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通訊員祁娜報導)「當時在家裡爸爸突然頭暈,然後右腿就使不上勁,就像偏癱了一樣。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會兒也沒有緩解,我們趕緊把他送進了醫院,結果診斷為急性腦梗塞。幸虧援疆醫生趙立偉和他的同事們及時進行了治療,爸爸現在恢復得不錯,我很感激……」患者田永厚的女兒田芳感激地說。
在沙灣縣人民醫院神經醫學科的病房裡,79歲的田永厚老人平靜地躺在病床上。當記者隨趙立偉再次來到病房時,田永厚緊緊握住趙立偉的手,滿懷感激之情。
田芳告訴記者,趙立偉就像親人一樣,天天來看望她的父親,並且耐心地把所有注意事項都向家屬交代清楚。
2017年2月,遼寧省鞍山市下達援疆任務,趙立偉得知醫院要選派醫生援疆時,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報了名,並做通了妻子的工作。
趙立偉說,自己一走就意味著妻子上班的同時既要照顧年幼的孩子,還要照顧雙方父母,所有的家庭重擔落在她的身上。
在援疆工作這件大事面前,趙立偉的妻子考慮到受援地的醫療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急需專業技術人才,默默地點了頭。
雖說已經做好了遠赴新疆的心理準備,但萬裡長途奔波剛到沙灣時,趙立偉和其他援疆醫生都出現了不適,這些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初來乍到的趙立偉,但他絲毫沒有退縮,迅速調整自己,很快適應了新的崗位角色。
除了診治患者外,趙立偉努力「傳幫帶」受援地的醫生,希望能給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援疆醫療隊」。
許凌峰是趙立偉的同事,他說:「我和趙醫生一見面就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在一起工作很開心,也很融洽,趙醫生的理論和實踐功底很深、綜合素質很高,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
許凌峰告訴記者,趙立偉幾乎都是每天第一個到科室,最後一個離開。有危重的病人、新入院的病人,他都親自做檢查。在處理繁重工作的同時,他還會組織一些疑難病症的討論。現在,醫院經常會安排教學,趙立偉會根據當地的常見病,及時製作成課件,與當地醫生進行交流。一年多來,趙立偉開展門診診療2100餘人次、處置疑難病例60餘人次、參加各類義診活動12次、舉辦學術講座48次。
入疆以來,趙立偉努力做好「傳幫帶」工作,處處踐行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守紀」的遼寧援疆精神。由趙立偉「傳幫帶」的多名醫生專業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升,許多原來無法在沙灣縣人民醫院治療的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
為迎接2018年度國家衛計委腦卒中中心現場評估,趙立偉加班加點為科室提供了各類急性腦卒中診療規範、診療流程等。
「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和領導的栽培,離不開援友及同事們的幫助和家人的支持。作為醫生,為患者解除病痛是義不容辭的天職;而作為援疆醫生,除了做好這些,我的目標是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更好地為當地群眾解除病痛,切實為沙灣縣老百姓健康事業做出貢獻。」趙立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