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獵雲網(ID:ilieyun),作者:董亞南,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深圳南山區深南大道邊上,TCL、創維、康佳等老牌電視製造企業鱗次櫛比地聳立著。在並不遙遠的三十多年前,它們曾最早踏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將電視送進千家萬戶。
如今,短短三十年,它們又身處另一場變革中。
2019 年 11 月的某個上午,TCL電子大樓內的一間辦公室中,一塊白板泛著光。走近一看,白板上密密麻麻布滿了「高速增長」、「戰略」、「組織」、「衝刺」、「每日三省」、「自律帶來自由」、「高手都是長期主義」等詞彙。
這是TCL全球智能電視系統開發及運營平臺雷鳥科技CEO李宏偉的白板。
如大多數網際網路科技公司CEO一樣,「戰略」、「增長」、「組織」是驅動他生活運轉的軸。他吃住公司,遠在北京的家一個月回不上兩次。
身處變革之中,他必須快。
2018、 2019 年,變革漸次在各行各業中展開。在電視行業,市場飽和多年,一個紅海市場中,瘋狂的價格戰將各家電視巨頭拉下低利潤率的泥沼。
變革勢在必行。 2019 年初,TCL電子整合電視、音頻設備、空調、冰箱等產品線,成立TCL智能終端業務群,提出「AI×IoT」新戰略,欲從一家家電企業升級為智能科技企業。
在這場升級中,雷鳥科技基於其智能電視終端系統開發及內容運營能力,成為TCL電子智能升級的參與者。
2019,電視的進化
2018 年初,李宏偉時任北京奇果科技CEO,當時奇果推出的一款長視頻聚合類產品(將電視內容整合,再根據用戶喜好推薦給用戶,類似於長視頻版的今日頭條)增長緩慢,由此引發了他對電視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思考。
「問題的核心是用戶的選擇標準在變」,李宏偉告訴【獵雲網】。
多年來,用戶對視聽娛樂的選擇標準從顯示效果,到內容的豐富度、觀看體驗,再到如今短視頻、直播等多元化的視聽方式,早已不滿足於單一維度的視聽,尤其是長視頻。
據《 2019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早在 2018 年 6 月,短視頻月總使用時長就已全面超越在線視頻。同時據另一份數據,電視日均開機率已從 2017 年的70%下降到了30%。
「電視界真的需要一場變革了。」說到這裡,談吐平和的李宏偉語速急促。
變革的軌跡隱藏在歷史中。
縱觀手機的發展史,經歷了從僅具備通話、簡訊功能的手機終端,到帶智能功能的手機終端,再到iPhone引領的具備手機功能的智能終端三條增長曲線。
李宏偉認為電視的發展也會經歷類似的三條曲線:
第一條曲線是顯示技術,各大傳統廠商專注於硬體顯示性能的優化;
第二條曲線出現在 2009 年,電視不再只追求顯示技術的提升,也關注內容的豐富度和用戶體驗,以在線內容豐富度、交互效果為主。
而第三條曲線,電視將發生質的改變,從帶智能功能的電視,成為帶電視功能的智能終端。
電視行業的三條曲線
當時李宏偉預計,第三條曲線的開端將會在 2019 年發生。
2019 年 8 月,李宏偉預期的變革如期而至。
8 月 10 日,榮耀智慧屏正式發布, 16 日,早已準備好的TCL·XESS智屏也隨之而至。此後,海信、創維、康佳等家電廠商,華為、小米、一加等跨界者蜂擁而至。
這些智慧屏均具備智能家居功能,能夠連接、控制家中的窗簾、燈、空調、熱水器等,搶佔智能家居的入口;
均搭載AI能力,能夠通過AI算法「認識」每一位家庭成員,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
都通過不同方式實現與手機的交互,消融電視與手機的邊界,打破電視單一長視頻的場景局限,與手機一同成為家庭生活的雙中心。
正如榮耀總裁趙明所言,「它不是電視,是電視的未來」。
變革的發令槍:交互革命
再回溯智能設備的歷史,智能設備的革命始於交互。
1973 年,世界上第一臺個人計算機奧託(Alto)在施樂公司著名的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PARC)誕生。在這之前,計算機是只能應用於軍隊、政府、研究室、企業的龐然大物。
奧託(Alto)首次使用了圖形界面技術(GUI)、顯示器和一種三鍵滑鼠,正是這些新的交互方式,才使個人電腦成為可能。
當時,施樂同意賈伯斯參觀PARC,有了後來的蘋果,賈伯斯又委託更擅長軟體的比爾·蓋茨來為其電腦開發應用軟體,有了後來的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