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電視進化史:從黑白電視到「未來電視」

2020-11-23 中關村在線

    上個世紀20年代,英國人拜爾德裝配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視。當時的人們可能很難預料到:近一個世紀以來,電視的出現不但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演變起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而且對於整個人類生活方式同樣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是在網際網路等數位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電視在傳遞信息、傳播文化、大眾娛樂等方面,電視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有資料顯示,2006年前後,美國家庭電視擁有量已超過家庭平均成員數量。InformaTelecomsandMedia研究報告預測,到2011年,僅高畫質電視的家庭用戶數量將增長到1.51億戶。

    從歐美起源到日韓之爭

    如果用一句話來簡短形容電視行業的起源與發展,「起源於歐美,成就於日韓」最為恰當不過。

    1900年,英國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為國際電聯會議起草的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television」一詞,「電視」最早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概念起源於歐洲大陸。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1923年,美國科學家茲沃裡金申請到光電顯像管、電視發射器及電視接收器的專利,首次採用全面性的「電子電視」發收系統,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1925年,拜爾德在英國裝配了世界第一臺電視,成功傳送了人的面部活動,解析度為30線,重複頻率為每秒5幀,從此,這當初被稱為「破玩藝兒」的黑匣子開始了它近一個世紀的神奇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電視成型的重要時期。除了轉播工程技術方面有顯著改進外,電視已經開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傳播媒體。在電視技術最早發源的英國和美國,已經具備了提供公共電視節目的能力。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各國紛紛忙於戰事,使得科技研發進展滯緩,電視技術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幾近停滯狀態。

    隨後,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視行業才又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在電視行業技術升級進程中,最早成功研發了電視顯像技術的「歐美」卻被作為後起之秀的「日韓」逐漸超越。1960年,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晶體電視TV-8-301,引起了業界轟動;短短8年時間過去,索尼又推出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KV-1310,技術實力一舉領先業界。而就在作為日系代表企業的索尼實現電視領域擴張之時,一家成立於韓國的公司也悄然加入了電視生產廠商之列——1969年,三星電子正式宣告成立,並於次年開始生產黑白電視。雖然就涉足電視生產領域的時間來看,三星算不上是元老級廠商,但其後品牌的發展之迅猛,技術革新之劃時代,卻是完完全全造就了一段業界的傳奇。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電視攝錄技術發展的原因,黑白電視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僅僅在電視投產後的第二年,三星的P—3202黑白電視便成功地走出國門,遠銷巴拿馬。作為在當時如此年輕的一個品牌,這樣的成績實屬突出。

    時至今日,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視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最初的黑白電視尺寸逐漸加大,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模擬電視到數位電視——每一次電視行業技術革新,日韓企業均牢牢佔據了先機。如今電視作為最常見的家用電器已經走進了幾乎全世界每一個家庭,三星和索尼也在電視普及進程中鎖定了雷打不動的領先位置,整個電視行業的競爭態勢,也儼然發展成為了以索尼和三星為代表的日韓企業之爭。

    「創新」三星異軍突起

    說到電視行業發展,就不得不著重研究一下三星電子。如同上面提到的:就涉足電視生產領域的時間來看,三星算不上是元老級廠商。然而,正是在起初並不有利的態勢下,三星電子卻上演了電視行業內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 「驚天逆轉」。

    對於三星電子我們了解多少?09年全球500強排名第40位,或是市值兩倍於昔日的王者索尼,或是連續4年全球電視第一?上述數據充分展示了三星電視目前階段的王者地位。然而,三星電視又是如何異軍突起,實現後來居上的呢?

    從三星電視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找到答案——創新基因。最早果斷投身電視行業,可以說是三星遠見卓識的一個寫照。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黑白電視一成不變的「兩色」影像世界,已經難以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收視需求,人們期望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能夠通過電視影像技術得以再現。在電視由「黑白」到「彩色」的革命性階段,三星的技術創新反應迅速而敏捷。1976年4月,三星獨自成功開發出14寸彩色電視,並於第二年起就再次出口歐美。從最初的有圖像能收看,到對於圖像還原效果的逐步要求,三星對於之後電視發展方向的把握恰到好處。

    技術實力帶來了市場的高度認同。截至1978年5月,三星黑白電視生產量突破400萬臺,躍居世界首位。這對於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業來說,成績足以震驚世界。而此後的一系列銷售數字,則充分鑑證了三星在電視領域日趨穩固的品牌地位:1986年,三星彩色電視生產量達到1,000萬臺,三年後,這一數字又翻了一翻。

    隨著銷量的高速增長,三星電視品牌知名度的顯著提升。上世紀90年代以來,視覺娛樂的高品質追求,以及家庭視聽系統的流行,人們對於電視向著屏幕大型化、畫面細膩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這方面,三星始終以技術領先和消費者主導的原則牢牢佔據行業前列。1995年9月在世界上首次推出33」雙畫面電視,大幅提升了同時收看不同節目的效果。而在傳統CRT電視的尺寸難以再有突破之時,三星又不失時機地向市場推出大屏幕背投電視。直到今天,相信很多人都難忘第一次見到這一電視領域的「龐然大物」時,所體會到的震撼感覺。這也使得家庭影院的概念,第一真正走進了普通用戶領域。

    進入21世紀,在滿足了人們近乎苛求的視聽追求之後,電視的美化裝飾作用,環保健康性能又成為了發展的核心話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時髦的名詞「平板電視」進入了消費者的眼帘。電視向著更輕更薄的方向發展,平板電視新技術集中湧現,其間,三星更是從未停止創新。早在1998年8月,三星就已成功開發出純平電視,成功解決了電視球面失真帶來的畫質影響,真正實現了電視上的所見即「真實」。2001年8月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40英寸TFT-LCD液晶電視,徹底顛覆了業界對於液晶電視屏幕尺寸的固有觀念。2002年,三星更是推出世界最輕薄的PDP-TV 等離子電視,同年,大型液晶電視的年生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臺。2004年,三星主導與索尼共同創立S-LCD公司,從此誕生了性能出眾的S-PVA液晶面板生產線。

    到了2006年,三星電視首次在銷量上趕超索尼,位列世界第一。——並非索尼「睡著了」,而是三星實在「跑得太快」。面對巨大的成就,三星並未感到絲毫驕傲與懈怠,反而將斐然的成績轉化為繼續前進的動力,開始著手研發更為尖端的LED背光源技術,並且在2009年,成功推出全球首款超薄LED背光源電視,引領了電視行業又一次質變性革命。

    「一個創新接著又一個創新」——這就是三星電視最為簡單的制勝之道。從2006到2009,四年銷量第一,在競爭趨向白熱化的電視行業,三星創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奇蹟。如今,憑藉不斷創新,三星積累了電視行業最為全面的技術儲備,已經成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從面板到晶片等各環節均具備核心技術的超級品牌。

    未來電視:智能+纖薄+大屏+3D

    三星創新求勝的整個進程,實際上已經清晰記錄了整個電視行業此前近一個世紀技術發展的幾次重要變革:由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影像更加真實生動;由CRT電視到背投電視,屏幕更大,效果更震撼;由背投電視到平板電視,顯示效果提升的基礎上,更加纖薄,節能環保。未來,電視行業技術將進一步升級,向著更加智能,更加纖薄,屏幕更大,效果更震撼四個方向發展。

    首先,未來電視將更加智能。隨著三網融合的快速推進,「物聯網」時代正在悄然來臨。電視將不僅作為電視臺節目的接收終端, 同時還將具備連接網際網路及其他數字硬體設備的功能。目前階段,在智能電視的宣傳攻勢上,國產品牌要優於外資品牌,但這並不意味著外資品牌電視產品不具備「智能」屬性。據悉,目前三星每款高端產品均已具備Internet@TV功能及Allshare無線資訊共享平臺,支持聯通網際網路以及數字硬體設備。目前,國家網際網路電視標準進一步明朗,智能電視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其次,電視將朝著日趨纖薄的方向持續發展。這一趨勢,從之前背投電視到平板電視的進化已經展露無疑。LED背光源的應用對於電視纖薄的貢獻尤為突出,2009年,三星首創LED背光源電視,一舉將電視厚度控制在2.99釐米。據了解,目前,三星已經推出了更為纖薄的最新款頂級電視LED C9000,其厚度是驚人的0.79釐米,將現階段電視纖薄演繹至極限。未來,OLED電視的研發將成為電視行業又一個重點方向,通過克服屏幕尺寸及生產成本等障礙, OLED面板將廣泛應用於家用電視製造。電視究竟能有多薄?也許,OLED能給我們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再次,屏幕越來越大是電視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電視面板廠商的產能及切割技術不斷進步,大尺寸屏幕電視已經成為主流產品。此外,電視價格日趨平易近人,也給了消費者體驗大屏震撼的機會。目前,在行業內,最為熱銷的電視產品尺寸已經發展至40英寸至46英寸,三星、索尼、夏普等重頭電視企業,更是紛紛推出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未來,大尺寸屏幕將成為消費者選購電視的重要參考指標。

    最後,震撼的3D體驗將成為未來電視體驗模式的重要革命。雖然,在影視行業,3D事實上已經並非多麼新潮的技術,早在數十年前就有3D電影、3D相機的存在。但是礙於3D影像拍攝、處理、顯示硬體的技術局限性和高成本,3D始終處於「科幻」的地位,未能在民用產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4月,始終堅持「創新」戰略的三星電子,首次將3D功能應用於電視,並在旗下LED、液晶、等離子三大產品線均推出附帶3D功能的電視產品,讓消費者最終夢圓3D震撼體驗。而作為電視行業另一個巨頭,索尼也跟進推出了3D電視,雖然索尼6月正式發售3D電視,再次落後三星一步,但其對3D產業卻依然信心十足,並透露希望3年後在3D產業的規模能達到1兆日元,而2009財年索尼整個消費產品及部件領域的銷售額才3.2兆日元。

    實際上,3D電視在上市初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根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市場3D電視的總銷量已經達到5000臺,市場均價在2.35萬元,其中,三星3D電視的市場佔有率達93%。一方面說明三星3D先入為主的營銷策略在中國市場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說明3D電視獲得了產業發展初期消費者的支持。

    未來,3D片源將成為制約3D電視快速發展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三星、索尼兩大廠商已經開始著手3D內容源建設,但短期以內,難以發揮顯著成效。尤為值得提出的是,三星在推廣3D電視初期,強化2D轉3D功能,以及向消費者明確3D電視同時支持2D模式,為3D電視市場發展樹立了信心,其在中國市場取得的銷量也是一個有力輔證。

    在3D電視領域,「裸眼3D」則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課題。目前,諸多國內外品牌均已具備實現裸眼3D的技術,但技術尚未成熟,可視角度過小,只能看3D不能看2D圖像,屏幕尺寸不能太大等,同時,用於生產的硬成本過高,目前,尚不具備向廣大消費家庭推廣的條件,只是應用於相關航天、建築等重點產業。未來究竟何時能夠切身體驗「裸眼3D」的震撼影像,還需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電視進化史
    電視進化史公眾號[2018]第100期本欄目由電視淘寶欄目組獨家呈獻新的一年悄然開始,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公海龜趴在母海龜身上,發出了酣暢的聲音……咳!咳咳…!跑題了跑題了!好,很好,非常極其特別的好那今天我就讓你看看咱家喻戶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電視機,是怎麼一步步進化到現如今這般: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可愛的、迷人的、好看的、好玩的
  • 不止黑白電視 盤點那些離我們而去的老家電-黑白電視,家電, ——快...
    每當看到家裡的復古老舊黑白電視,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每次放學飛奔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數碼寶貝》、《四驅兄弟》的開播,每次暑假就板哥小馬扎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西遊記》和《還珠格格》,黑白電視可以說承載了多數90後年幼時的記憶。
  • 揭秘小米智能電視從一代到三代的進化史
    小米電視從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三代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10月19日下午,小米在北京召開了次世代新品發布會,除了意料之外的9號平衡車之外,還正式發布了之前引起大家瘋狂猜想的小米電視3。那麼小米電視從最初的1代、2代、2s再到如今的3代,都有哪些變化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小米電視的進化史。
  • 電視的進化
    2019,電視的進化2018 年初,李宏偉時任北京奇果科技CEO,當時奇果推出的一款長視頻聚合類產品(將電視內容整合,再根據用戶喜好推薦給用戶,類似於長視頻版的今日頭條)增長緩慢,由此引發了他對電視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思考。「問題的核心是用戶的選擇標準在變」,李宏偉告訴【獵雲網】。
  • 上世紀的竹竿天線與黑白電視
    ◎全媒體記者 徐金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經濟狀況好轉,不少家庭開始有了黑白電視。由於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尚未普及,為了收到更多的電視頻道,天線成了人們接收電視信號的主要工具。  「搖搖天線,電視信號就好了」  在37歲的李霞的記憶裡,兒時架著天線看電視的日子給自己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在李霞八歲的時候,家裡買了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李霞家一下子便熱鬧了起來,這可是村裡的第一臺電視機,每天晚上,來她家看電視的人將她家的院壩都站滿了。
  • 未來電視是否會被市場淘汰?
    這時的「電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它只能夠顯示簡單圖像。但是,這是後來電視成型裡程碑的一步。直到1939年,美國人發明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這時候的電視機才是真正我們所說的電視,它能夠真正的滿足人們觀影的幻想。
  • 電視發展歷史——電視戰爭
    電視機自誕生已經將近一百年,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電晶體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到如今的各種新型顯示技術並存,電視機的發展歷程象徵著顯示技術發展的一個個裡程碑,顯示技術帶來的視覺感受越來越清晰、真實和沉浸。今天,我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電視的發展歷史。
  • 電視畫質越來越高音質卻跟不上?電視音頻問題如何解決?
    電視自20世紀發明以來,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電視到網際網路電視,從標清到4K,轉眼8K又強勢登場。短短一段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電視聲音系統卻如同被拋棄的孩子,並沒有跟隨電視顯示技術的變化而變化。仍然以內置音箱為主,除了材質有所提升、環繞聲格式的增加之外,在功能上卻沒有發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  音頻技術進化之路:  電視聲音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叫做伴音,電視聲音通常被看作電視畫面的輔助。
  • 海信開啟雷射電視市場,雷射電視和液晶電視到底有什麼不同
    拿雷射電視和液晶電視的顯示技術做對比,雷射電視的顯示技術可以覆蓋眼睛色域的範圍高達90%,而液晶電視的顯示技術僅達到60%,意思就是雷射電視的顯示技術更加符合眼睛對顏色的辨別能力。根據數據顯示,海信的雷射電視在2018年中下旬的銷售額和銷售量都突破了百分之九十。而且在彩電行業的市場發展,已屬於領跑狀態。為何它的銷量會上升得如此之快?
  • 從電視下半身從無到有的進化史 看電視機發展過程
    【摘要】電視機從CRT時代進化到如今的OLED電視,有一段漫長的過程,小編帶你從電視底座變化的角度來探討電視機的發展史!  1CRT-從無到有  電視機的誕生至今已有九十餘年之久,在它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其顯示技術的不斷更迭,所帶來的一輪又一輪視覺盛宴。光和色彩變得越來越真實,細節和動態越來越清晰。
  • 量子點電視優缺點有哪些?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有什麼不同?
    從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小型顯示設備,到投影儀、智能電視、廣告顯示屏、影院等大型顯示設備,都和顯示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繫。顯示技術是支撐彩電業發展創新的核心,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顯示技術的選擇關乎企業存亡。以發展歷程來看,顯示技術經歷了厚到薄、重到輕、黑白到彩色、普清到4K的過程。
  • 告別電視天線
    上海石庫門,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振奮人心的女排比賽,小學生冬冬一遍遍爬上房頂,調整天線……這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一幕。當大家還在通過「話匣子」(收音機)聽評書《嶽飛傳》的時候,黑白電視可是一件奢侈品。看電視必須要架設天線,魚骨狀的天線必須要架到房頂上才行。但一陣風、一陣雨或是頑皮的貓咪觸碰一下,電視信號會立即改變,甚至滿屏「雪花」。爬房頂,成了每個有電視家庭的日常功課。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有線電視出現了,人們終於告別天線,看到清晰而穩定的電視畫面。
  • 平板電視輻射探秘:哪種類型電視輻射大
    理論上說,傳統CRT電視的顯示材料是螢光粉,通過電子束撞擊螢光粉而顯示,電子束在打到螢光粉上的一剎那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儘管目前有許多CRT電視產品在處理輻射問題上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處理,儘可能地把輻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徹底消除是困難的。
  • 電視下半身從無到有的進化史
    不過當你陶醉於那面顯示屏幕的同時,可不要忘記伴隨屏幕一同演化的電視形態,它也是讓我們對電視賞心悅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便是電視機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的部位——底座。  電視機底座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從無到有、從有到拙、從拙到精、從精到簡」這樣一個過程。
  • 電視購物「消亡史」
    電視購物1992-2020「只要98,只要98,價值1988的紅外治療儀抱回家!你還猶豫什麼,趕緊拿起電話訂購吧……」這種聲嘶力竭的電視購物廣告,相信很多觀眾都並不陌生。1992年首檔電視購物節目在廣東珠海電視臺播出,2004年上海文廣成立首個電視購物頻道。雖然電視購物屢遭詬病,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電視購物廣告的威力。
  • 在黑白電視時代對第一次登月做現場直播,美國人怎麼做到的?
    (觀看「阿波羅11號登月」電視直播畫面)我們知道,「阿波羅11號」是在1969年7月16日搭載「土星5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7月20日降落到月球。而早在1958年年初,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就已經在為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訊號傳輸在做準備了,那時候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有一個「阿波羅計劃」。
  • 讓浪漫的預言變成現實——電視的誕生
    當時,人們都認為這只是一個浪漫的預言,但它卻很快就變成了可見的現實,那就是今天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電視。電視的誕生凝結了許多科學家的心血和智慧。早在19世紀,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工程師就開始探求將移動的畫面像無線電信號一樣發射到天空中,然後再用特殊的裝置將這些信號接 收,並且演示出來。
  • 海信迭代社交電視 三大突破彰顯電視產業進化方向
    據了解,S7F標配1T家庭私有雲,並且依託海信在雲存儲、雲計算上的技術積累,充分發揮了電視大屏的共享屬性。通過海信自研Hi Drop數據傳輸方式,打通手機、電腦、電視間的設備屏障,採用五項安全技術為用戶提供安心的數據共享空間,未來結合AIoT物聯網技術,電視將真正成為用戶的智慧生活中心。
  • 引領未來電視潮流 OLED自發光電視受熱捧
    引領未來電視潮流 OLED自發光電視受熱捧 2020年09月14日 16:1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近年來,以液晶電視為主導的彩電市場始終未走出困局
  •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記者探秘廣西桂林市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記者探秘廣西桂林市 2016年06月23日 09: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桂林訊 近日,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旅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