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

2021-01-08 新華社

新華社加德滿都10月15日電題: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

新華社記者張寧 周盛平

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結束對尼泊爾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後再訪「雪山之國」。此訪取得顯著成果,對中尼關係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為中尼世代友好開闢了新的光明前景。

中國和尼泊爾山水相連、世代友好。建交64年來,兩國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傳承傳統友誼,樹立了不同制度和大小國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典範。此訪期間,中尼兩國領導人共同規劃雙邊關係未來發展,見證籤署了涉及國計民生各領域的20份合作文件。

此訪讓兩國關係定位邁上新高度。習近平主席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共同宣布,將本著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精神,建立中尼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一新定位不僅為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賦予中尼關係更重要的地區影響。

此訪讓兩國互聯互通建設取得新進展。雙方領導人商定,將中尼共建「一帶一路」同尼泊爾打造「陸聯國」的國策對接,加快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雙方宣布啟動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朝著「天塹變通途」的夢想邁進了一大步。尼泊爾各界認為,尼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互聯互通,讓尼泊爾「陸鎖國」變為「陸聯國」的夢想不再遙遠,而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將拉緊尼中聯繫紐帶,助力尼方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樞紐作用,不僅便利兩國,而且造福地區。

此訪還讓兩國睦鄰友好合作收穫新碩果。雙方要構建全方位合作格局,重點加強貿易投資、災後重建、能源、旅遊四大領域合作。雙方同意擴大教育、青年、地方等領域交流合作,增進民心相通。珠穆朗瑪峰是中尼友誼的象徵,兩國將圍繞珠峰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旅遊等合作,打造雙方合作新亮點。

2019年,中尼兩國元首實現互訪,高層交往更加密切,推動中尼友好合作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尼泊爾各黨派、各界別一致認為尼中是親密無間、患難與共的夥伴,尼中友好具有深厚民意基礎。在加德滿都,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尼泊爾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中尼跨越喜馬拉雅山的握手,溫暖而彌足珍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此訪取得圓滿成功,書寫了中尼友好的動人新篇。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完)

相關焦點

  • 它,生於喜馬拉雅山,人稱「高山牡丹」,一生只開一次花!
    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美到極致的花,也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夢幻的花,那就是綠絨蒿。數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四十九種綠絨蒿,大部分品種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儲備、生長,才能開一次花。 綠絨蒿被人們稱為「高山牡丹」、「夢幻之花」,更是被歐洲人推崇為「世界名花」,因全株被有絨毛或剛毛而得名。
  • 珠穆朗瑪峰:中尼友誼峰
    最後是毛主席拍板:珠穆朗瑪峰是我們兩國共有的,我們可以管它叫中尼友誼峰。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尼邊界基本上是沿著喜馬拉雅山的走向來劃定。珠穆朗瑪峰就在中尼邊界線上,南坡在尼泊爾,北坡在中國的西藏。我國對珠穆朗瑪峰的測量其實比較早。早在18世紀康熙年間,康熙帝就曾經派人去勘察過珠穆朗瑪峰的位置,記錄在車輿圖皇輿全覽圖。
  • ​400年才在喜馬拉雅山開一次的花長這樣?NO!它其實來自這一種植物
    ​400年才在喜馬拉雅山開一次的花長這樣?NO!圖片中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白色花朵,一同被轉發的信息稱:「這是每400年在喜馬拉雅山盛開一次的馬哈梅魯(Mahameru)花。即使只在照片中,我們這一代人也很幸運能看到它。請分享,以便其他人也能看到。祝一生好運!」傳言截圖這真是每400年才在喜馬拉雅山盛開一次的、能帶來幸運的馬哈梅魯(Mahameru)花?
  • 400年才在喜馬拉雅山開一次的花長這樣?NO!它其實來自這一種植物
    有網友表示,最近自己家中的不少長輩在轉發一張「幸運花」圖片。圖片中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白色花朵,一同被轉發的信息稱:「這是每400年在喜馬拉雅山盛開一次的馬哈梅魯(Mahameru)花。即使只在照片中,我們這一代人也很幸運能看到它。請分享,以便其他人也能看到。祝一生好運!」
  • 喜馬拉雅山上夢幻之花,數年生長才開一次花,卻備受植物學家青睞
    花是嬌豔的,漂亮的,迷人的,所以人們都非常喜歡花,特別是女孩子,對於鮮花那簡直沒有什麼抵抗力。而中國地大物博,花的品種很多,有一些花甚至我們挺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見過了。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花只具有觀賞性,但其實很多花是有些其他價值的,甚至有些花還備受植物學家的青睞。
  • 喜馬拉雅山一種頑強的藏藥植物,形似大白菜,一生卻只開一次花!
    在植物中,大白菜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用菜,大白菜高度一般十幾釐米到幾十釐米之間,而在喜馬拉雅山中有一種形似大白菜的植物,但它的高度能達到2米,也是列入中國藏藥植物資源的——塔黃。塔黃是一種頑強的植物,主要分布在西藏喜馬拉雅山麓及中國雲南西北部等,靠近喜馬拉雅山南麓各國也有分布。
  • 在喜馬拉雅山上中國成功「擊穿」了尼泊爾的普天同慶
    正如我們所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特徵,對於喜歡挑戰的遊客來說,喜馬拉雅山總是能激起他們挑戰的欲望,但由於喜馬拉雅山的地形不對稱,位於尼泊爾的南坡陡峭,不好攀爬,位於中國的北坡平緩,容易攀登,因此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到中國西藏去攀登。
  • 中國「打穿」喜馬拉雅山?印度表示不敢相信,尼泊爾卻拍手稱讚!
    但由於喜馬拉雅山地形不對稱,尼泊爾南坡非常陡峭,難以攀登。而中國的北坡平緩,也很容易攀登,所以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攀登中國西藏的喜馬拉雅山。眾所周知,喜馬拉雅山是中國和尼泊爾的天然邊界。為加強中尼兩國交流合作,中方計劃將日吉鐵路延伸至尼泊爾邊境吉隆坡口岸。為了修建這條鐵路,中國需要「打卡穿越」喜馬拉雅山,這讓尼泊爾歡欣鼓舞,卻讓印度人有些難以置信。怎麼回事?
  • 一個「逆天」的中國項目:鑿穿喜馬拉雅山,靠著它
    位於我國青藏高原南端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壯觀的山脈。在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主要是我國與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的自然邊界。因為喜馬拉雅山地形特殊、高度多變,人類生存十分困難。但是,我們的國家將在這裡創造奇蹟,打通喜馬拉雅山,完成中國的另一個逆天工程-中尼鐵路,把青藏鐵路運到尼泊爾。
  • 地理文化未解之:「雪的故鄉」喜馬拉雅山之謎
    喜馬拉雅山系由許多平行的山脈組成,自南而北依次可分為山麓、小喜馬拉雅山和大喜馬拉雅山三個帶。大喜馬拉雅山寬50~90千米,地勢最高,是整個山系的主脈。位於中尼邊境中部的喜馬拉雅山,雪峰林文,數十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在這一地區,海拔8000米以上的極高峰也比較集中,僅在我國境內的就有5座,即珠穆朗瑪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和希夏邦馬峰。
  • 中國「打穿」喜馬拉雅山,尼泊爾人興奮不已,印度人覺得不
    說到喜馬拉雅山,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吧它位於青藏高原南的邊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邊界,喜馬拉雅山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海拔高的地方應該很冷,而喜馬拉雅山也不例外。
  • 一聲巨響,喜馬拉雅山被砸出一個大洞,印度:這怎麼可能?
    這條路線總長約為500公裡,雖然路程不是特別的遠,但是我國到尼泊爾中間的環境因素才是對我們最大的影響,我國與尼泊爾中間崇山峻岭,而且還有著世界海拔最高的喜馬拉雅山擋在中間,所以這條鐵路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我們必須得想一個辦法如何繞過喜馬拉雅山才能通往尼泊爾。
  • 五月,天津,芍藥花盛開,點綴著美麗的濱海新區
    我來到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來享受盛開的美麗芍藥花。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有牡丹花、芍藥花和一些特色植物。由於牡丹花在盛開,所以現在芍藥花正盛開。我們醒醒吧:網友若想快看芍藥花,估計一周之內「旺季」。雖然花園不大,但有很多花卻,從遠處看,他看起來像花龍臥在濱海新區的第八條大街邊上,在濱海新區上添加美麗。這裡不僅有大量的芍藥花,還有一些特色植物。
  • 天山,雪,雪蓮,雪域高原,喜馬拉雅山-遐想
    西藏,天山,雪,雪蓮,雪域高原,喜馬拉雅山,馬哈梅魯 沒去過西藏,知道那裡有美麗的布達拉宮,還有頂著白裝的雪域高原,一直那麼神往,還好,圖片裡,視頻裡,可以看到,更美的是,還看到了天山的雪蓮,喜馬拉雅山上,400年才開一次的馬哈梅魯花。
  • 揚州市花瓊花進入盛開期!
    「維揚一枝花,四海無同類」,揚州市花之一的瓊花,眼下已陸續盛開,花期可持續到5月初,其最具觀賞的階段有
  • 「植物活化石」龍蝦花盛開陽明山
    新湖南客戶端10月23日(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周凌文 潘芳)10月22日,在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萬和湖右側遊道,一批批遊客被四處盛開的龍蝦花所吸引。幾百米的遊道,幾乎每隔幾米就能看到一朵朵、一叢叢鵝黃、鮮紅的龍蝦花。這種生存了上億年的「植物活化石」,成了秋季陽明山最美麗、動人的一道風景。 龍蝦花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開花植物之一,早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曾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廣泛分布、蓬勃生長。後來,第四紀大陸冰川的活動,使得大部分地區的龍蝦花都滅絕了,如今只有在極少數環境適宜的「避難所」,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將喜馬拉雅山攔腰打穿!中國動用2千噸巨無霸,地球最高地挖隧道
    兩國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打通這道屏障,促進國家經濟貿易互相進步,於是中國即將建造起源於青藏鐵路的直線—拉吉鐵路延伸到邊界的吉隆縣的中尼鐵路,但是修建這條鐵路唯一的條件是必須打通喜馬拉山脈。這條隧道也被正式命名為珠峰隧道,珠峰隧道需要克服喜馬拉雅山這座攔路虎,而且隧道海拔高度在6000米以上,相當於在珠穆朗瑪峰的半山腰,山脈天氣,地形和高度都是一大難題,要知道,喜馬拉雅山主要是高寒凍土地帶,給建造運輸和材料供給帶來了很多困難。
  • 四季有花‖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花盛開
    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花盛開。春分前後櫻花最燦爛,櫻花落盡,又見杜鵑、鈴蘭、三色堇。梅雨季節,繡球浩浩蕩蕩,待過了菖蒲和天竺葵團團簇簇的仲夏,便有胡枝子和石蒜送來秋的氣息。遺憾的是,就我們大多人而言,對大自然的了解並不多,我們喜愛它僅是因為它所容納的萬物之美;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叫不上來那深深觸動了我們內心的物事之名稱,就更不要說知曉它的特徵和習性了。正因為此,我總找來些相關書籍來讀。一來藉以陶冶情操,二來又能充盈知識架構,一舉兩得,甚是欣喜。日本著名園藝家柳宗民的《四季有花》就是這樣一本書。
  • 佛教中的聖花——無憂花的花語和典故
    無憂花的花語無憂花在開花的時候,滿樹都輸黃色,就像是火炬一般,十分的耀眼。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金色的寶塔。據說,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在誕生的時候,就誕生在此樹之下,所以無憂花,也被佛教視為聖樹。典故無憂花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許多與佛教有關的植物都得到了廣泛種植和崇拜,無憂花就是其中一種。
  • 槐蔭創城 文明城中盛開「七色花」
    舜網訊 我們小學時候的自讀課本上有一篇童話故事,叫《七色花》,講述一朵有七種顏色的花瓣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變出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珍妮幸運的擁有了這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