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大新聞」:太陽風暴剝掉了火星大氣層

2021-01-07 果殼網

藝術家繪製的示意圖,展示了太陽風暴擊中火星時,火星高層大氣中的離子被剝離的場景。圖片來源:NASA/GSFC

(艾麥樂 編譯)研究火星大氣的科學家說,這顆紅色行星從幾十億年前的那顆溫暖宜居的星球變成今天這個寒冷乾旱的世界,太陽風暴在其中可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只是今天凌晨公布的諸多有關火星的發現之一,這些研究都發表在11月5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和《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這些科學發現的數據來源,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耗資6.71億美元的MAVEN探測任務,它在去年將一枚巴士大小的探測器送到了火星軌道。

MAVEN是火星大氣及揮發物演化任務(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它的目標是測量火星大氣的動態演變——再把這些測量結果代入模型,想要弄清楚火星在幾十億年前如何弄丟了它的大部分空氣。

基於更早之前的觀測,科學家猜測,由於火星磁場不像地球磁場那樣強,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在途經火星的時候,有能力從火星大氣的頂層剝離掉分子和離子。

3月8日,一場異常強烈的太陽風暴經過火星,讓MAVEN任務的科學家有了一次難得的良機去採集數據。在今天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中,由MAVEN任務首席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布魯斯·賈科斯基(Bruce Jakosky)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報告說,磁場將離子加速到了它們通常速度的大約10倍。火星大氣中的氧離子被高高拋起,高度超過他們的預期。

當這些科學家把測量數據代入他們的計算機模型時,他們發現在這樣的條件下,火星大氣中離子流失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大約10-20倍。

這些科學家指出,在太陽系早期,太陽風暴出現的頻率應該比現在更高。此外,火星磁場也在火星演化的極早期,隨著火星液態金屬核心的冷卻,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他們在論文中寫道,「由於火星大氣的流失主要發生在這樣的早期階段,由此推斷出的火星氣候變化可能主要由這些太陽風暴導致。」

利用MAVEN的數據製作的這段視頻,展示了太陽風從火星大氣頂層將離子剝離到太空中的過程。視頻來源:NASA-GSFC/CU Boulder LASP/University of Iowa

這項研究的合作者之一、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保羅·馬哈菲(Paul Mahaffy)強調說,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測量數據,能夠產生出一個火星大氣流失的細緻模型。他說,「我認為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長期而言,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測量數據,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具體細節。」

不過,這些發現與其他火星任務作出的發現大體相符。舉例來說,科學家曾經把NASA好奇號火星車測得的火星大氣數據,與火星隕石中採樣得到的數據進行比較,由此得出結論認為,火星的絕大部分大氣早在30多億年前就已經被剝離了。當時率領研究團隊作出那個發現的,正是馬哈菲。

另外一項研究報告說,火星大氣密度的變化幅度超出意料之外。馬哈菲說,「在特定的高度和一天中特定的時間,火星會出現這些大幅度的密度波,特別是朝著日出和日落方向的。」這一發現暗示,火星大氣中的互動比原先科學家所認為的要複雜許多——有了重力波的相互作用,大氣中的風型和火星的微弱磁場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他論文還報導了火星上觀測到的微弱北極光,它們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了60千米的「低空」(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極光出現在大約100千米高空)。此外,火星大氣中塵埃的分布也出人意料,在1000千米的高空還有相當高的含量,可能來源於行星際空間。此外,流失的離子在火星大氣的損失中佔到了很大的比例。

關於火星的一系列發現,發表在本周出版的《科學》和《地球物理研究通訊》上。圖片來源:Science

馬哈菲說,「所有這些測量結果構成了一個基礎,讓我們能夠建立模型描述火星大氣的逃逸。」

賈科斯基說,按照當前的流失速率,火星至少在未來幾十億年裡還能維持一個大氣層,「但我說不準火星大氣具體會變成什麼樣子」。

MAVEN的首要任務仍是繼續採集科學數據,不過在首要任務完成之後,它將繼續執行擴展任務,包括作為備份中繼衛星給其他火星探測器提供通訊中轉服務。與此同時,印度的火星軌道器任務,也就是MOM,也在研究這顆紅色行星的大氣。(編輯:Steed)

相關焦點

  • 怎樣才能避開太陽風暴的可怕射線,安全到達火星?
    由於地球的大氣層屏蔽效應,人類通常能夠免受宇宙射線輻射,然而太空人去到太空之後,卻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他們要怎麼辦?在地球上,遭受1SV的輻射,將增加5%的患癌症機率,那麼這麼大的機率對太空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去火星的太空人將經歷更多的輻射種類,這對於太空人有什麼樣的健康隱患,並不是很清楚。
  • NASA揭火星氣候變化之謎:太陽風剝離火星大氣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科學家在記者會上公布火星氣候變化的最新發現,身後大屏幕顯示太陽風暴颳走火星大氣層物質的想像圖。研究表明,直到目前火星每秒仍在丟失大約100克左右的大氣物質,而在太陽風暴發生時,火星大氣成分的丟失速率還會大幅攀升。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5日盤點關於火星氣候的幾大謎題:1.火星存在類似地球的大氣層嗎?火星曾經擁有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但隨著大氣粒子的大量丟失,目前這裡只剩下薄薄的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已經相去甚遠。
  • 火星大部分大氣去哪兒了?太陽風吹跑了
    北京時間11月6日凌晨3點,美國宇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的重要發現。「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俗稱「馬文號」,是世界首顆專門研究火星大氣的探測器,它發現了火星由早期溫暖溼潤,表面可以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變成今天乾燥、寒冷星球的關鍵性原因。
  • NASA選定新任務,研究巨型太陽離子爆成因
    了解風暴如何影響星際空間有助於保護太空飛行器以及太空人。——被稱作太陽離子風暴——進入星際空間。這些信息不僅會增進我們對於太陽系如何運轉的了解,同時也能從根本上保護星際航行至月球和火星的太空人,針對太陽輻射如何影響空間環境而為他們提供所穿越區域的更準確信息。
  • 太陽風暴可能消除大氣層部分電子:僅在特定區域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強烈的太陽風暴期間,太陽表面的高能粒子被拋射到太空中,當這些粒子與地球大氣層頂端碰撞時,會導致極地上空區域獲得過量的電荷。
  • NASA稱今年將發生毀滅性太陽風暴 專家:尚不能預測大小
    20日消息(記者周文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據英國每日電郵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警告稱,地球即將遭受一場畢生難遇的「太陽風暴」,之後英國將面臨大規模停電,並將長期失去重要的通訊信號。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薛炳森,求證太陽風暴是否會真的發生?   薛炳森:太陽風暴,就好像是太陽上的火山噴發,太陽上咱們看到的黑子,其實就相當於太陽的一個個的火山口,它在逐步的在積累能量,黑子越大,能量越高,它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以後,也會爆發。  可是,太陽風暴畢竟不是火山噴發,有著自身特點。
  • NASA又出「大新聞」:火星人就是這麼死的!(大誤
    ,太陽風暴在其中可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基於更早之前的觀測,科學家猜測,由於火星磁場不像地球磁場那樣強,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在途經火星的時候,有能力從火星大氣的頂層剝離掉分子和離子。3月8日,一場異常強烈的太陽風暴經過火星,讓MAVEN任務的科學家有了一次難得的良機去採集數據。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nasa 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 http://theta.tv/nasa 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NASA 最新研究:火星大氣層的流失可能肇因於強烈的太陽風
    一系列令人驚豔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 )動畫顯示出太陽是如何慢慢地剝奪掉火星的大氣層。過去試著解釋火星是如何逐漸失去其大部分的大氣層的研究都將主要原因指向火星表面巨大的塵暴。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火星微弱的磁層(magnetosphere)及以每小時100 萬英裡(約每小時160 萬公裡)的速度向外吹的太陽風(solar wind)之間的磁互動才是將火星的大氣層趕走的原因。
  • 太陽風或「玩死」火星禍首 吹散大氣層綠洲變沙漠
    來自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的觀測發現,即使在今天,太陽風每秒鐘仍在帶走約100克的火星大氣。「我情不自禁地想像著漢堡以每秒鐘一個的速度飛出火星大氣的場景,」探測器科學家戴維·布雷恩在電視直播的記者會上開玩笑說。  今年3月,一系列太陽風暴襲擊火星,上述探測器發現,火星大氣的「腐蝕」問題在此期間加重。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nasa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NASA稱:航海家2號發現天王星遭遇太陽風暴拉扯,55%大氣流失!
    對此,科學家表示,雖然行星也存在「大氣層流失」的現象,但天王星的氣體洩漏量甚至比其他行星都還要來得多。根據媒體報導,天王星和海王星屬於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冰巨行星,只有飛行器「航海家2號」造訪過。NASA指出,行星大氣層流失的現象並不少見,金星、木星、土星,甚至是地球,都有觀察到大氣洩漏到太空的現象。經過時間的流逝,大氣流逝可能會對行星產生巨大影響。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2、太陽風暴基本性質  在太陽系中,太陽風的組成和太陽的日冕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氫,25%的是氦,還有其他一些痕量雜質。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測量結果。2004年的Genesis的取樣分析還沒有結果。它在返回地球是因為緊急降落,被損壞了。這是因為它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沒有打開降落傘。在地球附近,太陽風速為200-889km/s。
  • NASA稱:航海家2號發現天王星遭遇太陽風暴拉扯漏氣,55%大氣流失!
    對此,科學家表示,雖然行星也存在「大氣層流失」的現象,但天王星的氣體洩漏量甚至比其他行星都還要來得多。 NASA指出,行星大氣層流失的現象並不少見,金星、木星、土星,甚至是地球,都有觀察到大氣洩漏到太空的現象。經過時間的流逝,大氣流逝可能會對行星產生巨大影響。 像是火星這顆紅色星球,就在40億年間幾乎失去了整個大氣層。
  • 超級太陽風暴可能摧毀現代人類文明
    這樣的太陽風暴有許多類型,例如太陽耀斑,一波高能輻射,太陽風暴以光速在太陽系前進,將這些質子加速成高速太陽質子風暴,另外還有日冕物質爆發,另外還有日寬物質爆發,從恆星中剝離數億離子,這些離子以每小時900萬公裡速度在太陽系前進,當地球被這些怪物撞擊時地表什麼都不會發生,但小規模的風暴都能損壞衛星,可對地球上的人們無害,地球的大氣層會吸收,x射線來保護我們。
  • NASA火星軌道飛行器眼中的火星
    離開地球15年以來,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紅色火星的認識,MRO研究了火星稀薄大氣層的溫度,通過雷達探測火星地下,以及表面的礦物,但也許最出名的是它傳回的令人驚嘆的圖片。MRO攜帶了三個相機,火星彩色成像機( MARCI ),背景攝影機( CTX)和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HiRISE相機)。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NASA的火星毅力漫遊者火星著陸???
    ©NASANASA的恆心漫遊車將於2月18日降落在火星的
  • NASA稱近日太陽風暴將襲擊地球 北美和英國大部分地區可見極光
    據外媒報導,近日,一場可能破壞電力供應、影響衛星電視和觸發極光的太陽風暴將猛烈衝擊地球大氣層。科學家稱,太陽日冕上出現了一個大洞,極光將覆蓋北美和英國的大部分地區。快速移動的太陽風產生於恆星磁場向太空開放的地方,在衛星圖像中被捕捉為巨大的黑色區域。
  • 太陽系的超級風暴秀,嘉賓模特: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火星超級風暴速度:每秒180米火星的風暴準確地說是沙塵暴,速度可達每秒180米動力來源:太陽 因為火星與地球一樣,自轉軸傾角為辨識度:四星 黑色風暴髒髒的很可怕火星風暴,一旦形成就是飛沙走石,橙色的氧化鐵塵土和巖石塊都被捲入塵暴,看起來非常髒。所以,火星上的超級風暴,好像是一股黑旋風,從極地向赤道蔓延,這種超級風暴會肆虐整個星球,一旦風暴形成就很難塵埃落定!持續時間會長達數周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