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笑著、鬧著、回憶著一場場漸漸長大的夢,夢裡有花開、有鳥鳴,更不會少了繁星點點。這一場夢從兒時呆呆的望著星空,一直做到成年,只不過,現在已不再遙望夜晚的天空。若說去嗔怪城市髒兮兮的天空看不見一絲的星光,未免有些故意了,最大的緣由,該是我們忙碌著、行走著,都忘了停下來順一順呼吸、發一會呆。
塵世總是很多的巧合,於是攀上沂蒙之巔,在夜色一層一層疊加的濃重之時,漫天的星空才一圈圈的呈現,伴著雲朵和風,一會顯現、一會掩藏,我坐在帳篷裡,看著攝影老師們歡快的拍攝,他們大都是年齡比我大好多的,反而是年紀輕的我,有些抵抗不住困意的席捲,忽然,那種似曾相相識的感覺襲來,年輕的人似乎惰性成災,沒了那股拼了命的氣勢……
臨沂,本不是第一次去,但沂蒙山,卻是第一次涉足。雖說我本就生活在離臨沂不遠的濟南,卻是得了空閒,能跑多遠就跑多遠,這般近郊的出行,卻是少之又少。不過,還好我這趟沂蒙之行,收穫頗豐。
一夜熟睡,日光透出了天邊,我被那此起彼伏的蟬鳴聲喚醒,感覺到帳篷外是窸窸窣窣的聲響,拉開才發現,太陽已經出來了,攝影師老師們,都在忙碌著拍攝。這種忽然清醒的感覺,真真實實是一種享受。
也不過一會的功夫,眼光把雲朵鑲上了金邊,一層層隨著風的韻腳,向著我們的方向壓了過來,這該是一種難得的遇見,在沂蒙之巔、在夢醒時分。
我想問問你,你有多久沒有看到日出了,無論是在上班的路上還是在周末的清晨,是不是已經好久了,沒有騰出一點時間,只是賴床,賴到再不起就要遲到的時候。不如就給自己一點時間,哪怕只是一個周末的清晨,早起一會,爬上城市裡小小的山,看看剛剛甦醒的生活。
夜宿在蒙山捨身崖,在怪石嶙峋間尋找一處棲身之地,透過帳篷,與懸崖峭壁為鄰;透過欄杆,與峽谷深淵相望。在世界最大山體雕刻蒙山壽仙的凝視下,仰望爛漫星河,眺望綿延山脈,欣賞洶湧雲海,捕捉清晨第一縷陽光,沐浴第一抹緋紅的朝霞。
我坐在帳篷裡,被山上的冷風吹得打顫,看在外面老師還在拍攝,我靜靜的觀望著這一切,竟然發覺美好的想要落淚,我猜想,可能是被風吹的冷得不行的緣故。雲彩鋪天蓋地的在藍天綻開,似乎整個天空只屬於他,別人侵犯不得,也的確,那天空可不就是屬於雲朵,我們奢求不得。只是看著,靜靜地看著,就很美。
日出的時間很長也很慢,在龜蒙景區吃了早餐,我們一行人便直奔懸崖帳篷而去。蒙山,自然景觀博大雄渾,集山嶽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於一體。蒙山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主峰龜蒙頂(因狀如巨龜而名)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
走在木棧道上,首先看見的便是蒙山壽仙巨雕,它位於主峰龜蒙頂西麓,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而成,高218米,寬198米,頭部高85米,是樂山大佛的三倍。蒙山壽仙巨雕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山體石雕而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它以古代南極仙翁為摩本,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高218米,寬198米,頭部高85米,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鳩杖,一手託仙桃,慈眉悅目,笑逐顏開,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達到了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壽星巨雕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刻,高度為四川樂山大佛的三倍。
仔細看,在壽仙的眉須處,斑斑點點的黑點,其實是附近的村民放養的黑山羊,可以想像那種他們一早就走在連綿的山脈之間,從山谷走到山脊,走到樹林、走過河流,似乎這才是天地與萬物和諧美好的最好的表現。
蒙山懸崖棧道,始於虎踞龍盤石,全長2999米,為江北最長的懸崖棧道。棧道依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而建造,隨山勢而旋轉,險峻奇特,是蒙山龜蒙景區的一大亮點。
當時我們是一早去往的景區,所以纜車還沒有開放,走在木棧道上,看遠處的天,雲彩時而舒展時而堆疊,一會變換出不一樣的景象,再進一層便是連綿的山脈,遠一點的藏在雲霧之間,縹緲不定,近一些的看是森林的顏色和裸露山體顏色的交融,直至來到眼前,是那壽仙巨雕,是那掛著懸崖帳篷的山,溝壑嶙峋之間,便是壯闊,忽然能感知到上蒼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藏匿於天地之間,隱隱的在說著什麼……
沂蒙山龜蒙景區在海拔1000米的懸崖峭壁上搭起了一頂懸崖帳篷。懸崖峭壁幾乎與地面垂直,極限運動露營者耗費幾日,在懸崖上固定多個圓環,懸掛吊帳。懸崖帳篷,堪稱世界最危險的帳篷露營體驗。
我們睡過許多床,差別或許是在他們的造型不同、軟硬不同,可這掛在山頭峭壁上的單人床,卻是沒幾人能睡的上的。當我第一眼看見睡在懸崖帳篷上的他們,一邊晃蕩著雙腿,一邊喝的飲料,那種把天地山野徵服的感覺油然而生,我想我是不能體會到他們的那種極致的舒爽。
李童星,中國盲攀第一人。2012年10月28日,第一個徒手攀爬天柱山峰頂的亞洲「蜘蛛人」;2014年1月25日,李童星成為湖南張家界裸體攀巖的第一人,攀上「草泥馬峰」;2014年2月14日,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李童星參與挑戰盲爬,取得成功。
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這一區域也是東夷文化的中心發源地,夏商周時期由太昊氏後裔顓臾王建立顓臾古國,專門祭祀蒙山。蒙山的秀美風光和燦爛文明曾吸引無數聖哲賢士、文人墨客、帝王將相流連忘返,孔子登龜蒙而慨嘆「登東山而小魯」,李白、杜甫、蘇軾遊歷此地,吟留千古佳句,康熙、乾隆大帝巡遊至此,嘆為觀止,御筆題詞。龜蒙景區同時擁有悠久的佛道宗教文化,尤其以道教養生長壽文化為特色。
景區山腳下的「蒙山勝境」牌坊處是上龜蒙頂的三條遊覽路線的交匯點。其中西路的登山古道現還未開發完全,暫不能走。從牌坊處向東是車行公路,可乘坐景區小交通上山,比較省力,沿途有不少景觀。從牌坊處直走便是中路的徒步登山道,以石階為主,途中景點多、景色好,如果全程步行上下山約需6-7小時。也可選擇步行上山再坐車下山、或坐車上山步行下山,往返約需3-5小時。
蒙山千峰萬壑,雲海松濤,泉飛瀑鳴,鳥語花香,一年四時,風景奇妙: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季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蒙山其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賦予蒙山為世界養生長壽聖地,是生態旅遊、運動休閒、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
【關於wo丨乍暖】
一個時而文藝、時而逗逼的我
一個想要從南走到北、再從東走到西的我
一個健忘卻又愛回憶的我
嗯~
就是這樣
一個想要撒一點野的我
……
【圖文/乍暖微博@乍暖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