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中的「數字勞工」:我們都困在系統裡,但願我們都不屈服

2020-12-01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爆全網。

一夜之間,各大外賣平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最快作出反應的是餓了麼。

這波操作贏得了不少圍觀群眾的點讚。

然而,更多人嗅到了不對:

我願意多等5分鐘,但騎手不會因為這5分鐘而放慢速度、遵守交規。

相反,他們會再多接一單。

不僅沒解決問題,還讓「好心」的消費者吃虧。

央視新聞在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

傍晚時分,大部分的網友都選了「多等5分鐘不能緩解騎手壓力」。

然而到了晚上,一股神秘力量強勢翻盤。

調查結果變成了超六成網友認為「能緩解」。

對此,白巖松神吐槽:

這股神秘力量難道姓「水」嗎?

原本一聲不吭的美團,隨後也發表了聲明:

「系統的問題,始終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

還表示將會定期派工程師到一線送外賣。

態度還算到位,但究竟能不能改善還有待觀察。

其實早在《人物》報導刷屏之前,外賣騎手就是熱搜常客。

疫情期間,一位叫老計的騎手滯留在了武漢。

紀錄片《空蕩蕩的街頭,到處都是方向》

雖然餐量驟減,但他還是堅持每天穿行在空蕩的街頭。

幫市民代買口罩、醫藥品、生活必需品,替回不了家的主人給貓鏟屎。

他用微博記錄下這一切,迅速成為新晉網紅,還登上了《新聞聯播》。

另一位北漂騎手高治曉,則登上了《時代周刊》的抗疫專刊封面。

一場疫情,讓大家對外賣騎手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份職業,前所未有地被如此莊嚴的社會責任感籠罩。

而在特殊時期之外,騎手受到關注的情況相當極端:

一邊是袋鼠耳朵、竹蜻蜓,和各種開掛技能塑造出來的賣萌搞笑人設;

另一邊則是習慣性無視交規……

這些戲劇性、碎片化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火出了圈。

但同時也遮蔽了不那麼「吸引眼球」的現實:

行業困境已經把外賣騎手變成了邊緣人。

最實際的問題,就是人身安全。

上半年,有學者對上海的外賣騎手做了抽樣調查:

超過一半的調查對象都有過騎車摔倒的情況。

但是,即便受了傷,很多騎手的第一反應都是客戶的餐有沒有灑。

然後收拾好繼續趕路。

「摔車的事情太常見了,只要不要把餐灑了,人摔成什麼樣都不是大事兒。」

——《人物》

因為一旦停下,就意味著訂單連環超時、罰款。

超時次數多了,還會被減少派單,甚至禁止接單。

這和英國導演肯·洛奇的電影如出一轍。

在《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當中,男主角瑞奇失業後找到了送貨司機的工作。

本來就窮困潦倒的他,還遭遇街頭小混混搶劫。

不僅被搶了錢,還被打得頭破血流,潑了一身的尿。

昂貴的掃碼槍也被踩成了碎片。

然而即便如此,第二天還是照常返工。

僅僅是想多掙點錢嗎?沒這麼簡單。

快遞平臺有規定:

請假要罰款,還可能丟了工作;掃碼槍丟失,必須交巨額賠款。

正是這套泯滅人性的規章制度,讓他根本沒可能停下。

肯·洛奇幾十年如一日地關注勞動人民、社會底層,但他無法想像中國外賣騎手的困局。

隨著科技升級,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外賣行業,一切都發生了巨變。

送外賣變成了一條虛擬的生產線,騎手在選擇上線的那一刻開始,就進入了被安排好的閉環。

每到尖峰時段,就化身高速運轉的送餐機器。

循環完成著app給出的接單-到店-取餐-送達的流水線任務。

八成以上騎手每天睡眠時間不足 8 小時,吃飯時間不固定,基本都是湊合了事。

而絕大多數騎手每天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

對於普通人而言,透支身體的長期後果恐怕比摔車更可怕。

技術當然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但卻是以個體的福利為代價。

現代科技「28分鐘送達」的神話,泯滅了為之奔命的活生生的人。

而最讓人感到無力的是,這一切根本就是明目張胆的違法。

工作時間、工作強度都違反了勞動法,但卻因為沒籤合同而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有人說,應當建立工會維護騎手的權益。

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已經指出了悲觀的事實:

支持建立工會的工人,都被以各種原因解僱。

同時,反對工會的工人能得到每小時兩美元的提薪。

資本家要鎮壓工會,大部分人迫於生計只能妥協。

假如騎手面臨降薪甚至丟掉飯碗的風險,還會贊成工會嗎?

他們大抵會做出和影片裡一樣的選擇。

剝削無論換上怎樣的外衣,也依然是剝削。

外賣行業,儼然變成了一座看不見的血汗工廠。

然而卻有無數人前赴後繼地湧入。

餓了麼旗下註冊騎手300萬,美團270萬,再加上其他各種配送平臺的騎手,中國騎手數量可能早已突破千萬。

一邊是外賣用工井噴,另一邊是工廠用工荒。

人力資源從傳統製造業流向新興共享經濟。

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錢,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線城市外賣騎手平均工資達到了7000元,少數騎手能做到過萬。

對於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人們來說,待遇確實很有競爭力。

但更讓人好奇的是,除此之外還有沒有更特殊的原因。

B站一位騎手給出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回答——

為了自由。

沒錯,大馬路上跑來跑去,的確比在工廠裡坐一整天要更自由。

眾包騎手還可以自主決定上下班時間。

但是從管控程度來看,送外賣同樣「不自由」。

騎手的全部軌跡都受到平臺的監視和規劃,智能技術前所未有地強化了勞動過程的管控。

自由只是假象。

真相是自由本身已經被利用,成為強有力的統治工具。

就像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裡所寫,這是一種不容易被察覺的「欺騙性自由」。

它成功地將人們吸引到了新型的剝削當中。

關於監控的經典美劇《疑犯追蹤》

隨著現代科技滲透進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

技術非但沒有實現人的自由,反而限制了人的自由。

這也是為什麼,對於外賣騎手的討論不應該止於外賣騎手。

外賣平臺,只不過是「系統」的一種存在形式。

誰又能真正逃離現代科技建造起來的系統?

他們的困境,也是所有人的困境。

《她》

前陣子,「數據女工」這個飯圈用語火了。

指的是給偶像轉發、評論、打榜,做數據的粉絲。

所謂的做數據,說白了就是幫著資本割韭菜還樂在其中。

在大眾眼中失了智的飯圈,其實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

我們逃過了數據女工,卻逃不過「數字勞工」。

習慣性地刷刷手機,就無形中為網際網路巨頭貢獻了數字勞動。

轉發、評論、積攢、拼單……

不經意間的指尖划動,都淪為商業資本的籌碼。

網際網路產業到處進行「數字殖民」,整個社會都變成它們的大工廠。

英劇《黑鏡》就是應運而生的經典作品。

它想像出了很多種反烏託邦社會,比如人們全面放棄了現實世界,靠踩自行車賺取虛擬世界的財富;

每個人都被系統打分,分數決定了人們的社會階層和社會關係。

雖然有戲劇誇張的成分,但分分鐘會變成現實。

畢竟幾年前,我們都沒想過「直播」能全方位入侵公共生活。

大數據、人工智慧、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等等很多人不了解的詞彙,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塑造我們獲取的信息,利用我們的偏好建造信息繭房;

塑造我們的人際關係,左滑右滑就能完成配對;

甚至塑造我們的欲望,大數據比任何人都更懂我們的「口味」。

《銀翼殺手2049》中風情萬種的安娜·德·阿瑪斯,便是根據男主角「私人定製」的情慾化身。

毋庸置疑,科技為人類生活帶來了便利。

但與此同時,科技也從未停止拷問人性。

在《美國工廠》的結尾,資本家將一部分工人替換成了機器。

在人性和效率之間,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後者。

而早在2017年,京東機器人就完成了全球首單配送任務。

這或許揭示了未來的走向:相當多的人類勞動都將被科技代替。

這也讓我們更應該去珍惜那些不能被代替的東西——

情感、思想、記憶。

外賣騎手的困局,需要平臺、消費者、有關部門共同努力改善。

而我們自己也需要保持警惕,拒絕奴役。

借用在威尼斯電影節口碑驚喜的國產新片《不止不休》當中的一句話:

「這個世上發生的事,有哪件是跟我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的呢。」

我們都困在系統裡。

但願我們都不屈服於系統。

全文完。

原標題:《刷爆全網的熱搜,忽略了一個真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困在系統裡,被控制在算法裡...
    2020 Friday 技術是在現實社會空間中運行的
  • 愛恨嗔痴都是有罪,我們都被困在這裡,求而不得
    他們被困在了封建的倫理綱常裡,被困在了深宮裡,他們出不去,他們躲不掉,他們無處可去。但我們同時也被困在了世俗裡。人們的思想觀念並沒有來得及跟上物質社會的發展。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在我們的價值觀裡,在我們的人生觀裡,依舊還是舊社會的那一套。女主內,男主外。雖然女生可以讀書,但是讀了書,你還是要結婚,要生孩子,要侍奉雙親,要照顧婆婆。古往今來,好像又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 模擬矩陣 算法效率 勞工
    根據《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披露: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2017年6月16日美團申請了「 時間估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專利號:CN201710601700.X) 」發明專利。從說明書中可知,在這項專利技術未發明之前,外賣平臺對於配送服務完成的時間預估,一般是基於配送服務的歷史數據來估測得出。
  •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共產主義者
    我們之所以加入到紀念活動中來,不僅因為十月革命是發生在被剝削和被壓迫民眾漫長鬥爭中的一件偉大而關鍵的歷史事件,還在於這也是在反思、探討和體驗今天和明天的鬥爭,最重要的是為了重申我們所信仰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事業是正確的,是有生機和光明未來的。
  • 大批泰國勞工在韓國離奇死亡,數字如此扎眼聯合國將如何做
    原來近年來有大批泰國勞工在韓國離奇死亡,從統計的數據來看,目前死亡勞工總數就已經突破了500人,這件事直接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更是震怒:必須徹查到底,看來這次美國都救不了韓國了,在韓國遇難的勞工數字如此扎眼,那麼聯合國將如何做呢?
  • 數字內容讓我們獲得便利,同時讓渡所有權
    這讓我們意識到,內容消費從實物向數位化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與這些內容之間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購買電子書時,我們究竟在買什麼?如果我們電子設備裡訂閱的書籍、音樂、影視和遊戲,通通變成實體書、CD、光碟、遊戲卡,估計可以把家裡的客廳、房間擠得滿滿當當。
  • 在未知的宇宙裡,我們都是懂浪漫的太空人
    小禮醬探索到了一些有關宇宙的禮物今天,讓我們一起「變身太空人」在浪漫的宇宙裡,盡情地遨遊吧!從裡到外都是高級科幻氣質剛剛考完試上岸的學生黨正在經歷社會毒打的小青年以及事業和愛情都處於迷茫期的社會人多像在太空中漫步的太空人雖然旅途孤獨但從未停止探索因為他堅信在浩渺的宇宙之間有很多很多未知的驚喜正在等待著他去發掘
  • 疫情下處境艱難的尼泊爾勞工移民:回國前與回國後
    尼泊爾有較為悠久的勞工移民歷史,由於國內經濟發展水平低、政治不穩定等原因,大量尼泊爾人前往印度、馬來西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國尋求工作機會,以求擺脫貧困,改善和提升家庭生活水平。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勞工移民群體的生存狀況一直為人們關注和討論,不少新聞報導中都介紹了他們的艱難處境,尼泊爾國內要求政府接回失業勞工的呼聲持續不斷,一些失業勞工被困國外已經長達兩個月。
  • 解密:《三體》中最神秘的「宇宙常數」,連「劉電工」都屈服於它
    首先,三體文明的世界裡有三顆太陽,這三顆恆星在宇宙中做著完全毫無規律的三體運動,這種運動形成了三體的數學模型,同時也構成了《三體》文明的極端惡劣而複雜的生存環境。三體人的科技發展歷經三個層次,一是以類似商、秦等朝代文明為代表的低科技時代,二是以計算機的發明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時代,三是以原子展開摺疊技術及強相互作用力技術(「水滴」)等為代表的黑科技時代。
  • 今天,A股漲到空頭都屈服了!
    1、今天,A股漲到空頭都屈服了!此前,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都覺得消費醫療和新能源在節後應該要調整了吧。可是沒想到,A股消費醫療和新能源漲到連空頭都屈服了。金融地產不斷殺跌,估計都跑去追漲新能源,喝酒吃藥去了。A股現在的機構已經徹底遊資化。連茅臺都要成為妖股了。
  • 聰明女人的婚戀觀,都知道這三點,但願你不傻
    如果一個女人擁有一段畸形的婚戀觀,那麼在婚姻戀愛中,會讓她受盡苦頭,得不償失。所以,正確的婚戀觀就是一束照亮前方的光,女人順著這道光就能走得順暢,避免磕磕碰碰。聰明女人的婚戀觀,都知道這三點,但願你不傻。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 這一年的2020,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加拿大移民
    這一年的2020,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加拿大移民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馬上就要跨年了,新的一年也將迎接我們,這一年經過了眾多風波,新冠疫情讓全球措手不及,讓這個世界充滿未知的同時,也讓機遇走向了我們身邊,最後一天了,小編也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感謝每一位信賴派尼爾的客人陪我們走過的這不平凡且不平靜的一年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家裝企業,正被困在中小規模裡
    沒有裝企不想擴大規模、分得更多羹,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在過往的實踐中,大量試圖擴張的裝企都倒在了大幅虧損和斷裂的資金鍊上,甚至有業內人士斷言,「沒有一家裝企規模擴展至5座以上城市仍能保持盈利」,家裝企業,正被困在中小規模裡。
  • 在昏暗的酒吧裡,我們都愛做什麼羞羞的事?
    < 緊握手機不放 >在昏暗的酒吧中,千萬不要抬頭看,不然你會發現一張張蒼白的臉飄蕩在半空中,全是那些手捧手機不肯放下的人啊。「有時候不能怪我們,女朋友、上司的微信總要回吧,可是有一次手機不小心掉地上,酒吧又暗,差點就找不回來。」
  • 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
    除了這些已經成名的老先生們之外,復旦裡還有很多雖然目前還沒有成名,但仍孜孜不倦地在廣袤無際知識之田野中耕耘的年輕的老師們,他們承擔了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復旦的中堅力量。至於說復旦的教學質量,相信有那些那些學富五車的老先生們和積極昂揚的年輕老師們在,同學們在復旦大學的學習生涯,一定會收穫獨一無二的體驗。
  • 我們都是無邊黑暗裡的小星辰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她的故事吧。陳君說樓下小賣部的老闆總是對人愛答不理,說話也含糊不清。每次見他,他都搬一個小板凳坐在那裡,對著臺十一寸的電視看《還珠格格》。他不知道《還珠格格》到底有什麼吸引他的。
  • 我們不一樣?其實,我們都一樣……
    還記得當年那首《我們不一樣》麼?歌手大壯也憑藉此曲一炮走紅,紅遍大江南北。那激昂的旋律,依舊那麼振奮人心,縈繞耳際,「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儘管歌詞慷慨激昂,似乎道出了無數人的心酸苦辣,表述了許多人的心中吶喊,但是你可曾想過,我們究竟哪裡不一樣?
  • 影視製作中常用數字合成技術精要
    首頁 > 教程 > 關鍵詞 > 合成最新資訊 > 正文 影視製作中常用數字合成技術精要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影視(附:十二星座影視推薦)
    同時近年來,包括好萊塢諸多著名影視公司在內的國外影視行業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擁有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並且成效顯著,有效的帶動了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而就目前國內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增長勢頭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