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命中缺「醫」不可的你③|張峰:竭盡全力幫助患者戰勝病魔

2020-12-08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2020年8月19日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今年醫師節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在危難關頭,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在人生旅途中,廣大醫務工作者默默奉獻始終護佑。他們業精於專,以生命的名義執著鑽研,傳道授業,護佑健康;他們德厚於山,以仁心仁術託舉生命,書寫榮光……在2020年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廣饒縣衛生健康局共同推出《致生命中缺「醫」不可的你》特別策劃,走進醫師,致敬醫師。助力營造尊醫重衛、共享健康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廣饒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

張峰,內科副主任醫師,廣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病科主任。1991年畢業於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後期一直從事臨床內科工作。1998年到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內科一年。2001年到廣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從事老年血管病專科工作至今。

自參加工作至今,張峰醫生長期紮根在基層工作一線已有29年時間。工作中他始終秉承「醫者仁心」的工作理念,長期基層工作經歷,張醫生深刻體會到基層老百姓經濟差就醫難,更看到疾病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的痛苦和無奈,見過很多的生離死別。更感到了一名醫生的使命是多麼神聖和重要。

工作中,他時刻保持「醫者父母心」的態度,對待患者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細心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除了精心治療外,他關心體貼病人,對生活困難的患者,竭盡全力幫助。時常為患者墊付醫療費,為行動不便的患者買藥,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患者的關愛。

作為醫生加班加點,早來晚走是常態。張峰醫生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醫生就要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要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醫者精誠,為醫者只有醫術精湛,才能為患者治癒疾患。工作中他認真學習不斷更新醫療知識,刻苦鑽研臨床工作,不斷積累經驗,並進行總結歸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眾多患者治癒頑疾,收到患者贈送的錦旗20多幅。工作中撰寫論文7篇,國家專利2項,市級科研成果一項。

從醫29年,張峰醫生也感受到醫療專業的帶來的辛苦和壓力,但感觸更深的是治癒好每一位患者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和欣慰。這也成為了張峰醫生從事這份行業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戰勝冠狀病毒的祝福語句子 宣傳戰勝病魔的一些鼓勵詞
    戰勝冠狀病毒的祝福語句子 宣傳戰勝病魔的一些鼓勵詞(一)  1.等冰雪融化了,全國人民都會去和武漢的櫻花一起迎接春天新的盛世。  2.我們用行動為武漢加油!風雨同心,我們安危與共。  3.從我做起,不串門、不拜年、不聚餐,不聚堆兒,這就是用實際行動抗擊新型肺炎!就是支持武漢!
  •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戰勝癌症?
    《深度醫療》這本書的作者,知名心臟病學家、基因組學教授,被稱為「世紀醫生」的埃裡克·託普,他就認為,人工智慧會幫助人類更有效地對抗癌症、戰勝癌症。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過程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是,最新的研究卻顯示,在一些患者身上,癌細胞在早期階段就會出現轉移。這意味著,即便癌症患者的病情比較穩定,甚至完全看不出症狀,也有可能快速惡化。而人工智慧可以提前預測癌症的發展趨勢,幫助醫生制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 陽光融和醫院十二時辰,與生命息息相關的24小時!
    當你正在酣睡時在搶救室中,一名患者生命垂危陽光融和醫院急診科的醫護團隊正在和死神搶奪生命朝陽升起開啟忙碌的一天專家團隊正在查房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要詢問清楚哪怕是一點變化都牽動著醫者的心從清晨到夜幕,陽光融和醫院的十二時辰縮影是全院上下近1800名員工,默默無聞、拼盡全力的付出竭盡所能地為患者送去溫暖,仁心仁術,救死扶傷,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無論你在追逐夢想的路上,還是在與病魔抗爭
  • 【武醫先鋒】徐亮:為重症患者守住最後的「生命防線」
    重症醫學科(ICU),被稱為守護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當患者被推進ICU,往往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醫護團隊需要快速決策,並在第一時間診斷和治療。作為重症醫學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徐亮每天都在和死神展開較量,在時間、人員、設備上,給予患者最「精心」的保護:進來的患者都是生命垂危的,包括器官衰竭患者、嚴重感染患者、嚴重併發症患者等,無一不是在生命線上掙扎。可以說,進ICU,是患者的最後一道保障。
  • 高考作文輔導63:致抗疫「逆行者」的一封信(任務驅動型作文)
    病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團結一致,我們終將戰勝病毒。面對這樣的逆行者,你的態度是什麼?你的做法又是什麼?請你寫一封致最美逆行者的信,投稿到《瀟湘晨報》的「全民防疫」欄目。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開展微創技術革命 解除患者難言之隱 永康市一醫肛腸外科託起生命...
    對於如何降服這一病魔,市一醫肛腸外科多年來不斷探索。自2015年獨立設科後,該科在短短幾年間迅猛發展,成為永康市醫學重點專科,2019年出院人次超2000人,結腸鏡檢查人次超1700人,在金華縣市級醫院中處於領先地位。這兩年,該科又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綜合治療,讓更多患者受益。
  • 一群癌症患者成功「自救」的啟示
    保持良好的心態,運用科學的治療方法,戰勝癌症不是神話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強曉玲  實習生 徐蕾 楚婧  「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醫的人,在關鍵的時刻竟然無力挽救自己的親人……」茫茫人流中,張英帶著醫者的思考離開北京。  退休多年的張英來京探望20年未見的老領導——一位曾在西北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口腔醫學專家,如今已經80多歲。
  • 北京協和醫院專家曾小峰:系統性紅斑狼瘡「缺醫少藥」現象仍需改善
    但通過積極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症狀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生存率可得到明顯改善。SLE治療面臨的挑戰:缺醫、少藥截至2015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SLE在我國的患病人數已逾百萬,患病率居世界第二。由於種種原因,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SLE在中國一直處於「缺醫少藥」的狀況,很多患者的需求尚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究竟為何會出現此種現象?曾小峰坦言,在過去,風溼免疫專科並不普及,很多患者都會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在不同的診室進行就診,不利於疾病的整體診治和康復。「除風溼免疫專科建設缺失以外,醫生的數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援疆醫生張峰:打通"與死神賽跑"的通道
    一個多小時後,搶救團隊成功地通過介入手術為病床上的維吾爾族老爺爺開通了此前完全閉塞的冠狀動脈,在這過程中,張峰更像是一個指揮官,鎮定地審視著手術臺上醫生們的操作,時不時給些建議。  援疆期間,張峰不記得有多少次在休息時被叫去參與類似的心梗急救了,從最開始親身上臺操作,到後來慢慢「退居」二線。在他的提議下,喀什二院全面完善了「急性心梗綠色通道」,全天候守護當地的急性心梗患者。
  • 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 肝硬化患者不可吃什麼
    肝硬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肝部疾病,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日常的生活有著諸多的不便。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哪些中成藥是可以幫助治療肝硬化的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肝硬化中藥偏方有哪些以及肝硬化飲食禁忌是哪些。
  • 致敬美麗的你——豐臺支隊火災隱患中心主任張峰的婦女節
    3月8日,豐臺消防救援支隊火災隱患中心主任張峰和往常一樣,早早起來給孩子做好早飯。「媽媽,今天是婦女節,祝你節日快樂。」張峰的女兒熙熙一早就給媽媽送來了節日的祝福。「媽媽,今天是你的節日,你還要去上班麼?」「是的,媽媽不能休息,因為有很多和你一樣的孩子也想每天開開心心的上學、玩耍,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媽媽要做的就是給她們營造平安成長的環境。」
  • 那個「靠癌症賣慘」的網紅博主,在鍵盤俠的口水中,離開人世
    據媒體10日報導,10月6日,B站UP主「虎子的後半生」走了,在鍵盤俠們的唾棄聲中,在「靠癌症賣慘」的質疑聲中,離開人世。「虎子的後半生」是一位網紅博主,但他和網絡上其他博主都不同,因為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身患絕症的他從2019年開始和網友們分享自己抗癌的經歷。
  • 武漢37歲新冠肺炎患者自述:全家人倒下,白衣天使將我從死神手裡拉回
    就在我幾乎要心理崩潰的時候,傳來了第一批廣東救援隊到達武漢支援抗擊疫情的消息,於是我的家人把我送到了中山一院醫療隊馳援對口醫院——漢口醫院,在這裡我度過了一生最難忘的一段抵抗病魔的經歷。 常常聽見描述醫者的一句話,「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 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眼角膜延續光明
    年僅47歲,卻因為尿毒症導致器官衰竭不幸逝世,經歷過於病魔的抗爭,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她決定用愛回報社會,捐獻自己的角膜與遺體。 2020年12月,楊萍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
  • 生命皆可貴 和正醫療為「絕處逢生」的患者帶來暖意 ——獨特的...
    「化療後患者的康復,也是需要專業指導的,比方說,根據不同的身體指標,哪些能吃,哪些要少吃,我們也會制定不同的個性化方案。而這一塊,是正規醫院醫生難以覆蓋的,他們精力有限,只能在患者出院時提供一些籠統的醫囑。」 不可否認的是,人患重病後會變得脆弱敏感。在蔣金妍的眼中,只有構建全方位的關心支持系統,才能更好地激發病人的生命活力,有助於康復。
  • 「青光眼樂隊」:醫學「科普小清新」播撒醫者仁心
    在對患者進行麻醉前,她總要先問上一句,「你有青光眼病史嗎?」如果對方說有,有些麻醉藥物就得慎用。但當病人面對這個問題,最常見的反應是反問一句:「什麼是青光眼?」一般患者對這個病的知曉率很低,但事實上,青光眼的發病率雖然不高,卻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就診率也很低,此前在醫院工作時,劉夢媛見過許多直到病程的中晚期才來接受檢查的青光眼患者。
  • 心病還須心藥醫,31種心藥總有一款能讓你去除心病
    不怕死就不怕死神,不怕病魔,不怕癌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心藥的醫療與保健作用。  第三是要徵服名利關。對於名,不要斤斤計較,你只要一心為人民做好事,自然而然地就有名了,至於利,人是絕對不可貪利的,應該是只取合法與合理的報酬,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就是高尚的,心藥的作用也就能發揮了。   第四要徵服物慾關。
  • 曾感染非典,如今在抗疫一線,軍醫石蕊:用親身經歷給患者加油鼓勁
    17年前,還是實習醫生的石蕊參加了抗擊非典的戰鬥;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她再次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全力救治患者生命,用行動彰顯軍人本色、醫者仁心。在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作為臨床醫生的石蕊要擔負查房、診療、處理突發情況、進行心理疏導等工作。目前,科室還有幾位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他們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治療上需要更加科學、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