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作為中國原四大件之一,也原本是家庭所必不可少的電器之一。但是似乎現在電視並沒有像十年前那樣在人們心目中有著異常重要的地位。
最早的電視機是英國人發明的,1925年,一個叫約翰·洛奇·貝爾德的英國人發明了電子顯像管技術。這時的「電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它只能夠顯示簡單圖像。但是,這是後來電視成型裡程碑的一步。
直到1939年,美國人發明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這時候的電視機才是真正我們所說的電視,它能夠真正的滿足人們觀影的幻想。
而經過不到百年的進化,電視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電視產品。比如說:平板電視、CRT顯像管電視、背投電視、投影電視。現在市場上最多的是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電視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變少了?
筆者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電視替代品的出現
這是電視被忽視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而在電視的替代品中佔主導地位的正是我們現在人手一部的智慧型手機。從智慧型手機出現以來,手機就不僅僅只有通信這個功能了,越來越多的功能被賦予給手機,比如遊戲、視頻…而視頻功能也因為手機的輕便而飽受好評。相比於電視的大體積、不易於攜帶,手機的輕便是電視不可以比擬的。
不止於此,電視的替代品還有很多,比如說電腦、VR設備以及投影儀等。單單拿出VR設備來說。人們對於二維的視覺感官早已經不再滿足,而VR的多維觀感以及可互動性是電視完全滿足不了的。
2.人們日常生活過於繁忙,更多人會選擇觀看實效性視頻,而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看小視頻是電視所不能做到的。
3.電視方面的創新不再吸引人
電視方面的創新貌似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或者說電視的創新不知道還有沒有必要。因為電視本來的作用就是觀影,脫離了這個也就沒有意義了。我們頂多能做到的提高就是在電視清晰度以及令電視更加智能方面。但是電視在清晰度方面的提高現在也並沒有太多人買單。因為這種大屏觀影設備其實到了一定清晰度已經足夠,況且這種高清晰度屏價格昂貴,但是帶來的視覺體驗並不會有非常大的層次飛躍。
電視還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雖然說電視能夠提升的方面已經很有限,但是還是有一些比較新奇的點子出現。比如說裸眼3D技術。
這個技術比較早應用在3DS(任天堂遊戲掌機)上。顧名思義,這個技術不需要佩戴3D眼睛就可以從屏幕上觀看到立體影像。但是這個技術還並不算成熟。雖然市場上目前也有這種電視,但是價格實在高昂,一般家庭消費還是有點壓力的。如果這個技術成熟並且價格能夠像目前電視一樣親民的話,那麼電視說不定又會掀起一場熱潮!
結語
電視作為原來的四大件之一,也作為一代人不可磨滅的回憶存在了這麼多年。因為電視,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回憶能夠發生。雖然現在電視銷量不容樂觀,但是還是希望它會再一次吸引到我們!
(感謝閱讀!歡迎評論討論,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