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殺死一個人,總共分幾步

2020-12-03 網易新聞

病毒是如何殺死一個人的?點擊觀看視頻,帶你了解病毒殺人全過程。


以下為視頻文字稿:

這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

被它感染之後,79.1%的住院患者得了肺炎。5%的患者,人生最後時刻是在ICU中度過的。

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這些併發症,都在加速患者的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一個小到肉眼都看不見的東西,到底是怎麼殺死一個人的?

不管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是其他病毒,它們的結構都很簡單。其實就是蛋白質膠囊裡,包著遺傳基因片斷。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包括:刺突糖蛋白、膜糖蛋白、血凝素糖蛋白、包膜、RNA和核殼蛋白、小包膜糖蛋白。

也正是因為病毒的這種簡單到變態的結構,它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寄生蟲」。

病毒進入人體之後,外殼上的蛋白質,就像一把鑰匙,到處試探我們細胞表面的受體。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一旦它找到了匹配的鎖,也就是受體,病毒就可以侵佔這個細胞。

然後就可以開始高速複製,幾個小時之內就會產生成千上萬的子代病毒。

大量呼吸道的細胞因病毒感染而死亡,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出手了。

發燒,就是我們自救的一種方式,身體想要通過高溫來殺死病毒,但這一切全在病毒的算計之中。

我們身體殺滅感染細胞引起的炎症反應,在呼吸道會引發咳嗽。一個激烈的咳嗽,能將含有病毒的微液滴以每小時100英裡的速度噴出。每個微液滴中,都含有上百萬個病毒顆粒。

而讓一個人染上病毒,只要幾個或者幾十個病毒顆粒就夠了。

甚至有些時候,病毒也能利用免疫系統殺人。

本來免疫系統的目的只是清除病毒,結果卻殺紅了眼,沒有限度地攻擊人體,最終導致單器官或多器官損傷、功能衰竭,人也就死了。這在醫學上叫做「細胞因子風暴」,也叫炎症風暴。

西班牙大流感、2003年非典、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症,都能引起細胞因子風暴。包括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也是靠細胞因子風暴在殺人。

最可怕的一個症狀,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又叫做ARDS。

2016年,一項涉及29144例患者的國際研究發現,ICU裡面10%的患者,以及23%用上呼吸機的患者,都存在ARDS。而ARDS患者的死亡率為46%。

這次新冠肺炎,3.4%的患者出現了ARDS,重症患者中甚至有15.6%也出現了這種症狀。引起ARDS的根本原因,就是前面說的細胞因子風暴。

肺組織中炎症反應失控,過度免疫反應使大量的免疫細胞在肺中激活、募集,最後要了人命。

病毒這種古老的生物,像是纏繞在生命樹許多分支上的藤蔓。它們可以訪問並感染每個分支上的生物,不斷突變感染著不同的宿主,爭奪生命樹上最高的地位。

這聽起來有點浪漫,也有點毛骨悚然。

好在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還會自救。病毒入侵,我們的免疫系統會派出抗體。如果我們的抗體贏了,就能打敗病毒。

流感疫苗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每次給你注射小劑量的、又不至於傷害你的流感病毒,激活你的免疫系統,讓你的免疫系統學會識別和打敗這些病毒。

等到流感真的來臨的時候,你的免疫系統就能在第一時間保護你。但因為病毒每年都在變,所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注射一次。

遺憾的是,我們是第一次遇到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疫苗研製最快的也需要18個月。

但別急,除了疫苗,我們還有藥。

最近幾十年,病毒學家們研究出了各種抗病毒藥物,比如抗流感病毒的達菲、抗愛滋病毒的克力芝。

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並不是直接殺死病毒,它更像是膠水,鎖住病毒的外殼,把它們死死地粘在細胞表面,讓他們沒辦法跑出去複製更多的病毒,從而控制住病毒對你的傷害。

那麼這次新冠病毒,我們有藥可用嗎?

目前來看,瑞德西韋這種藥,是相對比較有希望的。

美國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服用了瑞德西韋後,情況大大好轉。這名患者最初的症狀並不嚴重,但隔離治療到第6天時,他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在第7天,醫生對這名患者使用瑞德西韋。

從第8天開始,患者逐漸退燒,也停止了吸氧,情況明顯好轉。

當然,一個案例的可能有效,不能說明瑞德西韋真的有效。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證據才能得出結論。

而且,因為每種病毒攜帶的結構細節都是獨特的,它的突變速度非常快。所以,不存在廣譜抗病毒藥物。

一線的病毒學家、醫護人員、流行病學家們,他們冒著生命風險,一直在努力了解和攻克這種世界上最完美的寄生蟲。

這場戰鬥,將永遠繼續下去。

你,也不要放棄。

本文來源:網易浪潮工作室 作者:浪潮工作室 責任編輯:黃童超_NX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專家解答↓↓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 收錄於話題#軍視問答2個11月30日凌晨4時40分,
  • 從「嫦娥五號」上天再看流浪地球,把地球流浪宇宙,總共分幾步?
    回歸現實,作為世界強國的中國,發射一顆衛星離開地球都要歷經繁雜的步驟,如果把整顆地球發射出太陽系,總共要分幾步流浪地球,總共分三步第一步:安裝動力裝置理想情況與實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和「把大象放進冰箱裡總共分幾步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月面工作的時間非常緊張,與此同時,著陸上升組合體與軌道返回組合體必須同時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準備,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的轉移做好萬全準備。  7、月面上升階段。上升器經過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重回環月飛行軌道。月面發射的窗口期很短,上升器和軌道返回組合體要精準考慮測控需求、光照需求以及姿態控制要求,以確保交會對接的順利完成。  8、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階段。
  • 人類為什麼不能直接殺死病毒?
    病毒是自然界最為簡單的生物,就是核酸加外面包裹的蛋白,大部分是蛋白質外殼包裹著幾個基因而已。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它身上只有10個基因,而我們人類身上有20000個基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嚴格在生物體內的活細胞內寄生。病毒的遺傳物質存在於它的核心,外面有衣殼蛋白包裹,某些病毒還有包膜。病毒核心遺傳物質DNA或者RNA,以及複製所需要酶類存在的部位。
  • 讓一個避難所重歸「正常」總共分幾步
    除了玩家出生的避難所,《輻射4》中的81號避難所,實驗目的是用人類進行醫學實驗,希望通過病毒抗體培育,製造能夠治癒人類所有疾病的「萬能藥物」,以便「人類種族」能夠在戰後世界得以延續。而監管者奧利薇博士想方設法破壞這個實驗,避難所便得以平安無事地運作了幾個世紀。
  • 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為何不會被自己攜帶的病毒殺死?
    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或稱儲存宿主,比如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有統計顯示:齧齒動物總共攜帶179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8種,蝙蝠總共攜帶137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1種。
  • 把一頭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圖源: Currier & Ives / Wikimedia Commons越來越多的「趕海人」被天降財富吸引而來,漸漸地,不滿足於靠天吃飯的部分人開始聯合起來成立捕鯨船隊和企業,掀開了北美捕鯨史(同時也是區域性物種滅絕史)的序幕。現代捕鯨業。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這一步最危險
    截止2月16日,我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人。1月25日凌晨,我市第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標本在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中檢出。病毒核酸檢測是怎麼進行的?第一步:採樣和送樣咽拭子、痰液、糞液等樣本在發熱門診採集,統一送到市疾控中心10樓核酸檢測實驗室,核酸檢測實驗室是加強型BSL-2實驗室。
  • 一個犯人從被宣判斬首總共需幾步?看完清朝流程你就知道什麼是恐懼
    一個犯人從被宣判斬首總共需幾步?看完清朝流程你就知道什麼是恐懼在中國現代,歷代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控制,通常都會擬定很多嚴重的懲罰,小到鞭懲杖責,大到放逐斬首,而斬首無疑是最為嚴重的懲罰之一,直接宣判了監犯的死刑。
  • 繪製地形剖面圖分幾步?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有問必答 提個醒繪製地形剖面圖分幾步?答:能分一步就不分兩步,即分的步越少越好。不過,話說回來,既然分了,至少要兩步。分一步,那不是打臉嗎?第1步:繪坐標,標坐標值一般在等高線地形圖下方繪坐標。
  • 巡迴檢察組:馮森審人分三步,你注意到幾步?全注意到算我輸
    巡迴檢察組:馮森審人分三步,你注意到幾步?全注意到算我輸,而她自殺的背後,有著很多個版本的故事,其中摻雜了不少人的猜測,有的人認為她的自殺是為了隱瞞米振東,而有的人又認為他是精神崩潰,當然這些說法也都不無道理,畢竟宋麗敏在這部劇中知道的事確實太多了。
  • 給滅絕的恐龍稱體重,總共分幾步?
    可以說,中生代確實是一個巨獸的時代。甚至,作為恐龍一支存活至今的後代,蜂鳥的體重僅為幾克重,算得上小巧玲瓏。而即使在六千六百萬年前的中生代,非鳥恐龍也存在一些小體型的成員,比如著名的「四翼恐龍」小盜龍,體重僅在一公斤左右,與大家對中生代恐龍龐然大物的印象,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 宿主死了,病毒也會死,為什麼病毒還要殺死宿主?
    大多數的病毒都會造成傳染病,有些病毒比較溫和,對人的傷害不是很大,就比如常見的流感病毒,但是有些病毒卻不是好惹的,它們不僅僅會讓感染者非常痛苦,甚至會殺死感染者,比如說愛滋病病毒,以及現在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等等。
  • 注意力機制想要覺醒AI,總共分幾步?
    人工智慧如何在短短幾年內醒來?這必須從Bengio視為機器學習殺手的注意力機制開始。將意識注入機器:注意力機制增加了另一項任務腦極體的高級讀者應該熟悉注意力機制。在機器學習任務中,例如圖像處理,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過去兩年中引入了注意力模型。
  • 淹死一條魚總共分幾步?
    因為糖是一個蚊子進食的選項之一,正常情況下,吃糖的風險幾乎為0,而吸血則有可能被人類一掌拍死,如果你是一隻蚊子,你會選哪個?這個夏天,不妨帶著小朋友做做這個驅蚊小實驗吧~可不要誤食了噢!來一個小測試,魚用什麼呼吸!腮?並不一定!非洲肺魚直接呼吸空氣,鰻鱺科的魚類可以通過皮膚進行呼吸。
  • 把錦鯉養活總共分幾步?大神總結10年養魚經驗,竟給出此般答案!
    養活錦鯉第一步——選大缸錦鯉不是大型魚,錦鯉是巨型魚。錦鯉本是池中物,奈何淪落至缸中。最適合錦鯉的水體自然是錦鯉池,但是譁仔明白,絕大多數人是與錦鯉池失之交臂的。如果你家裡實在沒有地方,退而求其次,也應該選擇一個超過1.2米的底濾魚缸。在空間容許的前提下,越大越好,如果能達到1.5米以上就更好了。總之,寬水出大魚。
  • 復活恐龍分幾步?
    此時,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和科幻愛好者們紛紛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能不能克隆曾經的地球霸主,已經滅亡很久的恐龍呢?所以,克隆恐龍和克隆已知動物的區別是什麼?需要哪幾步呢?Step 1 找到並提取恐龍的DNA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遺傳信息。
  • 要把化學實驗做好,總共分幾步?
    首先是1997年全國有一個實驗系統的實驗教學教育改革,注重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各個二級學科的專門化訓練,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包括基礎實驗課、中級實驗課和綜合化學實驗,實驗體系呈現「金字塔」形。 李維紅:首先我們注意到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化學專業的同學畢業之後不一定繼續做化學,長期來看,大約只有一半會繼續留在化學行業。這意味著我們的實驗教學體系必須深入到更本質的東西——教會學生一些即使不學化學也用得著的東西,那就是嚴謹的科學思維,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 「把知識裝進大腦」需要分幾步?這波操作666→
    「把知識裝進大腦」需要分幾步? 近日,在貴州貴陽一堂小學語文課上老師正準備讓學生們聽寫突然發現這樣一幕 ↓↓↓一個男孩打開書
  • 恆星的「鬼見愁」,超新星要摧毀恆星,總共分幾步?
    通過掉落的橡膠球展示引力反彈的原理,以及如何引起超新星爆炸,同時還說明了為什麼在這類爆炸中總是會留下一個核心。(公有領域圖片,來源:克里斯多福·貝爾德)超新星不會完全摧毀一顆恆星,超新星爆炸的猛烈程度堪稱宇宙之首。但它們不像炸彈爆炸一樣,炸掉原炸彈的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