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簡介
大海深處傳來可怕的消息,兇猛的海浪就要來了。大海裡的動物們都不知道「海浪"是什麼,把它想像成各種形狀。終於,大海浪來了,動物們個個都躲進巖洞裡。海浪
過後,大海裡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主題分析
故事中出現了許多海洋動物,有些出現在畫面中,孩子們可以在閱讀中進一步熟識它們的外形,另一些則活躍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他們可以自由地聯想大海中還有哪些動物。動物心目中的海浪又會是什麼樣的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認識了生活在海洋裡的常見動物,並了解了它們的外形特徵。
隨著動物們平靜、恐懼、緊張、驚訝和歡喜的心理變化,孩子們隱約體會到,對於陌生的事物,我們不必過於害怕,重要的是想辦法去了解它。
(三)情節分析
深深的海洋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世界,充滿著神奇的幻想。故事就在那裡發生了……
「海浪要來了」一個消息打破了原本寧靜的生活,動物們生活在惶恐之中,紛紛想像著海浪帶來的可怕生活和海浪的奇特長相。孩子們會從中發現,動物們想像的海浪和自己身體的外形有幾分相似,那海洋裡還會有哪些動物呢?它們又會把海浪想成
什麼樣呢?故事在猜想中推進,沒想到海浪過後帶來的卻是一片寧靜和美好的生活,一切出乎意料卻又如此美妙,原來海浪是我們的朋友,是會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朋友。
(四)角色分析
故事以大海為背景,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成了故事中的主角。因為「海浪來了」,動物們的心理經歷著平靜、恐懼、緊張、歡喜……平靜時,孩子們自由地想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安逸和諧的生活;恐懼時,他們想到的儘是海浪的可怕之處;緊張時,他們又根據自己的外形特點猜想著海浪的模樣;歡喜時,他們體驗到的是海浪帶來的美好……孩子的心情亦隨著圖畫書中角色情緒的起落而變化著。其實,動物們的心態生動而又真實。在生活中,遇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事物和陌生的人,我們都難免有些焦慮和緊張,有時甚至害怕得手足無措。圖畫書中動物的心』隋變化告訴我們,無須害怕,只要沉著應對,我們就能發現事實和真相。
(五)圖畫分析
1.畫面色彩
繪本色彩鮮豔,形象鮮明,不僅運用角色面部表情的變化反映其心理活動,也適當運用了色彩的變化來烘託氣氛,如海浪襲來時,整個畫面黑暗、陰沉,有助於幼兒體驗角色緊張、恐懼的心理。
2.畫面的構圖和排列
此圖畫書畫面豐富、熱鬧,不少畫面上都聚集著許多動物,留給小讀者許多遐想的空間。但是在動物們對話的幾頁畫面上,重點突出,正在表達自己見解的動物儼然成為了畫面的主角,更便於幼兒觀察其外形特點,幫助幼兒感知畫面的主次布局。
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故事中重點部分是動物們在猜測海浪模樣時的對話,在這些畫面的一角都有一隻可愛的烏賊用他長長的腕足,擺出各種幾何圖形,使動物的外形特點更加顯而易見。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人物間的對話尤為重要。教師運用形象生動的語氣、語調來表現角色間的對話,將更有助於幼兒理解角色的情緒變化。特別是動物們在猜測海浪模樣時的語言,句式相似,多次重複:「是不是和我一樣……"便於幼兒模仿和表達。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開始期待了解各種各樣的動物,也有不少孩子對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產生了興趣。他們知道的動物種類也越來越多,並且開始熟悉它們的外形特點和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性。結合中班有關動物的主題活動,開展《海浪是我們的朋友》一書的閱讀,不僅能深化幼兒原有的相關經驗,同時也能進一步引發他們對海洋動物的關注和興趣。
活動一開始就向孩子們介紹故事的名字,但是並不完整,而是留有懸念,並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引導他們根據故事情節,猜想故事的名字,從而體驗動物們的心理變化。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理解並想像角色間的對話」是活動的重點,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原有經驗,出示剪影提示幼兒,也可以讓幼兒充分自由聯想。再根據該動物的外形特點來想像角色間的對話,這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更多的海洋動物,並對其外形
特點產生關注。
2.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大膽聯想並講述角色間的對話。
(2)認識一些常見的海洋動物,並了解其外形特徵。
3.活動準備
·《海浪是我們的朋友》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海洋動物的圖片若干(圖片反面為黑色,類似動物剪影)
·教室牆面環境創設大海背景(有海草、巖洞、珊瑚等)
4.活動過程
(1)介紹故事背景,引發閱讀興趣。
①出示大海背景,播放海浪的聲音,引出故事。
一這是什麼地方?你知道大海是什麼樣的?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的大海裡。
(可用幼兒描述海洋的語言進行小結)故事的名字叫《海浪是我們的……》,猜猜海浪會是我們的什麼呢?一起來看書,聽故事吧!
(2)閱讀圖畫書,講述故事
①欣賞故事的開始部分。
一又深又大的海洋裡,住著好多神奇的動物。瞧,這些朋友你都認識嗎? (指認圖片中的海洋動物)
一他們都是好朋友,快樂地生活在大海裡。一天,大海裡傳來奇怪的消息。「會有大海浪來哦,海浪會捲走所有的東西。」大巖石洞裡,好朋友們議論紛紛。「水好像比昨天涼了。」 「水力增大了,遊泳都很費力。」在動物朋友們心裡,海浪要來了是件
好事還是件壞事?海浪來了大海會變成什麼樣?
一可怕的海浪好像真的要來了,要是我們躲起來,海浪就找不到我們了。
②理解並想像角色間的對話。
一動物們都聚集在巖洞裡。「可是,海浪是什麼樣的傢伙呢?」(出示章魚說話的頁面)章魚說,「會不會像我一樣,腦袋圓圓的?」
一章魚覺得海浪是什麼樣的?為什麼?
一其他動物又會覺得海浪是什麼樣的? (閱讀鯰魚、海鰩魚、海星說話的頁面,
猜猜他們會說海浪是什麼樣的)
一(出示海洋動物剪影)你知道這些是海洋裡的什麼動物?他們會覺得海浪長得什麼樣呢?
③欣賞故事結尾,猜測故事名字。
一轟隆、哐哐!呼呼、啪啪!雨水伴著大風,海底的水流越來越急。海底的動物們嚇得哆哆嗦嗦地顫抖著身體。你能學學這時候動物們的樣子嗎?
一這時,他們都在說「海浪是我們的……」你知道他們想說海浪是他們的什麼嗎?
一過了一會兒,水流漸漸平靜了。可怕的聲音也漸漸遠去。「海浪好像走了。」「水流平靜了,聽不到任何聲音了。"「我去外面看一看。」勇敢的蝦小心翼翼地走到巖洞外面,仔細地左看看,右瞧瞧。「夥伴們,快來看看啊,有好多好吃的。」大家都跑到外面來看,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哇,看看這裡,有好多好吃的。」海裡有好多海藻、
海草和浮遊生物。「是海浪帶給我們的。」大家歡呼著,「海浪是我們的……」這回,動物們會說什麼?
一為什麼大家覺得海浪是我們的朋友?
一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帶來幫助的就是我們的朋友。
(3)活動延伸
一這是一片神奇而又美麗的海洋。在我們的教室裡,也有這樣一片海洋,瞧,大海裡有什麼?
海裡有什麼?又缺少些什麼?下次,讓我們的海洋也熱鬧起來吧。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意圖
在幼兒對此圖畫書的畫面熟悉,對故事情節有所理解的基礎上,在第二教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將目光集中在動物的外形特點上,發現其外形與幾何圖形之間的關聯,並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的繪畫經驗與技能將之表現出來。
2.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常見的海洋動物,並想像角色間的對話。
(2)用繪畫的方式大膽表現動物的明顯特徵。
3.活動準備:
·《海浪是我們的朋友》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海洋動物的圖片和對話錄音(故事角色之外)
·教室牆面環境創設大海背景(有海草、巖洞、珊瑚等)
4.活動過程
(1)回顧故事情節
一上一次我們講了個故事,故事發生在神秘的大海裡,還記得故事裡有哪些動物朋友?剛開始,他們以為海浪是什麼樣的?
一為什麼這些動物朋友會認為海浪是這樣的?(原來,動物們都以為海浪的樣子和自己差不多)
(2)聯想故事情節
①根據動物外形,聯想角色間的對話。
一(出示海洋動物的圖片)生活在海洋裡的動物可多啦,這些朋友你們認識嗎?
一你猜,他們會以為海浪是什麼樣的呢?
②根據角色間的對話,猜測動物名稱。
一這裡還有一些動物,聽聽他們說的話,你能猜出它是誰嗎?
(天哪,海浪太可怕了,我想它應該是透明的吧,沒準兒,還會蟄人哪)
(海浪,那一定是個大傢伙,有著一張巨大的嘴,鋒利的牙齒,專門吃小魚)
(哦,我想它一定有著堅硬的外殼,能活上一百多年呢)……
一當海浪還沒有到來時,每一種動物都把海浪想像得跟自己的樣子差不多。當海浪來過以後,他們才知道,原來海浪是我們的朋友,從此以後,他們在海洋裡生活得更愉-快了
(3)自由表達表現
一這麼多海洋動物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
一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把他畫下來,並送到大海裡。幼兒作畫,布置相應的教室環境。
(三)活動拓展
1.將閱讀中了解到的動物外形特徵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2.提供每一種海洋動物不同動態的範例圖片,豐富幼兒的繪畫語言,以積累繪畫素材。
(四)閱讀區的活動
1.自製圖畫書,頁面可靈活拆裝。另準備一些同樣大小的紙,讓幼兒閱讀時把自己想到的海洋動物畫在空白頁面上,添加入圖畫書內並嘗試進行閱讀講述。
2.提供一些海洋動物的圖片,一面為彩色圖片,另一面為剪影。幼兒遊戲時將剪影朝上,根據剪影猜測是何種動物,並講述故事中動物的對話(如:我想海浪是……)。猜測正確可取走此圖片,以擁有圖片最多者為勝。