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不能直接殺死病毒?

2021-01-09 張祥前

有人說,別看人類牛逼哄哄的,至今為止,沒有發明一種藥物可以直接殺死病毒。

目前全世界共發現了約為4000多種病毒。多數病毒直徑在20-200納米(nm), 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nm),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1.2-120)乘以10負17次方立方米。

地球上到處都是病毒,水裡每升大約含1000億個病毒。

病毒是自然界最為簡單的生物,就是核酸加外面包裹的蛋白,大部分是蛋白質外殼包裹著幾個基因而已。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它身上只有10個基因,而我們人類身上有20000個基因。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嚴格在生物體內的活細胞內寄生。病毒的遺傳物質存在於它的核心,外面有衣殼蛋白包裹,某些病毒還有包膜。

病毒核心遺傳物質DNA或者RNA,以及複製所需要酶類存在的部位。其次是衣殼,這是病毒的結構支架,起到保護核心、與外界互動的作用。

最後是包膜,嚴格來說包膜不是病毒自己合成的,而是宿主細胞膜被病毒改造形成的,具有病毒自身的抗原特性。包膜也是與外界互動的場所。

病毒顆粒侵入人體,第一步是通過包膜或者衣殼表面的刺突和人的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吸附在易感細胞表面。

第二步,包膜病毒可以通過膜融合的方式,無包膜的病毒通過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內。

第三步,病毒進入細胞後,奪取宿主的細胞器和營養物質進行自我複製,同時抑制宿主細胞自身的生命活動。最終病毒合成了新的遺傳物質以及衣殼蛋白。

第四步,病毒將已經合成的遺傳物質和衣殼蛋白組裝成新的病毒顆粒。

第五步,將宿主細胞裂解,從而釋放出病毒顆粒,進行下一次侵入。

也有某些病毒看起來比較溫和,將自身的基因整合在宿主細胞基因組裡,就是基因重組,隨著宿主細胞自身的複製而複製,不殺死宿主細胞。比如B肝和愛滋病,但是這種病毒對人體危害更大。

病毒介於非生命和生命體之間,像一粒沙子、一粒石子,病毒甚至可以變成晶體。

病毒需要寄生在人或者其他宿主身上,把人體組織分解為它們的能量和營養,離開宿主之後很快死亡。

難以用藥物殺死病毒的原因是,病毒的生和死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別,病毒可以在生死之間自由轉換。

人類不是用藥物來殺死病毒,主要的手段是阻止其在細胞內繁殖,或是給它做個記號讓人的免疫系統過來吃掉它。

比如針對逆轉錄病毒獨有的依賴RNA的DNA合成酶,開發出這種酶的抑制劑,讓病毒無法複製,也無法將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單純的病毒遺傳物質和空殼,很快會被細胞免疫識別和殺死。抗病毒的藥物,都是這個思路,針對病毒侵入過程的不同環節而發揮抗病毒作用。

病毒對人類的危害主要只有進入到細胞裡,奪取了細胞核之後,大量繁殖,才有破壞性。被感染宿主細胞幾乎和正常細胞一樣,所以很難找到特效藥。你殺寄生了病毒的細胞,又殺了正常細胞。

抗生素也只是相當於給細菌做絕育,阻止病毒附著靶細胞的、阻止病毒翻譯、轉錄,阻止病毒整合的。

抗生素都不是直接殺滅病毒,最終能夠消滅病毒的還是人的自身免疫系統,或是等病毒自己死亡。

病毒太簡單、穩固,人類現在在冰層裡發現數萬年前病毒,所以很難殺死的。

人工場在電腦程式的控制下,可以精確的把分子、原子、電子那麼小的物體識別、分類移走。

相關焦點

  • 人類目前還不能殺死人體內的任何病毒
    和普通病症不同,病毒造成的人類致病將更加難以治療,難以治癒,治癒的時間將會比其他病症長很多。就拿感冒來說,人人都會感冒,但有時候感冒兩三天就好了,但有時候感冒能持續7-15天左右,一般後者都是病毒性感冒,所以人類對於病毒性感冒沒有特效藥。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但人類真正認識到病毒估計要在1900年左右,也就說人類發現病毒也就100年左右。
  • PLoS Pathogens: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殺死HIV病毒
    2014年7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CD8+T 細胞是我們的免疫系統的一種細胞,它能夠保護我們免受癌症和病毒的侵擾其中一些CD8+T 免疫細胞專門負責殺死感染HIV病毒的機體細胞。來自瑞典Karolinska 學院的研究者們和來自國外的同事首次得出為何這些細胞不能夠殺死感染HIV病毒細胞的結論。簡而言之,免疫系統的「智能鑰匙」還未打開所有到初始點的通路,即免疫系統還不能啟動CD8+T 細胞殺死感染HIV病毒的細胞。
  • 宿主死了,病毒也會死,為什麼病毒還要殺死宿主?
    大多數的病毒都會造成傳染病,有些病毒比較溫和,對人的傷害不是很大,就比如常見的流感病毒,但是有些病毒卻不是好惹的,它們不僅僅會讓感染者非常痛苦,甚至會殺死感染者,比如說愛滋病病毒,以及現在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等等。
  • 病毒需要藉助宿主才能生存,可為什麼病毒要殺死宿主?
    既然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細胞裡,為什麼病毒還要把宿主殺死呢? 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首先,我們要看病毒是怎麼殺死宿主的。而病毒有點類似於癌症,它會不停地繁衍自己,這無形當中就會對生物造成巨大的傷害,一部分病毒最終會殺死宿主。所以,並不是病毒想要殺死宿主,病毒只是想要繁衍。
  • 其實病毒並不想殺死人類,只是人類的行為讓它們找錯了"家園"
    前幾天看過一個短視頻,內容是在一個大學生的課堂,一個研究微生物老師在給他的學生講解病毒的進化,他說病毒的進化其實是朝向,低毒力,強傳染性發展,因為病毒感染宿主後,並不是急於殺死宿主,而是 為了把宿主的身體當做自己的&34;,並在&34;利用各種原料(宿主的細胞以及各種營養物質)進行種群的繁殖以及擴大,有些病毒甚至可以在&34;中(宿主的身體)生存很多年,一旦宿主的身體死亡
  • 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這樣不是更不利於生存嗎?
    當然,大多數寄生生物都是體外寄生的,它們依託於寄主,只會消耗寄主,而不會殺死寄主的。但是,為什麼病毒是個例外呢?我簡單地談一下我的看法。病毒從我們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病毒就從沒離開過,比如古代帶走了10億人生命的天花病毒,這是一種困擾了全人類多年的病毒,直到1980年才被人類消滅。
  • 從《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看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全書實際上討論的是世界上各個文明為什麼發展如此有差異。在作者的書中,認為文明差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書中提到了農業文明對於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農業社會給予了人類更多的裹腹的可能,讓更多的閒人出現,去進而從事上層建築的工作。
  • 多維數字來看一看:病毒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宿主,不知道在自殺嗎?
    病毒存在於地球上三十多億年,可以說是地球上有生物誕生開始,病毒就存在了。它存在的時間遠比人類存在的時間要長得多。然而病毒感染了宿主,為什麼要殺死宿主呢?難道它活了幾十億年還不知道宿主死亡意味著自己也要死亡嗎?
  • 科學家發現新的牛痘病毒 可以殺死一切癌細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種被稱為CF33的藥物可以殺死每一種癌細胞,它已經使小白鼠體內的腫瘤變小。這種新型藥物是由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公司開發的,它由牛痘病毒和其他病毒混合轉化可以治療癌症,醫生可以直接將這種病毒注射入人類的腫瘤中進行治療。美國癌症專家正在對這種新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有望明年對乳腺癌、肺癌、膀胱癌、胃癌、腸癌等癌症患者進行試驗。
  • 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病毒為什麼不知道殺死宿主就是自殺呢?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是一部血淚史。有些病毒已經被我們徵服並記錄在歷史上,有些甚至下不了決心。在人類的傳染病中,我們會發現有些病毒非常溫和,比如普通流感病毒,有些更兇猛,最嚴重的會殺死宿主,比如伊波拉。進化隨機性如果病毒能在第一個宿主死亡前傳播到另一個宿主,它不會致命。只要它能被傳播,進化就很難降低它的死亡率。但如果一個虛構的病毒殺死了它唯一的宿主,那麼這兩種病毒都會消失。
  • 為什麼人類對病毒越了解會越迷惑?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無時無刻不與病毒相伴,但大多數人幾乎從未親眼見過這些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這種生物的樣子,病毒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更奇怪的是,對於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的生物,我們了解得越多,困惑就越多。
  • 為什麼人類對病毒越了解會越迷惑?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無時無刻不與病毒相伴,但大多數人幾乎從未親眼見過這些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這種生物的樣子,病毒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更奇怪的是,對於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的生物,我們了解得越多,困惑就越多。
  • 病毒終極目標是殺死宿主,或與宿主共生共存?病毒:我無腦
    看到很多人都「義正辭嚴」地批判「病毒終極目標是殺死宿主」的說法,而誨人不倦地指出「病毒終極目標是與宿主共生」,或者「就是為了生存」。這是真的嗎?自然不是。那麼,病毒存在真正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四個字:漫無目的。
  • 茶葉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平臺闢謠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宋沛珊 整理報導一則「奈良醫科大學研究發現:茶葉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信息在自媒體裡快速傳播,圖為該信息配圖。近日,不少自媒體摘選了一則亞洲太平洋通訊社的信息,該快訊表示,用一般市場銷售的茶葉飲料,就可以殺死新冠病毒,讓新冠病毒變得無害化。這一項試驗是由該校的微生物感染症學教授矢野壽一帶領的研究小組實施的。該研究小組從超市裡購買了10種茶葉飲料,然後在試管裡混入新冠病毒,發現1分鐘後,病毒會失去最多99%的感染力。
  • 科學家發現天然病毒殺死癌細胞且無副作用
    一種從海南島的蚊子身上發現的病毒,「像長了眼睛一樣」,能準確找到腫瘤組織並將其殺滅,且正常器官不受影響。  誰能想到,令人類聞風喪膽的病毒,居然還有幫人體殺死癌細胞的功效。誰能想到,以為需要通過化療、長期服藥才能緩解的癌症,有可能不需要依賴上述手段就被攻克。  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 為什麼不用伽馬射線殺死冷鏈中殘存的新冠病毒?
    為什麼不用伽馬射線殺死冷鏈中殘存的新冠病毒?現在可以肯定,除了邊境地區零星的輸入病症,其餘的都是來自境外冷鏈產品,這就是來源!根本就不用瞎猜了。我國的邊境檢疫機構要與國內的醫療衛生和生物科技單位聯合起來,製造一些可供冷鏈食品殺毒的儀器,前提是不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外包裝。
  • 病毒殺死一個人,總共分幾步
    病毒是如何殺死一個人的?點擊觀看視頻,帶你了解病毒殺人全過程。以下為視頻文字稿:這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
  • 病毒離開宿主細胞無法存活,為什麼病毒不能與人類共生?
    對於病毒來說,病毒和人類共生是最好的結果,因為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沒有代謝機構,離開了宿主也無法生存下去。病毒的複製、轉錄、轉譯都需要在活的宿主細胞中完成,只有依靠細胞內的物質和能量,病毒才可以繁衍。
  • 病毒如此猖狂!為什麼不能消滅病毒?
    新冠病毒持續在蔓延,十分令人討厭,那人們為什麼不消滅病毒呢?是技術達不到?還是沒有人去做呢?什麼是病毒?生命的演化便有了兩個方向:成為細胞,或成為病毒。病毒就是游離在環境中隨時準備搶奪細胞資源進行自我複製的那一批基因。所以病毒的出現,可以說是伴隨著生命共同出現的。為什麼會引起肺炎?
  • 為什麼人類的免疫系統能戰勝非洲豬瘟病毒但是豬卻不行? ​
    為什麼人類的免疫系統能戰勝非洲豬瘟病毒但是豬卻不行?非洲豬瘟病毒並不感染人,但是會摧毀生豬的免疫系統。這不但會導致豬肉的品質降低,還可能會使得大量其他的病毒、病菌在瘟豬體內寄生,有些耐高溫菌種在高溫加熱後依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人吃了非洲豬瘟肉雖然不會有直接風險,但有可能會有次生風險。對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是為了阻斷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