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下半身從無到有的進化史 看電視機發展過程

2020-11-23 智能電視網

  【摘要】電視機從CRT時代進化到如今的OLED電視,有一段漫長的過程,小編帶你從電視底座變化的角度來探討電視機的發展史!

  1CRT-從無到有

  電視機的誕生至今已有九十餘年之久,在它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其顯示技術的不斷更迭,所帶來的一輪又一輪視覺盛宴。光和色彩變得越來越真實,細節和動態越來越清晰。不過當你陶醉於那面顯示屏幕的同時,可不要忘記伴隨屏幕一同演化的電視形態,它也是讓我們對電視賞心悅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便是電視機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的部位——底座。

  

 

  電視機底座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從無到有、從有到拙、從拙到精、從精到簡」這樣一個過程。

  從無到有

  CRT時代的龐然大物

  最開始的CRT電視大多都是沒有底座的,後來慢慢有了一些「連體底座」、「隱形底座」,因為CRT電視內部元器件都比較龐大,特別是真空管和電子槍縱橫跨度都比較大,導致電視機看上去很笨重,江湖人稱「大頭電視」。那時候的電視的底座基本與電視機身融合為一體,或者額外底部突出一點點。主要還是功能性的需求,而且那麼笨重的電視,一般都很少會有人去挪動它,所以底座做的越牢靠、結實越好。

  

 

  「從無到有」的底座代表作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索尼的貴翔電視,好傢夥34吋的平均體重達到了90公斤,電視底部就是一抹平,因為太重了啥也不夠壓呀。當然後來為了美觀,底下又額外延生出了一「小臺階」,但看上去也沒有太大區別。這麼大體重的傢伙如果硬是要給它加個獨樹一幟的底座,估計也是格格不入的。

  

 

  當然並不是只有索尼長這樣,當時與索尼針鋒相對的松下電視也差不多。難以想像其實在很多年前電視產品的同質化就已經如此了,現在的整天吹噓的網際網路企業也不過是後生之輩而已。但是說實話就那個時代的科技和工藝水平,能把電視做成這樣也實屬不易了,誰叫顯像管電視都是體重超標呢?

  

 

  90年代的CRT電視基本就長那樣了,廠商們估計也沒想著怎麼去塑造底座了。雖然中間也冒出了像日立這臺電視底部長了四個疙瘩的怪咖之外(這種造型後來在中國非常流行,我家第一臺電視就長這樣),但放眼整個電視產品線,幾乎也都是親兄弟的區別了。

  2等離子、背投-從有到拙

  從有到拙

  等離子時代電視終於立起來了

  直到二十世紀初等離子電視的出現,電視終於可以站起來走路了。造成這一現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等離子電視輕薄了許多。它是第一代的自發光顯示技術,沒有電子槍那樣的龐大內部結構,大部分的空間都可以留給屏幕。說起等離子,70、80後一代估計還有很深的情節,自發光帶來的驚豔視覺衝擊讓人過目不忘,哪怕這是一隻電老虎並且壽命還不長。

  

 

  最開始的等離子電視,底座設計依舊沿用了CRT時代的一些元素,比如依舊笨重,為了保持電視的穩定性,底座與桌面的接觸面積非常大,並且仍然是方方正正。

  

 

  後來廠商們的設計審美意識初見端倪。隨著等離子電視也朝著輕薄化前進了一小步,穩定性不再成為電視底座發展的一大負擔。圓盤形底座、更小面積的單點支撐、可旋轉、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底座都相繼出現。輕薄化帶來了更多設計的可能,當然這個時期的奇思妙想還只是一次初步的探索。

  自帶"電視櫃"的背投時代

  在普通彩電的基礎上結合了投影技術的背投電視也曾紅極一時,不過也只是曇花一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然後很快就被液晶電視拋棄在了歷史的長河裡。為什會被淘汰,原因和等離子電視也有那麼幾分相似,成本高、技術壁、價格戰。而且它還沒有等離子那麼出色的視覺體驗。

  

 

  背投電視的底座長啥樣呢?筆者覺得背投電視是無從談起底座設計的,如果非要把那個長得想電視櫃的傢伙稱之為底座的話,那就有另一種解釋了,背投電視一半的體積都是底座。

  

 

  這樣的底部設計也有個優點,可以把屏幕部分做得超大,邊框很窄,讓有體積需求的音響放在底部獲得更充裕的空間。不過從側面看去你會驚呆,它的厚度又回到CRT時代。

  3液晶-從拙到精

  從拙到精

  百花齊放的液晶時代

  液晶電視的興起改變了電視底座毫無設計感的現狀,可以說它是至今為止顯示技術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變革,它帶來更加優秀的色彩體驗,更為緊湊的產品結構,平板電視從此已一發不可收拾。

  

 

  液晶電視與等離子幾乎是在同一個時期綻放,早期液晶做不了大屏幕,等離子做不了小屏幕,價格差距也幾乎沒有,但是液晶極高的可塑性註定了它終將取代等離子。隨著LCD技術的發展,它誕生了很多的品種,尺寸也越來越大、越來越薄。

  雖然液晶電視屏體形態至今仍沒有太大的變革,外觀同質化的確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是不看品牌logo都很難辨認是哪家的產品了,但是人們對時尚和美的渴求,在設計師的手裡變成了花樣百出的底座設計,這讓液晶電視又有了新的可能。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液晶時代電視機上的那些花樣底座。

  

 

  X形底座。這個設計最早出自三星之手,後來被國內廠商發揚廣大。這種設計與電視屏體薄和窄是一脈相承的,同時兼顧了穩定度。線條感出眾,金屬材質的運用讓電視看上去十分上檔次。

  

 

  船形底座&U型底座&圓形底座。這種弧形底座至今也有很多電視採用,曲線帶來了柔和感,讓電視看上去不會那麼生硬,並且與方方正正的電視屏體形成對比,帶來視覺效果的衝突。

  

 

  文鎮形底座。這種底座與中國的文具文鎮的形態如出一轍,只不過在中間嵌入了電視屏體。看上去風格簡約、剛硬,展現了最求極簡的藝術雛形。

  

 

  方圓實體底座。方形或者圓形的實體底座看上去比較保守,但是會給人牢靠的感覺,不浮誇也不花哨,不過總歸還是少了一點設計感。

  4後液晶、OLED-從精到簡

  從精到簡

  簡約的後液晶和OLED時代

  液晶電視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電視的形態也經過了千奇百怪的各種嘗試,在後液晶時代和OLED時代,電視的底座終歸還是平靜了下來。電視底座的發展這近幾年越來越簡約精巧,甚至很多設計都在故意隱藏底座,讓用戶的焦點聚集在電視屏幕的強勁視覺衝擊上。

  

 

  泛濫的雙V底座。雙V字型的底座相信大家已經屢見不鮮了,不知是設計靈感的殆盡,還是為了節約成本套用一個模具,反正很多廠商的電視無論中高低端都會採用雙V形的底座,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但究其不過還是有些視覺疲勞了。

  

 

  雲底座。雲底座這個概念出自於樂視。時尚的非對稱型流線設計,底部的三角孔設計增加架體的承重力和強度,讓電視擺放美觀又穩固。

  

 

  弧形底座。之前介紹過弧形底座了,但是現在要說的是曲面電視的弧形底座。其代表就是三星的SUHD電視。底座的曲率與屏幕的曲率幾乎一致,讓電視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上去都十分具有整體感。

  

 

  懸浮底座。OLED電視具有更薄更輕的屏體,懸浮底座的設計更是讓OLED電視的科技感爆棚。這其中的代表之作就是LG 2015年的旗艦OLED電視,金屬與電視屏幕連接的透明支架,讓電視看上去像是懸浮於空中,流暢的金屬紋路讓底座極具線條感,這樣紮實又時尚的底座,完全就是為設計而生。

  總結:從CRT時代到液晶和OLED時代,電視底座的發展是同顯示技術、工藝水平以及人們的審美意識一同進步的。CRT和背投電視都有著龐大的身軀,底座的全部作用都只是為了「承重」,也就是電視結構所需。那個時代電視還是新鮮玩意兒,消費電子工業設計也才剛剛萌芽。緊接著等離子和液晶電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電視市場,更加輕薄的產品形態,更大面積的屏佔比,激起了人們對於家電產品「美」的渴望,電視底座開始出現了更多的結構,附帶更多的裝飾屬性。直到後液晶時代和OLED時代,電視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鼎盛時期,電視的裝飾屬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有風格的產品開始出現,其中簡約而高雅的風格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歡,大部分的底座設計開始變得有內涵。

  不過當下的電視產品也面臨著形態趨同化的問題,似乎電視的設計已遇到了瓶頸,相互之間的抄襲模仿越來越嚴重,正真有能力在外觀設計上創新的公司往往還是從前那幾個。我想如果電視的「上半身」實在沒什麼可設計的,那就在它的「下半身」創造時尚吧。
 

下一篇

雖然PC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但新選手的攪局,還是讓這一市場再蕩起一波春水。近日,小米、華為扛起大旗闖入PC市場,欲與PC老大聯想同臺競技。 對於競爭對手的這一入侵,聯想集團董…

相關焦點

  • 電視下半身從無到有的進化史
    【PConline 資訊】電視機的誕生至今已有九十餘年之久,在它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其顯示技術的不斷更迭,所帶來的一輪又一輪視覺盛宴。光和色彩變得越來越真實,細節和動態越來越清晰。不過當你陶醉於那面顯示屏幕的同時,可不要忘記伴隨屏幕一同演化的電視形態,它也是讓我們對電視賞心悅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電視進化史
    電視進化史公眾號[2018]第100期本欄目由電視淘寶欄目組獨家呈獻回歸正題(嚴肅臉)今天小電淘要給你們看個寶貝好,很好,非常極其特別的好那今天我就讓你看看咱家喻戶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電視機,是怎麼一步步進化到現如今這般: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可愛的、迷人的、好看的、好玩的
  • 從電視機的變化看生活發展
    電視機從無到有,從小尺寸到大屏幕,從黑白到彩色,從又大又沉到超薄輕便,從有線電視到數位電視,再到網絡電視,一直在升級換代。幾十年來,以前是奢侈品的電視機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電視機的變遷史從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百姓生活的變化。1983年春節,中央電視臺正式推出春節聯歡晚會,億萬觀眾通過電視機收看了節目。
  • 模擬電視將永久退出舞臺 數位電視機隨之取代
    ,據廣電總局下達的《關於按規劃關停地面模擬電視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全國各地的地面模擬信號將於12月31日前關閉,這也意味著老舊的「大屁股彩電」和「雪花電視機」將永久的退出舞臺,隨之取代的則是時下盛行的數位電視機。
  • 電視機組裝要注意什麼 電視機安裝過程注意事項【圖文】
    我們都知道, 電視機 已經成為家家戶戶使用的電器,平時休息時,我們可以用它來娛樂,放鬆心情,各個臺的選擇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和了解更多知識。而科技的發展,電視機也由一起的老式黑白機變成 液晶電視 ,而大多數家庭大部分家庭會在考慮節省空間的情況下選擇了掛壁式電視機,那麼,掛壁式電視機究竟該怎麼安裝呢?
  • 索尼3d電視機價格怎麼樣?索尼3d電視價格【詳解】
    導語:現在的電視已經不僅僅是一臺播放電視臺信號的產品,開始已經做到了與網際網路相結合,雲技術等新技術在電腦行業的應用更是帶動了新的電視類型的發展。索尼 3D電視 就是這其中之一,將3D 影院 帶回家已經成為了現在的電視的一種趨勢,讓視覺畫面與我們更接近。下面來介紹些索尼3d電視價格的相關內容。
  • 如果把147節五號乾電池接到電視機上,能看電視嗎?可以看多久?
    最近有人問學姐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把147節五號乾電池接到電視機上,然後形成220V電,那麼可不可以看電視?如果可以看電視,那麼能看多久的電視?學姐感覺用147節乾電池給電視機供電,可真是一個有創意的想法,今天學姐就好好和大家嘮嘮這件事哈,看看能否實現。
  • tcl電視推薦 tcl電視機故障解答【圖文詳解】
    雖然現在電腦手機與網際網路的融合使得 電視機 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應用逐漸減少,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坐在電視機前看幾個節目是非常溫馨的場面。每件電子產品都會出現一些故障,電視機也如此。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tcl電視機故障及解答,TCL也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一個電子品牌,旗下有著電視機、手機以及電腦等產品。
  • 探秘電視進化史:從黑白電視到「未來電視」
    雖然就涉足電視生產領域的時間來看,三星算不上是元老級廠商,但其後品牌的發展之迅猛,技術革新之劃時代,卻是完完全全造就了一段業界的傳奇。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電視攝錄技術發展的原因,黑白電視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僅僅在電視投產後的第二年,三星的P—3202黑白電視便成功地走出國門,遠銷巴拿馬。作為在當時如此年輕的一個品牌,這樣的成績實屬突出。
  • 手持電視機促進電視機產業變革加速
    而從目前看來,能夠隨身看、隨時看的手持電視機將引領未來幾年內電視機的發展,電視機生產企業能否抓住這個發展契機,儘快投入手持電視機的生產將成為企業順利前行的決定因素。但是,我們不難看出,從黑白到彩色,電視機的發展用了10餘年時間,從球面到平板,電視機的發展用了不到10年時間,而從CRT到液晶,僅用了2、3年的時間。電視機的技術更新越來越快,而消費者對電視機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大屏幕、高清晰度,而是越來越個性化,如果按照此前的電視發展進程來看,液晶電視將很快被更新的技術所取代。那麼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又將見到什麼樣的電視產品呢?
  • 傳統電視機拍打出畫面的原理,智能電視可以拍打嗎?
    現在你會突然醒悟,好像後來每個家庭都出現了一種新的現象,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偶然的情況,你突然拍打了一下電視機的後殼,圖像竟然變得清楚了,於是只要出現畫面不清楚的情況,大家都變成了對電視機的暴力行為——拍打,估計大家都覺得電視機很欠揍吧。拍打出畫面的原理是什麼?
  • 電視發展歷史——電視戰爭
    電視機自誕生已經將近一百年,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電晶體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到如今的各種新型顯示技術並存,電視機的發展歷程象徵著顯示技術發展的一個個裡程碑,顯示技術帶來的視覺感受越來越清晰、真實和沉浸。今天,我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電視的發展歷史。
  •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看黃石新港的硬核發展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看黃石新港的硬核發展 2020-09-02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電視日|你還每天都看電視嗎?
    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由聯合國新聞部、義大利外交部和義大利電視臺共同舉辦的首屆世界電視論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會議就電視在國際事務中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探討,與會代表還建議設立世界電視日。電視機的誕生1939年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在美國誕生。
  • 電視機萬能遙控怎麼使用?電視萬能遙控器設置方法?
    看電視的時候我們肯定都知道是需要使用的遙控器的,而且現在電視機也是擁有著萬能的遙控器,所以說不管怎麼樣,是在進行使用,都是非常的方便,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使人們一定要知道方法,要知道電視機萬能遙控怎麼使用,另外對於電視萬能遙控器設置方法也是應該要知道。
  • 揭秘小米智能電視從一代到三代的進化史
    小米電視從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三代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10月19日下午,小米在北京召開了次世代新品發布會,除了意料之外的9號平衡車之外,還正式發布了之前引起大家瘋狂猜想的小米電視3。那麼小米電視從最初的1代、2代、2s再到如今的3代,都有哪些變化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小米電視的進化史。
  • 人類進化史:200年後看宇宙的新人類
    據人類學專家稱,人類的進化將在未來發生戲劇性的變代,而未來的人類會是怎麼樣的,你想提前知道嗎?200年後的新人類,也許在《機戰(專區 官博)》中你將親身經歷「進化」過程! 人類偉大的進化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屬於剛剛脫離動物型態,只懂得製作、利用簡單工具的原始人類,相比還在茹毛飲血的猿人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進化。而現代的人類則比起一千年前的古人,在身高和身體素質及腦區域開發,都有長足的進步。在不知不覺間,人類又經歷了一次次細微的進化,於是人類可以擁有製造航天飛船的智慧。
  • 日立電視機、Walkman、LV……,中國進口貿易四十年變遷史
    歷經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進口貿易也從起步萌芽階段發展到如今的積極擴大進口階段。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戰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武雅斌對經濟觀察報介紹,中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
  • 告別電視天線
    上海石庫門,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振奮人心的女排比賽,小學生冬冬一遍遍爬上房頂,調整天線……這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一幕。當大家還在通過「話匣子」(收音機)聽評書《嶽飛傳》的時候,黑白電視可是一件奢侈品。看電視必須要架設天線,魚骨狀的天線必須要架到房頂上才行。但一陣風、一陣雨或是頑皮的貓咪觸碰一下,電視信號會立即改變,甚至滿屏「雪花」。爬房頂,成了每個有電視家庭的日常功課。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有線電視出現了,人們終於告別天線,看到清晰而穩定的電視畫面。
  • 智能時代已到來 三種電視類型選購建議
    而今,只能「看」的傳統電視慢慢邊緣化,能夠「玩」的智能電視異軍突起,其優勢是能夠隨心所欲的控制電視,通過網絡視頻平臺點播自己想要觀看的視頻節目,此外還有一種稱之為網際網路的網絡電視,可以說時下電視機市場主要有三大類:傳統電視、網際網路電視和智能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