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國家第十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夕,屈臣氏攜手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及貴州省生物研究所、各界專家等,在銅仁市江口縣梵淨山腳下,共商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保育事宜。活動以「水有靈,淨於心,守稀貴萬物」為主題,強調了守護梵淨山,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同時,屈臣氏也宣布攜手貴州省生物研究所,參與支持系列梵淨山生態調研保護項目。
入冊世界遺產梵天淨土生生不息
梵淨山系武陵山脈主峰。儘管它歷經了十四億年的滄桑巨變,但其自然環境及森林生態系統仍保存了較為原始的狀態,留存了大量諸如珙桐、黔金絲猴等古老孑遺、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2018年,更被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作為北緯27度上保存較好的「生物孤島」,梵淨山自然生態的留存得益於當地政府一直以來的保護。發布會上,江口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辜應強表示:近年來,江口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出了「一核兩區」創建目標,切實加強了以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為核心的生態資源保護,「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保護靈山初心屈臣氏梵淨靈水TM背後的探尋之旅
梵淨山自然生態的獨特珍稀之處,也吸引了屈臣氏與其結緣。作為有著116年歷史的飲用水生產企業,屈臣氏首次邁出了造訪大自然秘境深處的腳步,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深層礦泉水。
2019年,屈臣氏的第一支深層礦泉水產品——梵淨靈水TM正式面市。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雲美在現場與來賓分享了這段尋水之旅。她表示,為了找到一處符合安全、健康要求的水源地,屈臣氏聯合業內專家和企業研發部門多方實地走訪論證,最終選擇了貴州的水源地。 「梵淨山孕育的每一滴水都歷經十五層深巖,深達471米的洗鍊,這是一處充滿靈氣的優質水源地」,陳雲美表示。據悉,「屈臣氏梵淨靈水TM,不僅蘊含稀有的鍶元素,和鈣、鎂、鉀等豐富礦物元素及天然偏矽酸,而且低鈉。陳總感嘆道:」屈臣氏非常有幸,能把這一滴梵淨靈水,及這份梵淨靈水帶來的寧靜與靈氣帶給每一位消費者」。
除了用心探尋水源之外,屈臣氏梵淨靈水TM的外包裝也匠心獨運,特別邀請了屈臣氏蒸餾水瓶身設計大師劉小康以及著名書法家邱振中,以山水相逢為設計靈感,瓶蓋延續屈臣氏經典造型;瓶肩以梵淨山為原型,提取山形線條,象徵天空延伸至水源;瓶身採用水滴造型,瓶蓋及底部印有水紋,宛如靈動水流,極具典雅韻味。
專家解讀梵淨山水源獨到之處
「靈山出好水」,與會專家也在活動現場對屈臣氏梵淨靈水TM水源地的水質發表了見解。
對梵淨山生態環境素有研究的貴州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珍明博士認為:梵淨山乃一本「地質奇書」。主要由變質巖組成的梵淨山,周圍被廣闊的喀斯特地貌環繞,使其成為佇立於喀斯特海洋中的變質巖「生態孤島」,展現了獨特的地質、生態、生物和景觀特徵,這恰恰是高端水水源地所必備的條件。
而水質專家趙飛虹女士為大家科普了水質與人體健康的影響。「今天的飲水習慣,決定10年後的健康「。她指出,每日充足的飲水量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而人們在飲水時應注意礦物質含量及其均衡性,同時水中的鈉含量也不容忽視。」2016年,一份關於中國居民食鹽消費情況的報告顯示,國人每日膳食鹽的攝入量為13.51克,超過WHO推薦標準的2倍。鹽中的鈉是人體必需的物質,但攝入過高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注意鈉的攝入,不僅飲食要清淡,飲水也是降低鈉攝入的一個渠道。「
來自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的趙建新教授則表示:天然礦泉水存在鈣離子、鎂離子以及鍶離子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對人體均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鈣有益於骨骼生長;比如每日攝入充足的鎂,對於維持正常心率和冠狀動脈尤其重要;而人體所有組織都含有的鍶元素,與骨骼的形成密切相關,同時它可以在腸道內與鈉形成競爭,減少人體對鈉的吸收,增加鈉的排洩,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缺乏鍶,將會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同時會出現肢體乏力、骨骼發育遲緩、骨質疏鬆等症狀。
共同守護一方山水,是鄉土情懷、是專業追求、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屈臣氏在活動現場,即與貴州省生物研究所達成合作,將針對梵淨山魚類群落、特有珍稀冷杉等系列科研項目提供支持,以為梵淨山生態多樣性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屈臣氏總經理陳雲美女士表示:「對於我們而言,屈臣氏梵淨靈水TM是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給予的饋贈。面對消費者,我們是大自然的傳遞者。同時,作為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屈臣氏是大自然的守護者,志願維護生態的完整性與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