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輻射探秘:哪種類型電視輻射大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家電雖然不是談「輻」色變,但也是誠惶誠恐,畢竟長時間的接觸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人們在選購家電時總會選擇低輻射或無輻射產品。在眾多的家電中,電視是大人小孩子最常接觸的,因此它的輻射問題也受到了較大的關注。液晶電視「無輻射」似乎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因為從液晶電視第一天出現這個市場時,商家就撕破喉嚨地喊:「液晶電視零輻射」。那麼液晶電視是否真的完全沒有輻射,我們可以盡情地長時間地近距離地觀看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5460.htm

一、液晶電視真的零輻射嗎?

理論上說,傳統CRT電視的顯示材料是螢光粉,通過電子束撞擊螢光粉而顯示,電子束在打到螢光粉上的一剎那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儘管目前有許多CRT電視產品在處理輻射問題上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處理,儘可能地把輻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徹底消除是困難的。相對來說,液晶電視在電磁波的防範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它採用了嚴格的密封技術將來自驅動電路的少量電磁波封閉在顯示屏中,理論上是不存在輻射的。而普通顯示屏為了散發熱量的需要,必須儘可能地讓內部的電路與空氣接觸,這樣內部電路產生的電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洩漏」了。

最權威的輻射評測報告實行五分制,凡是被評為五分的,都屬於嚴重超標,需要引起重視;三星以上也屬於超標範圍,需要注意;一星的,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電磁輻射分兩個級別,其中工頻段的單位是μT,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上屬於較強輻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長期接觸易患白血病。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下,相對安全。而射頻電磁波的單位是μW/M2。輻射評測報告表明,液晶電視,不論是正面半米還是正面3米的範圍內,開機瞬間、正常觀看、換臺、待機狀態的測試結果都是0.1μT,而側面也只有0.11μT,基本上是輻射強度沒有變化。在對傳統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背投電視一系列的輻射測試中,液晶電視、背投電視輻射最小,等離子電視稍強一點,傳統顯像管電視CRT輻射最大。

以上的數據是不是說明液晶電視就完全沒有輻射,人們可以放心地購買與觀看。但實際上,有些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有電從導體通過就會產生磁場。所以,對單就輻射傷害而言,確實液晶電視並沒有像CRT屏幕有那麼強烈的輻射傷害。它的輻射本身要比顯像管的要小,但是說完全沒輻射是不可能的,它畢竟是一個電子設備,它本身除了液晶面板之外,它本身還有很多內部電路器件。它充其量只能說是「低輻射」而非「零輻射」。輻射的原理是電流產生磁場,磁場產生電場,電場再產生磁場這樣無限循環的。而且液晶電視屏幕要比常用的電視屏幕大,所以按液晶電視的輻射總面積來算,輻射還是少不免的。

二、輻射較大的液晶電視

1、雜牌液晶電視

液晶電視輻射的大小與它製作工藝及質量有關,一些品質低劣的雜牌液晶電視會產生強烈的電磁波。據有關部門2006年曾對一些液晶電視輻射進行實際測量。結果顯示,一些小品牌的液晶電視輻射嚴重超標,主要原因是內部沒有屏蔽罩。屏蔽罩是一個合金金屬罩,是減少電視輻射至關重要的部件。電視內部電路板等元器件,在工作時發出高強度的電磁輻射,屏蔽罩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將絕大部分的電磁波攔在罩內,從而保護使用者免受電磁輻射的危害。因此在購買液晶電視時,最好選擇大品牌,並且要觀察是否具有屏蔽罩。

2、功能過多的液晶電視

目前,市場上的多數液晶電視生產廠商都過於注重強調其多媒體功能、數位訊號接收功能以及時尚外觀特徵,由於過多的附加功能,增加了顯示器的耗電量和運作功率,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電磁波的發射量以及對資源的消耗,加大了輻射的可能性。

3、超過使用年限或二手液晶電視

液晶電視是耐用消費品,但不等於「長命消費品」,到了使用年限就該「退休」。因為產品老化會出現種種毛病:一是絕緣體老化,產生漏電,導致電磁汙染;二是元器件技術指標嚴重下降,導致有害物質洩漏;三是「超期服役」的電視的輻射也會增大。液晶電視的使用年限一般是8~10年,過了這個安全年限的液晶電視就會就會增加安全隱患。另外,應儘可能購買新款的液晶電視,一般不要使用二手液晶電視,因為據了解,許多二手液晶電視都讓商家改頭換面,元件輻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二手液晶電視輻射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

三、預防液晶電視輻射小竅門

1、保持一定的觀看距離

電視的輻射範圍一般指長度,液晶電視的輻射範圍一般在2米以內,而42英寸以上平板電視觀看距離2~3米開外才不會受到輻射影響。另外,如果長時間近距離觀看大屏幕會產生視覺疲勞,因此購買時要考慮房間的大小,不要一味圖大。一般觀看距離在2~2.5米之間,可選擇29英寸的產品;2.5~3米,可選擇34英寸的產品,3.5米以上可選擇37英寸或者40英寸以上的產品。

2、減少灰塵即減少輻射

液晶電視機上蒙了灰塵,很多人以為,這只是衛生問題。事實並不這麼簡單。研究證明,灰塵是電磁輻射的重要載體。如果你的液晶電視不是經常擦拭,那麼,即使關掉它們了,電磁輻射仍然留在灰塵裡,繼續對你的健康產生危害。因此,液晶電視最好經常擦拭,清除灰塵的同時,也就把滯留在裡面的電磁輻射一併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輻射對健康的危害。另外,灰塵還會使電子元器件、電路板和散熱器經常超負荷工作,最終導致耗電量增加,甚至會燒壞電子元件。

3、液晶電視旁儘量少擺電器

液晶電視雖然本身的輻射較少,但是家電中許多都是高輻射體。因此,液晶電視附近儘量不要擺放過多的電器,如電冰箱和電視機應儘量離得遠一些,這除了避免在觀看電視時受到這些電器輻射影響(它們輻射範圍比液晶電視要廣),還要避免產生磁場幹擾。再如電視機與音響音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靠得太近,因為收錄機及音箱中有帶有很大磁性的揚聲器,並在周圍形成較強的磁場,這個磁場也會直接影響到液晶電視的電磁場。另外,室內不要放置閒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


相關焦點

  • 投影儀和電視相比輻射哪個更大?投影儀輻射大嗎?
    導讀:任何用電設備都有輻射,只是散發出的輻射類型不一樣,強度都不一樣,投影儀的輻射估計最強的就是光輻射了,其它的例如電磁輻射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吧。投影儀的要比電視輻射小的多,一般可以忽略的。  這次小編要研究的主題就是「投影儀輻射大還是電視輻射大」,電視和投影儀都是家庭觀影的主流產品,要是能區分出那個對健康更好一點,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購買適合的產品。
  • 手機電視等9種日常物品都有輻射,但這種習慣輻射量最大
    電視輻射劑量:每年1毫雷姆,平均每天看4.5個小時的電視,每年從機器的電導率中獲得1毫雷姆的x射線輻射。含有陰極射線管的電視機和電腦顯示器能夠產生低水平的x射線,平板電視和平板電腦不使用陰極射線管,所以它們不會產生x射線。
  • 90後的回憶:電視上的黑白雪花,或是138億年前的宇宙輻射!
    90後的回憶:電視上的黑白雪花,或是138億年前的宇宙輻射!曾經的科技並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的發達,電子產品並沒有那麼多。手機和電腦這樣的高端的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沒有普及,所以電視就成為了我們日常娛樂的必需品。
  • 電視屏幕中的「雪花」,是一種宇宙射線,反映了地球的輻射影響
    摘要: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觀看過那種老式的電視機,在沒有液晶電視的年代,老式電視機可謂是非常珍貴的存在了,它採取的是用天線接收信號的方式,現在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是能看到它們的存在的。有印象的朋友們,都會記得當我們調臺的時候,電視屏幕偶爾會出現一大片雪花,期間還會發出「滋滋」的響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信號暫時受到了幹擾,或者是完全接收不到信號,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電視機中的雪花是由於宇宙的大爆炸。
  • 探秘電視進化史:從黑白電視到「未來電視」
    進入21世紀,在滿足了人們近乎苛求的視聽追求之後,電視的美化裝飾作用,環保健康性能又成為了發展的核心話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時髦的名詞「平板電視」進入了消費者的眼帘。電視向著更輕更薄的方向發展,平板電視新技術集中湧現,其間,三星更是從未停止創新。早在1998年8月,三星就已成功開發出純平電視,成功解決了電視球面失真帶來的畫質影響,真正實現了電視上的所見即「真實」。
  • 偏光PK快門式 3D電視兩大技術終極對比
    【IT168 應用】平板電視興起時,被分為液晶和等離子兩大陣營,兩者之間的對陣PK到現在仍在繼續,孰好孰壞仍然沒有最終的結論。2010年是3D電視的發展元年,當消費者還在霧裡看花選購時,兩大3D顯示技術的對抗更加模糊了消費者的雙眼,到底該選誰?誰才是3D市場的主流?
  • 平板電視怎麼選丨到底是等離子還是液晶
    平板電視顧名思義,就是屏幕呈平面的電視,它是相對於傳統顯像管電視機龐大的身軀作比較而言的一類電視機。而在挑選平板電視時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等離子顯示屏好還是液晶好這個一直以來留存著爭議的問題了。其中兩者的最大的區別在於使用的面板不同,也就是說它們的成像原理大不一樣。等離子電視是依靠高電壓來激活顯像單元中的特殊氣體,使它產生紫外線來激發磷光物質發光。而LCD電視則是通過電流來改變液晶面板上的薄膜型電晶體內晶體的結構,使它顯像。在不同的參數上來看,這兩個類型的平板電視,是有各自的特色的。
  • 電視越做越大越來越貴,雷射電視會成為主流嗎?
    隨著人們對精緻家居生活的追求,我們使用家電都更傾向於高級舒適的用戶體驗,看電視時候不僅追求高清和智能,更要追求大屏。一家老小坐在電視前其樂融融,大家都很羨慕這樣的畫面。然而大屏電視由於工藝技術要求很高,超過一定尺寸的電視很難達到工藝標準,所以價格比較高。
  • 三星等離子電視怎麼樣 三星等離子電視好嗎【圖文詳解】
    ,但是三星的生產工藝值得肯定,等離子技術現在可以說還不算真正的成熟,而且生產難度大,價格比液晶的高,但是在大尺寸的 電視機 上,無論是屏幕的尺寸和現實的效果都要高於 液晶電視 機。  對比結果:各有所長,戰成平手  解析度PK:液晶更高  電視的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收看效果。對於 平板電視 ,考察清晰度的高低,就看解析度的大小。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等離子雖然屏幕大,解析度卻不如液晶高,液晶屏幕小,但解析度反倒高。
  • 解答:液晶電視相對於CRT有哪些優勢
    無可爭議,液晶電視經過這幾年來的發展,已經逐步取代了家中大體積的CRT(顯像管電視),但液晶電視論壇中有不少網友發問:「液晶電視相對於CRT電視到底有哪些優勢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吧。
  • 菜鳥學堂:什麼是液晶電視MEMC補償技術
    MEMC(Motion Estimate and Motion Compensation)即運動估計和運動補償,液晶電視中用到的運動畫質補償技術。其原理是採用動態映像系統,在傳統的兩幀圖像之間加插一幀運動補償幀,將普通平板電視的50/60Hz 刷新率提升至100/120Hz。
  • 看長虹雷射電視如何擺脫傳統電視定義
    會上,針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出的「家長應該如何選擇電子產品和使用距離,來更好地保護孩子視力」問題,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回答到:「選擇視頻工具要堅持「寧大勿小」的原則,選擇順序依次為投影、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
  • 優於OLED為什麼雷射電視被稱為第四代電視顯示技術
    除了這個「智能」,智能電視和普通沒有什麼不同。他還擁有大型高解析度屏幕、音響系統、遙控器等硬體。隨著大屏幕需求的不斷增加,32英寸以下的電視幾乎沒有市場,而50、55、60、65、70等尺寸的電視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根據使用的材料的不同,電視屏幕大致可分為LCD、LED、OLED,此外,還有一款雷射電視,他不依賴屏幕發光。
  • 監控室大屏牆輻射多大 如何預防視頻輻射危害
    大家都知道電腦輻射或者是各種屏幕的輻射都比較大,有可能會影響視力或者是身體的健康。尤其是上班族,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面對手機和電腦,這時可以看看監控室大屏牆輻射多大以及如何預防視頻輻射危害,掌握基本的預防輻射方法,會有更好的健康保障,不用擔心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 量子點究竟還能走多遠(全文)_平板電視_液晶電視...
    顯示技術一直都是驅動電視行業發展的源泉,從最早的CRT時代電視被定義為了「大磚頭」的模樣,隨後液晶的橫空出世直接改變了電視形態,將笨重的大塊頭徹底踢出了主流市場,這種革命性的更新換代在不停的延續著。但是在電視機漫漫的進化長河之中,也不乏有革命失敗的顯示技術,誕生時氣吐山河,但之後卻立刻銷聲匿跡。
  • 輻射致癌?B超、核磁共振、CT和X射線,哪種檢查方式輻射更大?
    在生活中人們最怕的就是癌症,癌症和輻射又是相關的。在每個人身邊都存在大量的輻射,比如說手機、電視、電腦等,都是輻射源。哪怕是沒有這些電子產品,生活中的輻射也是不少的。來自於陽光的輻射、外太空的輻射,以及空氣、水、礦物質等,也有輻射。如果輻射和癌症相關,不是意味著人人都會得癌?
  • 平板電視怎麼選丨不同價位有哪些推薦
    我們現在在購買平板電視的時候,常常面對琳琅滿目的品牌而無從下手挑選。那既然說到了品牌,歸根到底還是要看他們對應的價格以及相應的性價比情況,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了。除此之外,還有人工智慧AI系統加入到電視中,在使用上會更加的便捷。在這上面長虹、索尼以及松下的各個型號都有值得選擇的地方。一般低端的平板電視,能夠做到資源豐富並且功能多樣的,數量本身就不多而且常常無法滿足實際使用。而加入了AI智能晶片後,不但在畫面效果上,可以根據環境來變化從而更為突出。
  • 家用電器輻射指數大揭秘
    於是電腦、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甚至電吹風等每日與人接觸的電器,因為被稱為「隱形殺手」的電磁輻射而顯得可怕起來。  那麼到底這些家用電器是否存在電磁輻射,輻射有多大?專家表示,其實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無處不在,要學會主動防護,但也不必過於緊張,草木皆兵。
  • 孕期輻射排行榜,孕期輻射終極boss原來是它!
    孕期輻射排名第9位:複印機、印表機孕期有害指數:☆印表機或者複印件的電子線圈和風扇部位輻射比較大,其實有電流的變化就會有輻射,這個一般都是在國家的安全值範圍內,但是孕媽媽最好在距離複印件或者印表機30cm以外較好。
  • 手機輻射6大謠言
    現在,手機在通訊、支付、上網等方面的便捷性,讓很多人「機不離身」,然而對於手機輻射的擔心也依然存在。據記者了解,去年3·15晚會上,央視曾現場闢謠了「手機充電時輻射最大」這一說法;《IT時報》也曾報導稱,「手機貼膜防輻射」「仙人掌能吸收輻射」等說法不靠譜。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所謂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