • 北大才女劉媛媛的演講,讓很多人找到了答案!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北京大學才女劉媛媛的一個勵志演講,演講中劉媛媛提出「不抱怨家境,寒門也能出貴子」,讓無數學生和家長感動。曾經有一個關於「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人發現那些出身貧寒的孩子,好像越來越難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於是很多人開始質疑「讀書有什麼用」,如果沒有好的家境,只靠努力讀書會有出路嗎?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深思。
  • 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我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
    我問周圍的人,你們知道劉媛媛嗎?大家都說,知道啊,就是那個寒門逆襲考上北大,然後參加選秀節目,一夜爆紅的女生呀。還有人用羨慕的口氣說,她呀,人生像開了掛一樣,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但艱苦的環境時刻提醒她:劉媛媛,你已經沒有退路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數百天後,劉媛媛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襲。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階層差異顯見於城鄉學校之間。 在美國,出身於不同階層的孩子因教養方式的不同形成截然不同的發展樣態,由此影響到孩子的教育未來[1],「社區的孩子」已經徹底變成了「父母的孩子」[2]。在中國,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使得人們感覺到寒門子弟實現階層躍升同樣變得更加困難。
  • 高談「有志者,事竟成」的超級演說家劉媛媛,現在怎麼樣了?
    2014年,在《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決賽中,劉媛媛的一段演講視頻——《寒門貴子》,讓我第一次認識她。「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總決賽視頻我看了很多遍,以至於後來每當想起這句話,我都會想起她。
  • 階層難以躍遷?人生難以逆襲?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方向
    而職場人士,拼命工作,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其實我們內心都有一個「階層穿越的強烈需求」,教育也好,工作也好,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更上一層樓。什麼是階層固化雖然我們很不喜歡被階層化,但這個是社會自然形成和存在的,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每個時期都有階層的存在。
  • 「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劉媛媛:你真的夠努力嗎?
    10月30日,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劉媛媛來到河北2019惠民書市主會場,舉辦《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新書分享會。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讀者,想成功,就要努力,還要走對路。10月30日,劉媛媛來到河北2019惠民書市舉辦《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新書分享會。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瀾瀾 攝提起劉媛媛,大家並不陌生。
  • 王中林: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為祖國爭光,實現真正寒門逆襲
    王中林本人的逆襲史,與中國的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有著極高的天分,奈何出身寒門。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大環境的助推之下,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出現給了更多的寒門學子希望,也展現了中國人的優秀品格。王中林院士的華麗逆襲如何複製
  • 為什麼寒門逆襲困難無比?從「螃蟹效應」說起
    而當你長大,接受教育獲得巨大提升,你已經有潛力達到時速200公裡時,你的至親卻因為缺乏足夠教育,還是處在三檔,這個時候的他們,反而會成為你的阻礙,只會讓你不停減速,無論你如何拼命努力踩油門,也只能被迫減速到100公裡。這就是鳳凰男的故事:一個寒門貴子,終於通過讀書,眼看就要完成人生逆襲,前途無量。
  • 請別過早翻開寒門子弟那本不忍卒讀的書
    我們在戲劇、影視、小說讀本裡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情節:處於兩個階層的年齡相近的孩子陰差陽錯交換了身份,A是普通工薪家庭,而B是富貴人家,即便各方矛盾降至最低,「歸位」仍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兩家的孩子都會心生怨懟,「那些富貴舒適本是我的」或是「憑什麼我享受了十多年的優越生活轉眼就不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