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2021-01-19 知識的那個海洋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李金老師來講講相對論。這個理論好像大家都知道一點但是都不能說是很明白,金老師請大家看一段話,你就明白了。



段子來源於網絡


這回大家懂了不,相對論,就是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引力的理論。李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這些玩意兒都不是一個絕對的值,你以為的五分鐘在別的地方可能是五萬年,全都是相對的。此套由愛因斯坦老爺子創建。講到這裡,愛老爺爺怕是被我氣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下面來說一點正經的吧


牛頓和愛因斯坦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兩位物理學家,先來說說牛頓。人類早期的知識體系常常使用「故事」構成理論,採用文字敘述。例如摩尼教提出的基本原則是,認為世界是善與惡的對立,兩股力量不斷作戰,但是並沒有用圖表或者計算方式來說明各方到底有多少力量,人要做出怎樣的選擇。而牛頓叔叔把他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進行量化,並讓我們回到,書寫大自然的語言是數學。他搞出了一些公式,只要將一些量套進去,就能得出一個答案,可真神奇啊。牛頓三定律特別是第二定律(力是運動改變的原因)加上微積分,全面深刻地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各種現象做出了解釋,奠定了現代科技的基礎,可以認為我們現在享受到的一切便利,都是在牛頓基礎上的發揮。


牛頓的理論在我們可見世界裡從沒出過差錯,直到愛因斯坦的出現,才發現這一切的圖樣圖森破。在講解相對論之前我們來講一個小🌰。假如有一個魚缸,魚缸裡的小A魚對其他魚兒說,你看外面的人都歪七扭八的,長得可真奇怪啊,其他小魚表示附和。小A魚的話引起了小B魚的注意,它研究了一下浴缸裡各種物質的運行並總結出規律,被大家奉為神魚。直到有一天,小C魚通過長期以來的分析推測出,提出了魚缸外部「直線運動」的概念,這時所有魚兒都張大嘴巴,吃驚的吐了幾個泡泡,表示不可思議和。在這個魚缸裡,我們可以說,這個小B魚是牛頓,那麼小C魚就是愛因斯坦。


在牛頓理論所構建的世界中,人們普遍認為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參照系,各種物體相對這個參照系存在一個絕對的運動,但是這個理論其實只適用於解釋地球上的現象,放之宇宙,有些現象是解釋不通的。所以愛因斯坦對此理論進行了顛覆。相對於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顛覆性的改變在於否定了絕對時間和絕對參照物的存在,從而改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認知的概念,即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物質相互作用的背景。 


先來說狹義相對論。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是一種新的時空觀,在這種時空觀中,物體的運動速度會影響其質量,空間,以及時間。這個看似古怪的理論其實已經經過無數實驗的證明。舉兩個🌰:

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著名的時間膨脹效應,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假如李老師現在被派去外太空出差,幾十年後回來,到時候海洋裡的其他小老師已經白髮蒼蒼,滿臉皺紋,但是李老師還保持著年輕的容顏。因為李老師的速度比較快,她的時間相對流逝的慢了。

再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拿著一個時鐘瘋跑,時鐘不僅變慢了,它的質量也變大了。假如你以80%光速狂奔,時鐘的質量會增加2.3倍。 

下面來說說廣義相對論。對於廣義相對論,有一個著名的解釋,「spacetime tells matter how to move; matter tells spacetime how to curve」,來自物理學家Wheeler。意思是,時空決定物質如何運動,物質決定時空如何彎曲。


我們來看一下小海洋曾老師的解釋:

廣義相對論的意思是說,當空間中存在物質和能量的時候,空間就會受到影響而彎曲,質能越大,空間彎曲得越厲害。引力就是這種空間彎曲產生的。換句話說,空間是可彎曲的,引力這種東西我們可以看作它不存在。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想像,在大片保鮮膜上放一個質量很大的小球,並在保鮮膜上塗滿肥皂水,這樣掉在保鮮膜上的所有東西都會沿著保鮮膜的弧度滑向那個小球。

地球彎曲了地球周圍的時空,使得物體沿著這一時空運動。同理,太陽彎曲了它周圍的時空,所以行星繞著它轉。 


這個理論也很難理解,不過也是被實驗反覆證實的。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地球同步衛星上的時鐘,按理說應該是跟地球表面相對靜止的,但是實驗發現衛星上的時鐘比地球快一些,因為衛星在比較遠的位置,周圍時空受到地球的彎曲較小。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愛因斯塔的理論把牛頓推翻了呢?其實不盡然,愛因斯坦只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補充。可以這樣理解,牛頓的萬有引力是相對論的一種近似結果,在地球普遍使用。但是我們也不能說相對論就是一種絕對完美的理論。說不定,愛因斯坦也只是魚缸裡的一隻魚,只不過比其他魚都智慧了一個數量級。如量子理論,又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這個世界,即這個世界本質上是一種概率,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這比相對論更進了一步。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相對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不及愛迪生的電燈和牛頓的第二定律,但是卻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像上面魚缸裡的小B魚,如果沒有它,小魚們可能永遠意識不到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所以,我們小海洋的老師不要做魚缸裡盲目的小金魚,要做那只有趣的小B魚,帶著好奇心探索這世界的奧秘哦。 

相關焦點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是什麼?
    要了解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兩個理論大概說了什麼?狹義相對論我們先從狹義相對論說起,其實狹義相對論解決了一個物理學的重大矛盾。你會發現,為什麼要麼和時間,要麼和長度(空間)有關,這其實就和狹義相對論要統一的對象有關,狹義相對論統一了時間和空間。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和空間並不是分離的兩個物理量,它們會受到運動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把它們結合起來研究,並稱為時空。由於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空間內,所以也可以叫做三維時空。而光速則是三維時空的一個特殊屬性,描述了兩個事件之間的時空間隔。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之前的所有文章,我們多次談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概念,其實這裡所說的相對論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其中長度收縮僅僅是一種相對效應,也就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長度變短了,但是運動物體自己看自身,長度依然是沒變的,這就是長度的相對性,如果不理解這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看下。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比狹義相對論更完善?原因就在這裡!
    愛因斯坦有兩大著名的相對論,一個是狹義相對論,另一個則是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早於廣義,並且狹義相對論的範圍並沒有廣義那麼大,而且不涉及引力。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不久大約10年,廣義相對論便誕生了。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宇宙解碼公眾平臺即將推出科幻故事連載活動,將會在每周六或周日發布一篇精選科幻故事,覺得好看就分享給朋友吧!這些恆星當日全食時在天空的視位置與它們當太陽位於天空的其他部位時的視位置相比較應該偏離太陽,偏離的數值如上所示。檢驗這個推斷正確與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希望天文學家能夠早日予以解決。  其次,我們的結果表明,按照廣義相對論,我們時常提到的作為狹義相對淪中兩個基本假定之一的真空中光速恆定定律,就不能彼認為具有無限的有效性,光線的彎曲只有在光的傳播速度隨位置而改變時才能發生。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相對論創立初期整個理論體系就非常完善了,但是壓根沒人相信他,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實驗驗證,直到愛丁頓在1919年觀測到了和廣義相對論相符的日食現象,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才開始慢慢被大家接受,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那一年是1905年,足足過去了14年。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都說時間會變慢,有啥區別?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都講了不少,其中有個效應:時間變慢,不少朋友仍然有很多疑惑,所以今天這期節目就針對「時間變慢」效應給大家再度剖析。也就是狹義相對論分析的一切都是以「慣性系」為前提,但是我們現實生活基本都是非慣性系,所以急需一個理論拋開慣性系,讓所有理論再非慣性系也成立,這個理論就是: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處理「時間變慢」就不需要慣性系了,隨便挑一個參考系就行,儘管這個參考系受力也沒關係,只要是參考系就可以用廣義相對論來分析。
  • 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說起愛因斯坦,都知道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對論。但是你可知道,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呢?了解「相對論」對於研究現代物理學的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據說,相對論的創始人阿耳伯特?愛因斯坦從小就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如果有人跟著光線跑,並努力趕上它,那麼,這個人將看到些什麼現象呢?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通俗的講一下這些不通俗的事
    然而,牛頓力學體系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並不是一種普遍的規律,其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普遍規律之中的一小部分特例,所以,之後便有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終於算是將力和運動的事情給說明白了。那麼,什麼是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呢?這些是複雜而高大上的話題,不是一句兩句,一天兩天能夠說清楚的。
  • 相對論中:時間在狹義和廣義的概念下有什麼不同?
    其實難懂是因為大家只針對相對論的結論去思考。如果大家能看看狹義相對論的原理還有一些推導過程,會發現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一切都結論都是那麼水到渠成。狹義相對論兩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實際叫作光速不疊加更好)狹義相對性原理(後來的廣義相對論,直接推廣為相對性原理)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今年是廣義相對論創建100 周年,也是狹義相對論創建110 周年。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和引力的理論」。這一理論可以看作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廣,也可以看作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展。它認為萬有引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力,而是一種幾何效應,是時空彎曲的表。
  • 什麼是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與萬有引力的博弈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呢,廣義相對論:主要是指空間扭曲,當一個很大的質量的物體可使空間凹陷。太陽周圍的空間在太陽還沒有來之前是一個很平的平面,因為太陽的質量較大使得原本很平的空間,出現了凹陷,而八大行星就是因為凹陷「滾落」下來的。
  • 等效原理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與狹義相對論衝突嗎
    等效原理加速電梯如果是從側面水平投射小球,平拋運動,小球的運行軌跡就是這樣偏折的,廣義相對論把它推廣到光線,這裡也隱含著一個假設,愛因斯坦沒說(他總是丟三落四),就是光傳播的場物質和產生慣性的場物質是同一種,因為宇宙間很多種場是可以相互重疊的。
  •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附推翻狹義相對論簡易教程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你如果說即將推翻廣義相對論我還可能舉半隻手,但推翻狹義相對論?你生活是不是有什麼不如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廣義相對論的困境我說推翻廣義相對論可能會舉半隻手是因為目前廣義相對論似乎確實存在問題,不說在微觀下與量子力學不和諧,就說在宇觀尺度上觀測結果也與廣義相對論不太協調,星系外圍恆星公轉速度異常和幾十億年前宇宙膨脹異常加速都是作為宇宙學基礎理論的廣義相對論無法解釋的。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目前人類描述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兩套比較精確的理論。然而這兩套理論卻是各自為政的,量子力學掌管著微觀尺度,而廣義相對論則掌管著宏觀尺度。然而問題來了,微觀跟宏觀的界限在哪裡呢?也就是說多小的尺度才是微觀?
  • 廣義相對論(1)
    當然在這個序列中肯定還會提一下牛頓引力在當時看來的一些問題比如水星近日點進動,這標誌著牛頓引力存在缺陷甚至是根本性的紕漏,所以需要「升級」。這是最一般的歷史流程,我們從狹義相對論出發,自然地將各種線索串聯起來,並最終得到了廣義相對論。
  • 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部分, 其中狹義相對論主要是針對高速運動的物體的規則。
  • 狹義相對論的困難,驚心動魄的十年
    1905年,愛因斯坦發展出了狹義相對論,把空間和時間聯繫在一起。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在這之中起了重要作用。相對性原理告訴我們,一切慣性系都是平權的,並不存在一個特殊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光速不變原理還告訴我們,光在任何慣性系當中的速度都是一樣的。愛因斯坦通過這兩個原理,獨自推導出了洛倫茲變換。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講的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物質與空間、運動與時空之間的精妙聯繫,揭示了萬有引力的本質。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已經顛覆了經典時空觀,但是狹義相對論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只能描述慣性系,無法描述非慣性系。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工作完成後,愛因斯坦著手把相對論推廣到非慣性系,在愛因斯坦苦思之時,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電梯思想實驗。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除了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即:引力理論和關於行星、星系和整個宇宙的理論。它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延伸,但在此期間,愛因斯坦整整花了1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