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沙灣圖書館」|打造「沙灣特色」閱讀環境和課程

2020-11-29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沙灣鎮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是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的文化名鎮與藝術之鄉。沙灣飄色是其特有的民間藝術。它集合了材料、力學、音樂、造型、裝飾等工藝,以色櫃作為展示舞臺,色柜上坐立著的人物造型稱為「屏」,凌空而起的稱為「飄」,二者由中間的色梗連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表現某個民間傳說或戲曲故事片段。

沙灣圖書館作為本地的文化場所,一直承擔著傳遞知識的角色。如何讓圖書館走進沙灣人的心裡?除了不管更新館藏書籍、開展多種活動外。沙灣圖書館的陳婉兒館長介紹說,2017年,沙灣圖書館用時2個多月,對館內功能分區、硬體設施、氛圍布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此次改造方向十分明確——融入沙灣元素,讓讀者們遇見「沙灣特色」的圖書館。

在沙灣圖書館,我們看到了古香古色融合了沙灣留耕堂窗花雕塑和沙灣蘭花造型的雕花屏風,悠悠粵韻撲面而來,加上深紅色實木書架與閱覽桌椅,更顯得莊重大氣。

成人閱覽區牆上的「詩書世澤」牌坊、「文學流風牌坊」等沙灣古建築掛畫,與少兒區的沙灣飄色、廣東音樂、沙灣魚燈、鰲魚舞、姜撞奶等10幅沙灣民俗風情漫畫玻璃窗貼相映成趣,洋溢著濃濃的「沙灣味道」,也讓所有入館的讀者感受到沙灣自古以來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和如今的沙灣人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於此同時,圖書館也特別對沙灣的孩子們開展了多種生動有趣的課程,比如,館員何泳怡帶班的沙灣飄色人偶製作,就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專注,用心,凝神,一點點地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和其他材料,在時光的伴隨下,薈萃成一個個靈動的玩偶,傳統而又現代的造型,非常吸引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維宣、孫珺

視頻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維宣、孫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相關焦點

  • 成都沙灣老會展迎新生 環球中心沙灣項目或成城北新地標
    人民網成都3月25日電 (王軍)建成後,4棟超高層塔樓遙相呼應、立面以水紋與波浪為視覺意向……今日,四川成都環球中心沙灣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在原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原沙灣老會展)原址拆遷重建。 環球中心沙灣項目位於成都市金牛區沙灣路與金沙路交界處,屬成都66個功能區之一——金牛科技服務產業功能區的重點產業化項目。
  • 「環球中心」姐妹篇「環球中心沙灣」項目破土動工
    據了解,環球中心沙灣項目是在原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原沙灣老會展)原址拆遷重建而成,是世界最大單體建築「環球中心」項目姐妹篇。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在1995年起源於金牛區,25年來,伴隨著城市的更新和商務貿易的發展,會展從萌芽到結果,從渺小到強大,逐漸發展成為成都市的一張城市名片。
  • 聽聽「沙灣奶牛皇后」怎麼說
    坐落在番禺區沙灣古鎮的奶牛皇后甜品店,是遊客到沙灣古鎮遊玩必去的場所之一。仿古的西關大屋,門上掛著碩大的牌匾——沙灣奶牛皇后。尚未進門,就可以聞到濃濃的奶香。屋內擺放著十來張廣式大理石圓桌椅,青磚、腳門、趟櫳門,散發著獨特的嶺南韻味。
  • 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有望成規模增儲上產區
    5月15日,記者從新疆油田公司獲悉,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西斜坡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重點預探井車排24井獲百噸高產,目前日產油150.5立方米、日產氣1.66萬立方米。該井獲高產,是沙灣凹陷二疊系佳木河組三段砂礫巖的首次突破,將推動沙灣-瑪湖中下二疊統大型地層油氣藏的整體勘探。
  • 沙灣古鎮這顆紅花風鈴木驚豔綻放!顏值圈粉!
    這兩天去沙灣古鎮的朋友,一定發現了四方塘廣場前那一抹充滿少女心的粉色。紅花風鈴木,遠看就像一個個「繡球」,每個「繡球」由十幾二十朵小花組成,花簇比黃花風鈴木更大,更飽滿。阿萬:「十天前開花,現在越開越盛了。」
  • 趙立偉:真情系患者醫技留沙灣
    幸虧援疆醫生趙立偉和他的同事們及時進行了治療,爸爸現在恢復得不錯,我很感激……」患者田永厚的女兒田芳感激地說。  在沙灣縣人民醫院神經醫學科的病房裡,79歲的田永厚老人平靜地躺在病床上。當記者隨趙立偉再次來到病房時,田永厚緊緊握住趙立偉的手,滿懷感激之情。  田芳告訴記者,趙立偉就像親人一樣,天天來看望她的父親,並且耐心地把所有注意事項都向家屬交代清楚。
  • 一站式解決:沙灣地區供應人造草坪門球場(多少錢一平方米)
    一站式解決:沙灣地區供應人造草坪門球場(多少錢一平方米)使用人造草坪來鋪設門球場,還需要在計算門球場尺寸的時候考慮一下圍擋牆的面積,即如果條件運行建議將門球場內場四周的圍擋牆也貼上人造草坪,這樣可以減少牆體對比賽用球的衝擊力。
  • 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位於沙灣區範店鄉(現併入沙灣鎮)的早期化石庫,被稱為「範店生物群」。「別看現在眼前是崇山峻岭,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一片海洋,古生物化石便是滄海變桑田的證明。」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健說道。
  • 巨匠傳媒:打造兒童科學精品課程,提升科學素養丨CPE中國幼教展
    2019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幼教行業的年度盛會——CPE中國幼教展,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國內優秀的文化傳媒公司,霍爾果斯巨匠傳媒有限公司也將攜其精心打造的「第一次遇見科學」系列兒童教育課程,在展會上精彩亮相。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 項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特色學校 30 所,引進優質資源、構建跨文化人才培養模型,將特色學校打造成為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陣地。明師國際教育研究院聯合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牛津大學出版社,將「中國故事 世界表達」的理念和內容,融於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實驗校項目」 的各個環節中。
  • 數字時代 120歲的浙江圖書館如何打造「潮流玩家」?
    近日舉辦的紀念建館一百二十周年特色文獻展,一眾珍貴「家底」向公眾開放,印證著傳承,彰顯著進步。「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浙圖黨委書記、館長褚樹青認為,「作為儲藏中心,圖書館不僅要做好文獻的收集、整理、保管,更要做好利用和流通,實現知識傳播的社會功能。」
  • 上海虹口全力打造新時代市民閱讀高地
    為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上海書展」和「書香上海」建設的工作要求,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弘揚新時代新思想,虹口以打造「書香虹口」為主線,將書展作為重要文化載體,把書展搬到「家門口」,不斷打造讓群眾滿意的新時代市民閱讀高地。
  • 學射箭 看天文望遠鏡 讀英語繪本…… 杭城特色圖書館還有不少...
    6月開在天子嶺的環保圖書館不孤單 文 潘卓盈 前不久有消息說,杭州圖書館將要在天子嶺靜脈小鎮上成立一家以環保為主題的環境分館,預計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雖然館還沒有建好,因為主題特色,還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另外,你記不記得去年火遍網絡的一家建在秦皇島南戴河邊的圖書館?
  • 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將打造首個國家公園生態圖書館
    中新網昆明8月24日電 (崔馨予 張一群)當國家公園遇上圖書館,會是什麼樣子?記者24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將依託碧塔海打造集閱讀、文創、休憩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圖書館。這將是中國大陸首個國家公園生態圖書館。
  • 羅平恩勒村「時光之林」公益圖書館開館閱讀讓鄉村書香味更濃本報...
    「時光益讀」作為深圳大學的公益團隊,踐行公益與閱讀結合的理念,通過打造「時光」鄉村圖書館、開展「益讀」閱讀夏令營以及舉行「鵬城時光」公益遊學一站式閱讀服務,提高鄉村兒童的閱讀量,促進鄉村兒童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團隊通過致力於探索城鄉互動閱讀模式、共讀和閱讀配捐機制,努力推動全民閱讀,實現「人人都是自主閱讀者」的目標。
  • i長伴聯合杭州圖書館打造親子閱讀月 讓家成為閱讀新陣營
    &nbsp&nbsp&nbsp&nbsp現場,杭州圖書館文獻借閱中心主任陳夏、紫陽街道宣傳委員汪菁、C&C文創副總經理吳波、樊登讀書會浙江分會副總經理王冉、杭州·張怡筠情商中心負責人張萬弩、西戲會員部負責人林楚怡、嘜牛藝術教育中心裘燁瑾、北落馬營社區文教郭君妮,以及彩霞嶺社區圖書室陳書甜等嘉賓領導和機構代表出席,用實際行動鼎力支持親子閱讀文化的推廣
  • 讓閱讀更加方便和有趣 智能圖書館了解你的想法
    新華社記者陳澤國照片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等技術的發展,國內許多圖書館積極探索和創新,建設智能圖書館,幫助人們了解和了解人心,從而拓展多樣化的閱讀場景,豐富人們的閱讀體驗。最近,國家圖書館與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和華為在北京籤署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將基於5G、全動態視頻和全息圖像等新技術,共同打造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國家圖書館新的5G閱讀體驗中心將於今年內建成。「目前,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正在迅速孕育。以數字知識信息為主要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正在蓬勃發展,知識信息服務的供求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