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新聞】溫哥華2019年地稅漲幅再創新高!華人衝到市議會舉牌抗議~

2021-01-21 海外e家

海外e家-加拿大海量房產資源

歡迎登陸官方網站www.edojia.com

24小時服務熱線:4008-707-216



用省府稅收換來市府稅收,這似乎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幾天前,溫哥華市府才剛剛為民謀福利,給BC省府寫了信要求取消學校稅。昨天就通過了地稅上漲4.5%的預算案。

 

用省府稅收換來市府稅收,這似乎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據Daily Hive報導,溫哥華時議會於12月18日晚批准了市選後的首份預算案。

 

漲幅為4.5%的地稅,已經被納入2019年溫哥華市151.3萬收支預算,以及3.658億元新項目資本預算中的一部分。

 

另外,會議中還對雜費項目調升了8.7%。

 

經過多日的討論,2019年地稅漲幅有此前建議的4.9%降至4.5%,但這一數字仍然處於年年飆升的處境。2017年的漲幅為3.9%,2018年更是創了歷史新高,上漲了4.24%。


要多付多少錢?

 

那地稅的上漲,對於溫哥華市民來說到底有哪些影響呢?

 


根據市府文件,按照最初計劃的地稅上漲4.9%計算,

 

估值183.2萬元的獨立屋:2322元,較今年增加108元;

 

估值70萬元的公寓:2019年地稅為887元,較今年增加41元;

 

估值85.5萬元的商業物業:2019年地稅為4139元,較今年增加193元。

 

將漲幅調低至4.5%後,上述獨立屋、公寓及商業物業明年地稅將少上漲3至15元。


新增4.5%額度都用在哪裡?

 

市府表示,增加物業稅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中:

 

1%用於資助2019—2022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費;

 

1.7%用於支付省府推出的僱主醫療稅(EmployerHealth Tax,EHT)等相關增加的費用;

 

1.8%用於支付現有通脹和工資成本(薪酬上調),以及用於維持和改善服務的投資(預計增加2.2%,最終只通過1.8%)。



預算案經過多項修訂

 

作為預算案討論的一部分,一些議員針對最初的提案提出了修改意見,並通過批准。主要包括:

 

分配2000萬元的空屋稅收入,以解決租房者及弱勢公民的住房供應及可負擔問題;

 

從空屋稅中分配第二筆資金,以幫助想建第二套間及地下室套房的居民,降低其許可證、牌照及規劃成本。

 

從資本計劃款項中,撥款500萬元用於翻新建築物,目的是減低碳排。

 

增加50%的公共回收站數量;

 

公園局預算開支增加至1.29億元;

 

溫哥華市警和公共圖書館的預算分別獲批3.17億元和5400萬元;

 

推遲批准538萬元用於改善羅布森公共廣場的資金,並重新分配給可負擔住房。

 

 

地稅+雜費 漲幅中位數6.3%

 

除了地稅以外,市議會還將雜費(utility fees)升至8.7%,包括飲用水、汙水和垃圾費。


對於雜費的增加,市府財長Patrice Impey在回應市議員提問時表示,溫哥華都會局(MetroVancouver)上調了飲用水和垃圾處理費用,這也是市府無法控制的因素。

 

同時,Impey還表示,地稅中有一半都將轉交給省府、溫哥華都會局和運輸聯線,餘下的一半才會存入市府。

 

那麼以獨立屋為例計算,2019年地稅和雜費的漲幅中位數為6.3%。

 

對於這樣的結果,引起了很多溫哥華市民的不滿。甚至有大約10名市民到市議會高舉標語靜默抗議。

 

她們認為,市府為了增加預算,一直拿業主開刀,讓大家的壓力一年大過一年。

 

家住登巴(Dunbar)的華裔市民李小姐表示,不少鄰居都是退休人士,每月依靠固定收入生活,已經難以承受不斷增加的地稅。

 

對此,作為溫哥華業主的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各市漲幅一覽,哪市漲最多
    這一漲幅早在2019年12月就已經確定,2020年溫哥華的地稅要漲7%。 面對疫情爆發帶來的巨大變化,有溫哥華市議員提出取消地稅的上漲、或是減少一部分地稅的漲幅,都被溫哥華市長Kennedy Stewart 果斷回絕了。 Kennedy Stewart 說,地稅上漲7%在BC省並不是最高的漲幅,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也不是什麼不可負擔的數字。
  • 深度對比|美國西雅圖VS加拿大溫哥華,華人移民選擇定居哪裡好?
    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電影,為什麼大部分外景卻在溫哥華拍?西雅圖、溫哥華同處北美西岸的兩座城市,對於華人移民來講,到底選擇哪裡定居?美國還是加拿大、溫哥華還是西雅圖?二、人口與生活再看看人口大溫哥華地區約240萬人,華人約佔17%,其中列治文市的華裔人口佔到總人口的51.3%。在大溫,華人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完全能一站搞定,比國內還方便。
  • 地稅和水費恐大漲!可能還要交一項新費用……
    一場疫情,對奧克蘭市議會造成財政壓力,可能會導致市議會削減更多開支,並向市民收取更高的地稅和水費。奧克蘭市長Phil Goff表示,疫情的影響可能會持續4年。地稅漲幅要超過3.5%?上周,在一個有關奧克蘭十年預算案的秘密研討會上,據傳在巨額赤字下,地稅將大漲的討論。
  • 溫哥華要用中英文就排華歷史道歉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當地時間28日,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市議會發布一份由市長格雷戈爾·羅伯遜(中文名羅品信)署名的聲明,宣布將於下個月正式就該市歷史上所採取的排華政策和歧視政策道歉。《溫哥華太陽報》稱,4月22日是溫哥華唐人街文化節,慶祝活動將於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 美國西雅圖保護流浪者新條例引爭論 華人抗議
    信息 美國西雅圖保護流浪者新條例引爭論 華人抗議 2016  西雅圖市議會只有博格斯(Tim Burgess)一位議員投了反對票,他指出新條例會讓市府維護公共區域的行動變得束手束腳。他認為,「新條例並不能平衡西雅圖居民的要求,沒有仔細權衡和平衡過我們對公共衛生和安全的責任。」  西雅圖大都會商會及其他組織也都發表了類似言論。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9月6日,幾十位來自西雅圖中國城-國際區的長者聚集在市政廳反對新條例。
  • 滬指再創新高,10點半以後開始衝高回落,午後會有加速下跌嗎
    上午滬指的4根30分鐘k線是二陽二陰k線,高開低走再反彈,之後再次衝高回落的過山車式行情是滬指的總體趨向。上午的滬指又創了3597的新高,但是滬指的漲勢明顯在減弱,高位的波動幅度也在增大。大漲後的滬指開始出現分化行情,資金流向也開始從集中到分散。上午滬指的成交量是3200點,和同期成交量持平,但是卻並未繼續放大。高位的橫盤整理對於滬指來說非常不利,午後回落的風險還在不斷加劇。
  • 美國密西根州示威者持槍進入議會大廈 抗議「居家令」
    來源:海外網美國密西根州示威者持槍進入議會大廈抗議。(圖源:推特)【海外網5月1日|戰疫全時區】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密西根州數百名抗議者在州議會大廈示威,抗議居家隔離政策。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不少抗議者湧入州議會大廈抗議,他們舉著標語,揮舞著美國國旗,部分人還攜帶了槍枝。
  • 身處五大洲同慶新年 華僑華人:「我們都是追夢人」
    巴拿馬華商總會會長黃偉文和會員們推杯換盞,歡送豐收的2018年。「1989年,我到巴拿馬,那時當地過元旦的氛圍很淡,慶祝活動非常單調。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民眾對新年有了更多寄望。2019年是巴拿馬建市500周年,市政府在100多個公園裡布置了新年燈,給民眾營造了歡天喜地的新年氛圍。」  四海共此良辰,全球同享佳節。同樣熱鬧的還有紐西蘭奧克蘭市。「5、4、3、2、1!」
  • 為抗議居家令,美國示威者持槍進入州議會,議員嚇得穿上防彈衣
    隨著新冠疫情影響的不斷擴大,美國經濟下行和失業潮加劇的壓力越來越大,最近美國不少地區掀起了抗議「居家令」的示威活動。在美國密西根州,甚至有大批抗議者持槍進入州議會大廈,要求解除封鎖令。示威者持槍進入州議會議員嚇得穿上防彈衣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密西根州數百名抗議者在州議會大廈示威,抗議居家隔離政策。
  • 美國西雅圖華人集會 抗議在市區開設大麻店(圖)
    西雅圖華人在雷德蒙德市市政廳前抗議。(美國《僑報》/詩喬 攝)   中國僑網5月1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大西雅圖地區華人聚集在雷德蒙德市(Redmond)市政廳外,集會抗議大麻進入中心城區。
  • 135股本輪反彈漲幅翻番 國企改革和軍工翻倍股最多
    記者統計發現,這135隻翻倍股票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幾個行業板塊:航天軍工、國企改革、次新股、中報高送轉股、被舉牌個股、績優成長股及併購重組股。業內人士表示,6月15日至7月8日A股暴跌,是泥沙俱下的非理性下跌,許多質地好的股票被錯殺。當市場流動性恢復後,機構大舉買進令超跌錯殺股快速價值回歸,進而出現了超百家短期漲幅翻倍的股票。預計國企改革題材和績優高成長股,未來最有希望誕生這類翻倍牛股。
  • 溫哥華人是真的有錢!太平洋中心商場,銷售產值全加第一!
    (取材自維基百科)在一份新近公布的全國購物商場銷售產值研究報告中,大溫哥華地區有四個商場名列前二十名,溫哥華的太平洋中心(Pacific Centre)商場及渥列治購物中心(Oakridge Shopping Centre),分居全加第一、三名。
  • 加航取消11月溫哥華-北京航班!大批華人、留學生受影響
    自從疫情在加拿大爆發以來,往返回國的航班就少之又少,給華人、留學生回國增加了不少阻力。好在前幾個月,民航局「五個一政策」稍有放鬆,允許增設往返中加兩國的航班,這才讓回國之旅變得不那麼艱難。其中溫哥華-上海的航班需要技術性經停韓國首爾,而涉及北京的航線則需要等待民航局批覆。
  • 年末舉牌熱潮「捲土重來」,多家月內標的現業績預虧
    最近幾年,每逢年末就有舉牌潮,今年也沒能例外。據不完全統計,11月以來共有16家公司獲舉牌,12月剛過半就已有8家公司公告被舉牌,與上月水平持平,其中,僅12月17日晚間就有三家A股公司公告被舉牌。從舉牌方背景來看,12月舉牌主體現多樣化,險資、產業資本、地方國資、牛散均有現身。
  •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
    2020山東各地市事業單位統考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3月22日山東統考筆試將推遲舉行。為了幫助大家備考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提供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含時事政治熱點、時政模擬題等。下面為分享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
  • 溫哥華遭遇了84年以來最低氣溫!氣溫跌至0度!我們只能死於老年!不能死於氣候變化!
    今天,10月9號溫哥華氣溫達到80年來最低記錄氣溫降至1.4°C的低點 !事實上,溫哥華在1935年10月9日氣溫曾達到1.1°C而距今日已過去84年強烈的氣溫變化讓人們感到異常恐慌人們不明白為什麼天空如此晴朗
  • 波士頓昆士首位女性華人議員梁秀婷
    另一華人關注的焦點——昆士市現任市長寇克(Thomas Koch)獲得連任,他以遙遙領先的票數擊敗前任市長費蘭(William Phelan),成為首位擔任該市四年一屆任期的市長。昆士市另兩名當選的不分區市議員為連任的方安(Joseph Finn)以及新當選的狄邦納(Noel DiBona),狄邦納一半血統是泰國人。
  • 南科大的2019年:創新,再創新!
    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團隊合作研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這一事件入選,該重要研究成果去年5月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後,引發學界關注,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指出,這一研究補全了霍爾效應家族的一個重要拼圖。
  • 黃大年、楊振寧等人獲評「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
    新京報快訊(記者吳為)今日(1月10日),「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歸僑楷模黃大年,中科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巴拿馬總統顧問陳國基等僑界人士獲得「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稱號,海外華僑華人互助中心獲得組委會特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